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7的文章

拓枝舞

圖片
拓枝舞 “拓枝舞”是源於西域石國的一種樂舞。史載:“石(國),或日拓支、日拓折、日赫時,漢大宛北鄙也。”據向達先生考證,“拓枝舞”是從西域石國傳入中原的。 唐代拓枝舞屬“健舞”類,屈拓枝則屬“軟舞”類。唐人的詩篇中有很多描寫“柘枝舞”的佳句。這些詩作常常寫到動人的鼓聲,如:“平舖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鼓催殘拍腰身軟,汗透羅衣雨點花”;“《柘枝》初出鼓聲招”;“大鼓當風舞《拓枝》”等等:充分證明“拓枝舞”是在鼓聲伴奏下出場、起舞的,其舞蹈必然具有節奏鮮明、氣氛熱烈、風格健朗的特點。在張枯《觀楊瑗》中有“緩遮檀口唱新詞”之句,由此可知“拓枝舞”表演間有歌唱的段落。“拓枝舞”傳入中原以後,在廣泛、長期的流傳中已逐漸發展變化,從保持原有民族風格的單人《柘枝舞》,到由二人表演的“雙柘枝”,還有兒童舞蹈《屈拓枝》(或作《屈枝》)。可能由於表演風格不同,《屈拓枝》不屬“健舞”類,而屬“軟舞”類。 唐代“拓枝舞”流行很廣,除京都長安外,常州、杭州、洪州(南昌)、潭州(長沙)、 四川等地均有人表演“拓枝舞”。 西域樂舞在中原不斷的流傳中,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特點,人們對西域樂舞的種類與特點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西域各地區樂舞風格的差異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唐代胡舞的風行,使人們能夠將“胡旋舞”、“胡騰舞”、“拓枝舞”按照樂舞的風格特點進行區別,這從以上提到的一些唐代著名詩人的作品中都得到了體現。另外,有關西域樂舞的流行,其表演者,唐詩中反映諸如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節度史安祿山、貴戚武延秀(武則天的侄子,安樂公主的丈夫)這些上層人物都是舞“胡旋”的能手,那麼,西域樂舞在社會音樂歌舞活動中的流行也是可想而知的。

馮道

圖片
馮道 馮道 出生 882年 唐朝 逝世 954年 後周 職業 唐朝 、 後梁 、 後唐 、 後晉 、 後周 官員 馮道 (882年-954年),字 可道 ,號 長樂老 , 瀛州 景城(今 河北 泊頭市 交河鎮)人。生於 唐 僖宗 中和 二年(882年),卒於 後周 顯德 元年(954年)。 五代 時期政治家、大規模官刻 儒家 經籍的創始人。曾經侍奉五朝、八姓(八個家族)、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堪稱中國官場史上的 不倒翁 。 生平 [ 編輯 ] 馮道生處於 中國歷史 上一個極為混亂的時代: 五代十國 。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權不斷更替,南方則分裂成幾個小國。馮道事奉過5朝10個皇帝 [1] :104 。882年,馮道生於 瀛州 的景城,他自稱為 長樂縣 (今 薊縣 )世族馮氏的後人。馮道青年時孝順好學,性格節儉刻苦 [1] :108-109 。 馮道出生在「為農為儒,不恆其業」的家庭。年輕時品行純厚,不恥清貧,事親孝而為學勤,頗有古風。唐末 天祐 年間,馮道曾任 盧龍節度使 劉守光 的參軍,因常陳利害而惹怒劉守光。劉守光失敗後,他逃到太原投靠當時在河東任監軍使的宦官 張承業 ,當了巡官。後張承業把他推薦給晉王 李存勗 ,被任命為河東節度掌書記。 後來李存勗滅 後梁 ,建立 後唐 (923年),即任命馮道為戶部侍郎,充 翰林 學士。李存勗死後, 李嗣源 繼位(926年),是為後唐明宗,拜馮道為端明殿學士,後又升遷為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也就是相當於 宰相 的職位。 後唐明宗過世之後,兒子 李從厚 繼位(933年)。四個月後,李嗣源的義子 李從珂 起兵篡位。雖然說在紛亂的五代中, 兵變 造反早非奇事,但馮道卻在這次事件上,扮演了一個違反中國忠君思想的角色。當他知道李從珂造反,皇帝逃往 石敬瑭 的軍中,他第一個反應不是前去護駕 皇帝 ,而是帶著文武百官迎接新的皇帝,於是李從珂得以順利登基,是為後唐末帝(934年)。 有違所料,李從珂並沒有重用馮道,而且免去了他的宰相之位,讓他到大荔去當 節度使 ,後來又召他回朝,給他當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司空。不久後,石敬瑭藉助 契丹 的力量起兵造反,奪取了帝位,建立 後晉 (936年),馮道又恢復了 宰相 的官職,並且受命出使契丹,以表兩國友好。

茶馬古道

圖片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公布 地點 四川省 、 雲南省 、 貴州省 分類 古遺址 時代 唐至民國 編號 516 登錄 2013年3月5日 茶馬古道 是可與「 絲綢之路 」相媲美的 中國 古代商業路網,位處於中國西南部的橫斷山區與 青藏高原 之間,起自中國 四川省 的 成都 、 雅安 , 雲南省 的 昆明 、 思茅 等地,終點為 西藏自治區 的 拉薩 以及東南亞等地。路網遍布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和西藏自治區,橫跨 長江 ( 金沙江 )、 瀾滄江 、 怒江 及 雅魯藏布江 等四大流域,為中國西南地區各民族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 歷史 [ 編輯 ] 根據文獻記載,茶馬古道大約形成在 西漢 時期,其形成與 中國茶文化 的發展,傳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另有一說,茶馬古道是中國軍隊對馬的需求,和西藏對茶的愛好,在11世紀時所形成的跨越青藏高原的貿易路線,並延續到1950年代為止。 簡介 [ 編輯 ] 茶馬古道 由於 中國西南部 ,氣候溫暖濕潤,適宜 茶葉 生長,而且雲南地區的人民還保留了製作 壓茶 的方法及傳統,這種壓製的茶葉(以 普洱茶 為代表),方便運輸,儲藏,為 馬幫 將茶葉運入藏區提供了條件。在以遊牧業為主的西藏高原地區,這裡的人民以肉食為主,因為環境的制約,他們的飲食中缺乏 蔬菜 ,這樣,他們需要從茶馬古道運來的茶葉,用來補充人體生存必須的 維生素 。 除茶葉、馬匹外,由 茶馬古道 運進 藏區 的還有 瓷器 、 絲綢 等物品,而中國對馬匹的需求在18世紀開始降低後,運出高原的貨物則以羊毛、黃金、白銀、藥材等為主。所有貨品的運輸都是依靠馬幫在高原與山區間往返。 在古代,有很多鄉鎮都是為了招待馬幫而形成。 文物點 [ 編輯 ] 茶馬古道為一個複雜的道路網絡,其中四川、雲南、貴州三省的部分茶馬古道及相關歷史遺蹟於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點眾多,包括茶馬古道路網中的古道路遺址、驛站、商鋪、牌坊、橋樑碼頭,以及相關的會館建築、宗教建築、礦冶遺址和窯址、摩崖石刻、碑刻等。 四川境內 [2] [ 編輯 ] 名稱 地點 定位 說明 圖片 成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