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石母
客家石母 臺灣有上百顆以上的石頭神,但是大部分的石頭神都被當成陽拜,並且以「石頭公」、「黃石公」、「石爺」等陽性來稱呼。但是在苗栗的許多客家聚落裡,石頭神卻被當成陰性神來崇拜,並且稱呼她為「石母」或「石母娘娘」。 石母娘娘,被視為地方的守護神,每年石母娘娘誕辰〈中秋節〉,信徒、契子們除了備妥豐盛祭品前來膜拜祝壽,契子們也需為護身符「換簽」,即更換紅線,每年得更換一次。 三義鄉勝興村石母祠 追溯祠座,早在嘉慶初年,約西元一七九六年歲次丙辰前後,距今一百七十餘年之間,地處景色清幽,自然藏神,顯化神靈。時有香客膜拜偉石,為幼祈安,人稱「石母」, 二十世紀初大地震,神石翻滾移位,仍繼顯赫,石母托夢鄉親,始籌建石母祠。 本福德正神約於光緒三年安立,當時以石頭為祀,後約於民國四十年用紅磚起造,屋頂為原石打造,廟宇約六尺見方,約於民國八十二年屋頂因價值不斐被竊盜一空,民國八十八年再由地方善男信女共同捐資重新建水泥屋頂及加蓋鐵皮,以防日曬雨淋。 苗栗縣三義鄉八櫃水頭福德祠 最早開始祭拜的原石母就在福德祠旁一尺處 苗栗縣三義鄉西湖村石公石母對 這對石公石母已經有五代的歷史,地點隱密,若非地方耆老引路,非常不易尋獲。居民以石頭大小來分性別,社區附近景觀變化頗大,但此聖石仍屹立於此,未曾移動位置。此地最大特色乃是:這兩顆石頭原本就在這兒,人民自然崇拜而得名。 此處「石母祠」香火非常鼎盛,原石在新建慈母像後方,許多鄉民都是祂的契子,祠中對聯寫著「石上因緣前註定」「母祠恩賜護麟兒」,民間信仰可見一斑。 三義鄉打爛崗石母祠 三義鄉下湖石母爺 三義鄉西湖村地區剛開發時,因本區曾是日軍殺害的漢人亂葬崗,人民覺得生活不易、凡事不順,經問神求卦,指引他們移一神石祭拜方能解決,果真如此,從此人心安定、漸入佳境。 後因社區發展,民國八十四年遷建於西湖度假村旁。 通宵鎮坪頂國小後方的石頭伯公,雖造型簡陋,卻是附近農民信仰的依靠。 美濃石母祠 考察清鳳山縣史冊指出:明隆武二年,明將鄭芝龍降清後,其妻田川氏有感於夫降子散、異國飄零、四顧惘然,在清兵到達時唯恐受辱,遂拔劍切腹以殉。是時鄭成功駐軍金門,聞報痛嚎、星夜縞素、馳赴安平,擬柩安葬金門不成,遂檢其母生前遺物及自決短劍,於永歷十五年光復台灣後,率眾屬備兵糧從關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