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


黃公望

黃公望像
黃公望書法作品欣賞- 老排長- 老排長(6660409)
黃公望書法作品欣賞- 老排長- 老排長(6660409)
黃公望書法作品欣賞- 老排長- 老排長(6660409)

開放分類:中國古代書畫家中國畫家中國藝術家人物元代

黃公望像黃公望

黃公望(1269年—1354年)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全真派道士。本姓陸(有待考證),名堅,漢族,平江常熟人氏;後過繼永嘉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後入“全真教”,又叫大癡道人等。《道藏》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同時,他著有《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佈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等傳世。

編輯摘要

編輯信息模塊

中文名:黃公望

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269年

去世年月:1354年

職業:藝術畫家

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圖》

相關百科觀察更多百科觀察

關注新聞熱點,解讀背景知識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爆發


人事檔案到底有什麼用?


為什麼美國的天然氣這麼便宜?


“神藥”板藍根:盲目服用有害健康

精彩點評

共3條評論,有63683人圍觀,點擊參與 


南方人才市場檔案戶口:在中國,人事檔案是一個人歷史的見證,很多事情的辦理都要以檔案為依據。

黃公望


黃公望- 簡介

《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

黃公望(1269~1354),中國元代畫家。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井西老人等。曾做過小吏,因受累入獄,出獄後隱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50歲後始畫山水,師法趙孟頫、董源、巨然、荊浩、關仝、李成等,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

黃公望工書法,善詩詞、散曲,頗有成就,其畫注重師法造化,常攜帶紙筆描繪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勝景。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

黃公望的繪畫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響極大,畫史將他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著《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佈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剡溪訪戴圖》、《富春大嶺圖》等傳世。[1]

黃公望- 生平


黃公望生於南宋成淳五年(1269年),天資孤高,少有大志,十二三歲就參加了本縣的神童考試。後來又博覽群書,掌握了廣搏的學識和技藝。

青年時代的黃公望本來希望在政治上一展身手,但當時的元朝統治者選拔官員並不採用科舉考試的辦法,而且規定漢人要做官,必須從當吏開始。黃公望先是任書吏,大約在四十歲後,才得到浙西廉訪使徐琰的引薦,擔任浙西憲吏,管理田糧,旋任中台察使院椽吏。

後因張閭犯了官司,黃公望遭誣陷,蒙冤入獄。出獄後,不再問政事,過起了隱居生活。他先在松江一帶賣卜,後即回到了常熟,隱居在小山頭(今虞山西麓)。黃公望從那時候起,便將自己整身心融會在大自然中,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他由同時代大畫家、好友王蒙的介紹,獲得了當時畫壇名宿趙孟頫的親自指導,這時候黃公望已經五十歲了。

在他六十歲後,和大畫家倪瓚同時參加了新道教,受到道學精深的大師金月岩的指導。六十六歲時,並與張三豐、莫月、冷謙等道友交往,在蘇州天德橋開設三教堂傳道。對前來問難的各色人等,他對答如流。

後來,黃公望又轉赴杭州,與陳存甫討論性命之理,並想在西湖筲箕泉住下,接著又到松江曹知自處。

至正七年(1347年),黃公望七十九歲,他從松江到富陽,偕無用師一起去富春山。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常熟逝世,年八十六歲,葬在虞山西麓。[2]

黃公望- 藝術特色



黃公望

黃公望擅畫山水,曾得趙孟頫指授,山水宗法董源、巨然,常在虞山、三泖、富春等處領略自然之勝,隨筆模寫。水墨、線絳俱作,善以草籀奇字之法入畫,筆簡而有神韻,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起畫風淵源董源而變化自成一家。

工書法,通音律,能作散曲。晚隱於富春。常在虞山、三泖、富春等地領略自然勝境,隨筆模寫。山水師董源、巨然。晚年變其法,自成一家。畫格有二:一種作淺絳色者,山頭多礬石,筆勢雄偉;一種作水墨者,皴紋極少,以草籀奇字之法入畫。筆意尤為簡遠逸邁,這個作風,也正是黃公望有別於王、倪、吳三家的地方。

倪瓚嘗題其畫雲:“本朝畫山林水石,高尚書(克恭)之氣韻閒逸,趙榮祿(孟頫)之筆墨峻拔,黃子久之逸邁,王叔明(蒙)之秀潤清新,其品第固自有甲乙之分。然皆予斂袵無間言者,外此則非予所知矣”。

後人對其山水畫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所作 ​​以《富春山居圖》為最著。有寫山水訣一卷。黃公望通音律,長詞短曲,落筆即成。

黃公望- 成就及影響


變革宋元畫風

南宋山水畫之變,始於趙孟頫,成於黃公望,遂為百代之師。繼趙孟頫之後,他徹底改變了南宋後期院畫陳陳相因的積習,開創了一代風貌。

黃公望雖受趙的影響,但他專意於山水畫,且更多地著意於董、巨,水墨紛披,蒼率瀟灑,境界高曠,皆超出趙孟頫之上。他並把董、巨一派山水畫推向畫壇主流地位。董、鉅的山水畫,本來不受人重視,北宋後期米芾發現了董源畫的妙處,開始宣揚,但僅在南方引起部分文人的注視,以後便無反應。

至元代,和趙孟頫同時的湯厚則以董源代關同,此時董源已為三大家之一。至黃公望《寫山水訣》謂:“近代作畫,多宗董源、李成二家。” 董源的地位步步高升,在黃公望眼中已居首位。他更以自己的實踐影響後人。至元末,董源的畫派已成為中國山水畫的泰斗。可以說,經過黃公望的努力,開拓了一個學董為風的時代,使這個本來不大受人重視的畫派發揚光大,徹底變革了南宋院體的畫風。

關於黃公望的師承,說法不一。和他同時的人多說他師荊、關、李成,也有說他師董、鉅的。其原因是:黃公望雖學董,但也確實學過荊、關、李成。因當時董源的名氣還不如荊、關、李的名氣大,所以,大家都強調他學荊、關、李的一面。他自己既強調學董,,也屢屢提到荊、關、李,恐怕也有趨向時尚的意思在內。後來論者只說他學董,乃是根據他們所見到的黃公望畫的實際加以陳述的,倒是更符合實際些。

元四家之首

黃公望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後人將其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為“ 元四家 ”。

在元代,黃公望的畫名很高,當時著名文人的詩文集中常提到他的畫。“元四家”之一倪雲林《題黃子久畫》說:“本朝畫山林水石,高尚書之氣韻閑靜,趙榮祿之筆墨峻拔,黃子久之逸邁,王叔明之秀潤清新,其品第固自有甲、乙之分,然皆予斂衽無間言者。”(《清悶閣集》卷九)又說:“大癡畫格超凡俗,咫尺關河千里遙。”(同上,卷八)鄭元佑《僑吳集》題黃公望山水雲:“荊關復生亦退避,獨有北苑董、營丘李,放出頭地差可耳。”善住《谷響集》亦謂:“黃公東海客,能畫逼荊關。”

至明代,黃公望又被列為“元四大家”之一。王世貞《藝苑卮言》謂:“趙松雪孟頫,梅道人吳鎮仲圭,大癡道人黃公望子久,黃鶴山樵王蒙叔明,元四大家也。高彥敬、倪元鎮、方方壺,品之逸者也。”明代屠隆《畫箋》亦謂:“若云善畫,何以上擬古人,而為後世寶藏?如趙孟頫、黃子久、王叔明、吳仲圭之四大家及錢舜舉、倪雲林……”項述。至董其昌、陳繼儒,又把“元四大家”中的趙孟頫去掉,換上倪雲林,謂:“元季四大家以黃公望為冠,而王蒙、倪瓚、吳仲圭與之對壘。”黃公望遂為“元四大家”之首。[1]

黃公望- 身世之迷


黃公望由於成名時已是全真道士,浪跡江湖,所以即使是同時代的人,也沒有講清他的籍貫和逝世時間、地點。關於黃公望的籍貫,有著多個版本的說法,分別有杭州、松江、常熟、富陽、衢州、徽州、莆田和永嘉等說法: 

杭州說

元明間,黃公望的朋友常州人王逢認為黃公望是“杭人”,他在《題黃大癡山水》詩中寫道:“大癡名公望,字子久,杭人……”

松江說

元朝鐘嗣成認為黃公望是松江人,他 ​​在《錄鬼簿》中寫道:“黃子久,名公望,松江人。”

常熟說

元代末年繪畫鑑藏和史論家夏文彥認為黃公望是常熟人,其在《圖繪寶鑑》裡寫明:“黃公望……平江常熟人。幼習神童,科通三教,旁曉諸藝,善畫山水。”。

衢州說

 同是夏文彥的《圖繪寶鑑》神州國光社本則認為黃公望是衢州人。

徽州說

 1461年成書的《明一統志》卷三十八:“黃公望,富陽人”,明凌迪知《萬姓統譜》也持富陽說,但明萬曆陳善《杭州府志》則又增加了“ 徽州人”的說法;

莆田說

清朝乾隆年間的《大清一統志》卷五十九寫道:“黃公望,莆田人”,乾隆《婁縣志》卷三十中也寫道:“……相傳莆田巨族,一云常熟陸神童之弟。”

永嘉說

 元末明初,黃​​岩陶宗義認為黃公望是永嘉人(今溫州市),他《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裡寫道:“黃子久散人公望,自號大癡,又號一峰,本姓陸,世居平江常熟,繼永嘉黃氏”。

自從元末明初的陶宗義認為黃公望是“常熟陸姓出繼永嘉黃氏”之說後,後人似乎對此備為推崇且廣為流傳。然而元明間的多數著作並無陸氏子之說,包括明寫本元人鐘嗣成《錄鬼簿》,僅陶宗儀所著《輟耕錄》持陸姓出繼黃姓之說。

直至清初,曹楝亭刊本《錄鬼簿》更為添枝接葉,說黃公望本姑蘇陸姓,名堅,“髫齡時,螟蛉溫州黃氏為嗣,因而姓焉。其父九旬時方立嗣,見子久,乃云:'黃公望子久矣'”。於是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

清錢陸燦《常熟縣志》又把黃公望的繼父黃公說成居住在常熟小山。稱黃公望:本陸氏子,少喪父母,貧無依,永嘉黃氏老無子,居於邑之小山,見公望姿秀,異之,乞以為嗣,公望依焉,因用其姓。但據黃公望晚年仍堅持自稱“平陽黃公望”,並且不顧年老體邁,返回浙東老家事實來看,繼子之說,實為臆測之辭。 

新洲說

據武漢新洲區綠灣村黃氏宗譜記錄:“一世祖神主(亦作宸舉),號公望,字子久,自稱大癡道人,別號一峰。”宗譜裡的這些記錄和大畫家黃公望的資料基本吻合,綠灣村黃氏家族成員由此推斷黃公望是新洲人。[2]

黃公望- 代表作


畫作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代表黃公望一生繪畫的最高成就,為其傳世之代表作,完成於1350年(元順帝至正十年),是黃公望為友人無用師和尚所繪,曾被明代書畫家沈周、董其昌收藏。該畫為長卷,縱僅33厘米,橫636.9厘米,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1650年(清順治七年),宜興收藏家吳洪裕病危,竟以此畫投火為其殉葬,幸被其侄從爐火中搶出。該畫焚後分為兩段:前段為剩山圖長51.4厘米;後段世稱無用師卷長636.9厘米。《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1948年底被運至中國台灣,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則為浙江省博物館 “鎮館之寶”。[3]


曲作

中呂醉中天·李嵩髑髏紈扇  

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尋一個小樣子把冤家逗。識破個羞那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單堠。[4]

黃公望- 後世紀念


常熟黃公望墓

黃公望

黃公望公墓

清乾隆時修該墓。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其16世孫黃泰修墓建坊,築羅城、墓道等。1982年整修,神道用黃石鋪築,從公路直通墓前,長約60米。墓以磚砌築,直徑3.5米,高約1.4米。黃石砌的羅城內立墓碑,碑高1.3米,寬0.36米,並刻有畫像、傳略。此碑為黃泰修墓時立。

常熟黃公望紀念館與虞山派篆刻藝術館

位於虞山西麓小石洞景區的黃公望紀念館,建築面積約五百平方米,整個建築分為前廳和後廳兩部分,中間有一庭院,兩側由長廊相連。前廳進門處正中樹立一介紹紀念館概況的屏風。兩側牆壁設立斜向展板,介紹黃公望生平和歷代對其的評價。後廳正壁擺放黃公望塑像,兩側牆壁展出其經典作品的複製品。

虞山派篆刻藝術館,是中國首家集中展示篆刻藝術一個流派的歷史、風格、代表人物的專題博物館。為紀念黃公望這位畫壇巨匠,常熟市實施黃公望祠修繕工程,並依托該建築闢設黃公望紀念館。修繕工程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構件,盡量採用原材料、原工藝、原風格,力求使其恢復原貌。

黃公望森林公園

因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在此結廬隱居,創作著名山水國畫《富春山居圖》而得名。公園面積333公頃,森林覆蓋率96.5%,有云豹、羚羊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49種。境內九壟九灣、竹茂林深,薈萃了竹種園等一批世界一流的亞熱帶森林景觀。[4]

黃公望- 各地搶修黃公望紀念館

新洲所立黃公望墓碑


新洲所立黃公望墓碑

有關黃公望籍貫的問題,在民間一直眾說紛紜,儘管這些說法曾一度引起爭議,但各地還是以此為藉口,搶修黃公望紀念館。

2011年,溫州平陽開建黃公望文化廣場,項目總佔地面積103畝,投資過億,計劃於2013年年底竣工。

2013年清明節,武漢新洲區汪集街綠灣村修建的黃公望紀念園對外開放。村民表示,黃公望正成為當地彰顯名人效應、發展地方經濟的招牌。[5]


中國古代書畫家之元四家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主要有二說:一是指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見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二是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人,見明代董其昌《容台別集·畫旨》。也有將趙孟頫、高克恭、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六家”。他們畫風雖各有特點,但主要都從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重筆墨,尚意趣,並結合書法詩文,是元代山水畫的主流,對明清兩代影響很大。

姓名

代表作品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重江疊嶂圖》、《鵲華秋色》、 《秋郊飲馬》等

吳鎮

《雙松圖軸》  、 《洞庭漁隱圖》  、 《秋江漁隱圖》  等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 等     

王蒙[元末明初畫家]

《青卞隱居圖》、《春山讀書圖》、《葛稚川移居圖》、《夏日山居圖》   等     

倪瓚

《江岸望山》、《梧竹秀石》、《六君子》、《漁莊秋霽》等   

高克恭 

《雲橫秀嶺圖》、《春山晴靄圖》、《春雲曉靄圖》、《墨竹坡石圖》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