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6的文章

楊震(54年-124年),字伯起,中國東漢時期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東)人。楊震是楊寶之子,正是楊寶在華陰山救黃雀的「銜環」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的第一代。

圖片
楊震     楊震 (54年-124年),字 伯起 , 中國 東漢 時期 弘農 華陰 (今 陝西省 華陰縣 東)人。楊震是 楊寶 之子,正是 楊寶 在 華陰 山救 黃雀 的「銜環」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的第一代。 生平 [ 編輯 ] 楊震的 高祖 楊敞 是 漢昭帝 的 丞相 ,封安平侯,楊敞的長子 楊忠 (?-前63年)爲第二代安平侯,次子 楊惲 (?-前54年)。楊忠的兒子、第三代安平侯 楊譚 在 漢宣帝 時獲罪,免為庶人。楊譚生 楊寶 ,楊寶生楊震。 楊震年少好學,博覽群書,被時人譽為「關西孔子」。直至五十,承蒙大將軍 鄧騭 聽聞其賢能而力薦為 秀才 。 在 東漢 初年任 刺史 、 太守 ,剛正不阿,為政清廉。在 東萊 太守任內,曾因拒收他薦舉為秀才的王密十斤黃金賄禮,正色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1] 後升任 太尉 。為了紀念楊震, 昌邑 百姓重修「四知堂」,建楊震廟和紀念塔。 《 後漢書 》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楊震、 楊秉 、 楊賜 、 楊彪 祖孫四代皆出任太尉或司徒,人稱「四世三公」( 東漢 以 太尉 、 司徒 、 司空 為 三公 )。 歷史故事:楊震為官清正 死後巨鳥哀鳴 作者:  陸文 選介 【正見網2009年05月26日】 楊震(?~124年),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楊寶之子,正是楊寶在華陰山救黃雀的「銜環」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業 相繼」的第一代。他博學多才,對《四書》、《五經》造詣尤深,被人譽為「關西孔子」。他曾開壇講學二十多年,直到五十歲時才接受大將軍鄧騭的徵辟而出仕為官。歷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涿郡太守、司徒,直至宰相。史書上說他「懷王臣之節,識所任之本」,在當時極有名望。 一、清廉自持 楊震為官,一向秉公立正,清廉自持,從不接受私人饋贈,更不作任何損公肥私的事。 早在楊震擔任荊州刺史時,他曾發現當地一位名叫王密的人,覺得他很能幹,便舉薦他當了官。後來,王密擔任了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縣縣令。這時,楊震正好改任東萊太守。當他赴任路經昌邑時,王密極為熱情,不但親赴郊外迎接這位恩師,還精心為他安排膳宿,併到他下榻的驛館去請安、敘舊。時至夜深人靜,王密見四周無人,突然取出十斤黃金,畢恭畢敬地說:「恩師

楊姓與堂號

圖片
  楊姓 拼音: yáng xìng  楊姓,在宋版《 百家姓 》中排第16。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楊姓也是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楊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布,約占當地人口1%。在做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將“楊”稱作“木易楊”;但實際上“楊”字的右邊並非“易”,而是“昜”(音同陽)。 編輯本段 楊姓來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 姬姓 ,出自 西周 王朝 晉國 君主武公次子姬杼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   楊氏上朔其世系源流爲:   第一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爲諸侯(有熊國君)。母曰附寶,視大電繞北鬥樞星,感而有孕,二十四個月後生帝於軒轅之丘,因名軒轅。國於有熊,故號爲有熊氏。長於姬水,故又以姬爲姓。納四妃,生二十五子。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囂、龍苗;二妃方累氏,又名白節,生休及清;三妃彤魚氏,生妃及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惡而德充,生蒼林、萬陽。其眾妾之子十六人而已;已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橋山,年一百十歲,傳子玄囂。   第二世,玄囂:名摯,黄帝次子。母嫘祖,感大星如虹,下臨華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於窮桑,故號窮桑氏。國於青陽,因號青陽氏。以金德王天下,遂號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崩,壽一百歲,葬於雲陽,故後世又曰雲陽氏。生子曰嬌極。傳位於兄昌意之子高陽,是爲顓頊。   第三世,嬌極:玄囂子,未繼位。生子麥嗣位,是爲帝嚳。   第四世,帝嚳:嬌極子,名夋。生而祥靈,十五歲佐顓頊帝受封於辛。三十歲以水德代高陽氏爲天子。以其肇於帝,故號高辛氏,都於亳。帝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薑嫄,與帝禮祀上帝而生稷;陳鋒氏女曰慶都,有赤龍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有娥氏女曰簡狄,祈於高襟,有飛燕之祥而生契;娥訾氏女曰常儀,生子摯。帝嚳在位七十年崩,年一百零五歲,葬於頓丘。子摯嗣立。   第五世,後稷:名棄,母有邵氏女,曰薑嫄,爲帝嚳元妃。出野見巨人蹟,心忻然,悦而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爲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而不踐;徙置平林,適會山林多人遷之;又棄之渠中冰上,飛鳥以翼覆之。薑嫄以爲神,遂收養長之。因初欲棄之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