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闔閭 (?-前496)吳國傳爲西周初年所封,其始袓爲文王伯父太伯、仲雍之後裔,初都蕃離(今江蘇無錫東南),後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吳國到吳王闔閭執政時(前五一四年 -- 前四九六年),以楚國舊臣伍子胥(? -- 前四八四年)爲相,以齊人孫武爲將軍,使國勢日益強盛。前五零六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之郢都,逼得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延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複國,但楚自此一蹶不振。
吳王闔閭
這時的吳國雖已強大起來,但仍有不少困難: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軍事防禦設施尚不完備,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沒有保障;國家糧倉還未建立,荒地也末充分開墾;西邊的楚國已成爲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國,南邊的越國也有很強的實力,對吳國構成威脅。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具有政治膽識的闐閭大力蒐羅人才,任賢使能,采納良策,聽取民聲。他任用了楚國亡臣伍子胥[xū],聽取其振興吳國的建議。並召伍子胥爲行人,以伯喜否爲大[dà]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後世遂以大夫爲一般任官職之稱。),共謀國事。經伍子胥推薦,闔閭親自召見軍事家孫武,孫武獻出了自己的軍事著作兵法13篇。當時正是吳國振興霸業之機,闔閭讀了很感興趣,拜孫爲將軍。
拼音:wú wáng hé lǘ
吳王闔閭 (?-前496)吳國傳爲西周初年所封,其始袓爲文王伯父太伯、仲雍之後裔,初都蕃離(今江蘇無錫東南),後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吳國到吳王闔閭執政時(前五一四年 -- 前四九六年),以楚國舊臣伍子胥(? -- 前四八四年)爲相,以齊人孫武爲將軍,使國勢日益強盛。前五零六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之郢都,逼得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延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複國,但楚自此一蹶不振。吳王闔閭
簡 介
闔閭(?-前496)又作闔廬。姬姓,吳氏,名光,吳王夷末之子(《左傳》、《世本》,《史記》記爲吳王諸樊之子)。故又稱“公子光”。春秋時吳國第24任君主,活動於春秋末期,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軍事家,部分史書認爲爲“春秋五霸”之一。
生平
立業
機會說來就來,公元前515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國内動盪之時興兵伐楚。由於國内空虛,闔閭加大了策動政變的步伐,並在吳王僚班師回朝的慶功宴上派勇士專諸將劍藏在魚腹中,趁上菜之機刺殺了吳王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
由此闔閭奪得吳國王位,史稱“吳王闔閭”。
這時的吳國雖已強大起來,但仍有不少困難: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軍事防禦設施尚不完備,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沒有保障;國家糧倉還未建立,荒地也末充分開墾;西邊的楚國已成爲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國,南邊的越國也有很強的實力,對吳國構成威脅。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具有政治膽識的闐閭大力蒐羅人才,任賢使能,采納良策,聽取民聲。他任用了楚國亡臣伍子胥[xū],聽取其振興吳國的建議。並召伍子胥爲行人,以伯喜否爲大[dà]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後世遂以大夫爲一般任官職之稱。),共謀國事。經伍子胥推薦,闔閭親自召見軍事家孫武,孫武獻出了自己的軍事著作兵法13篇。當時正是吳國振興霸業之機,闔閭讀了很感興趣,拜孫爲將軍。
他修建城郭,設置守備,積聚糧食,充實兵庫,爲稱霸諸侯作准備。經過幾年的努力,吳國不斷發展壯大,百姓豐衣足食,樂於爲國家而獻身。爲了給楚國點顏色看,他一擧滅亡了楚的附庸徐國,楚國對此也無可奈何,眼睜睜地看着他在徐國稱王。
具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闔閭開始把重點轉向軍事上的發展。他訓練吳國的士卒,以適應與中原諸侯國作戰的需要。又重用軍事家孫武,提高戰術素養。加緊制作鋒利的寶劍,以供戰爭之用。一切准備就緒,闔閭首先把矛頭指向了強大的楚國。
輝煌之時
闔閭九年(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率師會蔡、唐之師伐楚,柏擧之戰,五戰五捷,大敗楚軍,主帥令尹(令尹是春秋戰國時代楚國的最高官銜,是掌握政治事務,發號施令的最高官,其執掌一國之國柄,身處上位,以率下民,對内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爭,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國貴族當中的賢能來擔任,且多爲羋[mǐ]姓(熊氏、若敖氏、薳[wěi]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亦有少數外姓之人爲令尹(吳起、黄歇、李園),實不多見。)子常狼狽逃竄,吳軍大穫全勝,僅10天即進入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創造了春秋時期攻占大國都城的先例。楚昭王驚慌出逃,後在秦國的幫助下才重返國都。 翌年,越王允常率師進攻吳國,闔閭親自出征,大敗越軍。闔閭十一年(前504),吳師再次伐楚,迫使楚國遷都於鄀(今湖北省宜城東南)。從此,吳國威震中華。
帝王隕落
闔閭十九年(前496),吳王闔閭興師伐越,兩軍在今浙江省嘉興南交戰(史稱“槜[zuì]李之戰“)。越大夫靈姑浮以戈擊闔閭,斬落闔閭大趾。闔閭被迫還師,死於陘,後葬蘇州虎丘山。
臨死前,他囑咐太子夫差決不能忘記這一深仇大恨。他隻好把輝煌留給了他的後人。
闔閭築城
簡介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吳國大夫伍員伐楚還師後,奉吳王闔閭命其築大、小二城,並以闔閭名命之。闔閭大城舊址經史料記載和專家認證,即蘇州古城;小城據近期考古推測,位於武進雪堰鄉城里村與無錫胡埭鄉湖山村之間,占地約100萬平方米。其城北靠僕射山、胥山、蝦籠山等爲屏障,山前有坡地,南臨太湖,作軍事要塞之用,以控制楚、越兩國之入侵,以保吳都(今江蘇蘇州)安全。
學術爭議
《吳地記》:“闔閭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築。大城周回四十五里三十步。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象地之八卦。《吳都賦》雲:‘通門二八,水道陸衢’是也。西閶、胥二門,南盤、蛇二門,東婁、匠二門,北齊、平二門,不開東門者,爲越絕之故也。”闔閭大城爲今天的蘇州千年以來是歷史定論,蘇州城市内外至今留有豐富的吳都歷史信息,可和許多歷史典籍相映證,吳王闔閭也是蘇州城的建城之父。但進入新世紀後有某地方上人士對此提出疑義,但這一新觀點因沒有證據支持,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專家普遍反對這一沒有根據的推測。
地理位置
《無錫志》、《元志》雲:闔閭城有二:“大城在姑蘇,小城在富安鄉。”
一、闔閭大城:
吳王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建新都,命楚國叛將伍子胥“相土嚐水”、“象天法地”,建成闔閭大城,很多史學界人士認爲闔閭大城就是蘇州古城。其規模位置迄今基本未變,爲世界罕見。歷史學家顧頡剛則指出蘇州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
二、闔閭小城:
《錫志》雲:“闔閭小城在縣富安鄉者,地名閭江,邊湖,其城猶在。土人至今有城里、城外之稱。而縣之梅里(亦寫作梅李)鄉,本有利浦及黄瀆,蓋取土梅里以築閭江之小城,或有之耳。”
歷史資料
據史料記載,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吳國大夫伍員伐楚還師後,奉吳王闔閭命,運潤州利湖土築闔閭大、小二城。不足,又取黄瀆土。
《無錫志》、《元志》皆雲:闔閭城有二:“大城在姑蘇,小城在富安鄉。”
一、闔閭大城:
我國第一部史書《史記》中,司馬遷在《貨殖列傳》有記:“夫吳自闔閭、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司馬遷又在《春申君傳》有記“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請注意:“吳”、“闔閭”、“春申君故城”、“江東一都會”這四大不可割裂的關鍵詞。司馬遷親曆吳越,“登姑蘇,望五湖”,參觀過闔閭故城,而故城爲楚春申君之封地宮室所在。這個“都會”即蘇州。
成書於東漢時期的《吳越春秋》明確寫道:“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使伍子胥在姑蘇建築大城。”
唐代張守節竭一生精力撰寫《史記正義》,被史界認定是對《史記》“最爲詳備的注釋”。“正義”者,曆代注釋經史之名也。張守節在《史記·吳太伯世家》首句“吳太伯”之後,注釋雲:“壽夢卒,諸樊南徒吳,至二十一代光,使子胥築闔閭城都之,今蘇州也。”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1953年5月在蘇州作《中國古代城市》學術講演時說:“蘇州是歷史遺蹟最多的地方,蘇州城是吳王闔閭時伍子胥所造,到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全中國最古的一所城池。”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學者高泳源先生上世紀在《古代蘇州城市布局的歷史發展》一文中寫道:“蘇州建城始於春秋時期,曆已二千四百餘年,雖備經戰亂,飽受滄桑,城垣屢遭破壞,然疊經重修,其位置和範圍基本沒有改變。”
二、闔閭小城:
春秋時闔閭小城,地處吳、越、楚三國邊緣。其東北靠環彎胥山灣、照天灣,東南面浩盪太湖,西南臨南山,其地勢十分險要,是戰略要地,在此邊防重地建此軍壘,其展示戰略軍事家的護國宏圖。吳國築此城,爲防範楚越犯境。如越、楚來犯,進則可攻,退則可守。
其築闔閭小城之旨甚明,因迫於當時形勢,爲防楚、越犯境。
《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吳地傳》雲:吳小城(即小闔閭城),“周十二里。其下廣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門三,皆有樓。”若如此,其城之周則爲太伯城之四倍。《吳越春秋》雲:“築小城,周十里,陵門三。”《吳地記》雲:“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其城之周,少則亦爲太伯城之二、三倍大。
區位布局
一、闔閭大城:
《越絕書·吳地傳》記載的八座水陸城門,爲閶、胥、巫(“平”)、齊、婁、匠(“相”)、盤、蛇(居南)門。其東西之間,“從閶門到婁門九里七十二步”;南北之間,“平門到蛇門十里七十五步。”據此推算,大城總周長約三十八里左右。前述四十七里,應爲三十七里之誤。
《吳地傳》記載,大城内有“吳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廣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門三,皆有樓,其二增水門二,其一有樓,一增柴路。顧頡剛先生在上述的學術講演中,講到古時人居高坡,後遷居平地,仍要堆土作屋基時說及蘇州公園。他指出:“現在的蘇州公園,從前是吳王的宮,古代叫高平里。我小時從言橋到王廢基,還要上高坡,後來才爬平了。”
《吳地傳》記載:“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小城東,從武里西。”
《吳地傳》還記載,大城外有“吳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以上說明,作爲吳國都城的闔閭大城是由外郭、大城和小城(即子城,亦稱宮城)三座城垣組成,和當時各地諸侯的都城營建規制基本一致。《墨子·非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管子·度地》:“内爲之城,外爲之郭。”“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爲佐證。
二、闔閭小城:
東城村東南,即今湖山橋西北角橋腳邊,原有安師橋一座(解放後造湖山橋時拆除),爲吳軍水師大本營駐地,其地相傳有蓋天蘆葦隱蔽戰船。南護城河上有三條河直通太湖:向東經閭江村前入湖者爲閭江;向西經古大河過今雪堰中學東,向南入湖者爲泖湖江(又名蝴蝶江);由安師橋出向東南入湖者爲南江。此即所謂“三江”。相傳狠殲越軍主力於夫椒者,即由安師橋飛出三江之水師爲之;正面強攻,兩側迂回包抄,舊恨新仇,一鼓作氣,置越軍於死地。由此,越王勾踐夫婦及其範蠡大夫,皆爲吳階下囚。
城外城,原爲南護城河西南岸之村落。後隨人口增多,其村落向河之北延伸,形成部落,爲西城村。城里村在南護城河北,即延伸出來的西城村之東北角,今其地有前頭巷、強巷、蔣巷幾個小村落。城里村之東有南北走向城牆,將東城、西城分隔開;其東爲東城,今屬胡埭鎮閭江村;其西爲西城,今屬雪堰鄉。
城外村之北,故城橋之南,有東西寬約20米,南北長約70米,高約1米許一塊高地,今其高地上盡是淡竹。因其地南北兩端曾有角似官帽,俗稱“官帽地”。其地人雲爲點將台,台東爲重兵駐地,台西爲操兵場。一雲點將台在城外村東南,即今一片稻田處。一雲點將台在今胥山頂一片平坦地上,登高可望遠,觀敵動靜以布兵,山灣深處藏兵將,召之可來,揮之即去。其將帥家屬皆居閭江後巷與虎弄里,其地附近有供官兵飲用的天井泉和永寧泉在,天井山頂向東相傳有烽火台和防禦工事小長城在。
闔閭大城規模
1、成書於東漢明、章帝之間(公元60—70年左右)的《吳越春秋·闔閭内傳》記,闔閭元年(公元前514年),吳王擧伍子胥爲“行人”(春秋戰國時管朝覲聘問的官名),接受伍“立城郭,設守備,實倉禀,治兵庫”的建議,委派伍子胥建城:“子胥乃使相土嚐水,象天法地,建築大城,周圍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八風。水門八,以法地八聰。築小城,周十里,陵門三。”
2、成書於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越絕書》卷二《吳地傳》中則詳細記述了吳大城的規模:“吳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陸門八,其二有樓。水門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東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吳越春秋》與之基本一致。
3、唐末陸廣微《吳地記》是目前所見最早的一部蘇州地方志,書中也明確記載了闔閭城築建的規模:“闔閭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輯者注)伍子胥築,大城周四十五里三十步;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象地之八卦。”與前記亦無不同。
4、無錫高燮初主編《吳地文化通史》第三篇第二十六章(由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桑薈撰稿,江蘇省社科院歷史所原所長、省歷史學會副會長、研究員許輝修改、統稿)記:“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將都城遷到蘇州,派伍子胥築城。新築的城因近姑蘇山以及姑蘇台而被稱姑蘇城,規模宏大,城周47里,有八門,大城内築有小城,即内城,城高4.8丈。闔閭所築的姑蘇城奠定了今日蘇州城的規模。”
闔閭大城特色
闔閭大城根據南方水鄉的特點,設立水門,有陸門八,水門八。《吳地傳》載:“從閶門到婁門,陸道廣二十三步(約30米),平門到蛇門陸道廣三十三步(約40米),水道廣二十三步(約36米)。
秦漢“六尺爲步”,闔閭大城内街道、河道寬達30—40米,超過了北方諸侯都城,且條條街河都由陸水八門連通城外。據《史記·春申列君列傳》、張守節《史記正義》注,當時城内已有“四縱五横”的河道網溝通。
唐代陸廣微《吳地記》“羅城”目有“蘇州城作‘亞’字形,城中有大河三横四直,七縣(蓋指闔閭宮、南城宮、東宮和西宮、射台、華池、華林園、石龍七處王宮、台榭和苑圃)八門,皆通水陸”等記載,與以上史籍所記相符。 顧頡剛先生在他的《蘇州史志筆記》中指出:“蘇州城之古爲全國第一,尚是春秋時物,其次是成都,則戰國時物,其所以曆久而不變者,即以爲河道所環故也。”此即爲闔閭大城最大的特色。
闔閭小城考古發現
當地人雲,城里小學邊城牆里曾挖出“闔閭”字樣城磚。西城村出土文物有格子黄瓦片、銅矛、陶碗,西周到春秋時流行吳地的曲摺紋、回紋、席紋等幾何形印紋陶器,均道出此城建於春秋無疑。東城村公路邊井中出土文物有陶罐、陶碗。在一處城牆中挖出的棺材,上下堆叠有五口之多,皆爲印刻歷史朝代的見證物。西城村出土的石斧、鹿角、護心鏡(一雲銅鏡)、短劍、西城村東南的兵器庫,故城橋邊的千人坑(一雲殺人坑)、永貞古幣、洋人頭象錢幣,均是闔閭小城曆經兵變、戰亂的見證。現其地居民除土著外,大多在大動幹戈、改朝換代前後由外地遷入;北宋末,金兵犯中原,黄河流域難民陳氏遷入,江西龔氏亦遷入;元初,有姑蘇楊氏遷入,元末明初,有經商者陸氏遷入;亦有民國時期因蘇北屢遭水災,泰興、東台、啟東、颺州等地難民遷入的。
闔閭小城文保現狀
闔閭小城爲我國著名歷史文物之一,長期來,因不被重視,土城牆倒塌,城門、城樓、弔橋等早已不見。又遭不同程度破壞,逐漸荒廢。北伐前,尚有狼出現。1932年,錫宜公路穿城而過。解放時,城牆高出地表僅二至三米不等。後因建窯挖城牆泥制坯與種桃樹等,漸漸使闔閭小城面目皆非,今僅存護城河和土城牆、故城橋殘蹟。1959年,黨和政府重視對古蹟文物的保護,闔閭小城被定爲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又重新公布其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土城與錫宜公路相交處,和城外村西、橋之北各設置高約2米、寬約1米,金山石制的“闔閭城”碑一塊,以引起重視。
相關詩篇
闔閭大、小二城,在古吳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它們與吳王、伍子胥緊緊地連在一起,見物思人,曆代文人瞻仰遺址,緬懷古吳興衰,留下催人淚下的詩篇。
閭江 明代 潘緒
雨馀桃浪漫魚磯,鴨綠溶溶好染衣。
我欲南湖尋樂事,買舟未趁鱖魚肥。
闔閭城 明代 丁鏞
(其一)
冬冬築吳城,城高防越兵。
越人兵未起,長城已先傾。
(其二)
霸事已雲古,荒城空草萊。
可憐城上月,曾照越人來。
闔閭城 清代 嚴繩孫
君王東徙築雄都,尚有離城水一隅;
山擁蛇門回震澤,浪翻犀甲走姑蘇。
碧桃塢在荒煙上,青笠漁歸落日孤。
自古興亡俱寂寞,西風啼殺夜棲烏。
明曹時中詩
(其一)
西施本絕色,誰解失雄圖?
卻怪千古後,荒城始屬吳。
(其二)
築城本防吳,傾城乃亡國。
終古恨綿綿,女牆青草碧。
闔閭江垂釣 清末民初 吳廷銓
把釣江幹感慨生,闔閭古蹟剩荒城。
夫椒遠樹寒煙色,槜李沉戈怒浪聲。
白石山前歸倦鳥,碧桃塢里長新荆。
古今代謝休閑管,換酒烹鮮臥月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