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制國 [ 編輯 ]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令制国 假名 りょうせいこく 平文式羅馬字 Ryōseikoku 令制國 ,又稱 律令國 ,是舊時 日本 在 律令制 下所設置的地方 行政區劃 ,自 奈良時代 開始實施,直到 明治 初期的 廢藩置縣 為止。令制國依國力分大國、上國、中國、小國,底下有郡,郡分三個級別:大郡四十里,中郡二十里,小郡五里。一里五十戶,故一郡最多二千戶、最少二百五十戶。一個令制國有數個郡,相當 古代中國 一個縣長到 縣令 管轄的戶口數。 令制國的 行政機關 稱為「 國衙 」或「國廳」,國衙所在地的都市稱為「國府」或「府中」 令制國列表 [ 編輯 ] 日本古代分國 畿內 東海道 東山道 北陸道 山陰道 山陽道 南海道 西海道 令制國 ,或簡稱 分國 ,從 奈良時代 開始,首先是分為 五畿七道 ,後於1869年加上 北海道 , 明治維新 時開始地方改革。1889年後廢除其他道,只保留北海道。 國 相當於 中國 古代的地方單位的 州 ,是次於 道 的行政單位,有時也被稱為「日本六十餘州」。 以下是 日本 從7世紀後半到 明治時代 的地方區分一覽。 五 畿 [ 編輯 ] 畿內 [ 編輯 ] 山城國 ( 山州 、 城州 、 雍州 ,今 京都府 ) 大和國 ( 和州 ,今 奈良縣 ) 河內國 ( 河州 ,今 大阪府 ) 和泉國 ( 泉州 ,今 大阪府 南部) 攝津國 ( 攝州 ,今 兵庫縣 、 大阪府 ) 七道 [ 編輯 ] 東海道 [ 編輯 ] 計十五國: 伊賀國 ( 伊州 ,今 三重縣 ) 伊勢國 ( 勢州 ,今 三重縣 ) 志摩國 ( 志州 ,今 三重縣 ) 尾張國 ( 尾州 ,今 愛知縣 ) 三河國 ( 參州 ,今 愛知縣 ) 遠江國 ( 遠州 ,今 靜岡縣 ) 駿河國 ( 駿州 ,今 靜岡縣 ) 伊豆國 ( 豆州 ,今 靜岡縣 、 東京都 ) 甲斐國 ( 甲州 ,今 山梨縣 ) 相模國 ( 相州 ,今 神奈川縣 ) 武藏國 ( 武州 ,今 埼玉縣 、 東京都 、 神奈川縣 ) 安房國 ( 房州 ,今 千葉縣 )718年從 上總國 分立,741年與 上總國 合併直到75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