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百家爭鳴
拼音:bai jia zheng ming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其實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横家、兵家、小說家等等。後人把小說家以外的九家,又稱爲“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響。

 

成語介紹


讀音

  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釋義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後指各種政治、學術派别;鳴:發表見解。   

  1、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後世稱爲百家爭鳴。   

  2、見 百花齊放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允許各種學術流派發表意見。

示例

  1、沒有~,就沒有科學的繁榮和理論的發展;   

  2、自春秋末年以來,中國的思想得到一個極大的開放,呈現出一個~的局面。 ★郭沫若《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

近義詞

  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反義詞

  噤若寒蟬、強求一律、一家之言

典故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家,……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聯合諸侯。

 

故事梗概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其實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横家兵家小說家等等。“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響。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鬥爭複雜而又激烈。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所謂“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横家、兵家、小說家等等。後人把小說家以外的九家,又稱爲“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

 

十大學派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

  5.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慎到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6.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7.縱横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8.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9.農家, 代表人物:許行

  10.小說家, 代表人物: 虞初。作品:《虞初周說》

 

儒家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阜)人,被後人尊稱爲“萬世師表”。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他認爲仁就是要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爲的准則是“克己複禮”。孔子首創私人教學,主張“有教無類”,認爲不分貧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張“爲政以德”,“節用而愛人”,使百姓“足食”,國家“足兵”,取得“民信”這種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觀和倫理觀。重視道德教育,特别是個人修養,強調關愛别人,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爲。   

  著作:《春秋》   

  孔子整理的《詩》、《書》、《禮》、《易》、《樂》五種教本,連同《春秋》被後人稱爲“六經”。   

  《詩》、《書》、《禮》、《易》、《春秋》被稱爲“五經”。   

  儒家學派在孔子以後發生分裂,至戰國中期孟子成爲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名孔伋)的弟子,有“亞聖”之稱。孟子的主張是複古倒退的,當時許多國王都認爲不合時宜。他主張“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他的倫理觀是“性本善”。   

  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時人尊他爲荀卿。 在政治方面,他主張“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也哲學方面堅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認爲人生來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就形成了人們"好利"好聲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過學習禮儀,通過法治,可以使小人變爲君子,普通人變爲聖人,荀子的這種主張,被稱爲"性惡論"。荀子改造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的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的儒學發展成爲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墨家


  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戰國初期魯國人。   

  
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反對世卿世祿制度,主張尚賢,任用官吏要重視才能,打破舊的等級觀念,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弟子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   

  他主張“兼愛”,消除親屬,貴賤的分别,同等的去愛所有的人。  

  “非攻”,譴責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尚同”,“明鬼”、“尚賢”等。   

  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願望

道家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爲《老子》,又名《道德經》,大約是戰國人編纂的。   

  老子把“”抽象化,概括未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發威,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絕對權威。   

  老子的哲學里包含着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

  政治上提倡“無爲而治”。無爲是指不妄爲,不胡作非爲,爲所欲爲。   

  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周。莊周是宋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的小官。後來厭惡官職,“終身不仕”。《莊子》一書,是由他和門人編成的。 又名《逍遙游》是與《道德經》齊名的道家經典。   

  莊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爲學說爲基礎而發展的。《莊子》一書更像是以故事的形式對道家學說加以解說。其中的語言形式對中國的古代小說和傳奇的文本表達有重大的影響。道家思想講究一切講究自然,不可強求,與儒家思想相反。

 

法家


  法家學派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後期法家韓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集大成者。   

  韓非是荀子的大弟子,與李斯同學,出身於韓國的貴族家庭。《韓非子》一書是他總結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韓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學派的長處,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

兵家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當時著名的兵書有《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孫子兵法》是孫武寫的一部軍事名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就出自這本書。今天此書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很多西方的軍事學校都把它列爲教材。戰國時期,孫武的後代孫臏繼承發颺了他的軍事思想,寫成了《孫臏兵法》。他們當時被稱爲兵家。

 

名家


  該派萌芽於春秋末期,鄭國大夫鄧析爲先驅。作爲一個學派,名家並沒有共同的主張,僅限於研究對象的相同,而各說差異很大。主要有“合同異”和“離堅白”兩派。   

  所謂“合同異”,即認爲萬物之“同”與“異”都是相對的,皆可“合”其“同”、“異”而一體視之。該派以宋國人惠施爲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曆物十事”,即“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等十個命題。   

  所謂“離堅白”,即認爲一塊石頭,用眼隻能感覺其“白”而不覺其“堅”,用手隻能感覺其“堅”而不覺其“白”。因此“堅”和“白”是分離的、彼此孤立的。該派以趙國人公孫龍爲代表,“白馬非馬”、“堅白石二”等命題由其提出。   

  合同異強調事物的統一性,離堅白強調事物的差異性。戰國末期,後期墨家對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糾正,提出了“堅白相盈”的觀點,荀子亦強調“制名以指實”。

 

陰陽家


  “陰陽”的概念,最早見於《易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到戰國時代,陰陽和五行漸漸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便是以“陰陽消息,五行轉移”爲理論基礎的宇宙觀。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曆數的統治階層,也稱“陰陽五行學派”或“陰陽五行家”。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列“陰陽家”爲六大學派之首。   

  “諸子百家”之一:劉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著錄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將其列爲“十家九流”之一。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使“諸子百家”(先秦至漢代出現的學術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最爲著名的學派不過有幾十家,有: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横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

 

縱横家


  縱横即合縱連横。   

  戰國時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爲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穀子.《漢書·藝文志》列爲“九流”之一。《韓非子》說:“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横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複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最後蘇秦失敗了,張儀勝利了。在張儀、蘇秦之後,齊國又出了一位著名的縱横家魯仲連,人稱布衣丞相,布衣之士!在後期最後一次操縱和六國抗秦,不過還是以失敗告終!

 

雜家


  雜家(zájiā)中國戰國末至漢初的哲學學派。以博采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爲特點,“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爲“九流”之一。雜家的出現是統一的封建國家建立過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結果。雜家著作以秦代《呂氏春秋》、西漢《淮南子》爲代表,分别爲秦相呂不韋和漢淮南王劉安招集門客所集,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但略嫌龐雜。又因雜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認爲雜家實爲新道家學派。   

  雜家,列於諸子中,是很鮮明的一派,因爲它是戰國末至漢初兼采各家之學的綜合學派。《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爲九流之一。 後有趙蕤著<反經>綜述雜家。  

  戰國末期,經過激烈的社會變革,封建制國家紛紛出現,新興地主階級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一。在這種呼聲下,學術思想上出現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爲一的雜家,雜家的產生,大體上反映了戰國末學術文化融合的趨勢。   

  雜家的特點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雜家雖隻是集合眾說,兼收並蓄,然而通過采集各家言論,貫徹其政治意圖和學術主張,所以也可稱爲一家。

 

農家


  農家,是先秦在經濟生活中注重農業生產的學派。呂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學術概論》中,把農家分爲兩派:一是言種樹之事;二是關涉政治。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農家列爲九流之一,並稱: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爲之,以爲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 “所重民食”也正是農家的特點,尊神農氏。   

  農家學派主張推行耕戰政策,獎勵發展農業生產,研究農業生產問題。農家對農業生產技術經驗之總結與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可見於《管子·地員》、《呂氏春秋》、《荀子》。

小說家


  小說家,是先秦與西漢雜記民間古事的學派。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小說家指的是一類記錄民間街談巷語的人,而小說家被歸類於古中國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爲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爲不入流者,劉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說家不在九流之列,影響甚小。然而小說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側面,卻是其它九流學派都無法所能代替的。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鬥爭的激烈和複雜。雖然流派很多,但階級陣線非常鮮明,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響。

出現背景


  一、周王朝實行分封制:這造成了諸侯國林立。由於中央王權的削弱,遠離王都的諸侯國被“王化”的程度有限,故土著文化(即本地文化)占主導地位。如:地處西陲的秦與犬戎等游牧民族爲鄰,其先原本亦是游牧民族,故驍勇剽悍;同時,由於處於周王朝龍興之地(周興於岐,今陝西渭水一帶),因此,也繼承了一些周代的文明。地處中原的三晉地區,由於地理原因(處於各國的中央),自然而然地成爲了周邊各諸侯侵伐的對象,四周諸侯國要擴張,就免不了揮師中原(三晉)。於是,爲了生存,各國不得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紛紛改革,成爲法家思想的發源地。魯國地處東方,以海爲鄰,同是又是周公(姬旦)的封地,其周王朝的禮儀制度保存得最爲完整,孔孟皆誕生於魯。相信如果沒有周禮的浸潤,是難以有孔孟之道的問世。

  二、各國爲能在激烈的兼並戰爭中取勝,都任賢用能。相繼打破世祿世卿制,隻要有賢能,不管“國籍”如何,不論出身貴賤,中要有富國強兵之策,都會受到重用。如:百里奚(氓隸之人,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將其從楚國贖回);吳起,伍子胥等。統治者作用各種人才,這在客觀上爲各種學術思想的出現提供了契機。

  三、每位“大家”既是學術者,又是學術思想的踐行者(如商鞅既爲秦孝公提供變法的理論,又身體力行地強制執行),同時又大都是教育者(如:孔子徒眾三千,墨子有弟子三百餘人。皆可“赴湯蹈火而不鏇踵”)。他們收集門徒有利於本家學術思想的傳播和完善。同時,在同别家的鬥爭中,不斷完善(如法家的韓非,便是汲取了各家的思想優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四、由於統治者重用人才的政策,這在客觀上刺激了人們渴望學得一技之長以幹榮華富貴,產生了強大的推動力。這與晉代的門閥制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五、各國聯繫的日益緊密以及人才的流動性,爲各家思想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人類總是對反對者有先天性的排斥性,因此,當一家之言與當權者不容時,他可能會禁止甚至扼殺這種思想。但春秋戰國的歷史大背景使這種扼殺難以奏效。如:韓非的思想在韓國不被韓王所采納,棄之如敝履,但卻得到了千里之外的秦始皇的高度讚賞。

  六、各家理想的執着追求。諸子百家對天下黎民都懷有巨大的歷史責任。他們都期望自己的學說被當權者采納,以救民於水火。盡管各家的措施有的看似殘暴,有的看似溫和,他們都可以爲了自己苦苦追尋的理想而殉道。孔子追求了一輩子仍不被采用;吳起,商鞅,先後殉道;墨子爲了天下的普通百姓而奔走呼號等。正是有了這樣一些不達目的誓不休,堅持不懈的執着追求者,百家學說才有了鮮明的特點和發展傳承的精神動力。

  七、社會的劇烈變革(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與轉型),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對上層建築產生影響。

 

百家合流

 

  百家合流是百家爭鳴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百家爭鳴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現爲爭鳴,後期則主要表現爲合流。如戰國後期兩個官辦學術中心,齊國的“稷下”與秦國的“呂不韋門客集團”,他們的學術活動,搞的基本都是百家合流。稷下學派的代表作是《管子》 ,其中既有德家思想,也有禮家思想,還有法家思想等,但是以“禮治”爲主;呂不韋門客集團的代表作是《呂氏春秋》其中包含的學術思想更雜:德、禮、法、術、孝、義等均有,以致有人將其誤爲雜家。其實,這是對其占主導地位的思想缺乏認識的緣故,雜家根本就不存在。《呂氏春秋》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是“德”,其餘均起輔助作用。

  百家合流的形式,一是理論上的合流,二是實踐上的合流。理論上的合流,禮、德、術等三家做得比較好。禮家,如前引《荀子》、《管子》;德家,如前引《呂氏春秋》;術家,如前引《公羊春秋》 、 《春秋繁露》等。儒家做得較差,但儒家將《五經》及各《傳》都納入到了其經典之中,這樣内容也較豐富,基本上也包括了禮、德、術、義等思想。實踐上的合流,主要指當時的統治者們出於自身的需要,同時立幾種思想不同的著作爲經,作爲治國的主導以及輔助思想。如漢初的“黄老之治”,曾立法家的《經法》 、 《稱》 、 《道原》 、《十大經》和老子的《德道經》等爲經;武帝時期,置《五經》博士,合《論語》、《孝經》爲《七經》等,這些都是在實踐上的百家合流。

 

歷史意義


  “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

  在“百家爭鳴”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也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並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長的過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並在日後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