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鎮的由來
張店鎮的由來
灌南縣的張店鎮,古稱張家店鎮,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為海西名鎮之一。她東接北陳集鎮,南臨龍溝河,西靠鹽河,北依新沂河(沂河淌),與灌雲縣王集鄉交界。義澤河像一條彩虹穿鎮而過,向西與鹽河南北相連。義澤河水靜靜地流淌著,不停地向過往行人講述著張店的歷史、張店的文化。
明代初年,山東泰安籍商人張朐因避難,率兄弟三人來到沂河淌南岸、古鹽河東側的二里溝(今張店鎮二里村),開起了旅店,由於經營有方,生意越做越活,規模不斷擴大,遂由旅店起家變成多種經營,形成多爿店鋪,遠近聞名,時人呼為“張家店”,久而久之,張家店便成了集市的地名,簡稱“張店”,此為張店鎮鎮名的由來。《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記載:“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立張店鎮,領州南七鎮,惠澤巡檢司駐於此。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將張家店鎮之南的悅來集,正式命名為新安鎮。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巡檢司遷新安鎮,隸屬海州直隸州”,此為張店由官方正式設鎮建制之始。
張店古鎮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沉澱,宋元時期是古戰場之一,清代乾隆年間被人們譽為“孫家瓦房孟家樓”的美稱,曾經有法寧寺、關帝廟、節孝坊、王耀齋紀念碑等眾多歷史古蹟。張店古鎮匯聚著智慧的能量,充滿著創新的激情,閃爍著藝術的靈光。
千年古剎法靈寺
法靈寺地址在張店鹽河西岸,始建於唐初年,在一段棱飛青石柱的遺物上,還刻有“大唐將軍尉遲恭監建”字樣。據說,是唐代“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復建於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由開山僧道住建。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662年),歸併伊山大慈寺。洪武二十五年再次修建,佔地面積五十畝,有房屋二百餘間,有大佛殿、閻羅殿等建築,規模宏大,有廟裡廟之稱。
大佛殿在西首,廊簷用四根圓形石柱支撐,殿內供奉天寶、地寶、人寶三尊大佛,兩旁對立五彩金身哼哈二將,手執鋼鞭。大佛後面神颱上供奉著天、地、水三官老爺。兩邊和東西兩山頭神颱上,有赤腳觀音菩薩和催生娘娘像、十八尊羅漢像。大佛殿內頂端繪有彩雲繚繞的唐僧師徒往西天取經故事和雷音寺如來佛坐在蓮花寶座上等形象。殿內西南角有直徑一米的牛皮大鼓懸在鼓架上,東南角上懸著一隻兩千餘斤的大鐵鐘,敲時聲聞十里。傳說,此鐘是發大水時漂來的。
閻羅殿在東院,又稱“后海島”,有一道磚牆與大佛殿隔開。牆上有月洞門,跨設有云曲橋,人稱“三步跨兩橋,一眼觀兩殿”,這便是“廟裡廟”的由來。殿內有托塔李天王像和三頭六臂四大金剛及獅鹿犼像等。特別是十殿閻羅,在神颱上呲牙咧嘴,凶神惡煞。門檻上還裝有活動機關,遊人一旦觸碰,個個閻羅王便會伸舌眨眼,手舞足蹈,令人毛骨悚然,嘎然止步。可謂構造奇特,集宗教文化之大成。在宗教興盛時期,大江南北的善男信女,去雲台進香,路過此處,必到法靈寺燒香拜佛,觀光遊覽。可惜該寺1940年毀於戰火。
灌南縣有一句俗語:“張店鑼鼓各打各”。說起這句俗語還有一段故事。
古時有個大客商叫嚴福,他精通鼓樂,來張店鎮定居後,時常演奏鼓樂,引來的一班小青年,也都跟著他學。經他精心教化,青年們很快都入了迷,各自備了鼓樂。那時鹽河兩岸都是街,河寬僅有三十多米,不像現在有百米寬,當時兩岸的人可以對話。因此這批平時熱愛鑼鼓樂器的青年人,便常常約期聚會,鑼鼓嗩吶,簫笙管笛,一起吹打演奏。如遇陰雨嚴寒,往往各自在家,聽音合調,其音自然流暢,亦如聚會合奏,扣人心弦。有一天,海州知府出訪,乘舟南下,途經張店,忽聞兩岸鑼鼓聲喧,又有弦樂伴奏,節調張弛,頗覺神韻。這些音樂聲來自四面八方,卻那樣和諧,就像有人指揮一樣,更覺新奇,便離舟登岸,招呼兩岸玩友進行詢訪,並令其合奏,聲韻同分奏無二。知州大人讚不絕口地說:“張店鑼鼓各打各,也能這樣合譜,真是奇妙!”稱讚他們雖然各人在自家敲打樂器,卻動作一致,音韻協調,真今古奇聞。從此,“張店鑼鼓各打各”傳遍了大江南北而流傳至今。
張店建鎮時,鎮上的百姓就喜愛鑼鼓,每逢喜慶節日都要敲鑼打鼓,表示喜慶祥和。張店鑼鼓的打法,有集中、有分散,形式獨特,多用在節日喜慶歡樂場面,一直沿續到今天。2007年,該鎮投資3萬多元購買鑼鼓,組成張店鑼鼓隊,他們在市縣演出,弘揚了張店鑼鼓文化。
現在,樸實的張店人民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培育出了遠近聞名、香甜可口的西瓜,並且還在工商部門註冊了“鑼鼓”商標,使“鑼鼓”牌西瓜聲名遠播,讓地方的鑼鼓文化融入經濟發展的大局。
吳朝棟狀告惡知州
吳朝棟,字霖舟,生於清乾隆年間,清嘉慶年間海州南鄉(今灌南縣張店鎮二里村)人。嘉慶時海州科考中頭名舉人,成為一名解元。他一身充滿很多美麗傳奇故事,吳朝棟自小生得十分秀氣,聰明伶俐,但也十分頑皮,成為莊上的小囡頭。7歲讀書,不管老師教多少書,只要念三五遍都能背上,有時還和老師對一些對聯,往往使老師不下了台。
吳朝棟年輕氣盛,秉公好義,能言善辨譽滿梓里,經常為窮人辦事,解決他們的困難,受到百姓敬愛。其中吳朝棟狀告海州知州師亮採貪贓枉法,包庇張店鎮二里村孫家害死蘇州趕考舉子王公子一案,以其聰明的智慧、善辨的能力把師亮採告下台,贏得廣大百姓喝彩,自己卻遭到了充軍到龍王蕩的處罰,成為我縣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
清嘉慶年間,朝廷派師亮採任海州知州,師亮採到任後,仗其父親、岳父均在朝為官,貪贓枉法,私通巨盜,致使海州境內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民怨沸騰。吳朝棟激於義憤,不怕丟掉功名,置生死於度外,親赴京城控告師亮採。師亮採得知此事,即趕回京城活動。吳朝棟狀未告成,被革去生員功名,又被收監3個月。師亮彩有個同父異母的胞弟叫師亮銀,是小妾所生,幼年時,其母發現師亮彩有謀害師亮銀之意,便率子遠逃他鄉。亮銀長大成人後,也在朝廷做了官,吳朝棟出牢後即登門求見,痛斥師亮彩所作所為。師亮銀出於正義幫吳朝棟策劃,當他探聽到嘉慶皇帝外出的巡視線路時,就叫吳朝棟在道旁挖長6尺、寬3尺的一個坑,人藏在下面。因為當時法度規定,平民不能見皇上,如見則為藐視君顏,須挖去二目。吳朝棟待嘉慶皇帝路過時,在坑內喊冤,並將狀紙從板縫中遞出,護衛人員將狀紙接過交給皇上,嘉慶帝回駕以後,將御狀批給師亮銀審理。
師亮銀查清了師亮采的種種不法罪行,如實上奏,嘉慶帝御批。御批後,宣判官擇日宣判執行。宣判官說:“一年來,今也吳朝棟,明也吳朝棟,現在真見吳朝棟,豪俠仗義。”吳朝棟答道:“今也青天,明也青天,現在才見青天,剪除贓吏。”後師亮採被押送烏魯木齊充軍。
吳朝棟回鄉後,海州人民群情振奮,歡欣鼓舞,紛紛來到張店鎮,向吳朝棟贈送贊匾、對聯。有一副對聯曰:“削去師頭方是帥,能翻吞字是為吳”。這副聯長期在海州地區流傳。後人有詩讚曰:
海州地脊民又貧,賦重差繁痛眾心。
更恨州牧心腸毒,濫施酷刑害人民。
吳公仗義真豪俠,京都告狀訴民情。
當今嘉慶英明主,剷除贓吏害人精。
從此,吳朝棟狀告師亮彩傳為美談。
大力巨人顏小龍
顏小龍,原名顏開法,張店鎮張店村人。身高2.4米,體重160公斤,腳長0.4米,1905年生,因屬蛇,故名小龍。他的手掌展開像把蒲扇,握起來像個榔頭。一頓飯吃糧一公斤以上,是典型的巨人。他的力氣很大,250公斤重的石滾子,他能毫不費勁地抱起,又能輕輕放下。民國27年秋天,他推著大軲轆車子,到鹽灘販4麻袋私鹽(500公斤重),在回家的路上,被鹽防營發現。鹽防營派人追趕,顏小龍一急之下,把車和鹽一起背了起來,躲進了路旁的高粱地裡。追來的人不見顏小龍和車子的影子,覺得很奇怪,就到高粱地裡去檢查,找了好久,發現顏小龍坐在地上抽煙,幾麻袋鹽裝在車子上原封未動,便問他這鹽和車子是怎麼進來的,顏小龍如實相告。查鹽的人不信,對顏小龍說:“你能把車子和鹽再背出去,我們就不沒收你的鹽。”顏小龍聽後,站起來,一伸手便把車子和鹽搬起來,又扛到背上,走出高粱地,跨過水溝,將鹽車放到路上。鹽防營的幾個人嚇得目瞪口呆,遂予放行。
1952年10月,灌雲縣舉辦運動會,其中有拔河項目,要求以區為單位組建拔河隊。顏小龍被選入曙紅區拔河隊(張店鎮時屬灌雲縣曙紅區)。比賽幾輪後,曙紅隊連勝幾個隊,最後和板浦隊爭奪冠軍。板浦隊的拔河隊員都是從搬運工人和碼頭工人中選出來的“大力士”,群體素質大大超過曙紅隊。決賽開始後,顏小龍站在曙紅隊的最後頭,緊緊拽住繩頭,板浦隊的人無論使出多大的力氣,也拉不過去。在雙方相持不下時,有人提醒顏小龍:“向後拉”,顏小龍稍一用勁,向後一拉,板浦隊就輸了。此事一時傳為美談。
1956年以後,顏小龍在張店食品站工作。站裡經常派他到鹽河西邊去買豬。每次都要買回來幾十頭肥豬,過河時,100多公斤重的肥豬,顏小龍像拎鴨子一樣,把一頭頭肥豬拎到船上,船靠岸後,又拎到岸上,往返數次,一點也不覺得累。1971年2月16日,顏小龍因病去世。
“小莫斯科”展風采
張家店鎮地處農村,距離中心城市又遠,但扼據鹽河之上,一向是南北交通必經之處。到了戰爭年代又成為敵我雙方激烈爭奪的要衝。早在土地革命時期,張家店附近的上馬台一帶就成為我黨地下活動的中心,人們稱上馬台為“小莫斯科”。原江蘇省委組織部長孫海光、原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孫承樓都是在上馬台鬧革命的。抗日戰爭初期,從張家店鎮孫家瓦房北院站出來首舉抗日義旗的孫篤生,在我地下黨幫助下,組建了灌雲縣第一支抗日基干隊。他為了籌組這支抗日武裝,賣掉他經營的連雲汽車公司全部財產,用來購買槍支彈藥。當日寇佔領新安鎮時,為了不讓日本鬼子到張店築據點,他召開會議,說明利害,深明大義,叫大夥看他家火起時,各家自動點火。結果,各家除可以運出的貴重衣物外,在他的帶頭下,張店街孫家六百餘間瓦房,一把大火,俱成灰燼。這給敵人要來張店築據點添了不少困難,也為孫篤生組建的抗日武裝能活躍在鹽河兩岸,增添了許多有利條件。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十年間戰火紛飛,張店鎮一直為敵佔領,敵偽匪頑,兵災連年。到全國解放時,張店鎮已是斷牆殘恆,毀不成鎮。所有寺廟也毀無一存,只有一株久經風雨枯死的古銀杏樹,張開枯枝,怒向蒼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