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
麻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草麻黃
|
||||||||||||||
科學分類 | ||||||||||||||
|
||||||||||||||
物種 | ||||||||||||||
|
目錄 |
相關麻黃屬
- 草麻黃
- 木賊麻黃
- 中麻黃
產地
三者主要產地為中國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甘肅、遼寧、四川等地。中醫藥學功效
麻黃為中藥中的發散風寒藥,早期出典包括了漢代本草學的《神農本草經》與內科學的《傷寒雜病論》,一直沿用到今世。炮製
秋季割採綠色草質莖,陰乾後切段,去根節(節不發汗反能止汗)。生用、蜜炙或搗成絨用。多數場合採生用;止咳、平喘宜蜜炙用。藥材以淡綠色或黃綠色,內心紅棕色,以手拉不脫節,味苦澀者為佳。性味歸經
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膀胱經。味辛發散,性溫散寒,其氣微香,善達肌表,開腠理,透毛竅。功效
辛溫發汗峻品,能解表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為發汗解表第一藥。臨床應用
- 外感風寒、腠理閉合,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常與桂枝相須為用。
- 風寒外束、痰飲壅肺而致肺氣壅遏或外感風寒內有痰飲或熱邪壅肺之喘咳實證。
- 水腫而兼有表證者。
- 寒邪凝滯經脈之陽疽、流注、痰核、鶴膝風,風寒濕痹等。
- 風疹塊、水疥、游風、痒疹及頑癬等病證之皮膚搔癢。
- 黃疸。
- 小兒遺尿。
-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入丸散劑1~3克。外用適量。
- 使用注意:本品發汗力較強,凡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溫病發熱者忌用;煩躁、失眠、高血壓、尿瀦留患者、咳喘由於腎不納氣的虛喘者慎用。
- 現代臨床報導以本品配附子(先煎)、細辛,煎服,用治心動過緩有效。
現代藥理分析
本品含麻黃鹼、偽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麻黃次鹼等多種生物鹼及揮發油、有機酸、黃酮類等。其中麻黃鹼為主要有效化學成分,其次為偽麻黃鹼,以秋季含量最高。揮發油有發汗、解熱作用,麻黃鹼和偽麻黃鹼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可用在哮喘等場合;偽麻黃鹼有較強利尿作用,麻黃鹼可興奮心臟、收縮血管、升高血壓,興奮中樞神經作用。麻黃具有抗發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美國的法律規定
在1997年, FDA的發布了一項關於麻黃(可以提取麻黃素的藥草)的規定:限制一劑麻黃至8毫克(有效麻黃鹼),一天的總計量不超過24毫克[1]。 這個擬議的規則在2000年被撤回[2]。 在2004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頒布了一個禁止把麻黃素生物鹼作為食品補充劑銷售的規定,這項禁令不禁止針對哮喘,感冒,過敏,其他疾病的銷售,以及亞洲人傳統的醫藥使用。麻黃鹼的銷售和購買目前被監管,具體細則不同的州有所不同。2005年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針對脫氧麻黃鹼的法規,作為美國愛國者法的補充法規之一。總統布希在2006年3月6日簽署後成為法律。 該聯邦法規對出售含麻黃製品的商家作出以下主要規定:
- 銷售記錄保留兩年,記錄雙方的名稱和地址
- 需要核查買家的身份證明文件(例如駕駛執照)
- 向當地警方檢舉任何可疑的購買行為
- 不得開架銷售
- 每人每天的購買總量不超過3.6克,不論交易的次數
- 每人每月購買量不超過9克
- 以郵購購買每月的銷售限制是7.5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