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管

南管「南管」的圖片搜尋結果

南音
漢字南音
白話字Lâm-im
臺羅拼音Lâm-im
別稱
漢字南管
白話字Lâm-koán
臺羅拼音Lâm-kuán
南管,別稱南音絃管南曲南樂五音郎君郎君唱郎君樂御前清客御前清曲御前清音,起源於中國福建泉州[1],所以又叫做泉州南音。其演奏風格與曲調保留較多明清之前的演奏習慣與風格。在台灣,南管與使用北方樂器及近代北方官話北管相對。根據樂器編制,可分成上手樂器下手樂器。南管除可單純演奏、演唱以外,亦有搭配演員演出,稱之為梨園戲或七子戲、南管戲。布袋戲歌仔戲也有部分用南管音樂搭配演出。2009年南管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
南管的起源,眾說紛紜,在樂隊型制上與漢代相和歌有關[2],即相和歌所謂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但一般認為南管起源於,形成在,其樂曲形式與演奏速度有唐宋大 曲的遺風,樂曲往往從散板開始,逐漸加快,形成散、慢、中、快的速度結構 [3] [4] 。而就樂器型制上看,南管簫保持唐代一尺八寸、十目九節的規格,琵琶橫抱與唐宋時期相同 [5] 。其曲目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有純器樂曲也有可唱奏的曲目,唱曲以接近中原古音的泉州話為正音,且涵蓋了藝術性極高、類似宋代慢詞的曲目 [6] 。不論是在樂曲、樂器、演奏方式等等,南管都一定程度保留了古樂遺風,所以有音樂活化石的美譽 [7] 。目前主要流行于于福建及台灣東南亞一帶華人聚居地 [8]
[9] [10] 根據記載,南管成熟並發展於泉州,再向閩南地區擴散。泉州的歷史文化起源很早,西晉永嘉之亂,中原人士避亂,輾轉遷徙到福建南部的泉州,唐初與唐末先後又有兩批中原人士移民福建南部,宋代又有大批皇室人員及軍民進入閩南。這些不同時期的移民將具有中原文化流風餘韻的語言、音樂帶來泉州與閩南地區,解釋了南管的古雅特點。另一方面,泉州在唐朝中期以後漸漸繁榮,到了南宋、元代成為中國對外海上交通的樞紐,是世界有名的大商港,商業繁榮,人文薈萃,助長了音樂的發展與盛行。
目前發現最早的南管曲簿,為明代的三種刊本,分別是《新刊時尚弦管摘要集》、《精選時尚新錦曲摘隊》、《新刻增補戲隊錦曲大全滿天春》(西元 1604 年刊行) [11] [12] ,當中的曲目在四百多年後的現今依然穩定的傳承。從標題的"新刊"、"時尚"、"精選"等字樣,可推知南管在明代已相當成熟興盛,而形成應該是在明代以前的宋元時期 [13] 。值得留意的是,南管的傳承是以口授心傳為主,樂譜僅記錄曲目的基本輪廓,作為備忘用 [14] 。
[15] 隨著時代變遷,現今南管已不若早期興盛,其原因之一在於音樂人口的薰陶培養需要長期耕耘,也就有賴於音樂教育制度。臺灣方面約從民國八十五年起在音樂教育中加入傳統音樂的內容,然而職司音樂教師養成訓練的大學校院音樂單位,尚無完備的傳統音樂訓練,導致傳統音樂的教育內容往往淪為口頭上的敘述而缺乏作品欣賞或實際奏唱,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在這樣的音樂教育下,很難對傳統音樂有足夠的鑑賞力,甚至會有音樂審美上的誤解,例如南管以洞簫訂調,不同的簫就可以讓樂曲有不同的風貌,這便與一般人熟悉的音律不盡相同。
兩岸民間南樂在幾十多年的隔絕之後,在不同政策下發展,開始出現不同的音樂美學觀點。泉廈地區的南音在學者與政府政策的引導下,發展偏向舞台化、曲藝化。台灣雖然保留較多的傳統風貌,但館閣樂人的傳承出現斷層危機,各地館閣曲目的教習亦趨向簡化。新式南管團體以跨界演出的方式,致力提升南管在其他藝術領域的能見度。學術界方面則因南管古樂研究熱潮的影響,有不少人加入南樂學習的行列,也應運產生了不少新生南管團體或南管研習班、才藝班,而代表台灣官方重視南管古樂的作法是,自1997年起,在彰化設立了南北管戲曲館,以南北管音樂為彰化之地方特色主題,先後成立南北管實驗樂團、七子戲與南北管研習班,邀請當地老樂人從事南樂的傳習活動,保留了南管音樂原生態—生活中的音樂活動。 [16]

千載清音[編輯]

風格典雅[編輯]

南管有千載清音的美譽[17],它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流傳至今,風格純正典雅,意境深邃,在傳統音樂中,與古琴崑曲有較多共通點,例如[18]
  1. 有濃厚的清雅氣息。
  2. 相較於為聽眾演奏,更注重的是同好之間的情感交流。
  3. 重氣韻,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
  4. 怡情養性,而非一時耳目之娛。
南管曲目裡著名的四大名譜,可作為高雅曲風的代表,有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百鳥歸巢,皆是描述大自然深刻之美的純器樂曲,旋律頗為曲折晦澀,不容易理解。至於有唱詞的曲目,則在抒發人與人之間的情懷,像是分隔兩地的思念之情,或才子佳人的故事,其內容相當多樣,但詮釋起來純正古樸,有類似雅化的處理[19][20],換句話說,南管人演奏時,不是直接將喜怒哀樂宣洩出來,而是多了制衡調和的內斂情緒,尤其南管的曲風,初時深沉幽靜,隨著情緒的堆疊速度漸快,到末尾形成高峰,那澎湃的情緒背後,有更深一層的思維加以節制,這樣的音樂,不但沒有過度刺激帶來的煩躁感,反而讓經過激烈起伏後的內心更加寧靜舒坦,達到怡情養性的作用。

曲目的系統化[編輯]

南管以演奏傳統曲目為主,而特別的是,這些曲目的分類與數量竟在歷史洪流中大致定了下來,主要劃分為四十八套指套、十六套大譜和歸屬於一百零八滾門的散曲[21] 。當中的指套是南管的大型曲目,由於篇幅與深度的關係,在現今公開場合中已很少見到,但其地位相當重要,在南管中有一首特殊的曲目輕輕行,便是將四十二指套曲名連綴成歌詞填入曲牌中而成的[22]
輕輕行到三十六宮內,盡皆春色,盡皆春色。 清早起對菱花惰梳妝照見阮只形容瘦減玉肌。 只為親人去遠,虧伊歷山一路行,行出漢關,行出漢關,迢迢萬里。 想君去後,想我君去後,拙時無意。 一陣狂風吹入鎖寒窗孤棲悶繡閣羅幃,記得相逢在夢裡。 見你來共阮攜手並肩,在只金井梧桐葉落時。 舉起金杯同賞月,舉起金杯同賞月,千恩萬愛,千恩萬愛乜樣歡喜。 你因勢卜去春闈,直去到南海普陀山,諸弟子,弟子壇前專拜請: 說是春闈得意,因為歡喜醒來都如醉似痴。 為君去,為君去,一更二更直到五更長冥都袂睏。 那聽見玉簫聲如泣訴,又聽見杜鵑在許花園外邊,叫春今卜返圓。 我只心頭悶越添,為人情無倒邊,君恁誤我一身。 嗟,虧你父母望子,心肝跋碎亂如絲,妾身受禁不敢開聲啼,阮不敢開聲啼。 恐畏爹媽嗡聽,聽見心越悲,一紙相思寄度伊,未知情人去值處。 小姐你聽說,你自來生長都伶俐,豈不知咱官人有孝義,教人怎呢會不忍下得。 障虧心,辜負你,勸你寬心,相共行到花亭邊,趁賞,趁賞花燈,莫負今冥; 趁賞只花燈;真個莫負好春天。
在指套與大譜的部分還有更進一步的劃分,除了有所謂的五大指套與四大名譜外,兩者皆有內、外套之分,以區分出較晚期新增入的曲目[23] ,如指套原有36內套,後加進12外套,而大譜則為13內套加3外套。如此細微的劃分,可看出南管人對音樂相當講究,也反映出南管在發展上的完善程度。

均衡的曲牌旋律[編輯]

南管是一個發展出嚴密曲牌系統的音樂,其曲牌旋律有不限於單一情感的均衡性,因而能夠訴說各式各樣的情境。像南管曲牌十三腔便包含了好幾首常見曲目,例如輕輕行、山險峻(昭君出塞)、聽門樓(五娘思念陳三)、冷房中(玉真受禁於冷房)等,其意境各具特色而不為曲牌旋律所縛。此外以南管入門曲棉搭絮來說,原本是起手板的最後一節,表現的是蓬萊仙境的意象,聽來輕靈淡雅,確有雲霧繚繞、仙樂風飄之感,但之後卻被梨園戲吸收而成鄭元和自述不幸的三千兩金,情感反而沉重滄桑,大異原貌。[24][25][26]
南管曲牌旋律所蘊含的多樣情感,也使得不同的曲牌很容易就可以串連起來,像南管的大型曲目指套,基本上就是依曲牌分章節的,例如《一紙相思》分做三節,曲牌依序為【大倍·長相思】、【長玉交枝】、【寡北】。曲牌本身也可以是由多曲牌構成,例如【十三腔】就包含了十三種不同的曲牌。

著重律動[編輯]

律動與氣息[編輯]

南管的曲子多為悠遠綿長,境界較深的大型套曲尤其如此[27],雖然從表面看來音律的起伏較為平緩,但如果用心聆聽,感受曲子行進時的律動,會發現極為豐富的情感都包含在那細微之至的強弱中,那就像是當我們在一個頗有感觸的剎那間,內心連帶氣息所產生的難以言喻的起伏[28],是來自身心深處最自然、放鬆、舒服的細微律動,如同波光瀲灩般,瞬息萬變。

有稜有角剛柔並濟[編輯]

對律動的強調也反映在演奏方式上,例如樂曲的重拍處比較明顯,聽起來有稜有角,具顆粒性[29] 。像琵琶與三絃所彈奏的骨架音就是重拍所在,而表現旋律的洞簫、二絃、歌唱,多會在此處稍加力道或作出明顯的音色變化。

合奏時的交流[編輯]

各樂器的角色[編輯]

南管音樂相當講究合奏時演奏者之間的交流合作[30],以最常見的上手樂器演奏型制來說,五樣樂器各由一位演奏者負責,[31][32]琵琶與三絃負責彈奏樂曲的骨架音,以穩健的步伐帶領著音樂的行進,洞簫與二絃則穿梭於骨架音間,交織成樂曲的主旋律 [33] ;音色低沈的三絃恰與清脆的琵琶成互補,以低八度共鳴音加強琵琶的骨幹音線條,如影隨形 [34] ;渾厚的洞簫對上纖細的二弦,雖然二弦的音量常小到難以聽見,但其纖細靈透的音色,適時於簫音間隙透出,有若隱若現之美 [35] ;另外只在特定段落點出現的拍板,看似表現機會更少,卻是位居上四管合奏位置中央,在幽深的樂段裡,它的聲音可以增添南管的靜謐之感,而在緊湊樂段中則可以強化節奏 [36] ,有推波助瀾之效。與一般的打擊樂器不同,拍板具有更深層的美學,被認為需要對南管有更深入的浸潤或實際參與合奏才能體會 [37] 。

和的境界[編輯]

南管人在音樂合奏上追求所謂和的境界,即五人都進入同一個律動中,形成同聲共氣的默契[38]。這在旋律緩慢的指套中特別明顯*,因為在漫漫長音中,沒有了旋律的提示,五人相互溝通的唯一辦法只剩下律動,而要抓住那細膩多變的律動,就必須全心全意沉浸當中,使得不論是氣息或是身體的任何一個微小動作,都像順應著空氣中的某種流動般的自然。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曾描述南管合奏如下:
在指套緩慢悠長的合奏中,我可以和其他人有一種共聲同氣的感受。我們常常從下午合奏到半夜猶欲罷不能,可能歇息喝個茶,又開始合奏起來,直到天之將明,因為在這樣的演奏過程中,我們的氣息是受到調養,所以不會覺得累。

非表演性[編輯]

南管的純樂器演奏之所以比較難理解,就是因為這種多個情感主線同時進行的方式在其他樂種的合奏樂較少見(這裡強調的是同時而不包含輪流突顯的手法[39][40]),而這也反映出南管不是表演性的音樂,而是著重於演奏者們參與音樂時的交流。在有唱曲時,歌者的角色比較突出一些,但一樣要注意與其他樂器的交流配合。由於每位演奏者都能在樂曲中充分表現,南管很適合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時交流彼此的情感,所以也與館閣文化的形成有關。

樂器與演奏規定[編輯]

唐朝傳到日本的鳳尾琵琶與後來發展出來的北方琵琶很不同 [1]

兩種主要合奏形式[編輯]

南管的主要樂器可分成上手樂器下手樂器,最常見的合奏形式為上手樂器合奏,若再加入下手樂器和玉噯(小嗩吶)或品笛,即為什音合奏。

上手樂器[編輯]

檀木製品,五片串成,執拍者居於中央位置打拍,在旋律之外表現出樂曲的分節[41][42]。唱曲時由歌者兼任拍板位置。對男曲腳要求唱正管,即用真音(本嗓)唱上曲子本來的音域[43]
琵琶南管代表樂器,含四弦、四相及九品,屬鳳尾橫抱式[44],背面題有其名,如風入松、寄情、金聲[45]。聲音清脆,負責表現樂曲骨架,主導樂隊節奏[46],但彈奏者仍須傾聽洞簫或唱曲者,相互協調。
三絃柄長腹圓,音箱兩面以蟒皮包覆,音色較低沈,同樣彈奏骨架音而與琵琶成互補[47]。其出聲大多與琵琶重疊,偶爾稍微晚琵琶一些,形成亦步亦趨、如影隨形之感。
洞簫竹子製成,前五孔、後一孔,並遵守長度一尺八寸和十目九節的規範。合奏時以其綿長樂音填補骨架音間的留白,負責表現主旋律。在樂曲中常引領樂句的起頭[48]
二弦拉弦樂器,演奏時有嚴格規定,內弦只能拉弓、外弦空弦只能推弓,好比寫字有一定的筆劃。與洞簫一樣負責潤腔做韻[49],但其音色纖細內斂,與洞簫之渾厚成互補。

下手樂器[編輯]

為四種富有特色的敲擊樂器:[50]
響盞為置於竹筐內的小鑼,和用來敲擊的小紙槌。除了遇拍位不敲外,其餘皆隨琵琶指法敲擊。
雀叫又稱四寶,俗稱四塊,由四塊竹片組成。左右手各執二片,隨琵琶指法出聲,可分成三種方式,即琵琶捻聲時運用腕力快速震動出聲、遇拍位時手中兩片互擊、其餘為兩手握片互擊。
撩鐘又稱雙音、雙鈴,即兩個小銅鈴。由兩手分執,遇撩位時互擊。
鮫叫又稱叫鑼,由一小鑼及木鮫組成。木鮫遇拍位敲擊,小鑼則打在琵琶的後半拍。

撩拍[編輯]

下手樂器要依照撩位與拍位來出聲,而所謂的撩拍是用來表示拍子之間的時間間隔,例如三撩拍表示拍子之間有三個撩,而七撩拍則有七個,換句話說三撩拍是每四個時間單位一拍,而七撩拍則是每八個時間單位一拍,速度比三撩拍慢兩倍。

樂譜[編輯]

南管工尺譜,曲目為推枕著衣,為指套為君去時的尾段。

骨譜與口傳心授[編輯]

南管樂曲的旋律只有骨架音是固定的,其間的裝飾音則仰賴演奏者當下的發揮,因此南管使用的工尺譜僅僅記下骨架音的部分,稱之為骨譜。相較於裝飾音的部分,南管特別講究的聲線起伏(曲韻)更加靈活多變,當然也是樂譜無法記錄的,所以南管傳統教授主要是口傳心授,由老師帶領學生一句一句教唱[51]

背譜演奏[編輯]

南管演奏要求背譜 [52] ,除非是對初學者的通融。這是因為南管強調學習曲子要著腹,即熟練到曲子就像是內心的一部分,如此才能對曲子有足夠的掌控或理解。即使是長達數個鐘頭的大型曲目演奏,也是要求全程背譜。

記譜方式[編輯]

工尺譜為一行一行的直式書寫,其旋律與歌詞交錯於同一行中,而每一字的下面即是該字對應的旋律。旋律部分又分成三小行 [53] :
  1. 右行:紀錄撩拍。以「○」表示拍位而「、」表示撩位。例如三撩拍在譜中會看到不斷重複的「○ 、、、」。
  2. 中行:紀錄琵琶指法。
  3. 左行:紀錄骨架音的音名。基本的五個音為ㄨ工六思一,其中ㄨ讀作辭欸(tsei)。

古代樂譜[編輯]

目前發現最早的南管樂譜,為明代萬歷年間的《新刊時尚弦管摘要集》,又名《新刊時尚雅調百花賽錦》,藏於德國薩克森州圖書館 [54] 。當中有不少曲目,仍留存於現今的手抄本中,例如古譜中的《寒冰寫書》是今《一紙相思》的首節,《朱弁》是《心肝跋悴》的首節和次節等等,它們除了曲詞相同外,用來記載旋律的曲牌名和拍位也相符合,以《金井梧桐》為例,古譜中標示的北字指的是【北調】,而持續十一拍的雁字(九枝十一雁叫雁成鴨)也出現其中,可說是相當程度展現了南管在四、五百年間靠著口授心傳的傳承韌性 [55] 。

曲目類型[編輯]

南管的主要樂曲可分為指、譜、曲三類[56],三類之外還有一個瀕臨失傳的套曲[57],其所存樂譜不多,且幾乎沒有人會演奏。
指套大譜散曲套曲
結構多樂章組成多樂章組成獨立樂曲多樂章組成
長度多為半至一小時多為十至二十分鐘多為五至二十分鐘有將近兩鐘頭者
唱詞有唱詞
(現今多不唱)
無唱詞
(純器樂)
有唱詞
(最常見的唱曲)
有唱詞
(四人或五人輪流歌唱)
數量四十八套十六套數千多首目前有九套
命名以起首唱詞命名
(章節命名同之)
依內容命名
(章節命名同之)
以起首唱詞命名另起套名
(章節則以起首唱詞命名)
例子一紙相思
自來生長
為君去時
心肝跋碎
趁賞花燈
玉簫聲和
四時景
梅花操
八駿馬
百鳥歸巢
起手板
四不應
輕輕行(十三腔)
嶺路斜崎(相思引)
荼蘼架(雙閨)
鵝毛雪滿空飛(崑腔寡)
元宵十五(福馬)
夫為功名(短滾)
齊雲陣套
大小都會套
薔薇序套
梁州序套
黑麻序套
玉樓春序套
  • 南管裡的樂章是大型曲子的組成段落,它可以被挑出來做為獨立演奏的曲目,但在完整演奏時樂章之間的情緒是連貫的。
  • 南管較正式而完整的演奏,是多個曲目的串聯演奏,例如指曲譜的演奏型式,演奏時間通常是數個鐘頭以上。

整絃大會[編輯]

大型音樂活動[編輯]

[58] 整絃大會是南管特有的大型音樂活動,由多個館閣共同參與,以特定的方式輪流演奏,一方面透過樂聲交流情誼,以樂會友,一方面也有拼館意味,互相切磋。

演奏程序[編輯]

演奏程序可分為三部分[59] :
  1. 起指:以大型的指套開場。通常先以十音合奏的噯仔指做為熱鬧的開端,然後再接以上四管演奏的指套簫指
  2. 過曲:是整個活動的重點,由各地絃友接續演奏,以特定方式將散曲串聯起來,形成類似大型套曲的音樂。
  3. 煞譜:最後以大譜收尾,即利用譜尾快速的段落將整場音樂會的情緒收攏作結。

演出形制[編輯]

上四管合奏時,演奏者的位置以馬蹄形呈列開來,歌唱者居於中央,手執拍板歌唱,琵琶和三弦居於歌唱者左側,洞簫和二弦則居於右側。加入下四管時,則往兩旁順勢而列。

樂不斷聲[編輯]

[60] 整絃大會的一大特色在於樂不斷聲的接續演奏,讓音樂的氛圍可以一直延續下去,所以曲目和演奏者的接續皆要按照一定的規則,例如:
  1. 曲目的門頭(曲牌)要統一,若要轉換門頭則須先唱一首過枝曲,例如辭別爹媽即是相思引福馬疊的過枝曲[61]
  2. 曲的順序為由慢至快,例如七撩、三撩、一二拍、疊拍。
  3. 器樂手須演奏兩首以上才可替換。
  4. 唱曲者替換時,執拍者要在樂曲即將結束前起立,然後順勢將拍板移交給下一位接唱的人。

套曲[編輯]

[62]套曲即多個曲目串連而成的大型曲目,而且是以多人接唱為其特色,因而與指套有所不同。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謂的七序八套(齊雲陣、大小都會等等),除此之外的套曲有多門頭也有單一門頭。

七序八套[編輯]

如《十三腔序》、《薔薇序》、《黑麻序》、《恨蕭郎套》、《玉樓春序》、《大小都會》、《傾杯序》、《梁洲序》。

單一門頭套曲[編輯]

  1. 四時景致:以春夏秋冬為題的曲目很多,故各門頭皆有其四時景致套曲,如《大倍水底月·春景》、《大倍水底月·夏景》、《大倍水底月·秋景》、《大倍水底月·冬景》。演奏時春景前有慢頭,冬景之後以慢尾收煞。
  2. 五更鼓:從一更股唱到五更鼓,每更本為獨立的一曲。以慢頭開始,並以慢頭收煞。
  3. 七蟬八刮:七蟬指《玉匣蟬》七曲成套,八刮則指《刮地風》八曲成套。七蟬內容為病損、病害、病苦、病怨、病深、病重、病疼。八刮則為魚、樵、耕、牧、春、夏、秋、冬。
  4. 九連環:共九曲。常以《玉交枝》起唱,過《九連環》九曲。
  5. 什相思:共十曲。常以《北調》起唱,過《什相思》十曲,並以慢尾收煞。

什錦套曲[編輯]

什錦曲長度較小,所含的門頭也較多。例如五空什錦套曲:《錦衣香》、《風餐》、《麻婆》、《皂雲》、《聲聲鬧》、《綿答》、《短相思》、《滴滴金》、《將水令》、《三棒鼓》。

四子曲[編輯]

以四個門頭輪唱,例如五空大四子:《北相思》、《沙淘金》、《竹馬兒》、《疊韻悲》。排場演奏時,第一個門頭須接續指套,例如指套奏<竹馬兒·良緣未遂>,則由《竹馬兒》起唱。最後的宿譜,通常選用四大譜四、梅、走、歸之一。

用語俗諺[編輯]

在南管文化圈內有很多特別的用語,除了音樂上的專業術語外,還有很多是有關於南管的人文層面[63]
  • 絃友:南管愛好者間的互稱。
  • 曲腳:稱呼南管演奏中的歌唱者。
  • 搶傢俬:指一些很喜歡南管的人一直霸佔手中的樂器不讓其他人演奏。
  • 七撩曲:是速度非常緩慢的曲目,常常一個單音就延續很久而難以掌握當中的律動,一般被絃友們認為最具深度與挑戰性。
  • 絃管拍要會打就是半個絃管先生:南管樂曲的拍子要打好是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像七撩曲,聲線的起伏和律動特別隱晦,若沒有足夠的熟悉度拍子便容易不穩。另外在琵琶捻聲時,會有節奏上的重整,也要仰賴敏銳的聽覺才能打對拍子。
  • 曲詩:指樂曲的唱詞部分。
  • 四梅走歸:四大名譜的簡稱,即四時景、梅花操、走馬(八駿馬)、歸巢(百鳥歸巢)。
  • 五大套:指南管五大指套,即趁賞花燈、一紙相思、為君去時、自來生長、心肝跋碎。
  • 簫咬絃絃入簫:指合奏時洞簫與二絃間的配合,要如影隨形,融洽到如為一體。
  • 坐遍五張金交椅:形容會唱又會演奏所有上四管的音樂全才。
  • 指尾:指大型指套較末段的章節,因其旋律通常較為輕快動聽,而常被挑出來演奏或作為學習指套的入門。
  • 樂不斷聲:在南管的正式排場演奏時,樂聲是不間斷的,即絃友們接替演奏不同的曲目,但依照特定的接續規則,發展成完整的大型套曲。
  • 接拍:為了達到樂不斷聲,而使用的交換拍板方法。即歌者在樂曲即將結束時須起立,然後順勢將拍板移交給下一位接替演唱的絃友。
  • 指譜全:將所有指套與大譜熟記於心,而能夠隨時演奏。
  • 指譜籤筒:即所有指套和大譜的籤筒,為早期絃友們拼腹內所用。
  • 曲韻:曲韻在南管文化圈裡,特別用來指詮釋旋律時聲音的強弱起伏,如轉音的聲線、重拍處的頓挫、單音中的細微律動。
  • 叫字、牽韻、收音:由於對曲韻的重視,南管的唱曲特別強調咬字,對於曲詩中的每一個字,都細分成叫字、牽韻、收音三個部分。
  • 九枝十一雁叫雁成鴨:南管的指套緩慢細緻,而曲韻最長的字是《金井梧桐》中的雁字,其開口音為歌阿(ga),中間以阿(a)牽韻持續十一拍,最後才以阿恩(an)收音,因而有「九枝十一雁叫雁成鴨」的說法。
  • 捻聲:又稱捻指,一種琵琶指法。速度由慢漸快,音量由強漸弱,形成珠落玉盤之感。用於樂曲的開頭,或樂曲中情感轉折之處。

傳說習俗[編輯]

孟府郎君[編輯]

南管的祖師爺[64] 。相傳五代後蜀後主孟昶通曉音律,製曲填詞造詣極高,因而被尊為南管界的樂神。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會舉辦孟府郎君的祭典活動,稱為郎君祭,並且伴隨為期數天的整絃大會,讓不同館閣交流切磋,以絃會友。

五少芳賢[編輯]

清代林霽秋的《泉南指譜重編》中記載[65] ,在康熙年間閩南有五位精通南管的樂師被邀請入宮演奏,皇帝在聽了美妙的音樂後大為讚賞而欲加官封祿,卻都被他們婉辭,於是賜與五少芳賢的雅號和曲柄黃帷傘、金絲宮燈等御禮。現今南管演出時,常可看到宮燈涼傘的擺設即源於此,而演奏時腳踩金獅的習慣就是來自當時在皇帝面前演奏姿勢的調整。

重要團體人物[編輯]

傳統館閣及新式南管團體[編輯]

南管樂舞[編輯]

  • 江之翠劇場
  • 漢唐樂府

其他重要貢獻者[編輯]

文化遺產保護[編輯]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

中國廈門泉州多次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南音為「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9年9月30日,南音被列進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大陸[編輯]

2006年5月20日,泉州的南音被列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大陸有兩個公營的南管樂團:泉州南音樂團廈門市南樂團

臺灣[編輯]

  • 2009年5月11日,台灣臺中縣文化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暨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將南管戲曲列入「國家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戲曲類,保存者為林吳素霞[66]
  • 2013年3月20日,台灣嘉義市市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暨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將南管音樂列入「國家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音樂類,保存者為蔡青源[67]
  • 2016年5月13日,台灣臺中市文化資產處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及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2、3目。」將南管音樂列入臺中市傳統表演藝術-音樂類,保存者為黃珠玲[68]

南管影音[編輯]

指套[編輯]

曲目演奏者樂器
為君去時泉州南音樂團上手樂器
勸哥哥前四句
(小姐聽起第三節)
心心南管樂坊歌唱與上手樂器
魚沉雁杳片段
(對菱花第三節)
王心心洞簫獨奏
霏霏颯颯
(記相逢第三節)
心心南管樂坊上手樂器

大譜[編輯]

曲目演奏者樂器
四時景漢唐樂府上四管
五湖遊琵琶:魏美慧
洞簫:葉圭安
上四管

散曲[編輯]

曲目演奏者樂器
荼蘼架片段
《雙閨》
蔡小月演唱歌唱與上四管
去秦邦
《中滾》
周成在演唱歌唱與上四管

其它[編輯]

新編曲目[編輯]

  • 清平調 (雲想衣裳《望遠行》、一枝紅艷《望遠行》、名花傾國《望遠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傅姓與堂號

郭姓與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