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1133年-1180年),漢族,字敬甫,又字樂齋,號南軒,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中興名相張浚(1097—1164)長子。後遷衡陽。南宋初期著名理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

張栻拼音:Zhāng Shì(Zhang Shi)
同义词条:张南轩
湖湘學宗--張栻湖湘學宗--張栻



  張栻(1133年-1180年),漢族,字敬甫,又字樂齋,號南軒,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中興名相張浚(1097—1164)長子。後遷衡陽。南宋初期著名理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曾在長沙嶽麓書院、城南書院講學多年,學者稱南軒先生。著有《南軒集》。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張栻,紹興三年(1133)生。張浚之子。張栻用功早慧,博學多才,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張浚謫居永州,張栻從小跟隨父親,十幾歲時就能爲父親出謀劃策,幕僚都自愧不如。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張浚爲江淮東西路宣撫使,以栻爲書寫機宜文字。張栻十三歲寫“連州八景”詩,與呂祖謙和朱熹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張栻曾師從胡宏,被譽爲“聖門有人,吾道幸矣”。學成歸長沙,先後主講嶽麓書院、城南書院。張栻爲“湖湘學派”代表人物,與朱熹的“閩學”,呂祖謙的“婺學”鼎足而三。朱熹很敬服張栻:“一則曰,敬夫見識卓然不可及,從游之久,反複開益爲多;一則曰敬夫學問愈高,所見卓然,議論出人表。”範伯崇回憶說:“二先生論《中庸》之義,三日夜而不能合。”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從福建武夷山趕到湖南長沙向張栻求學,與張栻討論《中庸》之義。張栻認爲“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之自然謂之天,命於人爲性,主於性爲心”,並且讚颺周敦頤的主靜:“專於敬字上勉力,愈覺周子主靜之意爲有味。”淳熙元年(1174年)起知靜江府,廣南西路安撫經略使。淳熙五年(1178年),任荆湖北路安撫使。

  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張栻以病告退,同年二月病逝。朝庭爲旌表其才德治績,諡“宣”、封華陽伯,從祀孔廟。
  張栻政治上誓不與秦檜爲伍,力主抗金,學術上雖承二程,但有别於二程。《宋史·道學傳序》稱:“張栻之學,亦出程氏,既見朱熹,相與博約,又大進焉!”
編輯本段理學思想
  張栻少時從胡五峰問程氏之學,五峰以孔門論仁親切之旨告之,益自奮厲,以古聖賢自期,作《希顏錄》以見其志。張栻理學上承二程,推崇周敦頤《太極圖說》,以“太極”爲萬物本原,主張格物致知,知行互發。

  在知行關係上他認爲“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有始終,必自始以及終。”“蓋致知以達其行,而行精其知”(《論語解·序》)。
編輯本段文學成就 張栻張栻
  張栻是理學家,也是文學家。一生或宦游或出仕或退隱,廣交時賢名士,深閱世情滄桑,往往欣然作賦爲詩爲文,抒懷情感心志。在桂林衡山等地留下不少碑文詩句。

  張栻的表、疏、史論、書、序、題跋、記銘、箴讚等,皆系精心之作。看似平淡無奇,卻雅厚簡當,語動驚人。清代雍正皇帝十分欣賞張栻的《敬齋銘》,說它“言近旨遠,辭簡味長”。

  張栻的詩多能以短短幾句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畫面,用精鍊的語言傳達出含蓄的意思,使人玩味不盡。如其《立春偶成》一詩被收錄在兒童啟蒙讀物《千家詩》中廣爲留傳。
編輯本段教育貢獻
  張栻在教育方面寫有大量學記,提出辦學的主張,說“豈特使子群居佚談,但爲決科利祿計乎?豈特使子習爲言語文辭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才以傳道而濟斯民也”。反對學校成爲科擧的附庸,主張以儒家的政治倫理去教育和培養修齊治平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亦提出“爲之則有其序,教之則有方。故先使之從事於小學,習乎六藝之節,講乎爲弟子之禮,而躬乎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周鏇乎俎豆羽崙之間,優游於弦歌誦讀之際”。認爲學習必須循序漸進,“使學者知夫儒學之真,求之有道,進之有序,以免於異端之歸”。反對學習上的好高騖遠,在學與思的問題上,主張“學思並進”,在其主教嶽麓書院期間,以此躬行實踐,影響甚著。

  對於擧辦學堂、發展教育造就人才,張栻極爲重視。他每到一地,大力興學扶學。他認爲社會是由道德來維持的,人倫不可一日或缺。人倫廢則國家亡,故其辦學的目的十分明確。他尤其重視地方教育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認爲“良才美質,何世無之。”
編輯本段人物交際 長沙朱張渡口新立的朱熹、張栻塑像長沙朱張渡口新立的朱熹、張栻塑像
  張栻廣交結,布衣卿相皆樂與游。他與道學講友朱熹、呂祖謙,交誼篤厚。當時學界傳爲佳話“朱、張、呂鼎立一世,”謂之爲“東南三賢”。張栻知嚴州時,比他小四歲的呂祖謙爲教授。兩人同巷而居,過從甚密,並以經學誨勉諸生。張栻與朱熹始交爲隆興二年,兩人年齡相差四歲。當時張栻扶父靈柩過豫章(今天南昌),朱熹從福建來,臨柩致哀,得以相見,語談甚契。1167年,朱熹又從福建去長沙訪張栻,二人切磋學問,反複辯難,友情甚篤。兩人論學逾兩月,後又同游衡山,並彼此唱和,寫下了149首詩。後經編輯,張栻爲序,朱熹作記,匯成《南嶽唱酬集》,現存於《四庫全書》。如今衡山蓮花峰下方廣寺側的二賢祠 ,就是爲了紀念當年聚會於此的兩位大儒而建立的。
  張栻與他大六歲的的南宋詩人楊萬里也有過很深的交誼。楊萬里推重張栻在學術上的造詣,甚至說“聖域有疆,南軒拓之;聖門有鑰,南軒廓之;聖田有秋,南軒穫之。”此外他與南宋詞人張孝祥,著名學者周必大胡銓虞允文陳亮等都有過較多的交往。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論語孟子說》、《太極圖說》、《洙泗言仁》、《諸葛忠武侯傳》、《經世紀年》等,都已刊行於世流傳至今。

  其詩淳厚典雅,合於事理,佳作有《田舍》、《游靈岩》、《城南即事》等詩,《南嶽唱酬序》、《仰止堂記》、《漢楚爭戰》等文。

  事見《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
編輯本段與湖湘學派 
  張栻是南宋一代學宗,曾主管嶽麓書院教事,使嶽麓書院聞名遐邇,初步奠定了湖湘學派規模。作爲湖湘學派的主要傳人。張栻曾創建善化(今長沙)城南書院,主持嶽麓書院,並先後在寧鄉道山、衡山南軒、湘潭碧泉等書院聚徒講學,聲名極一時之盛,與朱熹、呂祖謙齊名,史稱“東南三賢”。

  報國尚武、經世致用、包容並蓄、敢爲人先是張栻留下來的湖湘精神。他在嶽麓書院培養了一大批弟子,其弟子胡大時彭龜年吳獵游九功游九言皆成爲湖湘學派的中堅力量。黄宗羲曾評價張栻的思想是“見識高,踐履又實。”
編輯本段紀念地
  據《綿竹縣志》記載,四川綿竹縣北十五里有讀書台,是張栻幼年的讀書處,縣南郊南軒洗墨池爲張栻遺蹟。此外,在縣城祥符寺側尚有南軒遺蹟“桂香亭”。

  張栻居長沙,其故宅在妙高峰之陽,後人即其地建城南書院。今第一師範學校,即其遺址。長沙湘江邊的“朱張渡”是爲紀念朱熹和張栻而命名的。

  張栻去世後,陪伴父親長眠於湖南寧鄉溈山(又名官山,爲衡山之麓)。理宗淳祐初年(1241)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黄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編輯本段後裔
  張栻後裔大多生活在湖南長沙、益陽婁底邵陽一帶,其中也不乏金發碧眼的歐美籍人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傅姓與堂號

郭姓與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