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傳統年節習俗

客家傳統年節習俗


傳統年節習俗(採錄自客 家 歲 時——《客家史話》選登 劉麗川)

內容提要

客家先民是中原漢人,其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血肉聯繫,存在著相當大的一致性。但客民有獨特的遷徙歷史,又有不同于中原漢民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背景,所以今天的客家文化又有別于中原文化,有自己獨特的內容。本文採用客觀描述與歷史比較相結合的方法,從容家歲時這一側面揭示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淵源和差異。我國漢族數千年來逐漸形成了炫麗多姿的,與農事、人事休戚相關的歲時節日。這些節日讓人們在一年繁重的勞作中得以休息、娛樂、互相交往,為人們緊張的生活增添一些輕鬆、愉快的氣氛。
客家先民是中原漢人。漢族的傳統節日,作為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體上被保留在今天的客民社會生活中,並且對客民的思想、心理、風尚等等有著深刻的影響,成為客民維繫其漢族意識的重要手段。這些傳統節日在北方民間雖也大體保存著,但遠不如客民那麼重視,那麼認真。客民不但保存下許多中原的傳統習俗,而且在自己社會生活中又產生了適應客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需要的某些節日與習俗。這些不同于中原的習俗,又說明客民是一個與中原漢民有所不同的民系。

一、 春 節

《辭源》載:“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而客民從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入年界”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五才算“出年界”。客民有“官三民四”的鄉諺,即過去祖上獲得過官爵的人家二十三日“人年界”,鄉鎮中祖上沒有官爵的百姓二十四日“入年界”。入年界後,家家戶戶為歡度新年而忙碌。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送灶神。送灶神習俗起源甚早,周代即被列為"五把"之一。《禮記‧曲禮下》雲:"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陳澔注:"五祀,則春祭戶,夏祭灶,季夏祭中溜,秋祭門,鼕祭行。"當時祭灶是在孟夏,即陰歷四月。漢宣帝後把它改為臘月初八。到了宋代,又改為十二月廿四日,傳承至今。先秦時期,灶神職司炊事。自漢始,成為天帝派往人間司察人們功過的神祗。《禮記‧祭法》鄭玄注:"(灶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太平禦覽》卷一八六引《淮南萬畢術》"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同時,灶神還有賜富職司的傳說。據《後漢書‧明興傳》載:漢宣帝時,陰子方因臘日祭灶而"暴至巨富"。自此,祭把灶神便相傳成俗。民間說,十二月廿四日灶神要上天奏玉帝,所以為其餞行,希望他在玉帝面前隱惡揚善,祈求玉帝庇佑下界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不過餞行也好,祭掃也好,儀式並不復雜。當日下午或晚上,由家庭主婦在灶臺上擺上清茶、果品,焚 點燭,叩頭祈禱,便完成了"送灶君"之大事。
"送灶君"一舉,也表示"入年界"的開始。寧化、清流、石城、寧都等閩贛地區,把此日推遲為二十五日,不知是否忌"四"(客家話"四"是"死"的諧音)的緣故,或為了同入年界一致起來。閩贛一些地區把灶神作女神崇拜,俗稱"灶君老母"、"灶君太太"。漢代曾對灶神的性別發生爭論,據《太平禦覽》引《五經異義》載,鄭玄以為"灶神祝融為老婦",許慎以為"非老婦也",並說"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博頰"。其後,灶神形像遂為男子。但寧化等地奉為女神,是否鄭玄的影響,還是由於灶神司灶事,察小過,主飲食,是婦道之事,所以司灶之神亦是女的所然。寧化等地對灶神非常敬奉,凡過年、節,煮雞、鴨,做米果,熟了之後,首先要敬奉灶神,家中有什麼疑難的大小事,要祈灶神消災彌化,或求教解決的辦法。大掃除,搞衛生,也是入年界後的一件大事。當然也有在入年界之前開始打掃衛生的。客家人俗稱"掃灰塵"或"掃洋灰",屋裡屋外、"天上地下"、家什器具,無不打掃、洗刷一千二淨,這種客家人愛衛生的美德源遠流長。
做糕果,辦年貨,也是客家人入年界要辦的大事之一。客家人過年無不蒸糕,稱糖糕或年糕,可能是"糕"同"高"諧音,"年糕",寓意"年年高",圖個吉利。米做的糕果種繁多,各地做法不一,有蒸的,有油炸的,但其形狀基本是圓的,有團圓之意,意味著客家人歷經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十分渴望長久的團圓。但是永定縣撫市鎮鵲坪村黃泥丘的客家人春節卻不蒸糕,原因是他們的上祖於春節前發現剛出鍋的整籠糖糕被竊,立即且喊且追,小偷知道不能得手,就把糕放在門檻下逃跑了,失主追賊心急,當跨出門檻時,一腳踩在熱騰騰的糕上,造成傷殘,此後,便不再蒸年糕了,而改成打 粑。過年除做糕之外,普遍的要做豆腐、 腸、臘肉(這些一般在鼕至後就開始做),購買雞、鴨、魚,以及柑桔、核餅、糖果等各種食品,還有鞭炮、蠟燭、神 等等。
入年界之後,一般不幹重活,不食酸菜、黴豆腐,不食粥。主要是像征回避晦氣,不再"窮酸"、"倒楣",期望來年有個好光景。2、除夕。除夕,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習慣稱"大年三十"或"年三十",客家人稱"年三十前",也稱"過年"。嚴格說,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個夜晚,而大年三十,是最後一天,但民間沒有如此區分。年三十這一天一家人主要事項是"上紅"、貼門神、祭祀祖先、準備年飯、守歲等。
"上紅"即是貼春聯和貼紅紙。在中國人的眼裡,紅色是吉祥的像征,紅紅火火,表示興旺,所以大凡大件傢俱、農具和重要的物品都要貼上紅紙,如床、桌、凳、飯甑以及農具,大大小小的東西,都得貼上一塊紅紙。此習由"過年"的傳統相沿至今。貼春聯的習俗由來已久。五代時,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辛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人們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春聯。客家的偏僻山村,有的農戶沒有春聯,也要在大門板上貼一大塊紅紙。廣東梅州客家地區,到了年三十,一般人家都把用紅漆寫有姓氏堂號或姓氏的燈籠高掛在屋前。
貼門神。門神兩字,在《禮記‧喪服大記》中鄭玄注道:"釋菜,禮門神也。"傳說黃帝時,有"神荼"、"鬱壘"能捉鬼,而後就有人把他們繪畫貼在大門兩邊抵禦"兇鬼"。《荊楚歲時記》上說:"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在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到了唐代又出現秦叔寶、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聽到臥室外有拋磚擲瓦、鬼魅呼叫的聲音,鬧得官庭不得安寧,他很害怕,把此事告訴群臣,秦叔寶出班奏道:"臣願和尉遲敬德全副武裝立宮門外把守。"李世民準奏,當夜果然相安無事。為了免除秦、尉二人守夜之勞苦,於是把其二人繪畫下來,貼在各層大門兩邊,栩栩如生,邪崇從此絕跡,因此後人把他們二人也當成門神沿襲下來。明代開始,門神中還增加了財神爺。
祭祀"社官"。"社官",俗稱"社公"。客家人敬奉"社官",是當土地神崇拜的。《禮記‧郊特祀》道;"社,土地之主。稷,五穀之主。 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以報功也。"縣城一般建有土地廟,鄉村隻有社壇、神龕,而且一般都設置在"水口"、村口。民間認為土地神善良,樂於助人,是鄉土的保護神,司鄉土之事,立於水口、村口,便能守一方一村之樂土。一年中,除進行春祭、秋祭外,村中人家,凡有大小喜慶都要先孝敬他老人家。家養豬宰殺時,先要向他報告,在社壇上拿一塊磚頭回家,打"花紙"(豬血淋在磚頭和紙上),謂"請社公回家食豬血",豬宰殺後,還要拿一塊煮熟的豬頭肉和豬尾巴以及"花紙"到社壇敬奉社官,並要燒 鳴炮,祈他庇佑六畜興旺。過年過節更忘不了他老人家。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鴨,一般習慣上午捉雞去社壇殺(若一家要殺幾隻雞,隻需拿一隻即可),要燒 點燭放鞭炮。待雞煮熟之後,還要將整隻熟雞回敬一次。所以每逢年三十這一天,社壇 火不斷,熱鬧非常,大家都去感謝土地爺一年守上安民之功德,祈佑來年大吉大利。
祭拜祖宗,客家人素有尊宗愛祖的傳統美德,他們敬祖宗過於敬神,信神敬神者,各有所崇,而敬祖者並無二義,一是出之於氏族傳宗觀念,二是認為先祖也是神,俗稱神祖,有雙重認識。家境好者,認為是先祖神靈庇佑,家境貧寒者,也不埋怨先祖,而自認為命運不佳,所以一年過去了,自然不能忘記祖宗。祭祀祖宗,既表孝心和謝意,宗祠和 火堂支祭拜,宗祠在本村的,先祭拜宗祠而後祭拜 火堂(即分支祖宗神堂)。供品一般是"三牲",如雞、豬肉和魚,前二者一定要有,都要煮熟,以及年糕、豆腐、果品等。供品上都要"貼紅"。寧化等地客家人習慣在雞上加一條雞腸和一片"長命菜"。供品擺好後,燒 點燭放鞭炮,然後跪拜,祈禱。
食過年飯。年三十晚上食過年飯,是這一天的核心,一般家裡都做好雞、肉、魚及其它菜肴。菜肴品種各地有所不同,但各地都有相沿成俗的必須菜。如廣東梅州地區一定要一道釀豆腐。此道菜是廣東客家名菜,被稱為皇帝菜,所以一定要有。閩西地區一定有一道肉九,有團圓之意。寧化等地,有兩道菜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紅燒豬蹄堡,寧化人叫"腕子筒",是豬的腿跟下割下約1-3市斤重的一塊,整個煮熟後,油炸成焦色,然後上佐料燉爛。食時不用刀截,用筷子扒開便可,味 肉爛,十分可口。另一道菜是"長命菜"。寧化人在準備祭祖和年飯中,白天,要把雞、豬肉等整隻、整塊放進鍋中煮,煮熟後,湯中投入蘿蔔和芥菜,芥菜不能切碎,要整片煮熟,食時也隻能撕開而不用刀切,寧化人稱之為"長命菜",取"長命"之意,一鍋煮下,可以連食幾餐。臺灣客家人也相沿此習,隻是用的菜不同而已。食過年飯,都是一家團聚,桌上要擺比實際人數更多的碗筷,以示還在增長,有的人家人口不足八個,但八仙桌上仍擺上九副餐具,並且無論會不會喝酒,都要斟上酒。
過年飯,原為家人的團圓飯,但也有相請"過年"的,主要是兒女親家(本村的)和最要好的朋友,為了輪流請"過年",所以把本來是除夕的晚餐也就提前了,但一般是要在入年界之後纔請。而無論年飯提前與否,除夕之夜總得意思一下,簡單一點,形式還是要的。年飯之後,便是要發"壓歲錢"了,大人給小孩發,有獨立經濟收入的兒孫也給長輩發,相互祝賀,全家人歡歡樂樂。
守歲。守歲是民間除夕的重要任務之一,此習古已有之,南北朝時,梁‧徐君倩寫下守歲詩《與內人共坐守歲》: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裡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唐‧杜甫也寫了《杜住宅守歲》,詩云:
守歲阿鹹家,椒盤已吹花。
客家人守歲主要是"點歲火"。"點歲火",即用特製的油燈點火。家裡最少點三盞燈:一是廳堂、一是門口的"天燈"、一是灶臺上的灶神燈。除此,村中較近的廟宇,家家戶戶都在神壇前的 案桌上點一盞,村中無廟宇的則在" 火廳"中點。所點的"歲火"都要不斷添油,直到天亮。
家庭主婦把廟中或 火廳中的歲火移回家裡,路上不能讓它熄滅,到了家裡還要繼續點明。點"歲火",亦稱"光年",有"一年中光明願遂"之意。所以,家庭主婦要經常去觀看燈盞裡有沒有油,是否"開花",有無熄滅等,若見到"燈花"就很高興,認為是吉祥之兆,若燈火被風吹熄或被踫倒,主人就很驚恐,認為是不祥之兆。至於"守歲",就不一定到天亮,家中大人小孩坐在一起敘家常,想睡就睡。近年電視普及之後,全家人一起看電視,敘家常,直達午夜之後,接著迎新年,放鞭炮、焰火,稍事休息,便"開門"。"守歲"之因,也許就是席振起在《守歲》詩中所雲:
相邀守歲阿鹹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遍從此夜惜年華。
"守歲"除愛惜生命、愛惜光明之外,還有辭舊迎新之意。客家人都在年三十笊好飯,留到初一喫。江西省南康縣客家人除夕晚上灶膛留火種,作初一生火之用,寓有"不斷煙火",年復一年延續之意。
大年初一。初一是春節正日,也"大年初一"。從這一日開始進入歡度春節的高潮。喫、喝、玩、樂、探親訪友,歡歡喜喜度過十天半月。客家人俗語說:"年到初一二,家家打鬥敘。年到初三四,人客來來去。的到初五六,有酒又無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缽。年到初十邊,依舊同先般。年到十五六,食了餘剩肉,耕個耕,讀個讀。"也有"有喫有喫聊(玩)到二十"之說。
初一,自午夜開始至早晨,鞭炮不熄,此伏彼起,十分熱鬧。午夜放鞭炮是辭舊迎新,接著便是"開門"、"迎財神"。時間不一,認真的事先要擇好吉時,屆時開門迎財神,一般的在淩晨或清早,"懶"一點的,天大亮纔起床。各家起床最早的是主婦,她早起洗刷鍋灶,燒水,擺好供品,然後纔請男人起"開門"放鞭炮。閩西等地客家人的供品有講究:上供時米中要插12雙筷子、12根大蒜(閏年各加一),放黃紙錢、白紙錢、桔子、袖子等,有的還有銀元,取"有財有食"之意。有的加插"歲飯花",取"來歲和花發"之意。寧化等地,舊時這天請男人起床不叫"爬起來"、"起床",而是叫"出首"。"首"在這裡不指頭,而是"窩"的土稱,"出首"是"出窩"的意思,舊時挑擔做生意的人也都是這種叫法,大概是"遠走高飛"的意思。而"爬起來"、"起床"含有摔倒或休眠的意思,故認為不吉之言。這天早晨各地都呈現一派熱烈、歡樂、生機勃勃的新氣象。正如王安石《元日》所描述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開門"之後,便是早餐,有的喫素,有的喫葷。素餐:閩西客家素食主要有團圓場丸、紅棗、花生、糯米甜飯,都是吉祥之物。也有用芹菜、蘿蔔絲等煮米茶喫。贛南南康縣等地客家人也是素食。贛南信豐縣客家人喜歡以富菜(芹菜)、豆腐下飯。拜祖回家後喫果子茶。葷餐:主要有雞、肉、魚等。寧化等地食葷者,一定有一盤白斬雞和一碗長命菜",家中之最長者和最小者喫雞腿。桌上要多擺碗筷,每席都要斟上酒,意味著一年伊始,有酒有肉"有喫"的吉兆。無論葷食、素食都不喫粥,且不能喝米湯,俗稱"初一喝湯,出門下雨"。
早餐後,普遍的是拜祖宗和社官。這是男人的事,而婦女一般不出門,在家做擂茶。有的地區自早餐後就忙於〝拜年",首先到岳父岳母家(本村的),而後再上親戚朋友家。見面都說好話。每戶家裡都備有桔餅湯、茶、酒、糖果、水果、蜜餞、 煙和臘肉、鹵肉等食品,品種視家境而異。上門後,主人接待的第一項目是敬一杯桔餅湯,口稱"喫了吉吉利利,萬事如意"、"一百歲"等。其他東西可喫可不喫。至親者,要給主人最老的或最小的紅包,小孩上見主人要給紅包、桔子或糖果以及雞腿。初一拜年的習俗,是從中原古俗傳承而來的,至今河洛地區仍有此風。有些地區初一不上門拜年,只是在公共場所玩。鄉村中,在拜祖後,已分居的兄弟叔姪,或親近"親房叔伯"聚在一起喝酒"談天",每家都送上一壺水酒和一、二盤下酒菜,大人小孩湊在一起,顯得非常親切、熱鬧。大年初一這一天有許多規矩;不笊飯、不掃地、不挑水、不打罵人、不洗衣服、不做針線活、不討債、逢人說好話,不說不吉利的話,見面互祝:"新年好"、"萬事如意"、"增福增壽"等等。逢"四"要說"紅"(因"四"與"死"諧音),"書"要改為"賺"(舊時初一賭博特別盛行,"書""輸"諧音,故須改稱"賺"),不然不吉利。閩西客家人除夕前一天用大飯甑笊飯,稱"蒸歲(年)飯","歲飯"要供數日,取"歲有餘糧"之意。初二早晨重蒸食用,叫"食歲飯",到初五纔能用生米做飯。寧化、石城等地在初二就可用生米做飯,農民初五不用生米做飯,說是五穀神生日。
大年初二。正月初二開始探親訪友,自然首先要拜嶽父嶽母的年,客家人稱"轉外家"。梅州客家人凡在上一年新婚的"新姑丈"和妻子一同"上門"拜見岳父岳母。過去,新姑丈上門會被戲弄,給他戴破笠帽,臉上抹鍋灰,弄得"新姑丈"狼狽不堪。連城民諺說:"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指太遲了)。"初二開始,各家分別宴請"姑婆大姐",請"新年飯"。梅州地區民謠道:"初一就話初一頭,初二又話新年頭,初三又講窮鬼日,初四就話翻一日,初五、初六神下天,七不去,八不歸,九九十十看到獅,十一、十二龍燈出,十三、十四過月半,索性過了月半才來歸。”這首歌謠愉快、詼諧地唱出媳婦回娘家後不願轉來的理由,這些理由正好將年初一至正月半的習俗串連起來。
初一、初二,客地有不動掃帚的習俗。各家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如何佈滿厚厚的瓜果皮、煙灰、糖紙、炮竹屑,都不得掃地。客民認為在這個日子掃地,會掃走家中的財氣。這個習俗也是由來很久了。五代《錄異記》載有“如願”的故事:廬陵歐明過彭澤湖,被湖神青洪君請去作客,待之甚厚。有一吏告訴歐明,當青洪君問需要什麼時,你只要“如願”。果然,青洪君問歐“何所須”,歐依照官吏教的話說了,青洪君不得已,將如願送與歐。如願,青洪君的婢女。歐明把如願帶回家後,凡他有所求時,皆能很快滿足,“數年後大富”。後來一年的初一,如願起床晚了,歐明就打如願,如願跑入糞帚。歐明又用杖打糞帚,喚如願,如願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歐家逐漸衰落了。以後,民間就有了初一藏糞帚的習慣,怕把如願掃走,失掉家中的財氣。“如願”的故事,現在很少為客地所知,但是不動掃帚的古代遺風在客地卻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初三是“窮鬼日”,到這天才把積了幾天的穢物清掃出去,這叫“送窮鬼”。“送窮”,早在唐朝韓鄂的《歲華紀麗》一書中就有記錄:“孟春晦日(陰曆一月三十日),脯聚行樂,送窮”。關於“送窮”,也有一個故事:顓頊帝時,宮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給他新衣,就撕破,並用火燒後才肯穿。宮中人都叫他“窮子”。窮子死於正月晦日,為他送葬時,人們說:“今日送窮子也”。“送窮”的說法就此相沿下來。民間把“送窮子”的“窮”逐漸說成了“貧窮”的“窮”,將家中穢物掃出叫“送窮”。明代陳耀文《天中記》記有池陽(今陝西省涇陽縣附近)風俗:正月二十丸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書中有“送窮鬼”條,書中說“送窮鬼”的時間是正月初六,作法是把垃圾掃聚一處,再放上七個煎餅,在當日清早人們還未出門前就把穢物、煎餅一齊扔到街上,就叫“送窮鬼”。上面所說的“送窮”時間和“送窮”的作法都與現在客地流行的風俗不太一樣。
年初五,“出年界”,是上工、開市的日子。這一日要祭天神,因為這日“神下 天”。
年初七,一般人家要吃“七樣菜”。七樣菜中,芹菜、蒜、蔥、芫荽(香菜)、韭菜五樣是必有的,另外兩種魚、肉或其他菜均可。七樣菜要同時煮熟,全家分食。客地吃七樣菜,是借菜名的諧音,取其吉利:芹菜的“芹”諧勤,蒜諧算,蔥諧聰,芫荽用“芫”字諧緣,韭菜的“韭”諧久,魚諧餘,吃肉表示富裕。吃了這七樣菜,人就能勤快、會算、聰明、有緣、長久、有餘、富足。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初七日……以七種菜為羹”,可見客地吃七樣菜是沿襲了南楚一帶的風俗。值得提一筆的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甯國府除夕祭宗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及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中所描述的甯、榮兩府在除夕、元宵的各種儀式、活動,均與現今客地流行的傳統活動相仿。

二、 元 宵 節

中國傳統上把陰曆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節,十五日夜稱為元宵。宵,即夜。元宵節的賞燈活動在唐宋之際已很盛行。史書多有記載,且常見於文人詩句。元宵節,客地稱為“正月半”,這也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從正月十一、二日開始,大街小巷到處張燈結綵,爆竹炸響,煙花燃升,沿街可見舞龍燈的隊伍。正月十五日上
午,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在祖公堂掛上白油紙做的小燈籠,由家中男性將燈點燃,俗稱“添新燈”,以示家中添了新丁(客話“燈”、“丁”同音)。掛燈前要祭祖公和天神,請他們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這日中午或晚上人們延請親朋好友歡宴。入夜,鬧花燈的活動開始了,在一片鼓樂聲中,各村各姓舉出自家紮制精緻的各色花燈、龍燈,男女老幼尾隨觀看,歡天喜地。許多村莊、鄉鎮還進行鑼鼓大賽,花燈評比。在各路活動中,最令人興奮的還是放“孔明燈”,放焰火和“燒煙架”。關於“燒煙架”,宋代周密的《武林舊事》“元夕”條中記有:“……一入新正,燈火日盛,……宮漏既深,始宣放煙火百餘架,於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現在客地製作的煙架種類繁多,新意競出,諸如“百鳥朝鳳”、“天女散花”、“金穀豐登”,不一而足。人多財足的大姓互賽燒煙架,放禮花,競呈奇技,如梅城張家圍的張、黃兩大姓,每年都要比賽,觀者如潮。另外,元宵之夜五華縣的“馬燈”、大埔縣百侯區的“舞鯉燈”、青溪鄉的“舞黑蚊”、平遠縣的“船燈”、豐順縣埔寨鄉的“燒火龍”、“賽紙花”等也頗具特色。未以來相沿有元宵節吃湯圓(圓子)的風俗,《宋詩鈔》周必大《平園續稿》有《元宵煮浮圓子》詩。現今南北各地都有這個習慣,客地也不例外。節日的慶祝活動持續到十六、七日才結束。

三、 天 穿 節

宋以前,以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節,現在客家部分地區還有這個節日,只是時間有所不同,如梅縣是正月二十日,花縣是正月十九日等。相傳這日是女媧補天的日子。據清代著名學者俞土燮《癸已存稿》卷十一“天穿節”條中的考辨,可知“天穿”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是取“雨水屋無穿漏”的意思。宋以前的風俗是用紅絲線繫住煎餅投到屋頂上,為“補天穿”,所以宋代李觀有“蝸後沒後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閑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韻書》在有關“天穿節”的記載中說“蘇軾詩曰‘一枚煎餅補天穿’”,廣東《花縣誌》(舊志)中說:“李太白詩云:‘一枚煎餅補天穿’”。上述兩書都將“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作者搞錯了。現在,客民的農村婦女在這天要把甜飯做成大圓塊,用油煎熟後,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天穿節時,客地農民不下田耕作。他們認為如果在這天下田,全年將出現乾旱。

四、 觀音生日

觀音菩薩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佛教把她描寫為一個大慈大悲的,能應機以種種化身救眾苦難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見《法華經》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二五)。正因為如此,客民對觀音菩薩很尊敬,在客民住宅的祖公堂中,除了供奉自己祖先的牌位外,還在祖公堂右側門媚之上供奉著觀音菩薩的佛龕,讓他隨歲時享受香火。佛教說陰曆二月二十九日是觀音的生日。每到這天,客民就要在祖公堂點上香燭,搬上糖果、糕餅、青果、麵條等齋盤敬觀音。現在敬觀音,主要是老年婦女做了。

五、 太陽生日

為紀念明朝未代皇帝崇禎(朱由檢)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於北京煤山遇難,客地定該日為太陽生日。現在,主要是老年人和婦女仍遵循這個風俗:這日早上七點鐘,面朝太陽,用糖果、麵條、糕餅等齋盤祭太陽,並用生油炒麵祭天神。這個紀念日可能始于明末南遷的遺族。這些明代遺民以此來寄託他們對漢族政權的懷念,對清代滿族政權的抗拒。該紀念日能保留至今,也反映出客民所具有的強烈的漢族意識。

六、清 明 節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淮南子‧天文》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時間是陽曆的四月五日或六日,正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大好時節。從古時起,清明即是一個緬懷祖宗功德,祭奠先祖亡靈,為故去親人上墳掃墓的哀日,又是一個踏青賞春的郊遊假日。《夢梁錄》記南宋都城(杭州)清明的風俗為:“禁中前五日,發宮人車馬往紹興攢宮朝陵。宗室南班,亦分遣諸陵,行朝享禮。……至日,亦有車馬詣赤山諸攢,並諸宮妃王子墳墓,行享把禮。官員土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車馬往來繁盛,填塞都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空歌鼎沸,鼓吹喧天,……篩酒貪歡,不覺日晚”。客地保存了清明踏青掃墓的舊俗。清明節前後三天都是祭掃的日子,上墳當天一清早,各房老幼穿戴齊整,帶上果品、茶酒、香燭、紙寶、大三牲(現在主要用雞、生魚、豬肉),有條件的人家還要請上鼓樂師往祖先墳場去。到墓塚後,先將墓場四周的雜草除淨,把用雄雞血塗抹過的草紙桂在碑額上,稱為“掛紙”(有的用石塊壓住草紙),然後在墓前插好香燭,擺上供品(在墓側後土神位上,依照“男左女右”的規矩也要供一份三牲)。安排妥當後,各房按輩份高低排好,站在“墓塘”上開始祭拜。首失面對祖先亡靈跪拜三次,行三獻禮(三次獻酒,每獻一次後都將酒灑在墳前,因“酒”與“久”諧音,取“長久”之意),再獻上清茶。拜畢祖先,再祭拜後土神。然後在墓前鳴放鞭炮,焚燒紙寶。做完這一切之後,向亡靈最後跪拜一次,稱為“辭神”。歸來後,各家可請客人歡宴聚飲。清明日,客地還有在門口插青草,吃清明飯的習俗。據說,這樣做,可保佑全家一年無疾病。清明飯的做法:用艾葉、芒麻葉、雞屎藤煮水(或磨碎),拌上米粉或麥粉,加入白糖,蒸熟即成。

七、浴 佛 節

陰曆四月初八是浴佛節,也稱佛誕節,這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佛教傳說,釋迦誕生時,有九條龍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據此,每逢佛誕日,寺廟的僧侶便舉行“浴佛”活動,用各種名香浸水灌洗佛像(有的用清水)。另外,寺廟還舉行拜佛祭祖,施捨佛教徒等慶祝活動。浴佛節在客地部分地區流行,如梅縣。佛教在梅縣的影響較大,所以每到四月初八,善男信女們便紛紛趕赴寺廟參加浴佛會。其他群眾在這日有用三牲請親朋吃飯的習慣。

八、端 午 節

陰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國古人認為五月是個不吉利的月份,《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這是因為進入五月後,天氣變得潮濕、溫熱起來,各種蟲害、病菌趁勢活動猖撅,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古人採取了種種防病治病的方法,如《大戴禮‧夏小正》記:“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俗也”(即用蘭草煮水浴身,因此唐宋間稱端午節為浴蘭節);《荊楚歲時記》:“五月初五日四民並蹋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避毒氣,是日競渡、采雜藥”,明朝劉若愚《明宮史‧火集》:“(五月)門兩傍安蔓蒲、艾盆。門上懸掛弓屏,上畫天師或仙子、仙女執劍‘降五毒’故事……初五日午時,飲硃砂,雄黃,菖蒲酒,吃棕子,吃加蒜過水溫淘面,賞石榴花,佩艾葉,合諸藥,畫治病符。”客地的端午節大體上繼承了傳統的做法。每逢端午,除了準備好酒食在祖公堂祭天神、龍神、祖公外,還要折桃條、艾枝或菖蒲、黃刈藤等插在門上,這叫“掛青”。人們將蒲根和少許雄黃投入水井、水缸,這日人人都要喝一點雄黃酒,並把酒塗在額頭和手心上。有的地方用蘇茅、襪草、庫子草等泡水洗澡,或以所用“掛青”煮水浴身,以求防除皮膚病。也有的人家在門上貼鍾馗像,說是為驅鬼。此外,家家都要吃粽子,近水的城鄉以前還舉行龍舟競賽。《嘉應州志》、《龍川縣誌》等均有關於端午龍舟競渡的記載。客地流傳的端午吃粽子、劃龍船是為紀念屈原投洎羅的說法,與南楚的傳統說法頗為一致。

九、天 賦 節

陰曆六月初六,客地各舊縣誌均載為天賦節。天賦,即天賜。這個節日起自宋代真宗帝時,《宋史‧真宗紀》三云:“(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丙申,詔以六月初六日天書再降日為天贓節。”歷史上,這天要宰牲榨粉,鼓吹迎神,共慶早稻登場。客地稱這日為伯公(土地神)生日,要祭伯公,還要吃用新米做的米糕飯。據說,這天晾曬衣服、書畫,可以防蟲。

十、乞 巧 節

乞巧節的時間是陰曆七月初七,亦稱七夕節。提起七夕節,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美麗神話。這個神話起源較早,漢代《風俗通》已有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經過歷代民間的反復演繹,才變成今天婦幼皆知的神話傳說。晉朝葛洪的《西京雜記》記有漢代青年女子七夕夜乞巧的事:“漢踩女以七月初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以後的《荊楚歲時記》、《武林舊事》、《夢梁錄》等書都有關於七夕節婦人女子當日夜晚在廣庭擺香案、酒果,對月穿針乞巧的記載。這個節日在客地舊縣誌都有所錄,但現在只有個別地區過七夕節,做法和傳統基本一致:青年婦女在節日夜晚設八仙桌、酒肴、瓜果、各色花卉,向天請供,向織女星乞求智巧和美滿姻緣。客地還傳說織女渡河時,天門會大開,因此孩子們饒有興致地在七夕夜裏與阿婆、媽媽們坐在屋前禾坪或庭院,靜靜地仰望星空,希望能看到天上的宮門大開,看到牛郎織女的歡聚。客地有的地方還有一個關於七月初七的動人傳說:漢代大儒董仲舒的母親是天上的仙女,每逢七月初七日,董母要到下界江湖中洗浴,董趁母洗澡之際,拿起母親放在岸邊的衣服,這樣母子才得以相會。因此,鄉間婦女認為經過仙女浴過的水清潔、甘甜,儲藏起來可期年不壞,還有治病的功效。直到現在,仍有部分地方如龍川縣的一些老年婦女在七月初七黎明到江邊汲水,博羅縣的一些婦女卻在當晚十二點去井臺提取井水,回家貯存在瓦罐中,以備飲用。

十一、盂蘭盆節

孟蘭盆節在客地稱為“鬼節”或“亡人節”,也有的地方稱為“七月半”,時間一段是陰曆七月十四或十五日,也有的地方是在十三日或十六日。直到民國,每逢“七月半”,各家要在祖公堂用齋果、酒食祭拜祖先。有錢的人還要延請僧尼誦經,誦經後為亡靈燒紙衣、紙寶、紙船等,稱為“燒衣”。鄉間有的人還用竹竿桂上紙錢插在田頭,叫“掛田錢”。現在,這天多不祭祖了,只是家人高高興興地聚一聚,或宴請一下親朋好友而已。另外,農家認為從這天開始,田裏的晚造秧苗都已插好,可以洗乾淨秧盆、秧鏟,洗乾淨腿腳,以後就不下田了。各家要做“田圓”(用白糖、糯米粉作成元宵大小的圓丸)用竹簽串成串)吃,一串串的“田圓”象徵秋天將要豐收的稻穀。七月一五日。寄地的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寺廟參加盂蘭盆節。盂蘭盆節是一個從南北朝梁武帝時始設的佛教節日。“孟蘭盆”是梵文音譯,意思是“救倒懸”。《盂蘭盆經》說釋跡牟尼的弟子目連不忍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饑餓、倒懸之苦,求佛救度。釋迦牟尼要目連在七月十五日備百味之食,供養十方佛僧,借佛僧的恩光可以使母親得以解脫。佛教徒根據這個佛家神話,興起了這個節日。

十二、灶神生日

客家人認為灶神爺不僅掌管一家人的飲食,而且能操一家人的生死禍福。這是因為灶神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要上天去向天帝陳說各人平日的善惡功過,天帝將根據各人的不同表現降下福或禍來。所以,人們對灶神很恭敬,把他供奉在灶頭。
客地傳統上以陰曆八月初二為灶神爺生日。生日這天,各家要在灶頭擺三牲(大、
小三牲都可以,依經濟條件而定),敬灶神。此外,各家設酒置宴,還要吃“煎芋丸”。煎芋丸的做法很簡單,把芋頭擦成絲,拌上生粉、鹽、水揉勻,也可以再加上花生末,做成丸狀,油煎熟即成。這個節日主要是在農村過。有的地方(如蕉嶺的玉溪、金盤橋等地)在此日走親戚、看朋友,放鞭炮,比過年還熱鬧。

十三、中 秋 節

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日正是三秋的一半,因此稱為“中秋”,也正是金風送爽、天高雲淡的時節。節日當天,客家人要擺齋盤祭天神、龍神和祖公,晚上要祭宅神,親戚朋友之間互贈月餅,歡慶佳節。關於八月十五日送月餅,北方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南宋時,北方一些漢人不滿金人入侵中原,準備組織反抗。但是金人控制很嚴,為了傳遞消息,統一行動,就把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指金兵)”的字條藏在月餅中,用送月餅的方式聯絡群眾。後來,八月十五成為一個民間反抗外族侵略壓迫的紀念日。無論南方、北方,都繼承了八月十五互送月餅的傳統。中秋節中,客家人殺雞宰鴨設家宴,要吃煎芋丸,蒸粘米飯,節日夜晚的活動主要是賞月。入夜,明月高懸,人們在庭院擺上桂圓、花生、柿子、糖、月餅、香茶等,失對月跪拜,叫“拜月華”(現在已不拜了),然後家人高高興興地共賞明月,邊飲茶,邊吃瓜果、糕點,另外還要剝食抽子和芋頭,俗稱“剝鬼皮”。

十四、重 陽 節

重陽節是陰曆九月初九,客家人也稱為“重九”。因為古人以奇數為陽,九月又初九,月日都逢九,故又稱“重陽”,或“重九”。九月初九,客民要在家祭祖公,有的還要到祖墳場上去拜掃先塋。很多人在這天願意到有神廟的地方去登高。因此,重陽時客地名山古?遊客如雲,山上神廓裏香火鼎盛,敬香者在求神賜福,而更多的是在秋陽照耀下,奮力攀援,登上頂峰“一覽群山小”。登高的起源,據南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汝南桓景與仙人費長房有交。一天費對桓景說,“九月初九你家中會有災禍,全家應作彩囊盛上茱萸系在臂上茱萸用以避邪),要飲菊花酒(菊花酒為延壽),登往高處。這樣做才能避災。”桓景聽從勸告,帶家人外出登高,待傍晚返回家中時,只見雞犬牛羊全部死去。費說:“這可以代人受災了。”以後就留下了重陽登高的習俗。客地的登高也是沿習了漢以後的風俗,但現在已沒有插茱萸,飲菊花酒的習慣。

十五、冬 至 節

冬至節也叫冬節,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或二十三日,這是一個很為客民重視的節日。節日時,客民傳統上要蒸糯米糕、做圓飯祭祖公,俗稱“團冬”。各家要吃糯米飯、圓飯,這叫“補肚”。冬至時,客地還有一個習慣:家家都要在冬至日釀“冬至酒”,做“冬至肉”(煙肉)和醃冬菜。人們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厚,用它釀出的米酒可以久藏不壞;冬至做的煙肉、冬菜也宜乾保存。客民中流傳著“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滿山走”的民諺,這是說冬至時的羊肉,夏至時的狗肉吃了很補人。因此,冬至前後市場上羊肉生意興隆,各家各戶都要買些羊肉回來煮酒“補冬”。重視冬至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冬天已到,春天快來了,如杜甫《冬至》詩云:“冬至陽生春又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