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臨淄人,齊國的軍事家,原為齊都臨淄的管理市場的小吏[1] 。以「火牛陣」破燕軍和收復七十城而聞名。

田單
拼音:Tián Dān (Tian Dan)
田單,生卒年不詳,後來到趙國作將相。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出兵攻占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接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最後隻剩了莒城(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市東南),田單率族人以鐵皮護車軸逃至即墨。清《睢州志·浮香閣軼聞絕句之十七·袁參政樞(袁可立子)》:“升平父老能傳說,親見田單破敵時。”
 

人物簡介

 
田單
            田單
  田單是齊國田氏遠房的親屬,臨淄人,湣王時.任齊都臨淄的市掾,是一位資曆淺、爵位低、名氣微的小官吏。但是,他善於學習,頗愛兵法,對戰略戰術有過精心研究,後在燕兵伐齊的戰爭中,以奇計制勝燕兵,表現了一位軍事家的非凡才能,被襄王法章封爲安平君,是齊國軍家的後起之秀。

  戰國時代,列國爭雄,頻繁的掠奪戰爭,給人民造成了無窮的災難。公元前二八三年,燕、趙等國合謀伐齊,齊湣王因國力不足,毫無應戰的力量,隻得棄都南逃莒城,偏安一時。因此,燕兵長驅直入,很快占據了齊國七十餘城的大部國土,使齊國處在危亡的關鍵時刻。

  燕兵破臨淄後,又東渡淄河進取安平,安平城(又名酃城、皇城、石槽城)位於淄水東岸,今皇城鄉皇城村東南部。這時,早從臨淄退守安平城的田單,正在積極籌劃拒敵方略。爲使戰車進退方便,避免撞擊,他命令宗人部下疾速斷去車軸長頭,並固上鐵籠。當安平失守時,齊人因車軸相撞,戰車被毁,落入燕之手,做了俘虜,惟田單宗人及部下安然退居即墨。在即墨大夫戰死疆場後,田單被宗人及部下推爲拒燕統帥。

  足智多謀的田單,並沒有因暫時的失利而氣餒,他表示不負眾托,決心複國,從而細心分析戰爭發展變化的形勢,窺測出戰良機。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燕昭王病死,惠王即位的消息,田單利用惠王與樂毅有隙的裂痕,派人去惠王面前讒言挑撥,進一步激化君臣間的矛盾,致使惠王猜忌樂毅,改用騎劫爲統帥,使齊國在未動一兵一卒的情況蔔擊敗了智勇雙全的樂毅。車軸的改革和巧勝樂毅的謀略,使田單在田氏宗人中名聲大振,威望更高。

  在燕兵更將利令智昏之時,田單抓住燕將驕傲弱點,用以金錢賄賂,渙散燕兵軍紀,進一步使燕兵放松戒備。而自己卻忙於作應戰計劃和出擊准備。他還集田氏宗人登城目睹燕兵對齊人燒掠、削鼻屠殺和掘墳辱屍的殘無人道的暴行,從而激發了齊兵同仇敵愾、收複失地的士氣。

  這時,他便組織老弱女子乘城,以示降燕,同時組織甲卒精兵埋伏於城内四周,又將城内千餘頭牛,雙角裝上鋒利的匕首,身着畫有龍紋圖案的五彩繒衣,尾束灌足脂油的蘆葦,後隨精甲壯士五千餘人,布下了火牛陣。當夜深人靜燕兵酣睡之時,城頭鑼鼓齊嗚,火燒牛尾,千條火龍四面奔出,直指燕營,壯士在呐喊聲中,隨牛沖殺,頓時燕兵大亂,統帥騎劫一命鳴乎。齊軍乘勝直追,取得了敗燕複齊的全部勝利。田單返回營城,迎襄王法章還都臨淄。

  “火牛那可問,風雨夜燒青”,“巌巌七十城,一夜息金刁”,田單因複國之功,被封任爲相國,爲安平君,死後葬於安平城内,封土高大的安平君之墓,至今爲人憑弔。
 

生平簡介


  齊國名將,生卒年不詳,後來到趙國作將相。

  中國戰國後期﹐齊將田單憑借孤城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由堅守防禦轉入反攻﹐一擧擊敗燕軍﹐收複國土的一次著名作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燕將樂毅破齊﹐連克70餘城﹐隨即集中兵力圍攻僅存的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齊國危在旦夕(見樂毅破齊之戰)。時齊愍王被殺﹐其子法章在莒被立爲齊王﹐號召齊民抗燕。樂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軍撤至兩城外九里處設營築壘﹐欲攻心取勝﹐形成相持局面。

  即墨﹐地處富庶的膠東﹐是齊國較大城邑﹐物資充裕﹐人口較多﹐具有一定防禦條件。即墨被圍不久﹐守將戰死﹐軍民共推田單爲將。田單利用兩軍相持的時機﹐集結7000餘士卒﹐加以整頓﹑擴充﹐並增修城壘﹐加強防務。他和軍民同甘共苦﹐“坐則織蕢(編織草器)﹐立則仗鍤(執鍬勞作)”(《資治通鑒》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親自巡視城防﹔編妻妾﹑族人入行伍﹐盡散飲食給士卒﹐深得軍民信任。田單在穩定内部的同時﹐爲除掉最難對付的敵手樂毅﹐又派人入燕行反間計﹐詐稱﹕樂毅名爲攻齊﹐實欲稱王齊國﹐故意緩攻即墨﹐若燕國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樂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計﹐派騎劫取代樂毅。樂毅投奔趙國。

  騎劫一反樂毅戰法﹐改用強攻﹐仍不能下﹐企圖用恐怖手段懾服齊軍。田單將計就計﹐誘使燕軍行暴﹐派人散布謠言,說害怕燕軍把齊軍俘虜的鼻子割掉,又擔心燕軍刨了齊人在城外的祖墳。 而騎劫聽到謠言後果然照着做了。即墨城里的人聽說燕國的軍隊這樣虐待俘虜,全都氣憤極了,又瞧見燕國的兵士刨他們的祖墳,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求,誓與燕軍決一死戰。田單進而麻痹燕軍﹐命精壯甲士隱伏城内﹐用老弱﹑婦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詐降﹐讓即墨富豪持重金賄賂燕將﹐假稱即墨將降﹐惟望保全妻小。圍城已逾三年的燕軍﹐急欲停戰回鄉﹐見大功將成﹐隻等受降﹐更加懈怠。

  三十六年﹐田單見反攻時機成熟﹐便集中千餘頭牛﹐角縛利刃﹐尾紮浸油蘆葦﹐披五彩龍紋外衣﹐於一個夜間﹐下令點燃牛尾蘆葦﹐牛負痛從城腳預挖的數十個信道狂奔燕營﹐5000精壯勇士緊隨於後﹐城内軍民擂鼓擊器﹐呐喊助威。燕軍見火光中無數角上有刀﹑身後冒火的怪物直沖而來﹐驚惶失措。齊軍勇士乘勢沖殺﹐城内軍民緊跟助戰﹐燕軍奪路逃命﹐互相踐踏﹐騎劫在混亂中被殺。田單率軍乘勝追擊﹐齊國民眾也持械助戰﹐很快將燕軍逐出國境﹐盡複失地70餘城。隨後﹐迎法章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正式即位爲齊襄王﹐田單受封安平君。

  田單在國破城危的極端不利態勢下﹐長期堅守孤城﹐積極創造反攻條件﹐巧妙運用“火牛陣”﹐實施夜間奇襲﹐成爲中國古代戰史上以弱勝強的出色戰例。
 
田單
         田單

國之盛衰有因

  田單是齊王室田氏的後裔,他主要活動於齊湣王和齊襄王時期。在此期間,齊國經歷了由盛轉衰,由幾乎滅亡到艱難複國的過程。齊國這段盛衰興亡的過程與田單的軍事生涯密切相關。

  戰國七雄的形成,使各國間的征戰更趨激烈。齊國在戰國初期至中期一直是比較強盛的國家。它占據如今山東的大部,東臨大海,西抵現在的河北東部,隔清河與趙爲鄰,南抵楚界,北與燕國爲鄰。在齊國的歷史上,多次出現大治局面,早在春秋時期,齊國就充當過中原霸主。戰國時期,齊威王執政,因其政策開明,很得人心,國君專心治國,勵精圖治,執政數年,齊國出現大治局面,國勢漸昌,再次創造出威懾南北東西的局面。

  齊威王的治理帶來了齊國的昌盛,齊宣王則以此爲基礎開始兼並别國。公元前333年,齊國乘燕文公去世,燕國大喪之日發兵攻燕。當時燕國國小兵弱,經不住齊國的強大攻勢,軍隊遭突襲立即潰敗。齊國軍隊在五十多天的時間就攻入燕國都城薊,殺死了燕王,齊軍屠城並燒殺搶掠之後返國。

  燕昭王即位後,吸取以往國破家亡的教訓,選賢任能,精心治國,推行符合民心的政策,使燕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迅速恢複,出現日漸強盛的局面。特别是燕昭王拜樂毅爲亞卿令其掌管軍隊後,燕國的軍隊經過嚴格訓練,紀律整肅,士氣旺盛。燕昭王發誓要進攻齊國,報仇雪恥。

  齊國的情況與燕國相反,齊湣王當政後,政治上昏庸,生活上極其腐朽,横征暴斂,搞得百姓怨聲載道。他命令軍隊東征西討,由於連年征戰,軍隊得不到休整,將士們得不到獎勵,產生厭戰情緒。國力日衰,人心離散,軍無鬥志。在這種形勢之下,昏庸的齊湣王還妄自尊大,不把周邊國家放在眼里,自以爲齊國強大無比,沒有任何國家敢於進犯。

  燕昭王抓住對已有利的形勢,派樂毅聯合秦、趙、韓、魏四國軍隊共同進攻齊國。在樂毅的率領下,聯軍大擧進攻。厭戰的齊軍再也不想爲昏庸的齊湣王賣命,軍無鬥志,在聯軍的攻勢之下,齊國軍隊一敗塗地。樂毅率燕軍長驅直入,一擧攻克齊國七十餘城。齊湣王被楚軍誘殺。齊國隻剩下莒州和即墨兩座小城。在齊國危亡之際,默默無聞的田單走上軍事舞台,擔起衛國、複國的大任。
 

田單受推爲將

  田單青年時期多思好學,待人謙和,有才學,善理事,但時值齊湣王執政,湣王昏庸殘暴,不用人才。田單是齊國王室的宗親,又懂兵法,有過人的智慧,他求職於齊湣王,湣王隻給了他個地位低下的小官。

  公元前284年,樂毅率燕軍攻破齊國都城臨淄,田單和宗室家族一起逃到安平,沒過多久,安平又被攻破,田單又領家人逃到即墨。此時,樂毅已率軍攻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所剩隻有即墨和莒兩城。

  即墨是齊國東部的大城鎮,物資充足,人口也較多,這里的百姓不畏燕軍的強盛,誓死堅守。田單到即墨後不久,即墨的守城統帥就病故了。軍民抗敵不能沒有領頭的,了解田單的人知道他是王室宗親,又懂兵法,就一致推擧他爲即墨的最高將領。田單臨危受命,把自己的宗親妻妾都編入隊伍中,充當守城士卒,他還把全部家財都捐獻出來,用於購置守城的兵器,他和士卒一起修複抗敵用的各種工具,在敵人攻城之時,田單冒死登上城頭和士卒共同戰鬥。田單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即墨的守軍和民眾。他們擁戴田單,願意跟隨田單與敵人戰鬥到底。

  由於田單守城有方,守城軍民願效死力,燕國將領樂毅雖然六個月攻下齊國七十餘城,但卻三年未攻下即墨。迫於無奈,樂毅隻好解除即墨之圍,退到九里之處,企圖感化即墨軍民。但田單不接受敵軍的感化,仍然堅守不出。

  齊國另一個未被燕軍占領的城市是莒州,但楚國軍隊以救齊爲名占領了莒州。楚將接逃難的齊湣王到莒州,不久楚將與樂毅私通,出賣了齊國。楚將淖齒把齊湣王的隨從殺死,然後用繩子穿在齊湣王的肋骨上,把他拖到房梁上,弔了三天,將其活活弔死。齊大夫王孫賈,少年曾受湣王之恩,長大之後受封爲官。齊湣王出逃時他當隨從,途中走失,得知湣王慘死,王孫賈痛恨不已。他進入莒州城,袒露左肩呼號於市,召喚齊國有血性之男兒奮起鬥爭,爲湣王報仇,爲齊人雪恥。王孫賈的忠義行爲感動並激勵了齊人,一時響應者達四百多人。此時,楚國軍隊多駐紮在城外,而楚軍將領淖齒正在城中的官府與夫人痛飲。王孫賈率眾沖入其府中,把楚將淖齒剁爲肉泥,收複城池,堅守拒敵,楚軍失去主帥,一時無主,大半逃散。莒州收複,極大地鼓舞了即墨。
 

勵民同仇敵愾

  即墨守將田單利用與燕軍相持的時間,組織訓練出七千士卒,把他們編入軍隊之中。加固了城牆,修築了工事,使防守力量更強大。爲了團結内部,田單與士卒同吃同住,同甘苦共勞作,使士卒無不聽其號令者。

  田單在積極穩固内部的同時,設法創造外部環境。他得知燕國的大夫騎劫喜歡空談兵法,總想取代樂毅爲將。騎劫曾在燕昭王之子樂資面前說樂毅准備自立爲齊王,樂資往說其父燕昭王,遭昭王訓斥並鞭苔二十下。樂資爲此痛恨樂毅。燕昭王死後,樂資即位,是爲燕惠王。田單知道燕惠王討厭樂毅,喜歡騎劫,就派人到燕國散布流言,說樂毅不服燕惠王,准備與即墨講和,乘新王即位之機自立爲齊王。燕惠王聽信謠言,立即召樂毅回國,命令騎劫去齊國接替樂毅的指揮權。

  騎劫接替樂毅之後,全面改變了樂毅的懷柔政策,用強攻之術,企圖一擧拿下即墨。騎劫率軍反複攻城皆無效果。將士懷念樂毅,討厭騎劫,不願爲之死戰。田單爲了激起齊人對燕人的仇恨,進一步施計,散布流言,說樂毅所以攻不下即墨,是因爲他太仁慈,抓住齊兵不殺,不動齊國的財物,不挖齊國人的墳墓,齊國人最怕的是兩件事,一是割鼻子,二是挖祖墳。這兩件事一做,齊國人很快就會投降。騎劫不知是計,反而依言而行,抓住齊國的士卒割下鼻子再放回去,在即墨郊區見墳就挖,燒毁齊人墳墓,暴屍於野。齊國兵士和百姓無不痛心疾首,他們誓與燕人決一死戰。再說燕國軍隊,離家三年有餘,將士思歸心切,急於結束戰爭早回家園。一方是箭在弦上,一方是松散懈怠,毫無鬥志。條件越來越有利於齊國。
 

尋機大破燕軍

  田單畢竟懂得軍事,他知道,齊國軍隊固然可以一當十,燕國軍隊雖鬥志不旺,但雙方力量相差懸殊,因此,正面進攻不僅不能取勝,反而會刺激起燕人的鬥志,所以,必須出奇兵,一着即制燕人於死地。田單選了幾千忠心的將士假裝成百姓到燕軍中乞降以作内應。又收集了民間的金銀財寶,使富家子弟潛入燕軍營中送給燕軍將領,請求他們破城之日保全自家老小。燕軍將士無不以爲即墨守軍必敗無疑,即墨之城指日可破。

  田單在麻痹敵人的同時,集中了城中的千餘頭牛進行訓練,把每頭牛的角上都縛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畫有五彩龍圖案的衣服;牛尾巴上捆上蘆葦,蘆葦上浸過油。又選五千精壯士兵,身上和面部都畫出奇怪的圖案,扮作天兵天將。夜晚,田單命人在城牆根部挖出許多通道,點燒牛尾巴上的蘆葦,然後從洞中放出,幾千名士兵擂鼓呐喊着,尾隨牛後沖入燕軍營壘。燕軍正在睡夢中,睜眼看見火光沖天,大群角上長刀的怪物沖入營中,火光、殺聲、喊聲混作一團。一時間,燕軍大亂,自相踐踏,將帥無兵,兵無將帥。兵將隻顧各自逃命。騎劫顧不上兵士,自己隻身逃走,正巧碰上田單,被田單一戟刺死。其餘燕軍,遇到火牛進攻,非死即傷。齊軍乘勝大敗圍即墨之燕軍,即墨城被困三年,終於得脱。

  田單擊敗圍即墨燕軍後,立即組織齊國軍隊乘勝追擊。齊國各地軍民痛恨燕軍,田單所到之處,奮起響應。齊國軍隊很快壯大起來。田單率領新組建的齊國軍隊,迅速收複了國都臨淄,接着把燕軍全部趕出齊國領土,收複了被燕軍占領的所有城鎮,從莒州把法章迎回臨淄,繼承王位,是爲齊襄王。齊國得到恢複,田單因複國有功,被封爲安平君,食邑萬戶。作爲軍事將領,田單的貢獻在於,能夠使軍民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在施計用謀上,創造了"火牛陣"這一千載流傳的奇蹟。
 

田單解裘處

 
田單
          田單
  早在古齊國時,田氏奪取了薑氏的政權,建立了田氏齊國。齊威王、齊宣王是兩位比較賢明的國君,他們招賢納士,將國家治理的很強盛,列戰國“七雄”之首。

  可是到了齊湣王時,就大不一樣了。齊湣王貪婪暴虐,驕横殘忍,老覺得自己了不起,喜歡阿諛奉承,聽不得半句相反意見。他倚仗國力強盛,一心要廢天子,滅諸侯,自己稱帝。爲此,他不顧一切的向百姓增捐派税,蒐刮民財,強征夫役,修建華麗的王宮,大肆擴充軍隊,無故侵犯鄰國。有的大臣看不過,直言相諫,被他們殺的殺了,貶的貶了,弄得人心惶惶,怨聲載道。由於無端的對别國挑起戰爭,惹起了各諸侯國的驚恐和怨恨。

  公元前284年,與齊國早有積怨的燕國,聯合趙國、韓國、魏國和秦國,五國伐齊。齊軍抵擋不住,連連敗退,敵軍很快打到了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和大臣們見勢不妙,紛紛外逃。

  那時候,田單隻是一個管理市場的小吏,他雖然不甘心做亡國奴,但他無職無權,無可奈何隻得帶了家小一直往東逃至即墨。即墨大夫不聽田單勸阻,出城禦敵,被燕軍所殺,大家便公推田單爲將,堅守城池。

  田單與城中軍民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他把自己的家小也都編入隊伍,日夜守城。

  公元前279年,田單先是用離間計使燕軍換將,又讓百姓假意投降,麻痹敵人,然後巧布火牛陣一擧打敗了燕及諸國軍,盡複齊國失地。

  此時,齊湣王已被敵軍所殺,田單便從莒城找回了藏在百姓家中避難的齊湣王的兒子田法章,讓他繼承王位,即是歷史上稱說的齊襄王

  齊襄王即位後,由於田單複國有功,便封田單爲相國,並把安平城(今皇城鎮一帶)賜給了他,故田單亦稱安平君。這下可引起了那些自詡高貴的貴族大夫們的不滿和嫉妒,他們覺得田單原先隻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吏,現在竟官居他們之上,心里老大不痛快,總想找茬把田單弄下去。

  田單呢,自己雖然是當了相國,有了自己的封邑,卻依然象從前一樣,體恤百姓,問民疾苦,處處爲國家着想,所以很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當時,由於連年戰爭的蹂躪和敵軍的破壞掠奪,平民百姓的生活已經很艱難。然而那些貴族大夫們,爲了自己享樂,不顧百姓死活,仍舊強征暴斂,蒐刮民財,修宅建府,任意揮霍,整天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田單看在眼里,氣在心里。長此下去,百姓如何得了呢?於是,他便向齊襄王陳述利害,齊襄王便下令限制貴族大夫們的行動。這下更加惹惱了那些貴族大夫,他們暗中勾結起來,千方百計找田單的茬兒,無中生有,信口雌黄,變着法兒在齊襄王面前說田單的壞話。

  田單認爲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對貴族大夫們說的壞話並不理會。這麼一來,齊襄王隻聽到貴族大夫們的一面之辭,原來對田單非常信任,但經不住時間久了,壞話聽得多了,漸漸對田單產生了懷疑。

  就在這年嚴冬的一個傍晚,田單在朝中理完政事,乘了車子,要回安平城。這時滿天紛紛颺颺地下着鵝毛大雪,呼呼的西北風吹在人身上,刀割劍穿一般,樹枝搖曳着,發出尖厲的叫聲,幾支寒鴉在半空中抖動着翅膀,發出陣陣哀鳴,天氣冷的邪乎。田單的車子出了臨淄城東門,到得淄河岸邊,一陣冷風吹來,田單禁不住打了個寒戰,他急忙裹緊了衣服。就在這時,他忽然看到前方不遠處路旁的雪地里,躺了一個人。田單連忙叫車夫停住車子,下車走到近前一看,見是一個老者,佝僂着身子,蜷縮在雪地上,老人身上的衣服破爛單薄,消瘦的臉上布滿皺紋,須發跟雪一樣白,面色臘黄,兩眼緊閉。田單急忙俯下身子,伸手往老人身上摸了摸,老人四肢已經發涼,隻有胸口處還有一絲餘溫,鼻中尚有微微氣息。田單明白,老人已命在旦夕,一刻也不能耽誤。他抬頭四望,一片白雪茫茫,寒風一陣緊似一陣。他來不及多想,立即解開上衣,又把老人的上衣解開,迅速抱起老人,胸對胸緊緊摟在懷里。那滋味可想而知,就象抱了一塊冰,冷透骨髓。田單抱住老人上了車子,讓車夫加快速度往安平城趕奔。

  田單回到家時,覺得老人身上已經有了些許暖氣,臉上現出淡淡的紅暈,氣息也大了。田單忙令家人細心照顧,老人終於得救了。

  田單雪地解衣救人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齊國,人們都紛紛稱讚相國愛民如子,人們對田單更是尊敬了。

  這消息自然而然也傳到了那些貴族大夫的耳朵里,他們先是跺着腳地罵田單收買人心,後來他們一嘀咕,竟想出了一個鬼主意。他們一夥跑到齊王宮里,對齊襄王故弄玄虛地嚷道:“主公,大事不好了!”齊襄王正在宮里同娘娘妃子們邊飲酒,邊看宮女們唱歌跳舞,聽他們一咋乎,十分詫異,忙喝退眾人,問那些貴族大夫們發生了什麼事。

  “哎呀,主公,事到如今,你還被蒙在鼓里呢?”一個上了年紀的貴族大夫,看看别無外人,裝出十分焦急地樣子說。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們快說呀!”齊襄王也有些急了。

  “前些日子,田單不是在雪地里救了一個老人嗎?”一個胖子迫不及待地搶着說。

  “這我知道,難道有什麼不對嗎?”齊襄王不解地問。

  “咳!”胖子急地跺着腳說。“壞就壞在這里,田單救人爲什麼!他是在收買人心。主公你是不知道,現在齊國人的眼里,可是隻有田單沒有主公你了。”

  “還有更要緊的哪!”一個瘦高個兒湊近齊襄王,把嘴巴伸到齊襄王耳根上詭祕地說:“田單在安平城祕密地擴充軍隊,正在加緊操練哩!”

  “可不是嗎,田單的用心這不是明擺着嗎?”另一個貴族大夫接茬兒說。“他是想等時機成熟,篡奪主公的王位哩!”

  “這話一點都不假,田單……”

  貴族大夫們七嘴八舌,無中生有,胡編亂造地嚷成一團。

  齊襄王聽着,起初隻是不作聲,心中將信將疑,架不住那些貴族大夫們人多,說得有鼻子有眼,他便也信以爲真了,不由怒火中燒,“噌”地一下抽出腰中的佩劍,憤憤地說:“哼!想奪我的王位,怕沒那麼容易,看我不先收拾他!”

  “主公,可要當心哪,田單的親信多,說不定宮里就有他的耳目哪。”

  “這事宜速不宜遲,一旦消息傳出去,讓田單知道了,他先造起反來,事情可就難辦了。”

  貴族大夫們你一言我一語,不停地火上澆油。

  “你們都回去吧,我自有辦法。”齊襄王把佩劍狠狠地插進鞘里。

  貴族大夫們見目的已達到,火候差不多了,隻要齊襄王一句話,田單就會人頭落地。他們相互遞下眼色,心中暗自高興,便辭别齊襄王,各自回府,單等好消息。

  貴族大夫們走後,齊襄王生怕他們剛才說的話被别人聽去,走漏了風聲,警惕地往四下一看,隻見窗外站了一位宦官,臉色很有些差異。齊襄王有些不放心,便氣呼呼地把宦官叫到近前,厲聲問道:“你在這里站了多久了!”

  “眾大夫們來時我就站在這里了。”宦官坦率地說。

  “那麼說剛才我們說的話你都聽到了!”

  “是的,我都聽到了。”

  “偷聽你不該聽的話,是犯死罪的,你在宮里多年,難道不知道嗎?”齊襄王手握利劍,怒視着宦官。

  “奴才知罪。”宦官從容地說。“誰叫奴才生了兩隻耳朵,且對主公一片忠心哪。奴才不但今日,而且早就聽了許多不該聽的話。”

  “你還聽說了什麼?”齊襄王聽出宦官話中有話,強壓着怒火問。
 
田單
               田單
  “奴才早就聽到許多人在稱讚相國。”

  “還有什麼?”

  “還聽說相國在安平城招兵買馬,訓練軍隊。”

  “還有呢?”

  “相國要造反。”

  “你說的都是實話嗎?”

  “奴才不敢有半句虛言。”

  “那你爲什麼不早對本王說呢?”

  “奴才說了怕惹主公生氣。”

  “你快詳細說說。”

  “是,主公,不過奴才的話也許不中主公的意。奴才請求主公允許我把話說完,就是把奴才治了死罪,奴才也心甘情願。”宦官非常誠懇地說。

  “好,就依你,快講吧。”齊襄王見宦官言辭懇切,並無什麼惡意,怒氣先自消了許多。

  宦官面視着齊襄王動情地說:“相國雖然身居高位,卻不倚仗官大自居,仍處處替平民着想,問民疾苦。他看到經過幾年的戰爭摧殘,平民們的生活很艱難,所以他也跟平民一樣,過着儉樸的生活,省出錢接濟貧民。他對平民非常愛護,特别對待老人、孩子就象自己的親人一樣。前不久,他見一個老人就要凍死在雪地里,他解開衣服,硬是用自己的體溫把老人暖活了。正因爲他如此愛護平民,平民們怎麼會不交口稱讚哪。”齊襄王聽着,不由輕輕點了下頭。宦官繼續說:“相國自即墨城率軍打敗了燕及諸國的軍隊,收複了國土,我們雖然勝利了,可是軍隊也受到了很大損傷。有些貴族大夫,隻管自己家人享樂,蒐刮民財,任意揮霍,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全不把國家危亡放在心上,要是一旦敵軍再侵犯我們,怎麼得了呢?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啊!”宦官說着,不覺眼里流出了淚水。“有些轄邑的平民,因爲不堪忍受貴族大夫們的盤剝,難以生活下去,他們紛紛逃向安平城。相國千方百計安排他們的生活,並把他們中的青壯年招集起來,編入軍隊,進行訓練,預防外來侵略,保護國家安全。他這樣做,全是爲國爲民着想啊!”

  “那你不是也聽說相國要造反,要奪本王的江山嗎?”齊襄王仍不放心地問。

  “這話是我剛才聽那些貴族大夫們說的。”宦官擦了把臉上的淚水說。“主公,你怎麼不想一想,相國真是要做齊王,那還需要等到現在嗎?當初他退敵複國,功勞多大呀,那時先王已殁了,主公又不在臨淄,眾人一致推擧他當國君,他隻要點一下頭就行了,連嘴都不用張一下。可他還是說服眾人,把主公從莒城迎回來當國君。從這點上看,相國會有篡位之心嗎?”齊襄王聽到這里,方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說:“對,對,你講得有道理,我險些誤聽了貴族大夫的讒言,可他們爲什麼……”齊襄王懊悔地歎口氣,把手中的劍狠狠地摔在地上。

  宦官見齊襄王改變了主意,趁機又說:“奴才鬥膽,再冒昧說幾句。”

  “有話就講。”

  “就因爲相國爲國爲民,限制那些貴族大夫們任意横行,所以才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變着法兒在主公面前說相國的壞話,誣陷相國,想讓主公把相國除掉,他們好任意胡作非爲,如果讓他們的陰謀得逞,我們齊國才真正危險哪!”

  “那你說我現在該怎麼辦呢?”

  宦官想了一下說:“要想讓國民都忠於主公,知道主公的好處,這並不難。”

  “快說說看。”齊襄王急切地說。

  “主公想一想,相國乃是主公的臣屬,相國如果做了有益於國民的事,主公可以大加獎賞,如果這樣,國人就會知道主公是教臣愛民的賢君,誰還不擁護主公哪!”

  齊襄王聽着連連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早朝,正當那些貴族大夫們得意洋洋,單等齊襄王處置田單的時候,齊襄王卻以誣陷罪懲罰了那些說田單壞話的貴族大夫,封賞了田單,並把全國的兵權全部交給田單掌管。

  從此,田單更加愛護百姓,加緊整訓軍隊,齊國日漸強盛。

  人們爲了記住田單解衣救老人的事,便把臨淄城東淄河岸邊稱做“田單解裘處”了。

  後來趙國用三個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鎮共57個送給齊國換來田單,田單爲趙國攻下燕國3座小城。
 
 
 



田單戰國時齊國人,就在齊國即將被燕國滅亡之際,收集千餘牛隻,畫上五花彩紋、牛角紮了刀、牛尾綁了用油浸過的葦草,點火後往燕軍衝殺,以「火牛陣」為齊國收復七十餘座城池聞名於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