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5的文章

英文名ladybirds(又稱ladybug)裡的「lady」一般被認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聖母瑪利亞

圖片
瓢蟲 瓢蟲科 七星瓢蟲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總目: 內翅總目 Endopterygota 目: 鞘翅目  Coleoptera 亞目: 多食亞目  Polyphaga 總科: 扁蟲總科  Cucujoidea 科: 瓢蟲科 Coccinellidae Latreille , 1807 亞科 瓢蟲亞科  Coccinellinae 紅瓢蟲亞科  Coccidulinae 小艷瓢蟲亞科  Sticholotidinae 盔唇瓢蟲亞科  Chilocorinae 小毛瓢蟲亞科  Scymninae 食植瓢蟲亞科  Epilachninae [1] 刻眼瓢蟲亞科  Ortaliinae 隱脛瓢蟲亞科  Aspidimerinae [2] 顯盾瓢蟲亞科  Hyperaspinae 瓢蟲 為 鞘翅目 瓢蟲科 ( 學名 : Coccinellidae )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豔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為 胖小 、 紅娘 、 花大姐 、 金龜 、 金龜子 (但 金龜子 實際上是指另一種 甲蟲 ),甚至因為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為 臭龜子 (但這也是混稱)。 英文名ladybirds(又稱ladybug)裡的「lady」一般被認為是暗指在 天主教 信仰中的 聖母瑪利亞 。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其中450種以上棲息於 北美洲 。瓢蟲的成蟲體長約數mm至1cm程度,體型呈半圓球狀,腳與 觸角 短小。體色有黑、赤、橙、黃、褐色等豔麗的色彩,身體上的圖樣也會因為種類的不同而多變。 概要 [ 編輯 ] 瓢蟲是典型的 半翅目 天敵,肉食性瓢蟲以 蚜蟲 、 介殼蟲 為食。屬於 草食性 的 食植瓢蟲亞科 (Epilachninae)則是極具破壞力的 農業害蟲 ,例如 墨西哥豆瓢蟲 ( Epilachna varivestis )。然而瓢蟲經常被利用作為 生物防治 劑,引進瓢蟲物種能夠驅趕並取代既有的瓢蟲。 某些種瓢蟲遭受到強烈物理刺激時,會呈現 假死 狀態,並且從關節處和刺處分泌出黃色的粘性刺激

「O.K.」最初來自美國的一位記者。1839年3月23日《波士頓晨郵報》的文字遊戲欄目中,一位記者在文章付印前寫上了「OK」作為「oll korrect」(「all correct」的變體(意思是"都對"))的首字母縮略字。[1][2]

圖片
OK OK (又作 okay 、 O.K. )是一個 英語 口語詞,但也常見於其他語言的口語。英語中意思是對、好、可以、行的意思。OK表示贊同、許可、同意,即英文中yes的含義,而不作為表達好壞程度的副詞使用。 由來 [ 編輯 ] 「O.K.」最初來自美國的一位記者。1839年3月23日《 波士頓晨郵報 》的文字遊戲欄目中,一位記者在文章付印前寫上了「OK」作為「 oll korrect 」(「 all correct 」的變體(意思是"都對"))的首字母縮略字。 [1] [2] 不過在美國辭典的說法,1840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馬丁·范布倫 在競選時,用「O.K.」作為競選口號。原來他出生於紐約的 老金德胡克 (OldKinderhoek),用這個地名的頭兩個字母作為競選口號,意思是「競選成功」。 [2] 同時也使OK名聲大振。 美國內戰 OK在美語使用者中廣為使用。19世紀後期,OK開始了向英國以及世界各地擴張。 變體 [ 編輯 ] OK常見的變體有: okay, kay or 'kay, k or kk(簡訊中常用), Okey,Okee or Okie, Oke-doke,Okey-dokey,Okie-dokie or Okily-dokily(《 辛普森一家 》中常用), 'mkay,m'kay or mkay,(South Park《 南方公園 》中常用), A-ok,'aok 全球最常用字「OK」的由來 風 靡全球、歷久不衰的全球最常用英語詞彙「OK」(好的)今天歡度 175 歲生日,不論你人在哪裡做什麼,都可以花一點時間看看這個超常用詞彙的故事。 根據法新社,175 年前,美國最受歡迎的「波士頓晨郵報」(Boston Morning Post)第 2 頁首次出現「OK」(有些人喜歡寫做 okay)這個字眼。 伊利諾州的英語教授麥卡夫(Allan Metcalf)是「OK」歷史和意義全球權威,他說:「我認為應該透過遊行和演說來為『OK』慶生。」 麥卡夫在 2010 年著作「OK:美國最偉大詞彙似假還真的故事」(OK: The Improbable Story of America's Gr

林本源園邸(The Lin Family Manshion and Garden)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為板橋林本源家族興建的房舍,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該居可追朔至1847年,當時為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館,後經林國華、林國芳兩兄弟擴建

圖片
林本源園邸 座標 : 25°0′37.95″N 121°27′17.58″E 。 板橋林家花園 中華民國(臺灣) 文化資產 林本源園邸庭園一景 舊稱 林本源園邸 其他名稱 板橋林家花園 官方名稱 林本源園邸 等級 國定古蹟 種類 宅第 建成年代 1847年 位置   中華民國 新北市 板橋區 流芳里西門街42之65號及9號 林本源園邸 (The Lin Family Manshion and Garden)位於 新北市 板橋區 ,為板橋 林本源家族 興建的房舍,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該居可追朔至1847年,當時為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館,後經 林國華 、 林國芳 兩兄弟擴建,成為林本源家族之居所。1977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當時的 臺北縣政府 (即今新北市政府),並於1982年開放大眾參觀。目前林本源園邸由 文化部 、 內政部 、 觀光局 以及 新北市政府 共同負責保護與整修的工作,並為園林類二級國家古蹟。 林本源園邸總面積約6054坪,可分成「 園 」和「 邸 」兩個部分: 園 又被稱作「 板橋林家花園 」,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園部分,其中包含來青閣、月波水榭、定靜堂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 邸 指的是林本源家族居住處,即庭園西側的三落大厝。目前三落大厝仍屬於「林氏祭祀公會」,需專人帶領才能入內導覽。 歷史 主條目: 林本源家族 林本源家族始祖 林應寅 於1778年來台,早先定居於 新莊 一帶,後其子 林平侯 販 白米 與 食塩 為業, 林爽文事件 以後, 民生必需品 缺乏,導致米塩大漲,獲利無數,林家於是大量收購 土地 ,大抵奠定日後林本源家族的巨額財富。1818年林平侯因 新莊 的 泉州 人兵聲猛烈,舉家遷居大科崁(今日 桃園市 大溪區 )。 到了1846年至1848年之間 1 ,為了方便屯放收來的租榖, 林平侯 的三子林國華與五子林國芳在 板橋 一帶興建弼益館作為「租館」。該館面積約150 坪 ,為特殊形式的四合院,並於前後設有涼亭,以作為點收租榖的地方。 遷居板橋 1851年,林本源家族遷居至 板橋 2 ,並於同年興建三落大厝以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