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6的文章

民國四公子

圖片
民國四公子 民國四公子 (或 近代四公子 )指 民國 時期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關於四人的身份說法不一,不過 張學良 與 袁寒雲 見於各說。 四公子 如下(介紹父親,以民國官職為主): 張學良 , 東北 奉系 大元帥 張作霖 之嫡長子。 袁寒雲 ,名 克文 ,首任 中華民國大總統 袁世凱 次子。 溥侗 , 清朝 皇族 ,加 郡王 銜恭勤 貝勒 載治 之子。 孫科 , 中華民國 國父 、 中國國民黨 總理 孫中山 之子。 張伯駒 , 直隸 都督 張鎮芳 之子。 張孝若 ,農商總長 張謇 之子。 盧小嘉 , 浙江 督軍 盧永祥 之子。 段宏綱 ,民國 執政 段祺瑞 之子。 按張伯駒所著《 續洪憲紀事詩輔注 》: 人謂近代四公子,一為寒雲(袁克文),二為余(張伯駒),三為張學良,四、一說為盧永祥之子小嘉,一說為張謇之子孝若。又有謂:一為紅豆館主溥侗,二為寒雲,三為余,四為張學良。 鄭逸梅 《 清娛漫筆·袁寒雲的一生 》則列張學良、盧小嘉、張孝若及袁寒雲,不包括張伯駒。 林庚白 認為自袁世凱病逝,四公子就不包括其子袁寒雲,應改列孫科。

溥侗

圖片
溥侗 溥侗 (1877年8月16日-1952年6月), 字 後齋 , 號 西園 ,別署 紅豆館主 。 愛新覺羅氏 , 滿族 , 清朝 及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清朝封為不入八分鎮國公銜一等鎮國將軍。 民國四公子 之一。 生平 [ 編輯 ] 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八月十六日,排行第五,人稱「侗五爺」。其父 載治 是 乾隆帝 第十一子成親王 永瑆 之曾孫,過繼給 道光帝 長子隱志郡王 奕緯 為子嗣。光緒七年,載治卒,溥侗封鎮國將軍 [1] 。奉旨在 上書房 讀書,喜收藏金石、碑帖,雅好 崑曲 與 京劇 ,通曉音律,屬京劇 「 譚派 」 權威。1927年任 樂律研究所 所長,後在 清華大學 、 北平女子文理學院 等校教授 崑曲 。 抗日戰爭 期間曾在 汪精衛政權 擔任要職。1952年病故於 上海 。 溥侗亦是 清 國歌 鞏金甌 之作曲人。 家庭 [ 編輯 ] 父: 載治 母: 蘇完瓜爾佳氏 兄弟: 溥健 、 溥偕 、 溥侃 、 溥倫 長子: 毓崍 次子: 毓巙 三子: 毓崀

嚴復

圖片
嚴復 嚴復 性別 男 出生 嚴傳初 1854年1月8日   大清 福建 侯官 逝世 1921年10月27日(67歲)   中華民國 福建 福州 郎官巷 國籍   中華民國 別名 嚴宗光、嚴幾道、壄老人 教育程度 福州船政學堂 英國 皇家海軍學院 職業 思想家、翻譯家 活躍時期 20世紀 經歷 「建威」、「揚武」艦實習水手 選用道員 福州船政學堂後學堂教習 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 北洋水師學堂會辦 北洋水師學堂總辦 俄文館總辦 創辦《國聞報》和《國聞彙編》 「中國議會」副會長 開平礦務局 總辦 京師大學堂附設譯書局總辦 復旦公學校長 安徽師範學堂監督、學部審定名詞館總纂 憲政編查館二等咨議官、福建省顧問官 協都統、資政院議員 北京大學首任校長 總統府外交法律顧問 孔教會首領 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憲法起草委員 籌安會發起人 代表作 翻譯《 天演論 》、《 原富 》、《群學肄言》...等 著作《原強》、《辟韓》、《救亡決論》 《上光緒皇帝萬言書》 嚴復 (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 體乾 ,初名 傳初 ,改名 宗光 ,字 又陵 ,後名 復 ,字 幾道 ,晚號 壄老人 , 福建 侯官 (後併入 閩縣 ,稱為 閩侯 ,今 福州市 )人。 中國 近代啟蒙 思想家 、 翻譯家 。 嚴復系統地將西方的 社會學 、 政治學 、 政治經濟學 、 哲學 和 自然科學 介紹到中國,他翻譯了《 天演論 》、《 原富 》、《 群學肄言 》、《 群己權界論 》、《 社會通詮 》、《 法意 》、《 名學淺說 》、《 穆勒名學 》等著作。他的譯著在當時影響巨大,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啟蒙譯著。嚴復的 翻譯 考究、嚴謹,每個譯稱都經深思熟慮,他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1] 生平 [ 編輯 ] 嚴復在 天津 的雕像 嚴復譯作《天演論》 1854年1月8日( 咸豐 三年十二月初十日) [2] 嚴復出生於福建侯官(今福建省 福州市 倉山區 蓋山鎮陽岐村)一中醫世家。 1866年( 同治 五年)嚴復父親病逝,學館中輟,嚴復放棄走 科舉 「正途」。 186...

鞏金甌

圖片
鞏金甌 鞏金甌 國樂樂章 工尺譜   大清 國歌 作詞 嚴復 作曲 溥侗 採用 1911年 廢止 1912年 音樂試聽 鞏金甌(齊唱版) 選單 0:38 《 鞏金甌 》是 中國 第一首法定的 國歌 ,在1911年10月4日( 清 宣統 三年 八月十三 , 武昌起義 前六日)由清政府正式頒布。 歷史 [ 編輯 ] 清朝早期尚無現代的 國家 概念,因此未制定過 國歌 。大清駐 英國 公使 曾紀澤 在出使期間,看到 西方 國家在公共禮儀場合演奏國歌,於1883年10月20日譜寫了大清帝國國歌草案《 普天樂 》並上報清廷,在此期間曾在一些外交場合作代國歌用,但最終未得到批准。 一度陸續有《 李中堂樂 》及《 頌龍旗 》等歌,做為清代半官方的國歌或代國歌 [1] 。 光緒 三十二年(1906年) 大清帝國 陸軍部成立,譜制了一首陸軍軍歌《 頌龍旗 》,並在正式國歌未出前,暫成為清朝代國歌。每當在國際交往中需要演奏國歌時,便使用該首軍歌代替。 宣統 三年(1911年)6月20日 禮部 衙門 奏擬訂《國樂辦法》,並由攝政王 載灃 批准: [2] 聲音之道,本與政通。我朝樂章燦備,莫不上合古制,蔚為盛世元音。際茲環流交會之時,亟宜仰述先漠,專定國樂,以揚盛德,而壯聲容。考東西列邦,國樂一經頒定,舉凡陸海軍隊,暨外交公請,無不一律通行;良以全國飲崇,不容歧異也。推我國國樂,迄今未經編制;即前出使大臣曾紀澤所擬,亦未奏定頒行。自陸軍部成立以來,則又另制一章,指為國樂,各邦已有傳習之者,殊不足以表示尊崇,垂諸久遠。查禮部奏請由使臣考求歐洲及日本等國樂譜,茲經咨送前來,臣等詳細研求,竊以為我國朝會燕饗所用樂章,典麗面皇,允宜奉為指則,至各國國樂,定義制音,類皆別具本原,自未可捨己從人,輕勤盛典。所有應定國樂,擬請由臣等延聘通才及諸習音樂人員,參酌古今中外樂制,詳慎審訂,編制專章,奏請欽定頒行。 典禮院隨即開始了國樂的制定工作,當時參考了由駐外使節提供的英(《 天佑吾王 》)、美(《 星條旗 》)、法(《 馬賽曲 》)、德(《 萬歲勝利者的桂冠 》)、奧(《 帝皇頌 》)、俄(《 天佑沙皇 》)、日(《 君之代 》)國歌。後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