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起源很早, 其目的並不是運動, 而是為了生存, 如捕魚、渡河或避開猛獸之襲擊。公元前二千年代時,尼羅河沿岸, 游泳的風氣很普遍,且有王子練習游泳的記載,舊約聖經中亦有『埃及人游泳的記載』

游泳


游泳是康樂活動、社交活動、也可以是競賽運動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力漂浮,借自身肢體的動作在水中運動前進的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競技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第二大項目,包括 1蝶泳 2仰泳(也稱背泳) 3蛙泳 4捷泳(也稱爬泳/自由式) 四種泳姿的競速項目,以及花樣游泳等。
早期的游泳活動,多被視為貴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訓練的一個重要部份,公元前25世紀古埃及已有類似游泳的活動。古羅馬人興建了巨大浴池,游泳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社交活動。18世紀末,工人游泳的機會增多,游泳開始成為一種普通運動。[1]
競技游泳源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澳洲,1837年英國游泳協會成立,開創了近代游泳競賽的歷史。1869年,英國業餘游泳總會成立,這是世界第一個國家游泳總會。二十世紀初,世界各國的游泳比賽開始普及,1894年6月16日,在巴黎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時,游泳被列為1896年奧運會的項目之一。1908年,國際游泳聯合會(FINA)成立。
在競技方面,世界泳壇的傳統強國包括美國澳洲德國以及法國

國際規則規定[編輯]

男女游泳均設自由式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00米4人接力、200米4人接力。
蝶式100米、200米。仰式100米、200米。
蛙式100米、200米。
混合式200米、400米、4人100米接力。
蛙式、蝶式和自由式要由出發台上起跳入水,仰式則直接在水中出發。

出發[編輯]

在自由式,蛙式及蝶式比賽,參賽者出發時必須用跳水形式,而在仰式及四式接力賽中,則是在水中出發。

自由式[編輯]

在自由式比賽中,參賽者可以進行任何泳式,但在個人四式及四式接力項目中,游自由式時則不可進行仰泳、蛙泳或蝶泳。當轉身或到達終點時,自由式參賽者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份觸及池邊。

背泳[編輯]

仰泳比賽開始時,參賽者要面向出發台,並用兩手握著扶手。起跳訊號發出後,參賽者要以背向下的型式完成整個賽程。賽例規定,任何參賽者在頭、肩、手或手臂觸及池邊以作終點觸池或轉身觸池前,必須保持背泳的正確位置,當中包括身體可以作出轉動,但不能大於90度(頭的位置則不在此限),否則會被取消資格。轉身觸池後,泳手可以作出任何轉身動作,但在腳離開池邊前,身體要恢復仰泳的正確位置。否則屬犯規。

蛙泳[編輯]

在出發及轉身後的手部動作開始,蛙泳參賽者的身體必須保持俯臥姿勢,雙肩亦要與水面成水平。雙手必須在胸前及在水面下滑前及劃後,而且除了在出發後的划水或轉身後的划水,手部不能超越臀部。規則亦不容許有自由式及蝶泳的腿部打水動作。在轉身及完成賽事時,雙手必須同時觸及池端(在水面上或水面下均可)。無論任何時間,雙手及雙足的動作必須對稱。

蝶泳[編輯]

蝶泳參賽者的雙手必須同時在水面上前移及在水面下划水。在出發及轉身後,泳手的身體必須保持俯臥,雙肩成水平,雙腿的動作亦要是同時進行。規則雖然容許雙足上下同時擺動,雙腿及雙足亦不須同一水平,但雙腿或雙足交替打水的動作卻是不允許的。在轉身及完成比賽時,參賽者的雙手必須同時觸及池端(在水面上或水面下均可),而且雙肩亦要成水平。出發及轉身後,泳手在浮上水面前,腳部可作一或多次的踢腿,但雙手卻只可以一次的划水動作。

四式比賽[編輯]

個人四式比賽中,泳式的次序為:蝶泳、仰泳、蛙泳、自由式。在四式接力比賽時,泳式的次序是:仰泳、蛙泳、蝶泳、自由式。

游泳前的準備[編輯]

一:熱身運動[編輯]

  1. 應該熱身10到15分鐘,活動關節以及各部位肌肉,防止入水過冷而抽筋
  2. 游泳前進行溫水沐浴後再入水,就不會感覺很冷。因為溫水沐浴(在30-40℃之間)能夠帶走身上的部分熱量,這樣會使你的體溫接近水池中的溫度(一般為27℃左右)。

二:游泳前裝備準備[編輯]

  1. 合身的游泳衣褲:游泳衣褲必須合身。如果太大,在游泳時容易兜水,以致加大身體負重和阻力,影響游泳動作。因此游泳衣褲要以穿在身上感到舒適為宜。
  2. 至於質量,中老年人建議選擇純毛或棉毛製品,以深色為宜。年輕人可選擇海灘式的尼龍游泳衣褲,顏色以鮮豔的為好,這樣可增添美感。
  3. 合適的游泳帽:游泳時應戴游泳帽,特別是女性,可以防止頭髮散亂。有時水質不好還可以防止頭髮變黃。游泳帽應選帶有鬆緊的尼龍製品或橡膠製品,不能太大,否則容易脫落。
  4. 浮體物品:初學游泳者,最好自備一些浮體物品,例如救生圈(衣)、泡沫塑料、浮標、打水板等。但自備這些物品時,要時時檢查救生衣、圈有無漏氣,以防發生事故。
  5. 游泳眼鏡:如果水質不乾淨,游泳時細菌很容易進入眼內,以致產生紅眼病等。為了預防眼病,需要戴游泳眼鏡進行游泳。對於初學游泳的人來說,戴游泳眼鏡還可以糾正在水中睜不開眼睛的毛病。
  6. 浴巾拖鞋:浴巾和拖鞋是游泳者必備的用品。在游泳的間歇或游完後上岸,用毛巾擦乾身體,披上浴巾,穿上拖鞋,既可以保暖,防止感冒,又比較衛生。在冬泳時,更是不可缺少。
  7. 鼻夾:游泳時,由於水波常會把水沖入鼻孔,產生嗆水、咳嗽,尤其是初學游泳者,為了防止水進入鼻孔,最好準備一個鼻夾(體育用品商店有售),它可強制用嘴吸氣,而不用鼻吸氣,可以避免嗆水。
  8. 耳塞:在游泳時水流入耳朵是難以避免的。耳朵進水後很不舒服,有時會引起疼痛以致影響聽力。為了防止水進入耳朵,應備有耳塞。

水中自救[編輯]

在學會游泳之前,必須學會自救,當離岸太遠時,或自身體力無法游上岸時,以原地自救方式,保持體力等待救援。

游泳賽事[編輯]


古代原始人狩獵時,為求取食物而登山涉水,在人與人或人與獸戰爭格鬥時,為求生存,游泳是最基本技能。而公元9000年前,在Libyan沙漠Wodiseri岩洞上,發現有當時游泳者之游泳動作的壁畫,顯示上古時代,人類已有水中活動的技能。在大英博物館保存亞述利亞(Assyria)遺物浮雕中有15世紀戰爭中戰敗國Hittiles人渡河逃走之場面。已知當時已有側泳、捷泳的技能及水上救生的技巧。
  古代波斯是一個強國,在軍事訓練中,游泳是強迫實施的項目。古希臘關於水中活動的資料很豐富,不少古希臘古物與作品中,有許多與游泳有關的實物與記述,在希臘索倫法律中,曾規定兒童須習希臘文與游泳。社會上流行有譏諷愚者的諺語:「他既不能文,又不能游泳」足見他們對游泳的重視,在羅馬也同樣認為不會游泳與無知是一樣的愚蠢,羅馬青年訓練中包括有游泳項目,1832年美國富蘭克林曾提出幾種防溺方法,以資泳者遵守。
  在我國游泳運動史資料極少,但自大禹治水及各朝代水師設置的資料推斷,對水中活動技術有相當水準,古籍中對游泳的記載始於春秋時代。左傳在莊子談及顏回與孔子對話中說明當時已有拯溺技術,並說明游泳技術順應水性之道。近代海軍訓練有游泳課程,黃埔軍校預料也有游泳項目,鴉片戰爭以後,歐美體育運動逐漸輸入我國,競技游泳在城市中開始流行。1887年在廣州沙面修建了長25寬15公尺室內泳池,為我國第一座游泳池。由於西風東漸及新學制興起,大都市及部份學校有泳池設置。唯游泳在我國不甚普遍,一般人視為畏途,但近年來由於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一般人觀念也改變,而家長也會主動鼓勵孩子去學游泳,這是好現象,因為台灣四面環海,日常生活中與水接觸的機會很多,遊山玩水更是人們嚮往的活動,為此,學會游泳成為人人必備具有的自衛能力。
文/台灣國立師範大學教授  陳和睦

游泳的起源(說法多有出入



1.我們今日所知的游泳技術,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人類在不安全的環境裏要為生存奮鬥,無疑會見過動物游泳,並嘗試模仿牠們。根據浮彫記載,人類最早的游泳記錄可回溯到公元前 9000年;在Libyan 沙漠 Wadi Seri 岩洞的壁畫上,發現當時游泳者的游泳動作;在Assyria 浮彫中,發現當時已有側泳及捷泳的技術。人們並曉得利用吹脹的皮囊作為浮具。在古代波斯,游泳是軍事訓練強迫實施項目之一。聖經也曾提及游泳。希臘索倫法律曾規定兒童須學習希臘文與游泳,並有譏諷愚者「既不能文,又不能游」的俗諺。在斯巴達和雅典,游泳是教育課程中一項規定活動,羅馬人亦視游泳為每日例行義務。而在中國,遠自大禹治水以來,歷代都有水師的設置,可見游泳技術亦有相當的水準,不過由於職業的關係,漁夫舟子特別和游泳息息相關。



2.游泳的起源很早, 其目的並不是運動, 而是為了生存, 如捕魚、渡河或避開猛獸之襲擊。公元前二千年代時,尼羅河沿岸, 游泳的風氣很普遍,且有王子練習游泳的記載,舊約聖經中亦有『埃及人游泳的記載』。考古學家從古埃及圖符發現有類似捷泳的活動。英國博物館中尚存有公元前八百八十年亞述(ASSYRIA)王率領軍隊渡河的浮雕, 其中有一名士兵作爬泳(CRAWL)的姿勢。古羅馬人將游泳作為軍訓之一種, 且亦作為節日或迎神會的一項禮儀。此外, 羅馬浴室的建築, 富麗堂皇,無與倫比, 規模宏大,盡善盡美, 其水流足供數千人之用。此等浴池供上流社會人士作為餘暇游泳及社交活動場所;而當時游泳亦被視為貴族子女教育的一重要部份。

捷泳 年澳洲人韋利士在英國使用一種雙手在水面前移的泳姿, 此為早期的捷泳。年澳洲.CAVILL 在以剪腿自由式游泳時, 因足的打動而造成較前更佳的成績, 於是發現腿部打水的價值, 乃成為澳洲自由式, 惟換氣方法, 尚不合乎規律,此法傳至英國後,當時夏威夷的KAHANOMNKU公爵以爬泳造出驚人之成績; 其後赴英參加比賽時更能在一分鐘內完成一百碼, 及後美國鄧尼斯亦在英格蘭練習爬泳, 並將此法介紹至美國, 造出最高之紀錄。

仰式 早其的仰式只是仰浮在水面用蛙式推進, 手部在水面上過頭前移的泳姿始於年的奧運會;1902年捷泳的技術被應用在仰式去,才有類似現代採用兩臂輪流划水,兩腿上下打水的技術。

蛙式 又稱為胸泳,是四種泳式中最古老的一種,亦是第一種作為比賽之泳式。在年代, 蛙式比賽十分普遍,除了手及腿的泳姿有改變外,主要的泳姿保持至今。隨著側泳及捷泳之出現,由於胸泳之速度較慢,因此比賽中游胸泳的運動員越來越少;其後在年奧運會把它和其他泳式分開。

蝶泳 年蛙泳比賽中,德國人RADEMACHER 首次使用蝶泳的划手, 但違返了蛙泳的規則; 其後在年中的奧運會,很多選手採用此泳姿而得到好成績;之後, 世界泳總決定將之與蛙泳分開而增加了蝶式。蝶泳被承認後, 其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及後更將海豚式踢腿帶進蝶泳裏,使之成為速度僅次捷泳之泳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傅姓與堂號

郭姓與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