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1938年-),出生於台灣苗栗縣,本名朱川泰

朱銘1938~
  • 個人簡歷
  朱銘一九三八年生於台灣苗栗通霄的窮苦農家,十三歲那年,拜師學雕木刻,其師擅長寺廟人像與中國歷史人物。其間,他不但秉承了師父對傳統題材的熱度,還掌握了木雕的精髓。不久,他便自立門戶,並成為傑出的手工師傅。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一九六八年,再次拜師,這次是台北楊英風的門下。楊英風是著名的雕塑家, 曾留學日本和羅馬,擅長大型抽象不銹綱作品。朱銘身子結實但清瘦些,楊英風鼓勵他學太極,以便強身磨練意志,就在學習太極的過程中,朱銘領悟了身、心、力 量的來源與制衡,以及矢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哲理,創作了一系列單件及對招的太極作品。
  後到紐約訪問,受美國普普藝術的影響,創作了人的系列-「人間」,木刻上色彩粗獷,或保麗龍鑄銅,被綑著的人像型態扭曲,沒有臉容,但表情氣鼓鼓的,呈現一般詼諧、活潑、豪放、野性的味道。
  因受陶藝家陳景亮的影響,製作陶魚、陶人。們陶板有其限制,乃開始捆捲捲海綿,而後鑄銅手法完成「運動系列」。

  • 創作觀點
  朱銘對於自己作為一個「人」,以及一個「藝術家」,他最感謝的是一自然。不管淵源於主題、材料、觀念所造成風格上的變化,而唯一不變的是-他從自然生命中所領悟出的創作態度,一股自由無拘束的壯闊氣概。

  • 傳統木雕
a0015s.jpg (3218 bytes)
朱銘 玩沙的女子  1961
檜木  40x30cm
a0016s.jpg (3607 bytes)
朱銘 媽祖  1972
黃杞木  53x39cm
a0017s.jpg (4145 bytes)
朱銘 正氣(關公像) 1973
黃杞木  80x25cm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a0018s.jpg (5202 bytes)
朱銘 同心協心1975
樟木  173x75cm
  • 太極系列
a0019s.jpg (4528 bytes)
朱銘 太極 木雕 1980
高130公分 北美館藏
a0020s.jpg (4928 bytes)
朱銘 太極 銅
  • 人間系列
a0021s.jpg (5532 bytes)
朱銘 人間 雕刻作品
a0022s.jpg (6787 bytes)
朱銘 人間 雕刻作品
  • 運動系列
a0023s.jpg (6257 bytes)
朱銘 摩托車
a0024s.jpg (5464 bytes)
朱銘 韻律操一
 
a0025s.jpg (3962 bytes)
朱銘 韻律操二
 
a0026s.jpg (5825 bytes)
朱銘 韻律操三
 
a0027s.jpg (6367 bytes)
朱銘 單槓
 
a0028s.jpg (5862 bytes)
朱銘 高爾夫球
 
a0029s.jpg (4036 bytes)
朱銘 越野車
 
a0030s.jpg (6148 bytes)
朱銘 你丟我撿

  • 作品特色
  • 傳統木雕
朱銘早期的作品,基本上要溯源自他的出身和背景和學徒生活的磨鍊。在農村長大,又當過牧童的朱銘,由於早年和大地和畜類的接觸,使他對自然始終抱有一份親切感。作品自然融合了個人對鄉土和傳統文化的愛慕與承續香火之情。
  • 太極系統
朱銘將「人」視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與自然的對立,「太極系列」是從人的本性出發,去接觸和模倣宇宙中自然的現象,藉此追求人與 自然溝通之路,所謂師法自然、處處有禪機。而後來的太極群像,注重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人物較收緊,不像過去那麼開展,作品均不加太多修飾,功力較過去深 厚,有如中國潑墨畫。
  • 人間
造形不分古今中外,有東方溫文儒雅的紳士,也有西方粗獷活潑的婦女。人物或站或坐;或直或斜,無不流露悠然自得的神情,表達出一種樂天知命的人生觀。作品部分上色,乃得之於古文物上色器物表面的靈感,木頭上塗上非常鮮艷的紅、綠、藍,創作手法更活潑自由。
  • 運動系列
朱銘本人很好動,靜不下來,除了體力好,思想也新。尤其是幾趟歐美巡禮,西方五花八門的藝術創作都曾讓他思索過,終於領悟到創作恁 是非常自由的,他存的是類同於孩童的嬉戲心理。“運動系列”和他向來所有的創作一樣,無所謂創作動機和用意,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發生,不過卻發現素材和動 態多樣化了。


朱銘

」,朱銘的「太極系列」中最後一個大系列「拱門」的首件正式作品
安放於交易廣場內的「太極」系列作品之一
作品「太極拱門」青銅製成,2000年
朱銘(1938年),出生於台灣苗栗縣,本名朱川泰。15歲初從李金川師傅學習傳統廟宇雕刻繪畫,30歲拜入台灣雕塑界大師楊英風門下,朱銘融合傳統木雕與現代雕塑的精神,逐漸發展出超越兩者的獨特風格。1976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創作了〈同心協力〉等以台灣鄉土為題材且又富含生命力的木雕作品,當時正值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議題沸揚之時,因此受到了藝文界熱烈的迴響。其後,朱銘融合文化精神與太極招式的「太極系列」作品,更確立了朱銘在雕塑界的地位。以個體或群體為題材來表現人間百態的「人間系列」,則展現了高度的調和性,以及多元利用陶土海綿不鏽鋼保利龍等新媒材的嘗試與挑戰。
自1977年在日本的首次海外個展開始,朱銘積極地前往亞洲歐美等國外舉辦展覽,加上1997年應邀至法國巴黎中心的梵登廣場以及在其他國家的公共空間的戶外展出,成就了朱銘在世界藝壇的地位。朱銘更在1999年於台北縣金山鄉創設了一座戶外雕刻美術館—「朱銘美術館」,讓他的作品與自然環境相互呼應。朱銘的作品表現中深藏東方之精神性,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藝術表現,更對於創作不斷追求革新的旺盛企圖,為台灣美術界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1938-1967 成長與接受傳統工藝訓練時期

1938年朱銘出生於台灣苗栗縣通霄鎮,父親朱李記,母親為王愛。本名為朱川泰,為家中么子 ,由於出生時父母親的歲數相加為92歲,故童年時小名「九二」[1]
15歲時跟隨鎮上媽祖廟(慈惠宮)的雕刻師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手藝,開啟雕刻生涯。在傳統工藝學習階段時,李金川曾說過:要把東西刻好,一定要懂得畫草圖,不要只是照著別人的圖或樣式來刻,否則,「雕刻師不會畫圖,就像建築師會造屋卻不會畫設計圖一樣。」[2] 於是學徒生涯中,朱銘白天雕刻晚上學畫。成名後朱銘不忘少年時期的這一位恩師,日後每當有媒體採訪他的藝術啟蒙及成功之路,朱銘總會提到,是李金川師傅為他打下好基礎。
經過傳統的3年4個月的學習出師後,朱銘先後在南庄、基隆、通霄等地擔任雕刻師傅,逐漸累積了雕刻的歷練。1961年朱銘迎娶同鎮女孩陳富美為妻, 為愛侶雕塑的「玩沙的女孩」,為其日後知名作品之一。此時期的朱銘,除了雕刻工藝品的事業外,更有心尋找一條通往藝術創作的道路。因此期間朱銘開始嘗試以 藝術類作品參加競賽,1966年作品〈相悅〉曾獲選台灣省第21屆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優選獎,隔年〈久別〉更獲台灣省第22屆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第3 名。[3]

1968-1979 楊英風門下的藝術學子時期

30歲時,朱銘更決心敲開藝術的大門,毅然拜入了楊英風老 師門下。自此朱銘從工藝雕刻正式踏入藝術創作領域,進入人生的轉捩點。楊英風重精神、重靈性的創作理念,深深地影響朱銘,楊氏教導朱銘「丟」的儉樸道理, 丟去手上已臻精湛熟練的技法和留在腦海中的形式:拋開形式,擺脫寫實,保留神韻。楊英風說:「我不時向他比較東西美學不同之處,強調東方美學的特質,還有 技巧上的反璞歸真」,這讓朱銘掌握了藝術美學的觀念。他說「我想這是我教給他最好的一課;認識了自己,肯定了自己」[4],在楊英風門下八年,朱銘逐步掌握了藝術生命的本質。
1976年3月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首次個展,朱銘一鳴驚人,各界佳評如潮[5],他創作的〈同心協力〉等充滿鄉土形象的作品,廣受台灣文化界重視及討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一連五天以專文介紹,日後被視為1970年代台灣鄉土運動的重要象徵,更奠定他在藝壇的位置[6]。 這年朱銘更獲獎無數,5月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七屆文藝獎章,以表彰其在雕塑領域的傑出表現。緊接著9月再以「從事木刻研究極具創意」之由獲得第14屆十 大傑出青年的榮銜。12月以〈同心協力〉、〈文聖〉、〈偉人〉、〈正義〉等木刻22件得到第2屆國家文藝獎的肯定。該年成為奠下朱銘邁入藝術殿堂的堅穩基 石。
但是朱銘卻並未停留於鄉土的造形,他又逐步發展出日後知名的「太極系列」(當時以「功夫」命名之)。這一新的創作嘗試,源自於楊英風的建議其學習太 極拳,一方面可以健身,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想啟發朱銘更進一步探索文化的精奧,來深化成熟朱銘自身的藝術層次。更由此學習太極的過程,讓朱銘體悟簡化了 「形」,更得以增加「精神」的內涵。如此一來,朱銘作品有了精神性的面貌與內涵,更獨創出個人的雕塑風格。
1977年,朱銘首次赴國外展出,地點是日本東京中央美術館,展出28件木雕的「太極」系列作品。此次展出贏得當地藝壇的高度評價。朝日新聞與產經 新聞均已鮮有的篇幅報導來刊登朱銘作品的照片和簡介。日本國立京都美術館館長河北倫明更言:「朱銘是有重量感的,這點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朱銘是有動感 的,這也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但是日本雕刻家中卻沒有人像朱銘一樣兼具兩種特性。」[7]

1980-1998 挑戰世界藝壇,確立自我風格時期

1980年代初期,朱銘已在台灣藝壇立足,然而,他並未以此自限,更開始了藝術生涯的另一個突破,醞釀思索一種生活化且具自由精神的創作主題,因此 他在台灣時即嘗試雕刻了小型的人間系列作品。加上當時前往國際藝術重鎮紐約的契機,他說:「我到美國去,是踏出國際的第一步,我認為非常重要。」[8] 在這個藝術風氣自由奔放的國度中,讓朱銘更加肯定新作人間系列多元開放的性格特色。
80-90年代是朱銘全面發展其藝術創作的時期,此時「太極系列」與「人間系列」並行發展。「太極系列」逐步深化它的語彙及精神體悟,太極初刻是從 招式簡化而來,但慢慢地,朱銘手下的刀斧不隨「形」走,開始隨「意」走,朱銘:「不單是刻這一招或那一招,而是走到這一招到下一招之間的演變」[9]。太極的創作在朱銘的體悟下,從有形到無形,兼備形似與神似。
「人間系列」則反映了朱銘對俗世人間形色人物的透觀和呈現,他說:「我為什麼要刻『人間』呢?我認為須刻一些生活的東西……『人間』比較生活化,製作態度也比較接近現代雕刻的理念—隨興而自由。」[10]從彩繪木雕開始,朱銘的人間創作,一再一再地自我蛻變,媒材上不僅止於木質材料,陶土、海綿、青銅、不鏽鋼等等,盡為他所用。題材上含括了俗世人物的眾生百態,三姑六婆、摩登女郎、運動員、出家僧眾等對象,一切均信手拈來。
此時期,朱銘開始陸續將作品介紹至國際藝壇。此時朱銘的藝術足跡遍及台灣、新加坡、香港、英國、法國、日本等地,國際展出的成績豐碩。展覽之外,朱 銘大型的戶外雕塑品,也陸續被裝置在國內外的公共空間,其中一個著名的案例是1989年朱銘在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邀請下,為香港的中國銀行大樓新建物設 置雕塑作品;為配合大樓的高聳氣勢,朱銘創作了一對太極系列作品〈又稱:和諧共處〉,其粗獷質樸的青銅質感,與大樓鋼鐵玻璃的冷冽光滑質感形成對比。

1999-迄今 藝術即修行之道

「人間系列-三軍」作品於香港藝術館展出
1987年開始,朱銘在台灣北端的金山進行美術館的創建籌備,逐步落實他的一個夢想。從無到有,從荒地變公園,美術館園區的規劃、整地、建築設計與 施工,朱銘無不親自參與,1999年,傾注朱銘一生積蓄和12年漫長的辛勞,朱銘美術館正式開幕,美術館成為他最大的一件作品,亦是他對社會及藝教領域最 大的付出與回饋[11]
此時期的朱銘在藝術創作上更不斷突破創新,2000年時,用抽象形式的「太極拱門」完美詮釋太極氣韻流轉的深意,來為太極系列劃下圓滿的句點[12]。 2005年發表「人間系列-三軍」作品,包含了抗戰英雄、現代的陸、海、空三軍四種主題,整個創作時間歷時四年,作品總件高達數三百餘件。三百多件軍人雕 像都是經過精心創作,每件都是獨立的雕塑藝術品。「人間系列--三軍」強調整體的視覺展呈,是結合雕塑、裝置與行動藝術的鉅作;經由部署軍隊落實裝置藝 術,並由總統親臨閱兵,實現一場行動藝術。「三軍」的完成讓「人間系列」發展愈臻成熟、愈走向完整性[13]
2007年開始,朱銘「人間系列」的色彩開始轉變,轉為白色。朱銘:「以後,我的雕刻上色只用白色……,這是一種成長!」白色的色彩嚐試,抽離了朱 銘以往利用彩色的說明性與裝飾性來描述作品身分與情境的表現方式,宣示著朱銘的藝術創作,將以呈現更純粹的造型世界,更力求透視本質的材質語彙為新方向[14]
朱銘的藝術成就持續獲得肯定。2003年,朱銘獲頒名譽藝術博士學位。輔仁大學鑒於朱銘對藝術追求與社會關懷的執著,並肯定其於成名後在台灣致力實 踐「種活藝術的種子」之理念,頒授該校首位榮譽藝術博士予朱銘,以示尊崇。來自學界的肯定之外,2004年更行政院文化獎,為台灣對文化界人士所頒發的最 高榮譽獎項,藉以表彰對文化維護與發揚有特殊貢獻人士之尊崇,為終身成就獎。
現今,年過七旬的朱銘,歷經種種戲劇般的人生轉折,仍以旺盛的精力與熱情,獻身修行於藝術之途。朱銘強調:「修行不是宗教道場裡的高妙玄理,而是平 常生活中日日的體悟與實踐。一般人聽到『修』,以為是像苦行僧那樣,其實不是,而是很平常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認為,藝術不是學習,而是修來的,所 以在藝術勞動中體會善心,在藝術工作中體會無我。這樣的人間修行,就是他所謂的「藝術即修行」。這是朱銘的美學體悟,更是他的人生信仰[15]
2013年1月5日,朱銘說,當今的台灣大學生不 知自己追求的是什麼,盲目模仿、抄襲國外事物,使得台灣社會缺少創新的競爭力,「我知道這樣子講會被人罵個半死。但實際上,很多大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 麼,所以當然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能做出什麼。」他又說,「經濟好不好」與自身的學習、創作無關,他這樣的說法是苛責、也是勉勵,「希望年輕一代能夠多吸 取養分茁壯。」[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傅姓與堂號

郭姓與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