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中國首個穿西服

 图:《雍正半身西服像》

雍正皇帝中國首個穿西服
辛亥革命成功後,國體政體迅速變革,社會呈現一片維新之象。作為中國政治晴雨表的服飾也不甘落後,1912年10月3日,民國政府頒布了新的陸軍服制。
  易服色是改朝換代的頭等大事
  除了陸軍服制、男女禮服和常服服制以外,民國政府還前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服制條例,從檢查官、推事、律師到地方行政官、領事官、外交官、海軍、警察和航空人員,都有了自己的著裝規範。一時間,“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髮興,辮子滅;盤雲髻興,墜馬髻滅;愛國帽興,瓜子帽滅;愛華兜興,女兜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
  民國初年頒布的《服制》規定,官員不分級別,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為大禮服,褲為西式長褲。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喪禮在臂上圍黑紗。女子禮服,上裝是對襟衫,下穿裙子。即使是退位後暫居宮廷的遺老遺少也必須遵循服制平等。“宮廷內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翎頂朝珠,一概束之高閣。”
  服飾,在當時的中國人眼中,是個人、社會乃至國家、民族的象徵。在王朝鼎革,時代變遷的震盪時刻,服飾更具有了非凡的意義與功能。改正朔,易服色,幾千年來一直是改朝換代的首要大事。
  雍正最早穿西裝“夷夏之防”最終消失
  在中國最早穿西服的是雍正皇帝,至今在故宮尚保留他的這一畫像。這位精力充沛的皇帝喜歡玩賞鐘錶等西洋事物,他穿西裝更多的是滿足追新求異的獵奇心理,並不具有多大的社會意義。乾嘉時期,洋裝已在中國城市出現。鴉片戰爭後,在通商口岸洋式打扮開始流行,但知識分子依然謹守“夷夏之防”。近代著名思想家宋恕提出“改試令,必自易西服始”,被時人視為驚世駭俗之論;中國的第一位駐英公使郭嵩燾為避風寒,披了一件洋外衣,也曾遭到彈劾。
  然而幾年之後,1903年初,廣西梧州中學總教習胡漢民,已經容許學生在“歲時令節,學生披洋衣揖孔孟”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式軍隊從實戰的要求出發,剪辮子、穿洋裝,大大推動了社會上接納洋裝的風氣。洋裝漸漸成為文明的象徵,受到人們推崇。有人宣揚說,西裝之精神在於發奮踔厲雄武剛健,有獨立之氣象,無奴隸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藝,可善外交,可以強兵強種云云。
  民國建立後,民眾的穿著打扮不再受國家禁令的約束,一時間仿效《水滸傳》、《七俠五義》中的武生打扮以示尚武精神者有之。“頭戴方巾,身穿明代古裝,腰佩龍泉寶劍”以表革命姿態者有之,腦後垂辮以明“復辟”之心者有之。但西服在其中脫穎而出,終究成為現代中國人的普遍裝束。
  孫中山先生對民國服飾提出了四條原則:“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于觀瞻。”
  中山裝有好多講究
  另一延續至今體現中西融合的服裝是中山裝,它由孫中山創製而得名。
  對於這一服裝的來源,有人說是參照英國獵裝;有人說是改進自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也有人說是以日本陸軍士官生服裝為藍本;還有人說是起源於日本鐵路工人服等等。從中山裝的形制來看,它以西服為模本,改大翻領為立翻領,門襟用9個扣,上下左右4個明袋,腰部系腰帶。後又改為立翻領,去掉腰帶,暗口袋,袋蓋做成倒山形筆架式,鈕扣改成5個。這5個扣,有說是像徵五權憲法;也有說是表示五族共和。與中山裝配套的褲子則是把傳統的連襠褲改為前後兩片組合,腰圍有折襉,側面和臀部有口袋,褲腳帶捲口。這一服裝樣式結構合理,穿著自然舒服,在孫中山先生的帶頭下,很快流行開來,成為中國人喜愛的國服,並延續至今。下一頁>>
  中西合璧讓旗袍起死回生
  清朝入主中原,強制推行滿人的服飾,禁止漢人穿漢裝的法令非常嚴厲,這在各地引起軒然大波。後來則形成了所謂“男降女不降”之說,也就是說漢人女子可以不依旗人女子裝束。旗女保留了游牧民族的服裝特色,日常穿袍,袍裡面穿褲,禮服袍則還要加馬蹄袖等裝飾與附件。而漢女則穿裙,上下衣不連屬,漢族婦女裙有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馬面裙、闌干裙等許多種類,裙內再穿褲。民國服制改革之後,清朝服飾被取締,社會上流行西裝,旗人袍服暫時走向沉寂。
  但民初以後,女子旗袍漸漸融合了裝袖、裝墊肩和拉鍊等西式裁剪製衣方法,裝飾性質的鑲滾趨於簡潔,甚至完全取消,色調也力求淡雅和諧,總體上顯得十分簡潔方便。進口絲襪的流行則賦予旗袍的開衩以全新的意義,使女性的腿成為時裝的視覺中心。
  再晚些流行起來的高跟皮鞋,更與旗袍渾然天成,成為摩登女郎的必備行頭。經歷了洋服衝擊之後,旗袍成為風靡至今的中國女子服裝代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傅姓與堂號

郭姓與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