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1917年俄國革命1917–1923年革命俄國內戰的一部分
Red Guard Vulkan factory.jpg
1917年伏爾鏗工廠的紅色衛隊
日期: 1917年11月7–8日
地點: 俄羅斯共和國彼得格勒
結果: 布爾什維克取得勝利
參戰方
布爾什維克
左翼社會主義革命者
紅色衛隊
第二屆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
俄羅斯共和國(至11月7日)
俄國臨時政府(至11月8日)
指揮官和領導者
列寧
列夫·D·托洛茨基
帕維爾·德邊科
俄羅斯 亞歷山大·F·克倫斯基
兵力
10,000 起義水手,20,000-30,000 紅色衛隊士兵 500 -1,000 名志願者士兵,1,000名婦女營成員
傷亡與損失
若干士兵受傷 投降
《布爾什維克》(1920),庫斯妥迪耶夫所繪。
十月革命俄語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羅馬化 Oktyabr'skaya revolyutsiyaIPA: [ɐkˈtʲæbrʲskəjə rʲɪvɐˈlʲʉtsɨjə]),蘇聯時期的官方名稱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俄語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羅馬化 Velikaya Oktyabr'skaya sotsialisticheskaya revolyutsiya),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建立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政府。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列寧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革命推翻了以資產階級的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對觀點的學者認為,俄國臨時政府實質上是由俄國社會革命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等社會主義者為主要成員的政府,而並非「資產階級政府」;「冬宮之夜」也並未發生激烈的武裝衝突。

背景

蘇聯
蘇聯政府與政治
系列條目


地圖集
 蘇聯專題

沙皇時代

1906年起彼得·斯托雷平上台執政,政治上依靠鐵腕政策維護沙皇專制,殘酷鎮壓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者。經濟上實行寡頭資本主義政策,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實現了俄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但由於其掠奪性私有化改革的極端不公正,底層民眾並沒有太多從經濟的發展中獲利,反而使相當一部分農民的私有財產遭受損害。而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更使社會不滿度急劇上升,最終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羅曼諾夫皇朝滅亡。

臨時政府

由於斯托雷平的專制私有化改革給俄國社會帶來的惡劣影響,曾經擁護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十月黨進步黨等組織在二月革命的浪潮下明顯失勢。而自由主義左派黨憲政民主黨由於在革命前領導憲政民主運動,成為唯一一支有一定政治號召力的自由主義黨派。相比之下,在當時俄國擁有較高支持率的分別是兩大左派黨社會革命黨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黨逐漸分裂為擁護憲政主義民主選舉孟什維克,和傾向於民粹主義人民專政的布爾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主流派支持孟什維克憲政主義的立場,而少數左派社會革命黨則支持布爾什維克人民專政的意見[1]
憲政民主黨擔憂俄國的民粹主義趨勢無法控制,於是主張放慢民主的進程,引起了社會革命黨社會民主黨兩大黨派的不滿。兩黨普遍要求臨時政府儘快開始立憲會議選舉,廢除斯托雷平土地改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呼聲甚猛。布爾什維克鼓動前線的士兵反戰歸國,並積極在民間進行憲政民主的宣傳。列寧也曾一度擁護憲政,表示即使布爾什維克在選舉中失敗,他們也將服從人民群眾的選擇。

過程

10月25日儒略曆(11月7日公曆)下午九時,列寧不顧布爾什維克溫和派的反對,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並於次日凌晨兩點佔領之。根據前蘇聯和中共官方的宣傳:晚上在阿芙樂爾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用炮轟擊冬宮,而且在冬宮發生了激烈的武裝衝突。而蘇聯解體之 後研究資料表明,當晚在冬宮附近並未發生武裝衝突,守衛冬宮的僅有一個婦女營和一個士官生營,在人群的衝擊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宮的防衛長官帕里琴斯基自 己打開了冬宮大門,並把他們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正在大修,沒有裝彈也沒有人員。被臨時任命的阿芙樂爾號的政委別雷舍夫 僅僅向冬宮打了幾發空彈(沒有彈頭)。有少數幾名守宮女兵被強姦了[2]。起義當晚,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關於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布爾什維克掌權後,宣布成立「工農臨時政府」。要求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並要求排除自由主義少數派憲政民主黨,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儘 管布爾什維克的強制奪權行為引起各黨派的反感,但由於對憲政規則的長期追求,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大多數左派政黨選擇接受了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的要 求。而自由主義傾向的憲政民主黨則遭到布爾什維克的鎮壓。[3]

事後

10月25日的起義後,召開第二次全俄蘇維埃大會,確定廢除土地私有制,礦藏、工廠收歸國有。

選舉結果

立憲會議選舉按期於11月12-15日進行,25日大致的得票結果:布爾什維克獲得23.9%的選票,在703個席位中,只獲得163席,遠遠低於 社會革命黨所獲40%的選票。到了1918年年初,立憲會議召開前最終結果揭曉為:在總共707個席位中,布爾什維克得到175席,佔24.7%,只略高 於最初結果。而社會革命黨得到410席(其中左派社會革命黨佔40席),達到了60%;孟什維克16席,憲政民主黨17席,各民族政黨86席,其餘幾個席 位屬於幾個小組織。布爾什維克在掌權的情況下仍以敗選告終,只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議席,即使加上與布爾什維克結盟的左派社會革命黨,列寧方面也只佔有 30%的議席,而社會革命黨即使不算它的左派,僅其主流派就佔有370席,已經明顯過半。

一月劇變

立憲會議最終於1918年1月5日召開。但立憲會議拒絕通過第二次全俄蘇維埃大會確定的廢除土地私有制,礦藏、工廠收歸國有等條款,與布爾什維克廢除封建、資本主義所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工人階級國家的主旨背道而馳,遂被斥為反革命。列寧政府當天在彼得格勒戒 嚴,並調集忠於布爾什維克的軍隊進入首都,強制解散了立憲會議。布爾什維克違反憲政規則的行為激起了民眾強烈的不滿,當日就出現了抗議解散立憲會議的工人 遊行示威,而布爾什維克軍人卻向和平的遊行隊伍開槍射擊。同日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等反對派聯合發表傳單,譴責布爾什維克背叛工人階級,並稱其統治為「沙 皇專制」。而向來支持布爾什維克的左派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憤然寫下《1月9日與1月5日》一文,指責布爾什維克「來複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最優秀分子為之奮鬥的夢想」[4]

契卡與紅軍的建立

1917年12月20日,蘇俄政府建立了全俄肅反委員會(簡稱契卡)。旨在以恐怖手段消滅國內的「反革命勢力」。1918年1月15日,蘇俄政府頒布了建立脫離軍隊國家化、完全由布黨領導的紅軍的法令。托洛茨基曾直言不諱的說:「紅軍的組織原則與沙皇軍隊的組織原則是非常相似的」。

俄國內戰

立憲會議被解散後,俄國內外的反布爾什維克勢力無法容忍布爾什維克沒收地主、教會土地以及把工廠、礦藏收歸國有的政策。而後1918年3月6日,蘇維埃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宣布退出一戰並和德意志帝國停戰,俄羅斯因此條約喪失了大片國土,此舉又激怒了國內和國外各種反對布爾什維克的民族主義者們,俄國內戰局勢已無法避免。《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訂後,各地的小規模叛亂很快蔓延升級,191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戰俘叛亂。各反對派打出維護立憲會議的旗號反對布爾什維克,先後在伏爾加河流域的薩馬拉、烏法等地形成很大勢力,在喬治亞等地還建立了孟什維克領導的民主共和國。右翼反民主勢力起而效尤:1918年4月烏克蘭哥薩克首領斯科羅帕茨基驅散了二月革命後出現的烏克蘭議會(中央拉達),12月初白軍高爾察克驅散了從伏爾加河遷移到鄂木斯克的立憲議會委員代表大會。外國勢力也隨即捲入其中。內戰期間大量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工人參加紅軍,同白軍和外國干預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最終在經歷了4年內戰以後由布爾什維克政權取得了勝利。

影響

列寧承諾宣稱會在革命後為人民帶來和平,十月革命後,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後被槍決。革命引起了西方社會極度的惶恐,並支持俄國的對抗勢力,希望扼殺革命,從而引發戰爭,托洛斯基說蘇維埃的權力是由內戰建立的,事實上蘇維埃的權力是在內戰後才建立起來的。
十月革命的共產主義運動促使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出現一個共產主義的政權。為第一個宣稱為實現了「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此次革命觸使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起家,也影響著往後世界的自由發展,共產主義的起頭對資本主義世界給予極大的衝擊。有人認為此革命曲解了馬克思主義。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始因,它觸發了各國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的擴張,此後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在共產革命號召的解放運動下也因此有了個大援助。蘇聯社會主義國家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對抗長達大半個世紀,直至冷戰結束,蘇聯解體
十月革命第一次建立了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也被認為是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確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的變革。十月革命也對其他國家的武裝革命(比如中國)槍桿子、筆桿子出政權,產生了深遠影響,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當天,劉鏡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電報中說:「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隨著蘇俄十月革命對中國影響的擴大,《新青年》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曾經評價:「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5]「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十月革命以後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傅姓與堂號

郭姓與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