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姓語堂號

白姓     
拼音:bái xìng
白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7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73位。

白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遠古伏羲時期官吏白龍,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白龍,就是秋官,亦稱秋卿,就是後來的大司寇,掌管司法和刑獄,是傳說中遠古第一帝伏羲氏屬下官稱。
  顏師古在史籍《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注解:“師者長也,以龍紀其長官,故爲龍師。春官爲青龍,夏官爲赤龍,秋官爲白龍,東官爲黑龍,中官爲黄龍。”
  在白龍(秋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白龍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白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薑姓,出自遠古炎帝時期大臣白阜,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傳說,遠古時期,薑姓部落首領炎帝屬下有一個大臣名叫白阜,他精通水脈,爲疏通水道做出了貢獻。
  在白阜的後裔子孫中,便以先祖名字爲姓氏,稱白阜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白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遠古黄帝時期官吏白雲,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白雲,就是秋官,亦稱秋卿,就是後來的大司寇,掌管司法和刑獄,是傳說中黄帝時期的重臣之一。
  在史籍《史記·五帝本記》中記載:“黄帝時官名皆以雲命,爲雲師。”在典籍《集解》中則注釋:“黄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春官爲青雲,夏官爲縉雲,秋官爲白雲,東官爲黑雲,中官爲黄雲。”
  在白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白雲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白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四個源源:源於羋姓,出自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記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爲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荆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楚武王熊通元年,公元前740年),荆君自封爲武王。他的兒子於周莊王姬林八年(楚文王熊赀元年,公元前689年)遷都郢,改國號爲楚,從此稱楚國。
  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内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息縣),稱爲白公勝。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便發動了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着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自殺身亡。
  白公勝(熊勝)逝世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爲氏,稱白氏,是爲河南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爲氏的。
 
  第五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太王五世孫虞仲的後人百里奚之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周太王五世孫虞仲的後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視,爲春秋時期秦國大將軍。孟明視有二子,一是西乞術,二是白乙丙。
  孟丙,字白乙,孟明視之子,一說爲蹇叔之子,春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周襄王姬鄭二十五年(秦穆公嬴任好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在孟明視率領下,白乙丙與兄西乞術將兵襲擊鄭國,滅滑國,歸途過崤山時遭晉軍伏擊,全軍被殲,三將均被俘。後被釋放回國,白乙丙等知恥而後勇,三年後,又揮兵伐晉,渡河焚船,之後勇敗晉軍。白乙丙後積功升爲秦國大夫。
  據史籍《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記載,春秋時期白乙丙官拜秦國大夫,其後人以先祖爲榮,遂有以其名諱爲氏者,稱白氏,並尊白乙丙爲白氏得姓始祖,是爲陝西白氏,史稱白氏正宗。
 
  第六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在史籍《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白冥氏,秦族。”白冥氏在春秋時期即已經省簡爲單姓白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高辛氏,出自遠古帝嚳的後裔摯,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在史籍《潛夫論》中記載:“吉白氏,莘姓後。”
  夏王朝的初期,夏王啟封高辛氏的兒子摯於莘(今陝西合陽),建立了莘國。到了殷商末期,周文王姬昌采納薑太公之策,由遠及近,莘國最後爲其所吞滅。
  莘國滅亡以後,國人的後代就以國名作爲自己的姓氏,稱莘氏、有莘氏。
  莘氏族人在西周中期遷居於吉白(今寧夏固原西吉),以地爲氏,分衍有吉白氏家族,後又因避羌狄與秦過之間的戰亂而再次遷徙向東,因與楚國貴族聯姻而世爲楚國下大夫,吉白氏後裔中又省文簡化爲單姓白氏、吉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白楊提氏,亦稱白陽提氏,是漢末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拓拔部中的一個氏族部落名稱,集居於隴西地區,以部爲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以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白楊提氏在這個過程中改爲漢姓白氏,後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時期官吏白直,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白直,是南北朝時期的一種官稱,北齊、南宋、南梁、北魏等政權中皆有,爲一種小吏。凡在京師、州、郡設置的刺史以下,皆設有白直之官,實際上就是刺史府中的低級侍從,多由刺史親軍或地方軍隊中抽調,沒有朝廷俸祿,由刺史府開支銀錢,因此稱白直。
  在白直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白直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白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唐朝白州,屬於以地名爲氏。
  據《姓氏考略》記載,唐朝時期設置白州(今廣西博白),時稱白國,其國人以國名爲姓氏,稱爲白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歷史文獻《台北縣氏族略》中的記載,唐朝突厥人白元光系漢化改姓而來,後在清朝中期渡海遷居台灣省台北縣,成爲今台灣省白氏族人的先祖之一。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回族中的白氏,僅次於楊氏,是回族大姓之一。回族白氏以源出多支:
  ⑴.廣西桂林的回族白氏,譜系稱始祖爲伯篤魯丁。據史籍《元詩選》中的記載,伯篤魯丁字至道,稱魯至道,答失蠻人,進士,大蒙古國薛禪汗忽必烈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任嶺南廣西道肅政廉訪副使。因“伯”與“白”對音,其後裔先取“伯”爲姓,後改白氏。
  ⑵.據史籍《新元史•氏族表》記載:西域回回伯德那(伯篤那丁)之子察罕(察汗),元仁宗賜予其白氏。
  ⑶.明朝時期,哈密回回哈隻阿力,在明英宗朱祁鎮北狩時有翊戴之功,在明天顺年間,明英宗複辟,哈隻阿力擧家内附,任錦衣衛指揮僉事。哈隻阿力逝世後,其子阿討刺襲職,被明英宗賜姓白名瑜。白瑜子白鑌,白鑌之子白瀾、白贏及五世白鏞、六世白廷圭、七世白三捷,均延用白氏並世襲錦衣衛指揮使。
  ⑷.陝西丁氏也是哈密回回,初居甘州(今甘肅張掖),任指揮使,後遷居北京,其孫丁亦撒,爲錦衣衛百戶,在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被明世宗朱厚熜賜姓白名勇。
  另外,在明朝時期,元人北鬥努、阿都拉、伯嘉律等西域人,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賜姓爲白氏,其子孫後裔世襲至今。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巴魯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r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白氏、蘇氏等。
  ⑵.蒙古族巴雅克氏,世居錫喇塔拉(今甘肅張掖永固一帶)。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yak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爲白氏。
  ⑶.蒙古族巴嶽圖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yot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白氏、高氏等。
  ⑷.蒙古族巴嶽特氏,亦稱巴樂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伯要歹氏部落,以地爲氏,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嶽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西拉木蘭(今河北承德圍場)等地。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y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白氏、巴氏、豐氏、陳氏、聯氏、高氏、包氏、羅氏等。
  ⑸.蒙古族巴林氏,源出元朝時期大將、丞相伯顏的後裔,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或言以地爲姓,或言内紮薩克以部爲氏。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rin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白氏、潘氏、詹氏等。
  ⑹.蒙古族拜都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等地。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id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白氏、伊氏等。
  ⑺.蒙古族拜達爾氏,世居蘇尼特(今内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草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idar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爲白氏。
  ⑻.蒙古族達喇明安氏,亦稱達喇穆氏,世居鄂嫩果爾(今黑龍江上游北岸支流鄂嫩河即斡難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Dalaminan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爲白氏。
  ⑼.蒙古族鄂爾圖特氏,元朝時期即有的姓氏,以姓爲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一帶)。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Ert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爲白氏。
  ⑽.蒙古族塔喇巴齊克氏,亦稱他哈比己特氏,世居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Talbacik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白氏、李氏、理氏等。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鄂倫春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鄂倫春族白依爾氏,亦稱拜英格哩氏、白亞格爾氏、搬吉爾罕氏,有五個分支即吾庫薩依爾千、布勒吉依爾千、昭倫千、烏永那千、查拉巴克千氏,世居伊敏、墨爾根城。後有滿族、錫伯族、鄂溫克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yingeri Hala。改漢字單姓爲白氏。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巴顏氏,亦稱巴雅氏,源出遼國時期屬國女真舊部,以部爲氏,滿語爲Bayan Hala,漢義“富裕”,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松花江流域、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木倫(今大興安嶺山地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紅山北麓)、齊齊哈爾、敖漢(今内蒙古赤峰敖漢旗)。後有蒙古族引爲姓氏者。多冠漢姓爲白氏、富氏、於氏等。
  ⑵.滿族白佳氏,亦稱拜佳氏、伯佳氏,滿語爲Bai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烏魯特(今内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爲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白氏。
  ⑶.滿族拜嘉拉氏,滿語爲Baigiyara Hala,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後多冠漢姓爲白氏。
  ⑷.滿族伯蘇特氏,亦稱白蘇特氏,滿語爲Beisut Hala,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後多冠漢姓爲白氏。
  ⑸.滿族莽果氏,亦稱蒙棍氏,滿語爲Manggo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一帶),所冠漢姓爲白氏、莫氏。
  ⑹.滿族納塔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納坦部,以姓爲氏,滿語爲Nata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省穆棱縣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後多冠漢姓爲白氏。
  ⑺.滿族尼颺尼雅氏,亦稱年尼雅氏,滿語爲Niyangniya Hala,漢義“馬箭”,世居費達木村(今黑龍江北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爲白氏、年氏等。
  ⑻.滿族薩察氏,亦稱沙岔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撒剷部,以姓爲氏,滿語爲Saca Hala,漢義“盔”,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紮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渾春(今吉林琿春)、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爲白氏、謝氏、隗氏、魁氏等,其中的“謝”爲乾隆賜姓。
  ⑼.滿族沙拉氏,亦稱薩加拉氏,滿語爲Sala Hala,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紮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等地,後多冠漢姓爲白氏、邊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謝氏等。
  ⑽.滿族塔喇氏,滿語爲Tara Hala,滿語“曠野”,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俄國學者史祿國認爲,這個氏族應當屬於蒙古滿洲,人數龐大。後多冠漢姓爲白氏、唐氏、匡氏等。
  ⑾.滿族伊喇氏,亦稱伊拉喇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移喇部,即原來遼國契丹國姓耶律氏,滿語爲Ilan Hala,漢義“三”,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世居三姓(今黑龍江依蘭),後多冠漢姓爲白氏、劉氏、王氏、肖氏、蕭氏、李氏、黄氏等。
  ⑿.滿族吳紮氏,亦稱兀紮氏,滿語爲Wuza mongu,老滿洲部族,人數眾多,有四個分支,即黄氏、紫氏、紅氏、白氏,發源於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後多冠漢姓爲白氏、吳氏等。
 
  第十六個淵源:源於猶太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猶太族白氏,是古伊拉克兩河流域的一支猶太人,在唐朝時期(公元八世紀)沿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地區,至宋朝真宗時期時期風餐露宿、艱難跋涉,留居於河南開封地區的民族群體,該民族群落在血緣系統上與亞美尼亞猶太人及阿拉伯猶太人比較接近,生活習性與回族比較接近,但仍有許多區别。
  該支猶太族人爲了紀念在和大力士角鬥中扭傷了大腿的祖先,禁止食用牛羊肉的蹄觔,故此在開封民間稱之爲“挑觔”,猶太人並不認爲這稱呼含有任何貶義,在文史中廣泛采用。後來的馮玉祥將軍覺得這個名稱不雅,改其爲“教經”。
  在開封猶太族後裔子孫中,有依漢俗冠改漢姓爲白氏、石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七個淵源:源於裕固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裕固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多信仰藏傳佛教,同時保留原始薩滿教成分。裕固族文化基本屬北方游牧文化。除漢文化之外,包含有明顯的蒙古和藏文化的成分。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認爲,裕固族主要來源於唐朝後期(公元九世紀中期)西遷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鶻人。其族源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敕勒或鐵勒,秦漢時期的丁零。他們初到河西走廊時,依附於當時統治這一地區的吐蕃。並在名義上歸附於唐王朝。裕固族自稱“堯乎兒”“西喇堯乎兒”,爲同源漢語音譯詞。1954年2月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成立;4月,黄泥堡裕固族鄉成立。經過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協商討論,一致同意用與“堯乎爾”音譯相近的“裕固”(兼有漢語富裕鞏固之意義)作爲全民族統一的新的民族稱謂。
  裕固族白氏,源出裕固族的斯娜氏、阿克達塔爾氏、巴依亞提氏這三各姓氏家族,其在清朝晚期即冠漢姓爲白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八個淵源:源於土家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土家族白氏,源出土家族中的白彥氏部落。
  在明朝時期進行的改土歸流運動中,今湖北省長陽地區的土家族人隨着漢族兵卒的入遷軍墾駐紮以及以後的聯姻,改冠漢姓爲白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九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佤族、東鄉族、傣族、苗族、侗族、彝族、台灣高山族、台灣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白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白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白阜、摯、白公勝(熊勝)、白乙丙(孟丙)、白元光。
 

遷徙分布

  白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三百四十四萬六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2%左右。
  “白”有純潔之義,亦象征品德之高潔,白氏族人莫不以此嚴於律己,以家規家訓克己昌明,世代流芳。
  白氏名人古以有之,文壇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時事,長慶集中載功德”爲其寫照。白氏雖曆經遷徙,但仍爲一典型北方姓氏。
  白氏最早發源於陝西、河南一帶。戰國時期,河南白氏(白公勝一支)遷入陝西等地。據載,白公勝之子首先徙居秦國,在今陝西發展繁衍。
  秦朝時期,秦始皇一統天下,封大將白起之子白仲於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
  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後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陝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隋代以後,白氏有更多新鮮血液注入,使得白氏家族更趨繁茂龐大。
  唐朝時期,白仲後裔白溫,遷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白鍠居鄭州(今河南鄭州);白鍠之孫爲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陽(今河南洛陽)香山,爲白氏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河南各地,蔚爲壯觀。
  五代時期,白氏遷於古時南陽,後繁衍旺盛,形成當地望族,且以“南陽”爲郡望堂號。
  宋、元時期,有白氏族人爲避金人及蒙古軍隊南下,紛紛徙遷南方。但總體看來,白氏仍以北方爲主居地。
  明朝時期,白氏作爲山西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北京、天津等地。明永曆二十八年(公元1673年),有白圭與徐阿華等七人移住台灣旗後,蓋寮捕魚,並建始祖宮。
  從清初開始,閩、粵白氏有陸續入居台灣,進而移於海外者。白姓是台灣的第六十四大姓,白氏族人,大都集住在台北、南投、台中三地。台灣的白氏開基始祖是明朝末年抵達台灣的。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泉州人白祖孫與林欽宗、林忠等人,入墾台北縣五股鄉德音村蓬萊坑;清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又有泉州人白姓入墾台北縣平溪鄉平湖村石碇了,遂使台灣的白姓一代一代地繁衍發展起來。後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國者。
  今日白氏族人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爲多,這四省白氏約占全國白氏人口的5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顺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爲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並州爲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爲府。民國時期爲市,山西省會所在。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醜,公元前272年),爲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内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複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爲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治生堂:源自戰國時白圭樂觀時變。他曾經說:“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猶伊、呂之治國,孫吳之用兵。”所有天下論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師。
  香山堂:出自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别號“香山居士”。
  南陽堂:資料有待補充。
  峻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仁榮堂:資料有待補充。
  忠厚堂:資料有待補充。
  惇厚堂:資料有待補充。
  惇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白姓家譜文獻

 
江蘇武進晉陵白氏六修宗譜二十三卷,首一卷,外編六卷,末一卷,()白蘭昌、白麟昌等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仁榮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貴州白氏樂陽族譜八卷,首一卷,白登顺纂輯,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四川成都白氏樂陽祠族譜八卷,首一卷,()白登顺等纂,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  
北京昌平五瑞堂白氏族譜六卷,()劉廷遴纂修,白劭挺主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手寫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四川成都樂陽祠白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南京大學圖書館。  
山西平定白氏家乘六卷,(民國)白鳳章編輯,民國五年(公元1916)石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西平定白氏家乘續編二卷,(民國)白鳳章編輯,民國五年(公元1916)石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晉陵白氏宗譜二十二卷,外篇六卷,末一卷,(民國)白沂春主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仁榮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廣東台山鶴儀白公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峻德堂手寫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四川涪陵北里白氏族譜二卷,(民國)白潤齋編,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手寫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長壽縣樂溫鄉寶珠村。 
山東白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戊寅年(公元1938)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安徽白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香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四~八卷、第十二~十三卷。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安慶市圖書館。  
福建安溪榜頭白氏族譜,(現代)白清泉等主編,1989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白姓字輩排行

重慶江津灘盤白氏字輩:“興遷應朝脈仲宗世朝登茂秉永尚昭鎮治榮輝坤鍾澤樹煥均錦江春燦在欽清桂耀增銀傑沙灼嘉金相海洋喜鑫本洪燕仕釗權濱烈城”。  
重慶江津和平白氏字輩:“興遷文其思尚仲表宣應天大世山長玉景詩世金應文崇富貴權恒茂成繼紹春宏寅開珍建緒培吉煥華章享榮時鼎第福祿壽安康”。  
重慶涪陵外河白氏字輩:“元自芝世會永貴興榮玖遠顯發富長餘慶樂華培”。  
重慶涪陵内河白氏一支字輩:“鍾深本光在钜永果烈培錫泰榮耀執鑒清樂煥垂”。  
重慶涪陵内河白氏一支字輩:“尚知治其事文天志瑞祥清潤和時泰論孟大忠良”。  
重慶白氏一支字輩:“初道紫靜添維玉萬雲尚之士齊治文添自祥瑞清任和時太倫孟大宗榮仁義開國慶禮智正朝剛孝悌傳世□忠信家振邦聯科吉發遠福祿永平安”。  
重慶白氏一支字輩:“文其思尚仲表宣應天大世()山長玉景詩世金應文崇富貴權恒茂成繼紹春宏寅開珍建緒培吉煥華章亨榮時鼎弟福祿壽安康”。  
山東曲阜白氏字輩:“珍士憲鳳天振雲廣毓傳繼興”。  
山東陽信白氏字輩:“民主成立永保和平”。  
山東泰安白氏字輩:“建尚士立秀()月”。  
山東棗莊白氏字輩:“玉振孝井清茂()盈照吉均”。  
山東聊城白氏字輩:“崇志玉書文俊學”。  
河南駐馬店白氏字輩:“光清鳳至景”。  
河南濮陽、遼寧沈陽白氏字輩:“永念南陽複思洪桐由明徙開世德顯榮”。  
河南新縣白氏字輩:“起經遠漢應連山振新成志祖維先肇自南陽世澤賢道德清高時增福永思居易耀中天”。  
陝西米脂白氏字輩:“德明存進雲成治海……生”。  
陝西西安白氏字輩:“智應益思建”。  
四川江陽白氏字輩:“珩仕金文玉鴻朝堂錦聯芳肇啟崇龍章守道明先律奇懷瑞應昌雲霖開暢茂繼體振倫綱恒超潘垣尚亨晉炳華光”。  
四川洪雅、溫江、崇州白氏字輩:“元志明永麟如簡仁穀履聖甫萬天龍友聯然炳克鑒”。  
四川漢源白氏字輩:“元志明永麟如簡仁穀履聖甫萬天龍友聯然炳克鑒聞錦藻樹爲坊鴻模烈培鍾漢傑燮載钜藩相顯圭柱勳謀策誦尚力行希修守正乃致遠”。  
河北滄州白氏一支字輩:“玉壽克顯雲亭松平品宏茂令”。  
河北滄州白氏一支字輩:“桂國玉金……”  
湖北隨州白氏字輩:“付()()世代……”  
雲南普洱白氏字輩:“顯文元玉世鳳雲樹光士正仁中”。  
江西白居易後裔字輩:“志方大有爲”。  
白居易後裔一支字輩:“珩仕鏡文玉鴻朝堂錦聯芳”。 
蒼溪白氏一支字輩:“廣元旺蒼……”  
白氏一支字輩:“玉雲清恩永志鳳”。  
白氏一支字輩:“俊亞文玉……”  
白氏一支字輩:“常洪仁明……”  
白氏一支字輩:“有應起之中學思志遠宏克昌光庭玉大德世必從”。 
白氏一支字輩:“嬴兆祥西種叔()林立崇善樂昌曉士元吉”。  
資料有待補充。

白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棲真筆洞;
  結社香山。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士白玉蟾,閩清人,家瓊州,字如晦;號海瓊子,後隱於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爲白氏子。博洽群書,善書,工畫。詔封紫清真人。有《海瓊集》等。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詩人白居易,字樂天,祖籍太原,曾祖時,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唐貞元進士。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讚善大夫等職。後以得罪權貴,以“越職言事”罪,貶爲江州司馬。穆宗時,召回長安,目擊宦官擅政,朋黨傾紮,政治混亂,自請外出,曆任杭州、蘇州刺史。後官太子少傅,以刑部尚書致仕。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初與元禛酬詠,號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號齊白。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六貼三十卷。
珍珠贈嫁;紫石刊書。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貧士白厚,有才學,娶富家劉純材的女兒爲妻,送黑色耳飾十件作聘禮,劉純材則以珍珠一升、紫鴨千隻回贈,並使家僮滿路撒燭花。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詩人白居易白女兒白金鑾,自幼聰敏,十歲時書寫《北山移文》(南朝齊文學家孔稚圭作),白居易爲她買來終南山紫石刊刻。
 
  棲真筆洞;
  結社香山。上聯典指南宋朝時期的道士白玉蟾,原名葛長庚,繼爲白氏子,字如晦,號海瓊子,福建閩清人。十二歲試童子科,諳熟九經,能詩善賦,且長於書法、繪畫。因出於俠義而殺人,逃亡至武夷山,隱居筆洞,改裝道士,又游於華南各地。嘉定年間曾應召到朝中,受命駐太乙宮,詔封“紫清真人”,是道教南宗教旨的實際創立者。著有《玉隆集》、《上清集》等。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詩人白居易,字樂天,貞元年間進士,曆官校書郎、左拾遺、江州司馬、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刑部尚書。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其詩語言通俗,有《白氏長慶集》。晚年在洛陽香山築樓結社,自號香山居士。
 
  精治於術;
  封武安君。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周人白圭,善於經商,提出貿易致富的理論,善觀時變,主張用“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辦法經商,認爲經商和治國、用兵一樣,必須掌握時機,運用智謀,人稱他爲“治生(謀生計)之祖”。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秦國名將白起,秦昭王時,從左庶長官至大良造,屢戰穫勝,奪取韓、魏、趙、楚很多土地,因功封武安君。
 
  清衫司馬;
  紫清道人。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其《琵琶行》詩中有“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白玉蟾有道術,詔封爲“紫清真人”。
 
  詩書繼世;
  忠厚傳家。此聯爲白氏宗祠“香山堂”堂聯。
 
  五言通用聯
  士名標甲鼎;
  完好飲瓊林。全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太子少保白鉞,字秉德,成化進士,曆官禮部尚書。習典故,以詞翰稱。
 
  南陽開裔葉;
  東洛衍支流。福建省廈門市三十六崎巷白氏宗祠聯。
 
  六言通用聯
  執法不避權貴;
  出奇善用兵機。上聯典指白氏名人白一清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白起,郿人(今陝西眉縣)。昭襄王時,屢立戰功,由左庶長連升左更、國尉、大良造,爲一時名將。
 
  七言通用聯
  詩歌傑作香山士;
  辭賦偉奇濾水風。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詩人白居易。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文學家白行簡,字知退,白居易的弟弟。唐元和初年進士,任校書郎,後隨白居易在江州、忠州多年,曆官左拾遺、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等。善辭賦、傳奇,有傳奇小說《李娃傳》、辭賦《濾水羅賦》等。
 
  樊素小蠻桃李侍;
  黄金白璧堅貞姬。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白居易有二妾,名樊素、小蠻,白詩有“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之句。下聯典指春秋楚太子建之子白公勝死,其妾不嫁,吳王聞其賢美,以黄金白璧禮聘,妾辭不受,人稱“貞姬”。
 
  立身有則惟勤勉;
  處世無能但率真。此聯爲當代楹聯家白啟寰自題聯。
 
  但是人家有遺愛;  
  曾將詩句結風流。此聯爲江西省九江白公祠聯。祠在江西九江市,祀唐朝詩人白居易,他曾在江州任司馬。
 
  兩州刺史千秋業;
  萬首歌行八鬥才。此聯爲白居易墓聯。“八鬥才”,比喻才華出眾。
 
  六根清靜林泉好;
  七情無牽果木新。此聯爲白居萍家廳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
 
  猶留正氣參天地;
  永剩丹心照汗青:此聯爲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祠聯。文天祥,江西吉安人,本名白雲孫,秦朝大將白起後裔。二十歲中進士第一名。曾組織義軍抵抗元軍入侵。公元1276年任南宋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中談判被扣留,脱險後,南下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聯合抗元。1278年在廣東海豐被元軍所俘,期間作《過零丁洋》詩示以抗元之志。後被押送元大都,疊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在大都獄中所作《正氣歌》,尤爲世人傳頌。公元1823年1月9日被害。
 
  八言以上通用聯
  素口蠻腰,常爲侍史;黄金白璧,難聘貞姬。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詩人白居易二妾事典。下聯典指春秋時期楚國的白公勝妾事典。
 
  南陽受姓以還,百代簪纓垂燕翼;
  皖水發祥而後,九天雨露滿龍山。此聯爲安徽省安慶市白家灣白氏宗祠聯。上聯典指白氏郡望。下聯典指本支白氏居於“皖水”、“龍山”(白家灣在大龍山東麓)。
 
 
  典故、趣事
  含沙射影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讀史》。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讀史》詩,它的内容如下:“含沙射影,雖病人不知,巧言構人罪,至死人不疑。”這首詩里的“含沙射人影”源於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候水里有一種蟲,名叫蜮,又叫短狐,有時也稱作射衛或射影。它的頭上長有角,背上長有甲,沒有眼睛,長有三隻腳,有翅膀,能夠在水面上飛翔,嘴里長着像弩一樣的東西,形狀像鱉,耳朵非常靈敏。當它在水邊時,如果聽見有人、畜從它身邊經過,就會從嘴里噴出一種氣體,直射向人體,人畜如果中了這種氣體就會全身生病。它在水面時,如果聽見有人的腳步聲走近,就會用嘴含着細沙朝人或人倒映在水里的影子噴射,人體或人影被射中後,也會生病不起。後來,人們把它改爲“含沙射影”,用來比喻用心險惡、手段卑劣的人暗中進行造謠誣蔑,打擊或者陷害别人的行爲。
 
  白居易與酒:
  白居易是一位著名的酒徒。他的一生不僅以狂飲著稱,而且也以善釀出名。他爲官時,分出相當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釀造。酒的好壞,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質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濁水”產生優質酒,白居易就是這樣。他上任一年自慚毫無政績,卻爲能釀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釀的過程中,他不是發號施令,而是親自參加實踐。

白姓名人

白姓歷史名人

  白丹:(公元前370~前300年待考),字圭;河南洛陽人。著名戰國時期水利家、經濟思想家。
  白圭在梁(魏)惠王時在魏國爲官,後在秦國爲官。
  他和範蠡都提出了農業經濟循環說。根據古代歲星紀年法和五行思想,認爲天時的好壞與農業的豐歉,是具有周而複始的循環周期,每一周期爲十二年,周期開始的第一年總是大豐收,其後兩年“衰惡”,第四年旱,再後兩年小豐收,第七年又是大豐收,而後兩年又“衰惡”,第十年大旱,繼而又是兩年小豐收,如此反複,以至無窮。
  在此基礎上,白圭提出經商貿易致富的“治生之術”。基本原則是“樂觀時變”,依據對年歲豐歉的預測,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看准時機後要當機立斷,“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強調善於經商的人要有豐富的學識,要像“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那樣,精於運籌和制斷。如“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則掌握不了“治生之術”。
  對白圭本人有兩說,一說他擅長經商,“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另一說他做官時主張輕税,迄無定論。
 
  白起:(公元前?~前258年),複姓公孫,又名公孫起;陝西眉縣人。著名戰國時期秦國大將。
 
  白建:(生卒年待考),南北朝時北齊人。曆官進侍中、中書令等,並賜田韓城。
 
  白瑜娑:(生卒年待考),寧夏靈武人。著名隋末農奴起義首領。其出身奴隸,一呼四方皆應,聚眾數萬人,給隋朝政權以沉重打擊。
 
  白鍠:(生卒年待考),下邽人(今山西太原),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學,善於文章,尤工五言詩,有集十卷,十七歲明經及第,官至河南府鞏縣令。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祖籍下邽人(今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縣東郭宅。著名唐朝詩人。 
  白行簡:(公元776~826年),字知退,白居易之長弟;祖籍下邽人(今山西太原),出生於陝西渭南。著名唐朝文學家。
  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
  著有文集十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白行簡以傳奇著稱。
  代表作有《李娃傳》,又名《國夫人傳》。描寫滎陽大族鄭生熱戀長安娼女李娃,屢經波摺,幾經喪生,終穫美好結局。《李娃傳》故事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對李娃、鄭生的描寫,能恰如其分,人物形象較有個性;對某些具體場景的描繪也頗爲細致逼真,表現了唐代傳奇創作中寫實手法的高度成就。
  白行簡還撰有《三夢記》,三事皆篇幅短小,文辭簡質,而情節頗爲離奇。《聊齋志異》中《鳳陽士人》一篇,即受其影響。
 
  白敏中:(生卒年待考),字用晦,白居易從弟;下邽人(今山西太原)。著名唐朝後期宰相。
 
  白玉蟾:(公元1194~1229年待考),原名葛長庚,字白叟。祖籍福建閩清;閩清人(今福建閩清)。著名南宋道士,詔封紫清真人。 白玉蟾因祖父葛有興董教於廣東瓊州,生長庚於此,故稱爲瓊州人(今海南)。父亡母嫁後,葛長庚棄家外出。後至雷州,繼白氏後,改姓白。名玉蟾,字眾甫,號海瓊子,又號海南翁、瓊山道人、紫清、蟲賓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
 
  白樸:(公元1226~1306年待考),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穀;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晚歲寓居金陵(今江蘇南京)。著名元朝文學家、雜劇家。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本姓白,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傳爲秦朝大將白起後裔;廬陵人(今江西吉安)。著名南宋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爲“宋末三傑”。 
  白景亮:(生卒年待考),字明甫;河南南陽人。著名元朝大臣。
  白景亮明法律,善書算。
  由征東行省譯史有勞,超遷南恩知州,升沔陽府尹,奏最於朝,特授衢州路總管。
  先是,爲郡者於民間徭役,不盡校田畝以爲則,吏得並緣高下其手,富民或優有餘力,而貧弱不能勝者,多至破產失業。景亮深知其弊,乃始核驗田畝以均之,役之輕重,一視田之多寡,大小家各使得宜,鹹便安之,由是民不勞而事易集,他郡邑皆取以爲法。
郡學之政久弛,從祀諸賢無塑像,諸生無廪膳,祭服樂器有缺,景亮皆爲備之,儒風大振,縉紳稱頌焉。景亮性廉介勤苦,自奉甚薄,妻尤儉約,惟以脱粟對飯而已。
  部使者嚐上其事,特詔褒美,賜以宮錦,改授台州路總管。卒於官。
 
  白英:(公元1363~1419年),字節之;康驛鄉顏珠村人(今山東汶上)。著名明朝水利專家。
  明朝在運河沿線建有水閘的地方,或河道比較淺、船隻航行不暢的地方,每隔一定距離,設置廬舍,派駐一定數量的民夫,負責養護水利設施,引導過往船隻。大約每十名民夫設一負責人,稱作“老人”。白英是汶上縣的“老人”之一,長年勞動、生活在運河岸邊,對山東境内大運河附近的地勢和水情十分熟悉,對於治水和行船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科學地解決了運河中段水源不足的問題,爲大運河全線航行暢通做出了卓越貢獻。
  縱貫祖國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許多聞名世界的規模巨大的工程之一。它北起北京,南達杭州,全長共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流經北京、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流程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它對我國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以及政治上的統一有巨大貢獻。
  在古代,大運河是全國南北的交通幹道。爲了維持國家的開支和滿足統治者驕奢淫逸生活的需要,曆代封建統治者每年都要從江南蒐括巨額糧米和財物,運到北方,稱爲漕運。京杭大運河在山東境内的臨清到濟寧河段,地處丘陵地帶,地勢高,水源不足,因此多數河段岸狹水淺,不能通行重載船隻。此外,又常受到黄河決口的影響,河床經常淤塞,因而運河航運時斷時續。
  明初建都南京,南北大運河沒有受到重視。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後,怎樣改造大運河,保證漕運暢通,就成爲明王朝亟待解決的問題。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等人奉命征調民夫十六萬五千多人,疏通運河,重點放在山東丘陵地帶的會通河段(從臨清到須城安山)。但是會通河缺乏水源,宋禮等治河官員對提高會通河航運能力這一關鍵問題毫無解決辦法。後來,采納了汶上縣民間水利專家白英的建議,才使會通河得到了充足的水源,大大提高了運河的航運能力。
  白英認真總結了會通河水源不足的原因,認爲主要是以前選擇的分水點不合理。白英經過仔細勘察分析,建議把位於會通河道最高點的南旺鎮作爲分水點,稱爲“水脊”。白英又全面分析了會通河附近的河流、水源分布情況,看到在河的東側,南旺鎮南面有沂水、泗水、洸水,水源比較豐富;南旺鎮北面隻有大汶河,它分成兩個支流,一支向北流經東平縣境入海,一支向南流入洸水。爲了解決南旺鎮北面水源不足問題,白英建議改建元朝的堽城壩,阻止汶水南支流入洸水;同時在東平縣的戴村修築攔水壩,阻止汶水北支入海,把大汶河的全部水量和它沿線的泉水溪流引到南旺注入會通河。他還建議在南旺修建分水閘門,使六分水向北流到臨清,接通衛河、四分水向南流到濟寧,會同沂、泗、洸三水入黄河(當時黄河是經徐州再摺向東南,到淮陰和淮河匯合入海的)。爲了便利航運,白英針對地形高差大、河道坡度陡的特點,建議在南旺南北共建水閘三十八座,通過啟閉各閘,節節控制,分段延緩水勢,以利船隻顺利地越過南旺分水脊,經臨清直達京師。爲了保證充足的水源,白英還建議利用天然地形,擴大會通河沿岸的南旺、安山、昭陽、馬場等處的幾個天然湖泊,修建成“水櫃”,並且設置“鬥門”,以便蓄滯和調節水量。同時,開挖河渠,把附近州縣的幾百處泉水引入沿河的各“水櫃”。
  白英關於改造會通河的計劃,設計巧妙合理,切實可行。宋禮采納了白英的建議,經過廣大民工的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這項極其艱巨的工程,使會通河得到了充足的水源。從此,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暢行無阻,漕運能力大大提高,每年從東南運糧米幾百萬石(最高達到五百萬石),接濟京師。大運河真正成爲南北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對我國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内河航運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白英所以能提出這樣一個科學的治水方案,不僅在於他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地形特點和水源分布,更重要的是他尊重科學,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因而才能夠抓住主要矛盾,爲南北大運河的開鑿和全線通航做出了重大貢獻。
 
  白文選:(公元1615~1674年),陝西吳堡人。著名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清朝大臣。 初爲張獻忠部將,後從孫可望入貴州,受明桂王封爲鞏國公、鞏昌王。從李定國扶明抗清。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降清,封承恩公,隸漢軍正白旗。清康熙七年加太子少師,清康熙十四年卒。
 
  白朗:(公元1837~1914年),又名六兒,字明心;河南寶豐張八橋鄉大劉村人。著名清末寶豐農民起義領袖。白朗農民出身。“性豪爽,善馭人,疏財仗義”。清末,豫西連年幹旱,綠林蜂起。1911年,被天災人禍逼得走投無路的白朗揭杆而起,領導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白凌阿:(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内蒙古卓索圖盟喀拉沁右旗人。著名清朝晚期農牧民起義軍領袖。
 
  白音大賚:(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内蒙古卓索圖盟蘇魯克旗人。著名清朝末期農牧民起義軍領袖。
 
  白亞賽:(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内蒙古伊克昭盟烏審旗人。著名清朝末期農牧民起義軍領袖。

白姓近現代名人

  白毓昆:(1868~1911),號銑玉,字雅雨;江蘇通州人(今江蘇南通)。著名民主革命先驅。
  白毓昆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十八歲中秀才後,入江陰南菁書院,專攻地理學。
  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起,白雅雨在上海南洋公學和澄衷學堂任教習,結識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教員蔡元培、張相文、鈕永建等人,並與從事革命活動的章太炎、鄒容、章士釗等交往。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下,成爲當時著名的愛國學者。
  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秋,白雅雨應北洋女子師範、北洋法政學堂的聘請,擕眷到天津,繼續致力於地理的教學和研究,並以學校爲陣地,培育了一批出類拔萃的革命青年,中國共產黨的創世人之一李大釗曾受業於白雅雨。師生二人志氣相投,經常在一起促膝談心,交流思想,白雅雨對李大釗的成長起了重要影響。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白雅雨與凌鉞、李大釗等組織天津共和會,准備發動灤州起義,以動搖“清室的根本”,12月2日,白雅雨、胡鄂公等在天津召開會議,成立各革命團體總指揮處,被推擧爲交通部長兼灤州指揮之一。12月31日,白雅雨隻身到灤州發動起義,翌年元月4日,灤州宣布獨立,接着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推擧王金銘爲大都督,施從雲爲總司令,白雅雨爲參謀長。起義軍乘火車向天津進發,車到雷莊,因鐵路被清軍毁壞無法前進,遂與清軍激戰,迫於起義軍聲威,清軍制造圈套,偽示議和。1月6日,王、施不聽勸阻,入清營談判,遭到殺害。白雅雨亦與部隊失去指揮聯絡,但他下定“必欲與清軍一戰”的決心,准備返天津繼續起義,他改換服裝,帶七八人從小道出走,經古冶,誤入清軍駐兵重地,半夜時分被捕。白雅雨面對酷刑,慷慨陳詞:“吾爲國充兵,吾自當爲國死,今被捕,吾何諱爲!”直言不諱自己是北方革命軍參謀長。
  刑場上,通永鎮總兵王懷慶令他跪下,白雅雨雙目怒瞪,大聲斥道:“此身可裂,此膝不可屈,殺則殺之,何迫辱爲!”白雅雨壯烈犧牲後,遺骸移葬家鄉南通狼山。
  白泉:(1928~),山東肥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39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曆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二旅第四團排長,連指導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六軍團長、師長、副軍長,成都陸軍學校校長,1985年昆明陸軍學校校長,1986年任昆明陸軍學院院長,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白雲:(公元1917~今),山西洪洞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
  1937年參加山西新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新軍政治保衛隊第一大隊大隊長,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晉西獨立支隊第而團副團長,魯西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冀南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軍區第十四縱隊第二旅參謀長,第七十軍第二○一師參謀長,華北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六航學校參謀長,空軍後勤部參謀長,東北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軍學院訓練部部長、教育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參謀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白天:(公元1907~1973年),原名魏巍,别名浩然;湖南隆回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黄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曾在國民黨軍八十三師任團長、師參謀長。
  “七七”事變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三軍參謀長,在河北、山西抗日。
  1937年赴延安考察,會見了毛澤東、羅瑞卿等同志,以後又在太原、武漢等地多次會見周恩來和彭德國懷同志,與中國共產黨保持密切聯繫,團結進步青年,從事對人民有益的工作,後由於暴露身份,於1940年到達八路軍總部。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前委參謀處長,軍委高參室副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參謀處長,補訓師副師長,第六十軍副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副軍長兼川西軍區副司令員,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總參謀部軍訓部部隊訓練局副局長,炮兵技術學校校長,哈爾濱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從事戰爭史研究。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73年11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六十六歲。
 
  白志文:(公元1903~1986),滿族,河北易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參加湖北大冶暴動,後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第五縱隊教導隊中隊長,紅三軍團第四師第五團排長、連長、團長,第五師第十五團團長,紅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副師長,補充師師長,陝北獨立師師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萬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五團團長,兩延河防司令部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北嶽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華北軍區補訓兵團第二旅旅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軍政大學一總隊總隊長,河北省軍區石門軍分區司令員,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至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6年4月3日因病在石家莊逝世,終年八十三歲。
 
  白辛夫:(公元1913~1995年),河南睢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參加新四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豫東第三游擊支隊司令部副官,副官處主任,第三團供給處處長,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三總隊供給處處長,第五旅供給處處長,第四師第九旅供給部部長,第四師供給部部長。第四師當時要求每人開荒1.5~1.8畝,每人種0.1畝菜地。由司令部作出部隊參加勞動的時間,由政治部制定有關思想教育的内容,供給部監督檢查。1943年,全師在作戰之餘開荒四千六百五十五畝,收穫小麥四萬斤,稻子五萬斤,蔬菜五十二萬斤。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供給部副部長、叁野後勤部徐州辦事處主任、西線後勤部指揮所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後勤部軍需生產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學院軍需系主任,總後勤部西安辦事處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榮穫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95年10月23日因病在西安逝世,終年八十二歲。
 
  白壽康:(公元1912~1990年),陝西清澗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軍委第四科科員、紅二十八軍軍部參謀、第三團連長、中共延安縣委軍事部長、獨立營營長、獨立團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叁邊軍分區保安司令員、隴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五旅警備四團副團長、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陝甘寧叁邊警備區參謀長、延屬軍分區司令員、第四軍第十二師副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師政委、高級公安學校政委、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政委、第二炮兵後勤部政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0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八歲。
 
  白崇友:(公元1914~1993年),四川閬中水觀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九軍八十一團文書,紅四方面軍第四後方醫院黨支部書記。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後方醫院一所副政治指導員、第一兵站醫院政治指導員,延安國際和平醫院黨總支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後勤部政治協理員、政治處副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族聯軍第九後方醫院政治委員,東北軍區後勤部東線衛生部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後勤部衛生部政治部副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後勤部衛生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國協和醫學院副政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西安辦事處政治部副主任,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榮穫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3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九歲。
 
  白崇禧:(公元1893~1966年),回族,字健生;廣西臨桂人(今廣西桂林)。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武昌陸軍預備學校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兩年肄業(與黄紹竑、夏威同期)。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外號“小諸葛”。
  1916年武昌陸軍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兩年肄業(與黄紹竑、夏威同期)。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外號“小諸葛”。
  1917~1922年,白崇禧任桂軍連長、營長、統領。1923年被孫中山任命爲廣西討贼軍參謀長。1924年任定桂討贼軍前敵總指揮兼參謀長,提出先攻陸榮廷後擊沈鴻英之策得手,於1925年結束舊桂系軍閥對廣西的統治,成爲新桂系首領之一。1926年3月兩廣統一,桂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白崇禧任參謀長。
  北伐戰爭開始後,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在攻取南昌之際,奉命指揮兩個師、一個旅,於滁槎附近追殲孫傳芳三個軍一萬五千餘人。1927年1月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率部以佯動手段占領杭州。3月兼任上海警備司令,積極參與策劃和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8月,果斷參與指揮,擊敗占領南京城郊龍潭車站的孫傳芳軍。10月任西征軍第三路前敵總指揮,於1928年初擊敗由湖北退集湖南的唐生智部,將其收編爲四個軍。5月任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率部參加第二期北伐,擴張了桂系勢力。
  蔣桂戰爭失敗後,白崇禧逃往越南。1930年在蔣馮閻戰爭中參加反蔣軍第一方面軍,出兵湖南被擊敗。1932年4月任廣西綏靖公署副主任兼民團司令,提出並實行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征於募的“三寓”政策,得到李宗仁大力支持,鞏固了廣西勢力地盤。
1935年4月3日,白崇禧被授予二級陸軍上將軍銜,擔任贛粵閩湘鄂“剿匪”軍南路軍總司令。之後,白崇禧曆任廣西綏靖副主任、軍事委員會特派常委、軍事委員會軍訓部部長、桂林行營主任等職。
  1937年“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白崇禧出任民國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參與制定對日寇作戰計劃。太原失守後,鑒於武器裝備敵強我弱,以正規戰與敵硬拼難以持久,提出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爲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作戰指導思想,爲蔣中正所采納,故在國民黨軍隊中素有“小諸葛”之稱。
  1938年7月代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參與指揮武漢保衛戰。12月任桂林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三、第四、第九戰區對日寇作戰。1939年底至翌年初指揮桂南會戰,在昆崙關戰役中,取得了抗戰以來首次攻堅戰的勝利。
  此後,白崇禧主持編寫《游擊戰綱要》一書,認爲游擊戰是長期抗戰,消耗敵人,爭取主動地位之戰法。1945年10月晉陸軍一級上將。抗日戰爭勝利後,編著了《現代陸軍軍事教育之趨勢》,認爲科技日新,戰術日異,軍事訓練内容由戰場需要而決定,應融講堂、操場、戰場三者於一體。
  增補張學良退役之缺,白崇禧在1945年10月3日晉升一級陸軍上將軍銜,任三軍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部長。1946年5月~1948年5月任國防部部長,積極執行蔣介石反人民的内戰政策。1948年5月任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兼華中“剿總”總司令。在國民黨大勢已去情況下,1949年初仍主張與共產黨劃江而治。4月任華中軍政長官,指揮二十餘萬兵力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華中南,所部在人民解放軍發動的衡寶戰役、廣西戰役中被徹底殲滅。
  1949年9月,白崇禧出任國民黨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2月由海南島逃往台灣。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因心髒病逝世於台灣省台北市榮軍醫院,終年七十四歲。
 
  白雲梯:(公元1894~1980年),蒙古族,又作布彥泰,字巨川,曾用名色楞棟魯布;内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中旗人(今内蒙古赤峰寧城)。
  1911年入北京國文專修館,1912年入北京蒙藏學校法治經濟科就讀。
  1918年8月,到廣東參加孫中山召開的非常國會,跟隨孫中山從事國民革命活動。1919年加入國民黨。
  1924年1月,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爲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1月,隨同孫中山北上,奉命在内蒙古開展國民黨黨務活動,同時積極籌組内蒙古人民革命黨。
  1925年10月,出席内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爲中央委員會委員長。1926年底,接任内蒙古人民革命軍總司令。
  1927年8月,出席内蒙古人民革命黨烏蘭巴托特别會議,被撤銷委員長及中央常務委員職務。同年9月回到寧夏,發表“内蒙古國民黨反共宣言”。11月,到達南京後,曆任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執行委員、國民政府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蒙藏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等職。
  1947年7月,任蒙藏委員會副委員長,1948年12月任委員長。
  1949年逃往台灣,曆任台灣省“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黨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評議委員。
  1980年8月2日在台灣省台北市病逝,終年八十七歲。著有《蒙古民族自決運動》等著作。
 
  白廣忠: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西安基地政治委員。
  白景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華中理工大學校長。
  白景宜:中國人民解放軍技術少將,總參謀部測繪研究所所長。
  白濡青: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騎兵第一軍軍長。
  白玉昆: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山西省太原市綏靖公署建軍會科長。
  白映瞻: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山西省挺進第二縱隊司令官。
  白海風: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整編騎兵第二旅旅長。
  白忠政: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台灣省陸軍步兵學校政治作戰部主任。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台灣當代華文作家,亦致力推廣昆曲。生於中國廣西桂林,父親白崇禧是國民黨廣西將領,母親名馬佩璋;白先勇排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隻五人還在生),電台名人白韻琴則爲他的堂妹,而家族大多仍居住在台灣。白家屬回族,但白崇禧對教内比較嚴厲的教條一向都不讚同,而白先勇更脱離了伊斯蘭教。
  白先勇7歲時,經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能就學,因此他的童年時間多半獨自度過。抗日戰爭時他與家人到過重慶,戰後遷至上海和南京,後來於1948年遷居香港,就讀於喇沙書院。不久之後在1952年移居台灣。
  1956年在建國中學畢業後,由於他夢想參與興建三峽大壩工程,以第一志願考取台灣省立成功大學(今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翌年發現興趣不合,轉學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改讀英國文學。
  1958年大學部3年級時,在《文學雜志》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金大奶奶》。兩年後,他與台大的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王文興、李歐梵、劉紹銘等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志,並在此發表了多篇文章。
  1962年,白的母親去世,據他自傳文章《驀然回首》提及,“母親下葬後,按回教儀式我走了四十天的墳,第四十一天,便出國飛美了。”母親去世後,他飛往美國艾奧瓦大學的艾奧瓦作家工作室(Iowa Writer's Workshop)學習文學理論和創作研究,當時父親也來送行,也是白與父親最後一次會面。
  關於母親的去世,他感受到“母親一向爲白馬兩家支柱,遽然長逝,兩家人同感天崩地裂,棟毁梁摧。出殯那天,入土一刻,我覺得埋葬的不是母親的遺體,也是我自己生命一部份”,以致初到美國時,無法下筆寫作。直至同年聖誕節於芝加哥度假,心里感觸良多,因而再次執筆,寫成《芝加哥之死》,於1964年發表。論者以爲,這是他的轉型之作,夏志清稱此文“在文體上表現的是兩年中潛心修讀西洋小說後的驚人進步”,而“象征方法的運用,和主題命意的擴大,表示白先勇已進入了新的成熟境界”。
  1965年,取得碩士學位後,他到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國語文及文學,並從此在那里定居。1993年爲治療暈眩症,開始練習氣功,他在1994年退休。1999年11月1日發表〈養虎貽患-父親的憾恨(一九四六年春夏間國共第一次四平街會戰之前因後果及其重大影響)〉(台北《當代》第147期)一文,爲父親白崇禧立傳。
  2004年,由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部作品集《青春.念想——白先勇自選集》,以及新作《姹紫嫣紅牡丹亭》。
另外,他喜愛中國地方戲曲昆曲如《牡丹亭》,對於其保存及傳承,亦不遺餘力。
 
  白立忱(1941年1月~):回族,,遼寧凌源人。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黨組成員。中共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白春禮(1953年9月26日~):出生於遼寧省。滿族。78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81年穫中國科學院碩士學位,85年穫博士學位,85-87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員、博士導師、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蒙古族,出生於内蒙古呼倫貝爾盟海拉爾市,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記者、主持人。
 
港台
  白韻琴,香港著名藝人
  白景瑞,台灣著名導演
  白冰冰,台灣著名藝人
  白曉燕,白冰冰和梶原一騎的女兒,白曉燕命案的關鍵人物
  白文正,台灣民國人物已逝企業家
  白歆惠,台灣模特兒、演員
  白韞六,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
  白彪,香港無線電視演員
 

海外  白緯芬,新加坡歌手By2(Miko)
  白緯玲,新加坡歌手By2(Yumi)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