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


大蒙古國
Yehe Monggol Ulus.png
1206年-1368年
蒙古帝國位置圖
首都 曲雕阿蘭
哈拉和林[註 1]
元大都[註 2]
常用語言 蒙古語漢語突厥語伊朗語
主要宗教 騰格里信仰薩滿教),後一些可汗分別改宗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其他宗教
政體 選舉君主制
可汗
- 1206年-1227年 鐵木真
- 1227年-1229年 拖雷(監國)
- 1229年-1241年 窩闊台汗
- 1242年-1246年 乃馬真·脫列哥那(攝政)
- 1246年3月-1248年 貴由汗
- 1248年-1251年 斡兀立海迷失(攝政)
立法機構 忽里勒台
歷史
 - 成吉思汗征服漠北各部,建立蒙古帝國 1206年
 - 鐵木真去世 1227年
 - 帝國分裂 1260年-1264年
 - 元朝建立 1271年
 - 元朝被明朝滅亡,標誌著蒙古帝國的瓦解 1368年
 - 察合台汗國滅亡 1687年
貨幣 硬幣(如迪拉姆)、蘇赫紙幣(背部用絲綢或銀錠裝飾的紙質錢幣,以及元帝發行的交鈔
繼承自 繼承國
Asia 1200ad.jpg 蒙兀國
Asia 1200ad.jpg 塔塔兒
Khwarezmian Empire 1190 - 1220 (AD).PNG 花剌子模
KaraKhitaiAD1200.png 西遼
Sung Dynasty 1141.png 金朝
Sung Dynasty 1141.png 宋朝
Song-Liao-Xixia-1111.png 西夏
Kievan-rus-1015-1113-(en).png 基輔羅斯
VolgaBulgaria1200.png 伏爾加保加利亞
State of Cuman-Kipchak (13.) tr.png 庫曼汗國
Blank.png 阿蘭王國
China 11b.jpg 大理國
Қимақтар.png 基馬克汗國
察合台汗國 ChagataiKhanate1300.png
金帳汗國 GoldenHorde1300.png
伊兒汗國 Ilkhanate in 1256–1353.PNG
元朝 Yuan Dynasty 1294.png
北元 Blank.png
帖木兒帝國 TimuridEmpire1400.png
今屬於
成吉思汗擴張前的歐亞地圖
蒙古帝國(1206-1259),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國,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也是歷史上連續性版圖最遼闊的國家。1259年蒙哥汗在位時期,蒙古帝國達到鼎盛(面積仍有爭議),蒙古武力興盛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並越過高加索山擊破欽察人各部,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爾加保加利亞、保加利亞人的卡馬突厥國基輔羅斯,進而滅亡位於東歐平原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波西米亞捷克摩拉維亞斯洛伐克奧地利大公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國、打敗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遠達當時義大利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其實前鋒已經進軍到今東北義大利)、原南斯拉夫地區的拉什卡,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木剌夷(暗殺組織)、阿拔斯王朝,以及敘利亞阿尤布王朝(敘利亞被蒙古軍短時間佔領,後被新興的馬木路克王朝驅逐出敘利亞),蒙古帝國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鐵木真(成吉思汗)於1206年在斡難河邊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難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爾、泰赤烏、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部、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佔領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然而,蒙古帝國在1260年忽必烈阿里不哥的爭位戰後走向分裂。儘管最終忽必烈於1264年擊敗阿里不哥,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成為西北的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在中國境內建立元朝,隨後於1279年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和蒙古高原。與元朝並存的還有統治中亞、西亞、東歐等地,實際處於獨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國(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註 3]),元朝與四大汗國之間互不統屬,戰爭不斷。四大汗國的疆土又陸續經歷演變。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朱元璋1368年驅逐出中原,史稱北元。北元亡於1388年1402年[註 4];其後明朝長期和蒙古察合台汗國和欽察汗國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的主要汗國滅亡。

蒙古源流

源出室韋

蒙古之名,最早見於唐代。時在狃越河(即今洮兒河)以北,西至俱輪泊(今呼倫湖)周圍,東至那河(今嫩江),北至黑龍江的地域內,分布著許多許多被統稱為「室韋」的大小部落。這些部落中有一大部稱為蒙兀室韋,居於今大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河下游以南。13世紀蒙古人自己的傳說把自己的祖居地仍稱為「額爾古納昆」,與古代史專記載相印合。南宋初洪皓《松漠記聞》首次指出:「盲骨子,《契丹事迹》謂之朦古國,即唐之蒙兀部。」
室韋諸部,本以漁獵為業。至唐末始越大興安嶺至其西草原,漸習游牧。隨部落分衍,所佔地盤逐漸擴大,有一部漸至三河之源的不兒肯山(即肯特山),成吉思汗所屬之乞顏(Kiyat)部即屬此部分。

蒼狼白鹿

根據《蒙古秘史》,蒼狼白鹿生下了蒙古人先祖巴塔赤罕,傳至十一代,有子二人傳到第十一代,有兄弟二人,兄都蛙鎖豁兒有四子,遷移出去成為朵兒邊部(Dorben,意為四);弟朵奔篾兒干娶豁里禿馬惕部女子阿闌豁阿為妻,生二子,其後裔各成一部。朵奔死後,阿闌豁阿感天光而孕,又生三子,長不忽合塔吉,後裔為合答斤部(名見《金史》,作合底忻),次不合禿撒勒只,後裔為撒勒只兀惕部(名見《金史》,作山只昆,元代又譯散只兀,珊竹);幼子孛端察兒,後裔為孛兒只斤部,從這一支又分衍出約二十個氏族或部落。孛端察兒就是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元史·宗室世系表》稱為「始祖」。
阿蘭豁阿感天光所生三子之後裔稱為「尼倫蒙古」,即蒙古的尼倫部,其他則稱迭列斤蒙古。前者為蒙古人中高貴者,其中當然以黃金家族最為高貴,而後者則為一般蒙古人。這兩部分人是為蒙古的正源。
蒙古帝國前草原上生活的其他幾個其他部落是:克烈部汪古部乃蠻部塔塔兒部蔑兒乞部等。
  • 克烈部:是遼、金生活在蒙古高原突厥部族。九世紀中葉隨黠戛斯南下的謙河地區部落,是回鶻汗國滅亡以後留居本土的遺民,遼金時期的突厥部族。任何有關蒙古人起源的傳說也與克烈無關。其居地在土拉河黑林、鄂爾渾河與克魯侖河之間。亦或譯作克列夷、怯烈、怯里亦、客列亦惕、凱烈等。《遼史》稱之為「阻卜」或「北阻卜」,亦作「達旦。
  • 汪古部:古代文獻記載一般把汪古部記為沙陀突厥的後裔。

蒙兀王國

在遼代,蒙古各部為遼的臣民,受遼朝直接統治。1125年,金朝滅遼,並大舉南下,攻克宋都汴京,擄徽、欽二帝(參見靖康之恥);然後繼續揮兵南下,直搗臨安。南方戰事緊急,金軍雖然捷報頻傳,卻也無暇北顧。於是蒙古草原上的孛兒只斤部落酋長合不勒趁機脫離遼朝自立,拓土開疆,威勢日盛,附近各族於是在1127年推舉他為蒙古部長,遂稱「合不勒汗」。
不久,金太宗完顏晟宣召他入朝,席間合不勒汗酒醉失態,冒犯龍顏,自此便與金廷構隙(實際上,金廷一直為蒙古勢力崛起感到不安)。合不勒汗回國後,金使前來誘他投降,他一怒殺死來使,整兵抗金。金廷先遣胡沙虎往討,大敗而還。適逢金太宗逝世,熙宗即位。合不勒汗起兵連寇金邊,陸續攻取了金朝的西平河北等二十七團寨。金朝既而又遣名將兀朮(完顏宗弼)出征蒙古,兩年未分勝負,於1148年與合不勒汗議和,割二十七團寨,歲給衣食,並冊封合不勒為「蒙兀國王」。
合不勒死後,王位傳於堂弟俺巴孩。金廷由於內部虛弱,急切地想要削弱蒙古人的力量,遂決定在蒙古與塔塔兒(可能並非今日之「塔塔爾族」)兩部落之間構隙。時塔塔兒部落 的一個巫醫療死蒙兀部落一親眷,被俺巴孩族人斬首。塔塔兒人興兵復仇,戰敗,遂佯裝乞和,藉機擄走了俺巴孩父子數人。為發泄怨氣,塔塔兒人竟將俺巴孩釘在 木驢上遊街,最後俺巴孩慘死。兩族從此結下恩怨(一說「巫醫事件」發生在合不勒汗時期,後俺巴孩即位,與合不勒的一個兒子一起帶女兒去塔塔兒部聯姻,結果 途中被捕,被送交金廷,被金廷釘死於木驢)。
俺巴孩汗死之前,曾遺命其子合達安為其:「今後以我為戒,你們將五個指甲磨盡,便壞了十個指頭,也與我每報仇。」[1]。其繼任者忽圖剌汗(合不勒汗第四子),與合達安發起複仇戰爭。戰爭中忽圖剌汗之侄也速該嶄露頭角,擊敗了塔塔兒人。他的妻子訶額侖在戰鬥中生下了一個孩子,此時正好俘獲一個叫帖木真兀格的敵方將領。為了紀念這次的勝利,也速該為這個孩子取名為鐵木真[2],即後來的成吉思汗
1170年,也速該死於一場宴會,蒙兀王國遂分崩離析。也速該之子鐵木真也逃亡。

成吉思汗時期

蒙古歷史
蒙古歷史系列條目
中國本土 蒙古高原
戰國 匈奴 東胡
南匈奴
單于庭)
北匈奴
丁零 鮮卑
魏晉
南北朝
高車 柔然
鐵勒 突厥汗國
東突厥
薛延陀
安北都護府
單于都護府
後突厥汗國
回鶻
五代 黠戛斯 阻卜 契丹
北宋 乃蠻 克烈
南宋 蒙兀
蒙古帝國
嶺北行省
北元韃靼
喀爾喀蒙古
清代蒙古
內屬蒙古
外藩蒙古
烏里雅蘇台
中華民國 蒙古地方
大蒙古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內蒙古
蒙古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文化 · 地理
泛蒙古主義
公元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宋寧宗開禧二年)春天[3],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
蒙古人是塔塔爾、泰赤烏、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部、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人的後代,12世紀初期之後,蒙古各部逐漸遷徙到蒙古高原,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被於遼朝(契丹)統治和有時臣服於金朝,至1200年左右,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及蒙古勢力的逐漸強盛,蒙古不再向金朝進貢,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庫里爾台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Yeqe Mongɣul Ulus)。
成吉思汗還頒布了大扎撒,作為蒙古帝國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性文件[4]。蒙古帝國的組織是十戶、百戶、千戶、萬戶、十個萬戶組成一,十旗組成一,十路組成一州,十州一國。
1205年1207年1209年1210年,鐵木真率軍三次征伐西夏,迫西夏國王李安全臣服,後在1211年1213年1214年1219年再次派遣一支蒙古軍隊征伐西夏。
1211年八月,蒙古帝國傾國之力的九萬軍隊進攻金朝並在野狐嶺戰役擊潰金兵之後,在隔年傾國之力兵分三路攻入金朝內地,並在1213年1214年迅 速攻佔了當時金朝的河北西路(真定府、大名府)、河東北路(大同府、太原府)、河東南路(平陽府)、河北東路(宣德府、河間府、彰德府)、山東西路(濟南 府)、山東東路(益都府)、北京路(大定府)、東京路(錦州府、遼陽府),佔領後進行了屠殺(投降歸順的除外);其餘的州府縣亦均被攻佔,並在1213年 和1214年兩次率軍圍困金中都(今北京市)。混亂中,金朝皇帝衛紹王完顏永濟在1213年被殺,新立的皇帝金宣宗於1214年由於從霸州運送救援糧餉到中都的軍隊在河間府被蒙軍截擊,宣宗覺得中都不保了,於是宣佈遷都開封,木華黎統帥的蒙古軍最終於1215年5月31日攻佔金朝舊都中都城。成吉思汗在此得到契丹人謀士耶律楚材的歸順。後來耶律楚材成為蒙古帝國的稅務官和宰相。
1218年,蒙古為了要消除敵人屈出律(時為西遼最後一任實際統治者),於是派遣哲別出兵二萬征滅被屈出律篡位的以伊犁河流域河谷伊塞克湖納倫河河畔的虎思斡耳朵(今托克馬克)為首都的西遼政權。
1217年,由於花剌子模沙朝邊境城市訛答剌的城主海兒汗亦納勒術私自扣留並處決了鐵木真的大蒙古國派遣去十餘人的商隊,當時正在東亞進行蒙古金朝戰爭的鐵木真原本不計劃徵發侵滅花剌子模沙朝,於是鐵木真再次派遣了以一個正使和兩個副使組成的使節團再次前去花剌子模沙朝要求當時的沙阿阿拉烏丁·摩訶末調查此事和懲罰兇手海兒汗亦納勒術,但是這一次由於當時花剌子模沙朝的沙阿阿拉烏丁·摩訶末的母親—康里人—圖兒干合敦在舊都玉龍傑赤令立朝廷,企圖干預國政,並且海兒汗亦納勒術圖兒干合敦的侄子,所以沙阿阿拉烏丁·摩訶末也無法管制,於是海爾汗亦納勒術再次自作主張,處決了這一次鐵木真再次派遣去的以一個正使和兩個副使組成的使節團的兩個副使,並燒掉了正使的鬍鬚,於是鐵木真決定暫緩東亞的蒙古金朝戰爭,故成吉思汗在1217年籌備多時之後,親自統率十萬大軍在1219年底—1221年期間征伐侵滅花剌子模蒙古征服花剌子模)(今中亞河中地區阿富汗一帶),攻佔四十個主要城池。
花剌子模沙阿阿拉烏丁·摩訶末在1220年被驚嚇而逃至裏海東岸的孤島病死。1220年鐵木真派遣手下兩員大將者別速不台統 帥25000人的蒙古軍從撒馬爾罕州出發,繼續向西進軍,攻佔了諸如:克里米亞蘇達克城〔今烏克蘭克里米亞蘇達克〕、奧可斯、木鹿、蘇薩、納西切萬、比特 利斯、阿爾吉斯、蔑剌合、迪亞巴克爾、埃爾比勒地區、剛加、尼西比斯地區、阿尼、卡爾斯城、錫瓦斯、額爾哲魯木城、埃爾津詹、托卡特、開塞利城、起剌特、 阿米德、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蔑怯思城贊瞻、剌夷〔今德黑蘭之南)、蔑剌合、圖斯、可疾雲、西模娘〔今伊朗德黑蘭省塞姆南)、沙馬哈、屠殺,投降歸順的 除外,和進攻當時高加索的亞美尼亞王國、喬治亞王國、亞塞拜然王國、羅姆蘇丹國(1221—1222年)、之後哲別和速不台統帥的25000人的蒙軍折轉北向逾越太和嶺(今天叫做高加索山)的打耳班關隘,進攻當時的欽察人和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並在迦勒斯河戰役打敗基輔大公統帥的軍隊,之後繼續向西進攻,沿著今烏克蘭(當時這裡還不完全屬於基輔羅斯的疆土)一路殺掠到克里米亞半島,之後在此殺掠之後繼續向西折轉進軍到今烏克蘭西部的德涅斯特河,但是由於無法渡河,於是折轉東返,東北向進軍圍攻基輔羅斯的政治中心基輔,但未能攻陷,之後繼續東北向進軍,並相繼渡過德涅斯特河和頓河,於1223年9月征伐當時的伏爾加河中上遊河谷的伏爾加保加利亞王國,在此殺掠之後,相繼渡過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於後於1223年向東返與當時於1222年從印度河河谷率領蒙古軍主力撤軍北返,並北向經過當時的旁遮普阿拉霍西亞德蘭吉亞那、逾越興都庫什山脈、巴克特里亞之後渡過阿姆河並且穿越錫爾河和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馬 爾基安娜、索格狄亞那)於來到錫爾河河谷,於1223年在此匯合,並再次召開了一次覲見大典,當時有很多西方國家都派遣使者來於蒙古帝國交好,包括神聖羅 馬帝國的羅馬教宗的使者,之後於1224年的夏天來到額敏河和裕勒都斯河河谷,1225年的夏天回到蒙古帝國本土斡難河河源一帶和哈拉和林一帶(參見蒙古征服花剌子模)。
1225年,成吉思汗再次率軍征伐西夏,但是於1227年八月病死於六盤山,之後九月蒙古軍攻陷都城中興府,西夏末代國王李睍投降。
另一方面蒙古人繼續征伐金朝木華黎統帥的蒙古軍在1218年攻佔太原府和平陽府、1220年攻佔濟南府和益都府、1221年再次攻佔了濮州、陝北保安和鄜州、1222年攻佔長安、1223年攻佔了寶雞、鳳翔和蒲州,1230年攻佔了蒲中、潼關。
1231年,蒙古軍從關中地區進攻南宋的漢中,然後順著漢水流域而下,再折轉北向進攻金朝的河南地區,另一支蒙古軍則渡過黃河南下,1232年金軍在三峰山之戰慘敗,金哀宗逃到蔡州,蒙古和南宋聯合進攻金朝,最終蒙宋聯軍在1234年3月9日攻陷蔡州,金朝徹底滅亡。
1227年八月鐵木真在征西夏程中於六盤山病死。當時的蒙古帝國包括今蒙古高原、今中國黃土高原蔥嶺滿洲平原華北平原中亞河中地區、亞塞拜然以東的大伊朗大部。

成吉思汗之後的擴張

成吉思汗遺屬由窩闊台繼承大汗位,先由幼子拖雷監國,後在1229年最終召開庫里勒台大會推舉窩闊台繼位。
拖雷汗時代(1227年—1229年)加大力度對金朝的征伐。
1229年窩闊台繼任大汗,1231年征伐高麗王朝1233年消滅東真國1234年3月9日攻滅金朝。隨後再次西征;1236年打敗欽察突厥部落,1238年2月佔領莫斯科1240年12月6日佔領基輔;之後兵分兩路入侵波蘭立陶宛神聖羅馬帝國波西米亞與捷克、摩拉維亞斯洛伐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摩拉維亞奧地利、今東北義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其實前鋒已經進軍到今東北義大利)、原南斯拉夫地區,大敗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前鋒進軍到波茲南維也納近郊和亞得里亞海的東海岸(即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歐洲為之震驚。正當此時,窩闊台逝世(1241年12月)。遠征軍於是東還,後來拔都於1242年在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城正式建立蒙古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或朮赤汗國)。期間由綽馬兒罕拜柱野里知吉帶闊里吉思阿爾渾八剌統帥的蒙古軍逐漸征伐和屠殺蹂躪亞美尼亞王國喬治亞王國科尼亞克蘇丹國和大部分小亞細亞
1246年8月24日,貴由在窩闊台的王后支持下繼位。拔都與貴由在長子西征以後不和,貴由在遠征拔都途中病死,拔都本有資格承繼汗位,但他無意即位,另舉拖雷的長子蒙哥為大汗。1251年,蒙哥繼位。1253年派遣忽必烈取道西康南下滅大理國。蒙哥命旭烈兀西征(旭烈兀西征1256年1259年);1258年,佔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1260年,佔領馬木留克王朝首都大馬士革。這時,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時,在合州城下戰死,軍隊於是東還。

歐洲

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任蒙古大汗。1236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基輔羅斯;滅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並摧毀其都城;攻佔:蔑怯思城、里亞贊、科羅姆納、莫斯科(1238年2月)、蘇茲達爾、弗拉基米爾城、雅羅斯拉夫城、特維爾城、切爾尼戈夫、乞瓦基輔(1240年12月6日)、加利奇國、赫梅爾尼克、桑多梅日城、克拉科夫城、摩拉維亞、奧拉迪亞、瓊納德、佩斯城、斯普利特、科托爾等二十幾個城市。1240年12月6日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立陶宛神聖羅馬帝國摩拉維亞斯洛伐克波西米亞捷克奧地利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也就是亞得里亞海東海岸,其實前鋒已經進軍到今義大利東北部)、原南斯拉夫地區、拉什卡,直至在奧地利維也納近郊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期間另一支蒙古軍屠殺和蹂躪匈牙利王國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即亞得里亞海東海岸(其實前鋒已經進軍到今東北義大利)、原南斯拉夫地區、拉什卡保加利亞第二帝國(1241—1242年)。1242年春天窩闊台的死訊傳來,拔都和各支蒙古軍統帥班師回朝。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
14世紀初期蒙古帝國總疆域的地圖,其中西亞深灰色部分為後來後蒙古勢力建立的帖木兒帝國
.

中東

窩闊台死後經過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貴由汗斡兀立海迷失的一共十年統治;1251年7月,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位。1256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期間蒙古軍多次大舉征伐高麗國1258年,西征軍攻佔當時僅剩下美索不達米亞伊斯蘭哈里發首都巴格達1259年旭烈兀征敘利亞阿尤布王朝1260年攻佔大馬士革阿勒頗。當年蒙哥在進攻南宋四川時戰死。旭烈兀回師爭位,之後留下的由怯的不花統帥的2萬蒙古軍隊在今以色列加利利阿音札魯特戰役敗於馬木留克王朝,標誌著蒙古帝國未能擴展到非洲

東亞

窩闊台時,1229年1234年,蒙古滅金朝1231年蒙古進攻高麗王國,並迅速攻佔除開最南端外的全部高麗王國領土,高麗王室退守漢城城外的海域附近的江華島,之後,高麗國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並且已經臣服於蒙古帝國;但是當時半島上的高麗三別抄義軍一直抵抗到1275年才臣服。窩闊台滅金之後,兵分三路大舉入侵南宋(窩闊台攻宋之戰),另一路征伐高麗國;但窩闊台不幸於1241年12月去世,蒙古軍撤軍,之後所佔疆土為南宋軍隊收復。後來經歷乃馬真脫列哥那、貴由汗、斡兀立海迷失的統治,期間對南宋的攻打限於邊境的侵襲戰爭;到1251年蒙哥汗即位,才開始再次大幅擴張。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時,蒙哥1258年率三路大軍征伐南宋。1259年7月27日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戰鬥中中流矢受傷,不久就不治身亡了。正在進攻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從安南入侵南宋的兀良哈台軍遂北返,忽必烈在開平自稱大汗。在戰勝也自稱大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後,1267年忽必烈開始營建大都,1285年建成。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蒙古文稱為「大元大蒙古國」,是為元朝的開始。1264年1279年,經過對南宋的多年征戰,元軍終於滅宋。至1275年高麗已臣服於元朝,成為其屬國。
蒙古曾於1257年征伐越南陳朝北部地區。滅宋之後,元朝軍隊又分別於1284年1285年1287年1288年兩度攻打越南北部的陳朝和南部的占城(又稱占婆)。陳朝與其宿敵占城聯合擊退了入侵軍。1277年元軍開始進攻今緬甸北部的蒲甘王國;直到1287年元軍才攻入蒲甘王國首都,之後在1303年又撤出該地區。元軍於1292年1293年爪哇島發動的海上遠征也失利。
1274年1281年,忽必烈兩次派軍征伐日本(文永之役、弘安之役),但均以失敗告終。一般認為颱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帝國的分裂與其他諸汗國

1335年的亞洲。四大汗國之一窩闊台汗國此時已滅亡
蒙哥於1259年去世後,其弟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汗位(1260—1264年)。忽必烈聽聞蒙哥汗死訊時尚在鄂州一帶與南宋作戰,後聽說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準備集會稱汗,立即與南宋議和之後北返回到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於1260年5月在以東道諸王塔察兒為首的蒙古宗王及漢人儒臣的支持下搶先集會稱汗。阿里不哥聞訊後,在阿速台玉龍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於同年6月在當時的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由於忽必烈長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漢人,推行漢法,改變了蒙古人的遊牧傳統,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貴族的不滿,故多數西道諸王當時均支持阿里不哥。為了爭取宗王勢力的支持,忽必烈默認了朮赤後王別兒哥、察合台後王阿魯忽八剌、六弟旭烈兀對各自封地的名義上的統治權(不過名義上西北四大汗國依然屬於大蒙古國大汗的藩國)。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汗位爭奪戰爭。與此同時,別兒哥與旭烈兀等亦在高加索地區大打出手。這一系列戰爭標誌著帝國走向分裂。
忽必烈直到1264年才最終戰勝阿里不哥,隨後遷都大都(今北京),以上都為陪都。然而,支持阿里不哥窩闊台汗國拒絕歸附忽必烈而實際上獨立。蒙古察合台汗國被忽必烈、阿里不哥、窩闊台汗國等勢力多次爭奪,後與窩闊台汗國的海都結盟對抗忽必烈。這兩個汗國位於今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中亞河中地區一帶、金帳汗國為朮赤之長子拔都在1242年正式建立,位於現在的東歐平原、南俄的北高加索、和錫爾河以北的中亞的一部分,基輔羅斯諸公國為其扶植的弗拉基米爾大公遙控的藩屬國。伊兒汗國旭烈兀在1256年正式建立,包括大伊朗等地。金帳汗國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時已實際上獨立,僅伊兒汗國承認忽必烈的大汗位,但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造成蒙古帝國實際上的分裂。
1271年忽必烈在其領地內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Dai Ön Ulus)或「大元大蒙古國」(Dai Ön Yeqe Mongɣul Ulus)。然而在此同時蒙古四大汗國(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先後各自為政,直到1303年元成宗與蒙古諸王在意識到內戰是破壞大蒙古國的基業下終於達成議和,四大汗國名義上重新承認元朝皇帝為大蒙古國大汗,彼此間設驛路、開關塞恢復往來。元朝保留了朮赤汗和伊兒汗在河東路河南等處的份地,每年頒給歲賜。伊兒汗國君主即位仍需元朝皇帝遣使冊封,頒發「王府定國理民之寳」、「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寳」等漢文印璽,作為元朝的藩屬國。此後金帳汗國的數位君主,如脫脫(肅寧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冊封。

元朝與各汗國的瓦解

元成宗開始,政治就開始走向下坡。到元惠宗中後期政事已日漸混亂。1351年劉福通白蓮教教眾和被征挖黃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組織紅巾軍對抗元軍,開始了紅巾軍起義(參見元代民變)。1368年朱元璋滅亡元朝,建立明朝,蒙古人對漢人的統治結束。回到蒙古高原的蒙古政權繼續延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至1388年去大元國號(一說或1402年去大元國號),而結束後衍生為韃靼瓦剌[註 4]
蒙古諸汗國中,窩闊台汗國的領地在1309年察合台汗國和元朝瓜分。察合台汗國在1369年分裂,而伊兒汗國在1357年滅亡,最終均在1388年帖木兒帝國征服。金帳汗國1480年1502年之後就滅亡,裂解為的克里米亞汗國存在到1783年,至於阿斯特拉罕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均最終在16世紀中被俄羅斯帝國全部佔領。
帖木兒是西察合台汗國中亞河中地區渴石地區的突厥貴族巴魯剌思氏的後裔,由於後來他迎娶了察合台汗國的公主[誰?],是鐵木真的直系後裔,於是他也宣稱自己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他在1369年自立蘇丹,發動七次征伐東察合台汗國的戰爭後,迫使察合台汗國臣服,和在1381年—1387年征服在1357年滅亡後的蒙古伊兒汗國的衍生的幾個小汗國(卡爾提德王朝丘拜尼王朝莫扎法爾王朝黑羊王朝白羊王朝札剌亦兒王朝),1391年和1394—1395年征伐金帳汗國脫脫迷失,征伐印度德里蘇丹國,攻陷德里、西面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鄂圖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安卡拉戰役)和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帖木兒帝國的疆土,鼎盛時東起印度德里費爾干納盆地,西至小亞細亞,北自鹹海錫爾河河谷,南達波斯灣1404年帖木兒率領20萬軍隊進攻中國明朝,結果在1405年進軍途中病死。帖木兒死後,其帝國分裂,1506年亡於烏茲別克人昔班尼。帖木兒帝國不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屬於後蒙古勢力,疆土大多在原蒙古帝國的地方。1506年帖木兒帝國被突厥的烏茲別克部落滅亡,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1526年征伐印度德里蘇丹國,建立莫臥兒王朝,自稱印度斯坦王,名義上存在到1857年。

對後世的影響

正面的看法

蒙古帝國在鼎盛時期統治從東亞到中亞、西亞、東歐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國。蒙古帝國的建立加速了東西方的文化、技術交流,促進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整個絲綢之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只有一個國家控制,這使得東西方的商貿往來比其他分裂時期要容易得多。

負面的看法

成吉思汗曾 夢想「讓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場」。無數古代文獻都記載,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無數的古代文明遭到徹底毀滅,無數城市被被徹底摧毀,根據R. J. Rummel估計,在蒙古帝國的入侵下有3000萬人被殺。在蒙古帝國對西方的擴張過程中有2,000萬人被屠殺;整個亞洲的人口分布亦發生重大變化。 David Nicole 在The Mongol Warlords中說,「恐怖和大規模滅絕反對者是蒙古人屢試不爽的戰術」[5]伊斯蘭世界的東半部經歷了恐怖的死亡與毀滅。從1219年到1260年,由於大屠殺和飢荒,波斯的總人口從1200萬下降到110萬[6]。在中亞河中地區大呼羅珊,自希臘—巴克特利亞王國時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毀滅,同時也伴隨著無數良田荒蕪和成為沙漠;在西亞,自阿卡德帝國古巴比倫時 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毀壞,大量良田荒蕪。據統計,西亞地區的耕地面積至今未恢復到蒙古人入侵之前的60%。中亞、西亞及東歐至少七十多個城市遭到 蒙古軍屠城,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和痛苦記憶。實際上,上述各城市均為當時各國乃至世界上較大的城市,這些還不包括各種較小的 城鎮和農村地區,而史料記載證明蒙古軍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地區均一概實行種族滅絕政策,估計至少有1億人在蒙古人擴張的過程中被殺,這一數字也可能高達2 億。歷史學家估計匈牙利王國(1241年—1242年)當時200萬人口中的一半在拔都進攻下都死於蒙古入侵[7]。基輔羅斯幾乎所有的城市均被摧毀,投降者作為奴隸,大部分因繁重的勞役很快死去,戰俘則加入蒙古軍隊繼續西征[8]。大約一半的俄國人死於蒙古入侵。但是,Colin McEvedy的《世界人口史地圖集》(1978)估計俄國歐洲部分的人口從入侵前的750萬下降到700萬[5]。中國人口在蒙古入侵的七十年間因戰爭和包括因戰爭造成的各種原因被消滅了一半。在蒙古入侵以前(1200年),中國(包括金朝西夏南宋大理國)人口約有1億4千4百萬,甚至更多,而到1278年(1279年完全佔領)只有7,000萬人[9]。繁華的宋朝中國被消滅後,經濟、文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蒙古帝國和黑死病

通常認為,1346年,在蒙古金帳汗國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譯克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這是西方社會有紀錄以來第一次細菌戰[10]。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在蒙古帝國之前鼠疫曾多次傳入中國,所以雖然中國也曾發生過地區性鼠疫傳染,但中國人也逐漸有了對鼠疫的免疫力[來源請求]而歐洲人則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鼠疫。在卡法的一個熱那亞商人將帶病的跳蚤無意間帶到義大利熱那亞共和國,於是鼠疫在歐洲廣泛傳播,最終在1348年—1349年造成2,000萬人死亡,成為令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因為鼠疫患者皮下淤血、全身發黑而死。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鼠疫是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把病菌帶到中東,然後又傳播到歐洲的。
1348年1349年的黑死病使得當時歐洲喪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對人的關心的人文主義隨之覺醒。歐洲人文主義文學的第一部代表作《十日談》就是薄伽丘在黑死病泛濫最猖獗的時期寫成的,描述1348年發生在義大利的可怕瘟疫。歐洲就此迎來了文藝復興的曙光。

對各國的影響

  • 蒙古帝國橫跨東、中、西亞和東歐巨大的疆域。在蒙古帝國衰敗之後,前蒙古金帳汗國屬國的莫斯科公國崛起並佔領了原屬於金帳汗國的相當一部分土地,成為後來著名的俄羅斯帝國。莫斯科公國統治者在蒙古金帳汗國時代曾長期把持了當時蒙古人遙控羅斯諸國的弗拉基米爾大公的位置,並代表蒙古進行收稅,進而抬頭,因為蒙古人很少視察他們佔領的疆土。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的蒙古帝國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來源請求]。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帝國在消滅喀山阿斯特拉罕後才成為強國。莫斯科公國的貴族就有20%曾與蒙古人通婚,[來源請求]莫斯科公國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衣服也受蒙古影響,軍制與法制是從蒙古學的。俄羅斯人也被圖蘭化。
  • 中世紀伊斯蘭教中的激進教派阿薩辛派因為行刺蒙哥汗而與蒙古帝國交惡,最後被改宗天主教的旭烈兀滅亡,結束了該教派以暗殺進行恐怖統治的時代。
  • 歐洲,由於蒙古鐵騎連下數十城,佔領多個國家,歐洲君主十分恐慌。後來在19世紀有了「黃禍」一說,一些說法認為泛指所有東亞黃種人帶來的威脅時,常回溯用於13—14世紀的蒙古帝國時期。
  • 日本,為了對付蒙古軍入侵而進行的全國範圍的改編使得其經濟和軍事都處於重壓之下,並且整個國家的資源使用已經到了極限。元軍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繼續統治國家的藉口而不是將權力交給天皇。他們之後一段時間繼續加強九州的防務,那裡的許多軍事設施很多年後還有效。由於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幕府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加劇了國內矛盾。最終後醍醐天皇滅了鎌倉幕府
  • 朝鮮半島高麗王朝在蒙古帝國軍隊屢次大舉征伐後,歸順於蒙古,成為附庸國之一。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被朱元璋滅亡後,中國人建立了新的王朝──明朝。忠於蒙古的高麗國王無法接受,遂派出將軍李成桂征伐明帝國。但是親近明帝國的李成桂從鴨綠江附近舉師回朝,兵變推翻高麗國,建立朝鮮王朝

其他影響

  • 有學者發現,在蒙古、中亞附近,多達8%的男性人類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代,全球有至少1,600萬這樣的男子。[11][12]

蒙古帝國和中國的關係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黃河文化 長江文化
傳說時代
三皇五帝

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

前11世紀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東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戰國 前476–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
220
西漢 前202–9
9–23
玄漢 23–25
東漢 25–220
三國
220–280

220–266
蜀漢
221–263

229–280

266-420
西晉 266–316
東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後梁
555–587
西魏
535–557
東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國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遼
1124-1218
定難軍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國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1912
中華民國 1912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中華民國
(台灣)
China.svg 中國歷史年表
關於蒙古帝國和歷史上的中國的關係,有多種看法。

元帝國包括整個蒙古帝國,為中國的一個朝代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的理由如下:[來源請求]
  • 蒙古高原的部落有一段時間曾為金朝的附屬國,而且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管轄地主要是現在的中國的疆域,所以元朝是宋朝明朝之間的中國的一個朝代。清史稿也有清朝疆土僅次於元朝之說法。
  • 蒙古諸汗國與元朝皇帝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了名義上的宗藩關係,1303年,元成宗與西北諸王達成和議,西北四大汗國再次承認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大蒙古國應改稱大元帝國。蒙古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等仍然名義上尊元朝皇帝為大蒙古國大汗,所以整個蒙古帝國,從多瑙河日本海,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大蒙古國的元朝」的疆土。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實際上已失去實權,控制不了諸侯國,但直到秦國逼周天子下台前東周仍不算滅亡。再者同時期歐洲西部的王國並非大元帝國的藩屬國,籓屬國與非藩屬國仍有差別。1975年英國女王在澳洲的代表澳洲總督也曾撤換民選的澳洲首相,白俄羅斯實際上由蘇聯控制卻與蘇聯一起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白俄羅斯也成為聯合國裡的"獨立國家"之一,因此宗主國對藩屬國仍有一定統治權。
  • 按這種說法,元朝時候不但是統一中國的版圖,且幾乎統一歐亞兩洲[13]。清朝時蒙古又成為大清帝國領土,清朝皇帝也兼任蒙古大汗,1915年宣稱獨立的蒙古大汗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總統袁世凱冊封放棄獨立,蒙古再度成為中國領土。

元帝國(元朝)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這種說法認為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大元」,1279年滅南宋完成了全國統一,使蒙古由一個局部政權變成了大一統王朝「元朝」。但原屬蒙古帝國的其他汗國並不是中國的組成部分。關於元朝為中國朝代的理由同前一觀點,但由於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等原因,四大汗國紛紛脫離他的統治。元朝於1271年建立時,蒙古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已 實際上獨立,雖然名義上屬於大蒙古國的藩國,但是各汗國各自為政,互不隸屬,有時甚至戰爭,而且它們的政治制度和統治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對於任何 兩個國家而言,即使在某段時期內曾保持某種宗藩關係(無論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但宗主國與藩屬國仍然並非一個國家,就好比歷史上朝鮮越南等國曾長期奉中國為宗主國,甚至在五代十國之前長期屬於中國疆域。但它們本身並非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元朝可以作為中國的一個朝代,而四大汗國則不屬於中國。

元朝統治者自己在《元典章》中的《建國號詔》裡向各界宣稱大元是繼承於三皇五帝秦漢隋唐的新王朝[14]
從古籍中可見元朝統治者多次稱大元為「中國」:
至元二十七年,帝怒,欲再發兵,丞相完澤、平章不忽木言:「蠻夷小邦,不足以勞中國。張立道嘗再使安南有功,今復使往,宜無不奉命。」[15]
元仁宗延祐元年,右丞相鐵木迭兒奏:「蒙陛下憐臣,復擢為首相,依阿不言,誠負聖眷。比聞內侍隔越奏旨者衆,倘非禁止,致治實難。請敕諸司,自今中 書政務,毋輒干預。又往時富民,往諸蕃商販,率獲厚利,商者益衆;中國物輕,蕃貨反重。今請以江浙右丞曹立領其事,發舟十綱,給牒以往,歸則徵稅如制;私 往者,沒其貨。」
元惠宗至元元年,徐世隆奏:「陛下帝中國,當行中國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必有廟。」從之[16]
至元二年有日本僧告其國遣人刺探國事者。鐵木兒塔識曰:「刺探在敵國固有之,今六合一家,何以刺探為。設果有之,正可令覩中國之盛,歸告其主,使知嚮化。」[17]
「諸下海使臣及舶商,輒以中國生口、寶貨、戎器、馬匹遺外番者,從廉訪司察之。」[18]

元帝國為外來政權

這種說法認為由於蒙古帝國征伐或侵滅了包括西遼花剌子模沙朝亞美尼亞王國喬治亞王國羅姆蘇丹國金朝西夏吐蕃諸部、基輔羅斯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羅馬尼亞匈牙利王國摩爾多瓦波蘭立陶宛神聖羅馬帝國波西米亞捷克摩拉維亞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王國、今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亞得里亞海東海岸,其實當時蒙古軍前鋒已經進軍到今東北義大利)、拉什卡、高麗王朝大理國、當時只剩下美索不達米亞伊斯蘭哈里發、敘利亞阿尤布王朝木剌夷宋朝、緬甸蒲甘王朝王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參見蒙古軍征戰),包括現位於今中國境內的西遼西夏金朝吐蕃諸部、大理國宋朝等,只是當時蒙古帝國疆域的一部分。14世紀中葉由漢人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的軍隊將蒙古人驅逐。
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聯合發表的「九評蘇共」中第四評《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中說:「成吉思汗是當時蒙古的汗,中國和俄國,都是遭受侵略的。」[19]在這之前,魯迅也持此看法[20]。這是基於共產黨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張,但中國古代曾是大型帝國也是事實。

注釋

  1. ^ 哈拉和林直到1220年才真正建成,1259年以前一直是蒙古帝國的首都。
  2. ^ 1259年蒙哥汗死後,中都成為蒙古帝國境內的大城市之一,1272年更名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至1368年為止為元朝的首都。
  3. ^ 金帳汗國建於1219年1480年/1502年,察合台汗國建於1223年1571年,窩闊台汗國建於1225年1251年/1309年,伊兒汗國建於1220年/1256年1357年
  4. ^ 4.0 4.1 一說北元於1388年脫古思帖木兒死後就去國號,或年號,一說1402年鬼力赤殺死坤帖木兒,去大元國號,改稱韃靼,去皇帝號,復稱可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傅姓與堂號

郭姓與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