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可羅雀 出處】:《史記·汲鄭列傳》
門可羅雀
《史記.汲鄭列傳》
汲黯在景帝時任太子洗馬,武帝時出任東海太守,後又被召為主爵都尉;鄭莊當時則是先任太子舍人,後遷為大農令。兩人在當時都是位居高官,受到眾人敬畏,每日上門巴結逢迎的人不計其數。但由於他們剛正不阿的個性不適官場,後俱丟官失勢,連生活都陷入困境,在此之際,往日川流不息的賓客也就消失無蹤了。
同樣的,歷史上有位翟公,他是漢文帝時的大臣,曾經任職廷尉,為九卿之一,位高權重。在他任官期間,每天家中賓客亦是絡繹不絕,把大門擠得水洩不通。但當他失去官職後,就不再有人造訪,門外冷冷清清,空曠得似乎可以張開用來捕捉鳥雀的大網。後來,他又官復原職,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這一失一得、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讓翟公看透了世情,識清了這世態炎涼。
《史記》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更說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意思是說:像汲、鄭這樣出色的人,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何況是一般人呢?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後來「門可羅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門庭冷清的景況。
(http://www.epochtimes.com)
汲黯和鄭莊是漢朝時的兩位賢臣,他們在朝廷時都曾經位列九卿,倍受重視。但由於他們品行高尚,為官清廉,罷官之後,既沒有權也沒有錢,而以前位居高官時,每次熙來攘往的拜訪人潮,也因而稀少。所以當太史公在為他們做傳時,就指出,以汲黯,鄭莊那麼賢良的人,都不免遭遇到有權勢時,賓客就絡繹不絕,失勢的時候,來訪者就稀少的情形。更何況是一般人呢?
下邽翟公曾經說過這樣的幾句話:「當我位居廷尉的時候,來拜訪我的賓客極盛,好像把大門都塞滿了。後來我失去官位在家的時候,大門外幾乎可以張起捕捉雀鳥的羅網。後來我又復官當廷尉,那些賓客又急忙想來找我。我就在門上寫了幾個大字:『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因此太史公為汲黯、鄭莊作傳時指出,他們的遭遇正和翟公當時題在門上的話一樣。(http://www.dajiyuan.com)
汲黯和鄭莊是漢朝時的兩位賢臣,他們在朝廷時都曾經位列九卿,倍受重視。但由於他們品行高尚,為官清廉,罷官之後,既沒有權也沒有錢,而以前位居高官時,每次熙來攘往的拜訪人潮,也因而稀少。所以當太史公在為他們做傳時,就指出,以汲黯,鄭莊那麼賢良的人,都不免遭遇到有權勢時,賓客就絡繹不絕,失勢的時候,來訪者就稀少的情形。更何況是一般人呢?
下邽翟公曾經說過這樣的幾句話:「當我位居廷尉的時候,來拜訪我的賓客極盛,好像把大門都塞滿了。後來我失去官位在家的時候,大門外幾乎可以張起捕捉雀鳥的羅網。後來我又復官當廷尉,那些賓客又急忙想來找我。我就在門上寫了幾個大字:『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因此太史公為汲黯、鄭莊作傳時指出,他們的遭遇正和翟公當時題在門上的話一樣。(http://www.dajiyuan.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