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指康有為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率同梁啓超等一千兩百位公車[註 1]聯名向北京光緒皇帝上書,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舉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的標誌,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

背景[編輯]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春,參加完乙未科會試的各省舉人雲集北京,等待發榜。李鴻章伊藤博文簽訂的《馬關條約》內割讓台灣遼東,賠款白銀二萬萬兩的突然消息傳至,群情激憤。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內地十八省與中國東北舉人接連響應,共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各省舉人與數千北京官民集於「都察院」門前請代奏光緒帝

結果及影響[編輯]

雖然,上書被清朝官方拒絕,但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康有為等以「變法圖強」為號召,組織強學會,在北京上海等地發行報紙,宣傳維新思想。嚴復譚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傳維新思想。之後,光緒帝啟用康有為、梁啟超等,史稱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
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都先後失敗,但是維新思想從此喚醒、激勵了愈來愈多的中國人,思考中國如何救亡圖存於列強帝國主義,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爭議[編輯]

2005年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茅海建在《近代史研究》第3期和第4期上發表《「公車上書」考證補》,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檔案及其已公開發表過的檔案文獻,從政治決策高層的角度,重新審視公車上書的背景、運作過程及其影響力。其觀點是:「公車上書」是有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是由政治高層發動、京官組織的上書,其數量多達31件,簽名的舉人多達1555人次,且上書已達御前;另一個是由康有為組織的18行省舉人聯名上書,那是一次流產的政治事件。而且康有為組織的18省聯名上書,並不是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為根本沒有去送。由此學術界進行了廣泛而激烈的討論,並且對「公車上書」進行了進一步的審視和研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