莖瘤芥

莖瘤芥

莖瘤芥

  概述莖瘤芥在植物分類上定位爲:雙子葉植物綱,十字花科,芸苔屬,芥菜種葉芥亞種,大葉芥變種的變種。 其最初由野生芥菜(Brassica juncea)進化而來,其進化次序是野生芥菜芥菜--大葉芥 ( Var.rugosa BaiLey)--筍子芥(Var.crassicauLis chen et ang)--莖瘤芥。成熟的未抽薹以前的莖瘤芥,其地上部分高60至80 厘米, 地下部分主根長20至30厘米,整株一般重2至4公斤。地上部分的下部爲肥大的瘤莖,莖上長著十余片大葉;大葉的葉柄基部長著瘤狀的肉質莖,明顯的瘤狀凸起一般3到5個。瘤莖表皮青綠光滑,皮下肉質色白而肥厚,質地嫩脆。瘤莖部分,即青菜頭,一般每個重0.5公斤左右,大者1至1.5公斤。
  名稱由來清末以來,榨菜原料(農産品)與榨菜制成品(工業食品)的名稱一般統稱榨菜。雖然20世紀40年代初農業科學工作者對榨菜原料曾有過植物學的拉丁文命名,但未確定出一個准確的漢文名稱。50年代以來,人們爲便于區別,將榨菜原料稱爲青菜頭,其制成品叫榨菜。80年代前期,原涪陵地區和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專家楊以耕、陳材林等人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鑒定,將榨菜原料的植物學名稱定爲莖瘤芥(Var.tumida Tsen et Lee),仍沿用過去曾勉和李曙軒教授的拉丁文命名。
  形態特征莖瘤芥屬十字花科芸薹屬芥菜種葉芥亞種大葉芥變種的變種,其最初由野生芥菜(Brassica juncea)進化而來,其進化次序是野生芥菜芥菜--大葉芥 ( Var.rugosa BaiLey)--筍子芥(Var.crassicauLis chen et ang)--莖瘤芥。
  成熟的未抽薹以前的莖瘤芥,其地上部分高60至80 厘米, 地下部分主根長20至30厘米,整株一般重2至4公斤。地上部分的下部爲肥大的瘤莖,莖上長著十余片大葉;大葉的葉柄基部長著瘤狀的肉質莖,明顯的瘤狀凸起一般3到5個。瘤莖表皮青綠光滑,皮下肉質色白而肥厚,質地嫩脆。瘤莖部分,即青菜頭,一般每個重0.5公斤左右,大者1至1.5公斤。 煮熟的青菜頭拌上調料食用十分可口;其煮後的湯有一種雞湯式的鮮味。用青菜頭制成的泡菜,顯得嫩脆別致。現代科學化驗證明,它的營養十分豐富,每500克青菜頭含有蛋白質20.5克、醣45 克、鈣1400毫克、磷650毫克、鐵33.5毫克。
  生長發育莖瘤芥的全生長期一般210至230天,其中出苗至瘤莖(即青菜頭)成熟約 160至170天,抽薹現蕾至種子成熟約60至70天。
  莖瘤芥的根系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30日苗齡的幼苗主根長9至12厘米,側根4至6厘米,須根不發達。植株成長後,主根入土25至30厘米,側、須根縱橫分布在15至20厘米的耕作層中。直播者主根入土較深;移栽者主根較短,側、須根較發達。
  莖瘤芥莖的發育有3個階段。初期的苗齡階段爲縮短莖, 即子葉以上至最低膨大葉的一段,俗稱"鹦哥嘴"。中期,縮短莖上部與膨大葉莖部逐漸生長膨大,一般出現3層瘤狀或乳狀突起,成爲肥大的肉質莖。瘤莖呈淡綠色或綠色, 表皮有光澤或披灰白色蠟粉,莖皮下肉質白色。皮肉之間有少量易剝去的纖維管束,俗名菜筋。後期留種用的植株葉心頂端在2月下旬現蕾以後, 膨大莖逐漸延伸而成150厘米以上的薹莖。再由薹莖葉腋間的腋芽生出一次分枝,再抽生二次分枝,以後依次抽生三次、四次分枝,直至開花。單株分枝總數及多次分枝數隨播種期的延遲而逐漸減少。
  葉的生長分4個階段,即子葉、莖生葉、膨大葉和薹莖葉。 子葉兩片呈腎髒形,當出現3至4片真葉後,逐漸黃萎脫落。莖生葉生于縮短莖上,由5 個葉片互生成一個葉環。葉身由短小漸變狹長,葉柄明顯,但不肥大。膨大葉生于膨大莖上,葉柄和葉的中肋肥實多肉;葉長60至80厘米、寬30至40厘米;葉形有橢圓、卵圓、倒卵圓等;葉色有綠、淡綠、黃綠、暗紫紅等;葉面平滑或绉皺;葉緣波狀或鋸齒狀;葉背及中肋上常有蠟粉和疏軟的刺毛。薹莖葉葉身狹而短,生于薹莖和分枝上,是開花結實期的主要功能葉片。
  花萼及花瓣皆4片。雄蕊4長2短。雌蕊單生子房上位,密腺4個。開花在48小時內進行,盛花和散粉10至16小時。
  果爲斜生型長角果,果啄長0.4厘米至1厘米,果身長2.9至3.9厘米,果柄長1.2至2.5厘米。角果由綠轉黃即成熟。每個角果內生紅褐色種子10至20粒,千粒重1克左右。一般每株可收獲果實10至18克。以薹莖中上部的一、 二次分枝著果和著粒數最多,以一次分枝上的子粒最重。
  品種類型20世紀30年代,已有按青菜頭形狀命名的草腰子、豬腦殼菜、香爐菜、菱角菜(或羊角菜)、筍子菜、包包菜(或奶奶菜)、指拇菜、犁頭菜等名目。有按菜葉形狀命名的雞啄菜、鳳尾菜、蝴蝶菜、枇杷葉等名目。還有按産區命名的河菜與山菜。40年代又有三轉子或三層樓、潞酒壺、鵝公包、白大葉等品種。至80年化,品種已達40多個。但以上均系習慣分類,未按一定的科學標准。
  80年代中期,農業科技工作者按莖瘤芥肉質莖和肉瘤的形狀,將其分爲4 個基本類型:(一)紡錘形。肉質莖長13至16厘米,橫徑10至13厘米,兩頭小,中間大,如蔺市草腰子、細匙草腰子等品種。(二)近圓球形。肉質莖長10至12厘米,橫徑9至13厘米,縱橫徑基本接近,如枇杷葉、小花葉等品種。(三) 扁圓球形,瘤狀凸起大而鈍圓,肉瘤間的間溝很淺,肉質莖長8至12厘米,橫徑12至15厘米,如柿餅菜等品種。(四)羊角菜形。瘤狀凸起尖或長而彎,似羊角。這種菜只宜鮮食,不宜加工榨菜。如皺葉羊角共、短稈蔓菁菜等品種。其主要傳統栽培品種特征如下:
  草腰子長成後未抽薹時的植株高75至80厘米。三層瘤狀突起呈螺旋狀。耐肥,不易早期抽薹,較耐病毒病和軟腐病。
  蔺市草腰子 植株高65至70厘米。瘤莖上3層突起物呈螺旋狀排列, 下部較大。葉柄短而肥厚,葉緣多有紫邊。耐肥、産量高,抗病力較弱。全生長期 210天至220天,出苗至菜頭成熟一般160天至165天。
  三層樓植株高70至75厘米。莖上3層突起物排列較整齊, 大小大體一致。葉柄短,但不肥厚;葉略向內卷。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全生長期與蔺市草腰子同。
  鵝公包植株高65至70厘米。莖上瘤狀突起物形如雄鵝頭上的肉瘤故名。葉黃綠色,葉柄短而肥厚。耐肥。不易早期抽薹。
  白大葉葉片和膨大莖呈淡綠色,遠觀泛白色。瘤莖橫長,瘤突之間的間溝較深。適應性強,而肥。易空心,含水量高,宜鮮食,不宜加工。
  枇杷葉葉形呈枇杷葉狀,葉柄短而肥厚,葉基葉裂少,葉面平滑。葉長65至70厘米爲小枇杷葉,75至80厘米的爲大枇杷葉,90厘米以上的爲板葉枇杷葉。瘤莖呈黃綠色,瘤狀突起3層,中間一層稍突出,間溝淺。不易抽薹、空心, 耐病力弱。
  潞酒壺瘤莖呈圓形或扁圓形,中層突起物稍大,間溝淺。葉柄極短而抱莖,葉基無裂片,中肋較寬,葉面平滑。莖上和中肋皆披蠟粉。含水量較高,易開裂和空心。
  叉叉葉植株高80厘米左右。葉柄較小,莖葉有5至10對全裂葉片, 中肋略寬而內卷,葉身狹長,葉面微皺。瘤莖短,卵圓形,瘤狀突起1至6個,不甚規則,間溝深。適應性強,耐瘠薄,不易早期抽薹,耐病毒病。
  栽培一、環境條件:
  莖瘤芥不擇土質,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及表土深厚之壤土、粘質壤土等最爲適宜。苗齡期(9至10月)要求氣候濕潤,溫度較高;以後(10月至次年3月)則要求氣候溫和,變化均勻;結實期(4至5月)以溫度較高,氣候稍幹燥爲佳。
  二、栽培制度:
  莖瘤芥的栽培一般采取連作和間作。
  糧食作物區旱地栽培莖瘤芥,前作多爲紅苕,紅苕收後即可栽種莖瘤芥,莖瘤芥收後種玉米,如此循環,謂之連作。亦可與小麥或胡豆間作,即在兩行小麥或兩行胡豆之間套種3至4行莖瘤芥。莖瘤芥收後種玉米,小麥收後栽紅苕;玉米收獲較早,種上胡豆,紅苕收獲較遲,再種莖瘤芥。如此輪番下去。作物之間還能起到互補的作用。如胡豆的根瘤爲莖瘤提供了一定的氮素營養,胡豆和小麥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起到減輕病蟲侵害莖瘤芥的作用。而莖瘤芥的栽培馬能增進土壤肥力,爲糧食作物提供了較好的土壤條件。如此互相利用,互相促進,可達到糧、菜雙豐收的目的。70個代以來,沿江少數土壤肥力較高、水源方便的稻田也有進行水稻和莖瘤芥連作的。
  經濟作物區前作多爲棉花,少數爲煙草。蔬菜作物區前後作均是瓜、茄、豆類。
  栽種技術(一)育苗
  30年代初的作法是:擇一敞陽地作苗床,翻土細碎,以腐熟的堆肥、人糞尿、草木灰爲基肥。在白露至秋分間撒播種子,稀密適度。然後用細土或稻草或高梁莖覆蓋,以不見種子爲度。五六天後種子發芽,去覆蓋物。幹燥時,每2至3日澆水或施稀釋人糞尿1次。苗生長中隨時間苗,除弱留強,以培植壯苗。
  60年代以來,育苗趨精細。播種時的氣溫要求掌握適當。過高則易造成先期抽薹和品種劣變,也易受病毒病感染;過低則播時間遲,影響瘤莖生長,産量不高。苗地早挖早炕,清除四周雜草。苗床底肥還要求增施適量的磷鉀肥,以增強菜苗抵抗病毒的能力。每畝用種量400克以內,拌細土或草木灰, 于晴天上午或陰天均勻撒播。播種後如遇亢陽高溫,白天還須搭棚遮蓋,並經常澆水,保持苗床濕潤。苗現第一片真葉後,即開始間苗,並噴灑第一次農藥,防止病蟲侵害,以後第5至7天噴藥一次。若苗床基肥較差,早期追肥時可施適量尿素。
  (二)移栽
  50年代前,苗齡20至30天現真葉4至5 片時移栽, 畝植 1200 至2000株。50年代以後苗齡35天左右,苗現五六片真葉時,即須移栽。苗齡過長或過短,皆影響返青發棵和青菜頭的産量、質量。移栽宜于陰天或晴天下午。雨天或雨後土壤太濕時移栽皆不利生長。苗隨拔隨栽。拔苗前澆一次水,以免拔動時損傷過多的根須。苗的主根過長,易栽成迂頭秧,可去掉一小段,保留至七八厘米即可。畝植6000至8000株,亦可根據早播和遲播、植株高矮和葉面大小,以及土壤肥瘦調節栽植密度。栽時,泥土雍至根頸後壓緊,以不損傷植株爲度。栽後立即施定根肥,每畝稀釋後的腐熟人畜肥1噸左右。
  (三)田間管理
  30年代的作法是:移栽後3至5天,施一次薄肥,並注意對衰弱或枯死的進行補植。以後每隔20日松土、施肥一次,至收獲前共中耕3次, 施肥4次,每畝共用人糞尿1.5噸左右,用量逐次增加。施肥時注意不汙菜體。生長期中,隨時除掉雜草。不能剔摘葉片,任其枯黃,否則因傷莖不利瘤莖發育,且易感染病毒病。
  70年代中期以後,施肥除重施基肥外,主抓移栽後瘤莖生長前、生長中及後期施肥。
  (四)收獲
  最早可以在12月份,供鮮食。一般在立春至春分之間,菜頭未抽葶時進行。過早收獲,菜頭尚未成熟,營養物質積累不夠,産量不高。過春分後,菜頭水份漸多、皮漸厚、筋漸多、心漸空,用來加工榨菜則成率低,品味不佳。
  (五)病蟲害防治
  據30年代文獻記載,有蘿蔔葉蟲、蘿蔔蚜蟲、白粉蝶、黃蟻和根腐病等,以蟲害多見。
  蘿蔔葉蟲,又名藍蟲、豬婆蟲、母豬蟲,農曆十月內發生,危害最大,損失量常在十之八九。治法:細碎的幹牛檬子(紅檬子備用。浸泡人尿一晝夜, 加清水5倍,于朝露散後,以掃帚蘸灑菜葉上,隔半日,蟲即死。還可用蘿蔔葉誘殺。50年代以後莖瘤芥種植面積多,牛檬子資源漸少,改用化學農藥殺滅。預防方法有:莖瘤芥收獲後,清淨土中殘葉燒棄;栽種前早翻地,多曬日光;苗床四周撒草木灰、石灰或煙草粉;灑煤油或肥皂水。
  蘿蔔蚜蟲,俗名爲?(此字不詳),八九月發生。防治方法:每晨撒放草木灰、石灰、煙草灰,或灑肥皂水、煙草水、辣椒水、除蟲菊煤油乳劑等;保護七星瓢蟲、草蜻蛉、食蚜虻、寄生蜂等天敵。
  白粉蝶,九十月發生,幼蟲爲青蟲。以撒草木灰,捕殺蟲、蛹、卵,保護寄生蜂等辦法防治。
  黃蟻,發生在菜頭生長之際,齧食菜根,使菜枯死。以麥麸或米面拌白糖和砒霜,置于根下毒殺。
  根腐病,患株根部黴爛 ,枯萎而死,且生惡臭,有傳染性。30 年代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拔焚病株,灑石灰消毒;菜地妥善排水或與瓜類輪作。
  50年代以後,莖瘤芥病蟲害發現漸多。苗期有咬食葉片和根須的黃曲跳蚤(俗名跳虼蚤),有危害心葉的菜螟和猿葉蟲(又名黑殼蟲), 啃食葉片和蛞蝓等。營養生長階段,有危害植株和葉片爲主的霜黴病、白鏽病、灰黴病等。瘤莖發育期和種株期有軟腐病。全生長期中有病毒病和蚜蟲的危害等。
  霜黴病和白鏽病系兩種寄生性強的真菌。它會使葉片皺縮,黃褐而死。防治:注意菜地通風透光,排水良好;發病初以波爾多液或代森安等噴射防治。
  軟腐病谷稱"漩心"、"貫膿"。軟腐病菌生長而分泌果膠酶,使菜株細胞組織潰敗,養份外流而死去。防治辦法:徹底治蟲,田間操作勿使菜株造成傷口,防止病菌傳播和感染。發病前可撒施石灰、草木灰預防。發病後可用石硫合劑、代森安等噴射。
  病毒病俗名"縮葉病"、"蔔碗菌",屬蕪菁花葉病毒型,一經傳染,敏感性最強。發病初,心葉葉脈從部分以至全葉退綠透明,接著葉片出現顔色濃淡相嵌的花葉,葉片皺縮或歪縮,根須黑腐;種株則花薹扭曲、夾果叢生,嚴重者全身萎縮呈帚狀。傳染病毒的主要媒介是桃蚜和蘿蔔蚜。潛伏期長短決定于植株受蚜蟲危害高峰時的氣溫:20℃時爲10天,10℃左右爲30天。據1953年調查,原涪陵縣莖瘤芥葉病損失産量年均40%左右,重病區可達80%。防治病毒病的根本措施是治蚜蟲。涪陵沿江的蚜蟲每年可繁殖20至30代。9月上旬至11 月上旬爲第二個繁殖遷飛盛期,所以,不管苗期有無蚜蟲,均要噴藥防治。一般用樂果乳劑等,菜農多用煙草水加牛尿噴殺。病毒流行可以預測,按下列公式計算:
  Px=Tz/mt
  Tz爲莖瘤芥苗床3旬平均氣溫(℃),m爲苗床3旬平均日雨量(毫米),t爲3旬總降雨日數(天)。
  原涪陵地區農科所副所長李新予從1954年起經26年的試驗證明: Px值小于5時爲輕微年,6至15進爲流行年,16至30爲中流行年,31至59時爲大流行年, 預報較爲准確。
  (六)良種培育
  涪陵勞動人民對莖瘤芥良種的選擇和培育,是有認識了瘤莖的用途以後就開始的。但早期的良種培育不得而知。20世紀30年代初,已普遍認爲草腰子爲最佳種,羊角種次之,豬腦殼種再次之。以後又認識到犁頭菜也是良種。爲適應商業加工,要求菜頭大小要適中,平均重不過300至500克;肉質要肥厚,菜頭表面凹凸不很明顯,菜耳要稀少;菜筋要偏近表皮,易于剝去等。30年代中期以後,不斷有專家學者來涪考察,也幫助選種、育種。這時已有不少專事培育莖瘤芥優良種子的農戶,還有農業試驗場,將種子銷往縣內外。至40年代,良種培育更有發展。
  1953年,西南農業部責成西南農學院等單位組成"榨菜工作組",幫助和指導榨菜生産,總結老農豐産經驗,發現、鑒定和培育良種,剔去劣種。50年代,選出和推廣了草腰子、三層樓、小枇杷葉、鵝公包、潞酒壺等優良品種。1956年以後,沿江主産區的集體生産單位開始建立專門的種子基地。
  1959年,原涪陵地區農科所成立于原涪陵縣世忠鄉,一直把莖瘤芥良種培育作爲研究項目之一。60年代,農科所與西南農學院、重慶市農科紮等單位通力合作,在涪陵收集了40余個地方品種,整理出典型品種27個,並對其經濟性狀、含水量、空心率、耐病毒能力、成熟類型等進行全面鑒定。研究單位在發掘、篩選地方品種中,于1965年在原涪陵縣龍六公社勝利大隊二隊發現該地的草腰子種外形內質均優于其它推廣品種,遂以其發現地處蔺市鎮附近面取名"蔺市草腰子"。以後在省內外産區普遍推廣。
  70年代,原涪陵地區農科所對蔺市草腰子進行提純複壯和雜交試驗,獲得新的品系。1973年,采用單株系選法,獲得高産株系,經試驗,較原種增産10%左右。1974年以後,及蔺市草腰子雜交和連續回交,系統選擇,獲得了新的莖瘤芥品系。
  同時,爲了選育抗病種,1963年在原涪陵縣石馬公社太乙四隊重病田選留76個"三轉子"抗病單株,經過多年培育,獲得了"63001"耐病品種, 其發病率較蔺市草腰子低,省外引種亦表現良好。
  在1936年,我國著名的園藝家毛宗良及1942年農學家曾勉和李曙軒教授, 按國際慣例給“青菜頭”作過拉丁文命名。 毛的命名是: Brassicajuncea coss var Tsatsai Mao,其意爲“芸苔屬種菜變種──青菜頭”。曾、李的命名是: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nmida Tsen et lee。直到20世紀 80年代中期,經農業科學工作者的科研分析,在系統地對芥菜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正式確定“青菜頭”的植物學名稱爲“莖瘤芥”(Var. tnmida Tsen etlee),拉丁文命名的沿用早年曾、李教授的命名形式(縮寫)。
  莖瘤芥的用途是做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料,四川東部的土壤、氣候條件最適宜莖瘤芥生長,所形成的瘤莖部分尤爲肥嫩。目前,莖瘤芥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兩省,湖北、江西、福建、江蘇、安徽、河南等省也有栽培。
  煮熟的青菜頭拌上調料食用十分可口;其煮後的湯有一種雞湯式的鮮味。用青菜頭制成的泡菜,顯得嫩脆別致。現代科學化驗證明,它的營養十分豐富,每500克青菜頭含有蛋白質20.5克、醣45 克、鈣1400毫克、磷650毫克、鐵33.5毫克。(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