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硯的認識


澄泥硯的認識
     
       澄泥硯也是中國的名硯之一,唐朝時曾被大量製造,甚至曾被稱為「硯之王者」,其中又以虢州所產的橙泥硯最享盛名。虢州是河南省盧氏縣的古稱,位於洛陽的西 方,澄泥硯的製造地大約是在這裡。澄泥硯的特色是,質地堅硬有如石硯,但是,它並不是石硯,而是屬於陶硯的一種,但是其製造方法又不同於一般的陶硯,才能 造出質地堅硬的澄泥硯。

       宋人李之彥在「硯譜」中會提到:「虢州澄泥,唐人品為第一。」就品類而言,澄泥硯依不同的色彩可分成五大類:繕魚黃、蟹殼青、綠頭砂、玫瑰紫、豆瓣砂等。不過,由於其製作方法失傳,現今所仿製的澄泥硯,其質地已大不如昔。

中國四大名硯之一,顧名思義,澄泥硯為泥所製,而且是燒製。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製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 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隨意形的。雕式有號、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鬥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 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樹花卉、走獸飛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這些雕硯刀筆凝練,技藝精湛,狀物摹態,形象畢肖,靈通活脫,逗人情思。 置於桌畔案頭,既是文房中實用的四寶之一,又是供觀賞的藝術珍品,產地卻莫衷一是,有河南虢州說、 山西 絳州說、 山東 青州說,雖各有說法,但都沒有離江河太遠,古人說取河泥澄而製硯不假。 只是這個制法卻頗費周折,光是淘洗澄結便要一二年,出泥後“令其乾,人黃丹團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 微陰乾,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然後再用黑蠟、 米醋相參蒸多次。 如此繁複的工序,使硯台堅如鐵石。 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上品更是難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於製作工藝繁複而產量甚低了。加上石硯中的佳硯理當比泥硯更勝一籌,流傳久遠者當然比泥硯 更多。 到清代,澄泥硯已經沒落衰微,偶有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讚譽。 澄泥硯由於原料來源不同、燒製時間不同,具有鱔魚黃、蟹殼青、綠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顏色。 澄泥硯一般注重圖案,講究造型,器物線條凝練,狀物摹態,形象畢肖,靈通活脫,逗人情思。 置于桌畔案?,既是文房中?用的四?之一,又是供觀賞的藝術珍品。
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的新絳縣 ,古稱“絳州”,出產於這裡的澄泥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 四大名硯 ”之一。“四大名硯”中的其它三種均為石硯,唯有絳州澄泥硯是泥硯。 它與端、歙、洮硯齊名,史稱“三石一陶”。
四大名硯
中國四大名硯.從唐代起, 端硯 、 歙硯 、 洮河硯和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其中尤以端硯和歙硯為佳。
澄泥硯產於豫西黃河岸邊諸地,以製作工藝獨特稱著於世,為中國歷史四大名硯之一。 與端、歙、洮硯齊名,史稱“三石一陶”。
澄泥硯以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 武則天 、 蘇東坡 、 米芾 、 朱元璋均有所鍾,並著文記之; 乾隆皇帝讚譽:撫如石,呵生津。 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
澄泥硯以“ 硃砂紅、 鱔魚黃、 蟹殼青、豆綠砂、 檀香紫、為上乘顏色,尤以硃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華夏澄泥硯不施彩釉,採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藥物熏蒸,特殊的爐火燒煉,使之自然窯變,同窯之 中的澄泥硯幻變神奇、色彩各異、無不巧奪天工、不但保持了史書記載的名貴顏色,而且燒製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其紋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嘆為觀止。經 專家評鑑確認,完全具備古硯“澤若美玉 、擊若鐘磬 、易發墨、不傷筆、冬不凍、夏不枯、寫字做畫蟲不蛀等特點。
歷史悠久,當時曾被列為“貢硯”。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時其製作工藝就已失傳。隨著澄泥硯製作方法的失傳,絳州澄泥硯的生產出現了一個近三百年的斷檔;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 版畫藝術家藺永茂攜其子藺濤歷經千辛萬苦終將澄泥硯恢復生產後,絳州澄泥硯又重新在硯海中展露新姿,重新成為古城絳州的一大地方特產。
製作工藝
絳州汾河灣的泥質乾強度偏高、手感滑膩 、無砂、可塑性高、韌性強。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為什麼絳州澄泥硯能以唯一的非石質硯躋身中國四大名硯之中。硯,它的實用功能是磨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細膩滋潤容易發墨,並且墨汁細勻而無雜質。 在同樣的硬度下,由於澄泥硯是用泥土燒製,研磨後硯面的光滑度肯定會遜於石硯,同時卻增加了澄泥硯的滑動摩擦係數,也就是說,澄泥硯比同等硬度的石硯發墨程度要好。 陶的燒成溫度在900℃-1000℃左右,瓷的燒成溫度在1300℃以上,而絳州澄泥硯的燒成溫度正是介乎於兩者之間。 製陶工藝是澄泥工藝的先導,它的發展孕育創造了澄泥工藝,製陶工藝昇華的結果,是瓷器的出現。 澄泥工藝是獨立發展的結果,歷史上的澄泥硯、 紫砂器的問世證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更顯示了它的價值,它是介於陶與瓷中間的另一路產品,歸類於?器。 但澄泥硯又具有研磨工具這一特殊性,燒製時的技術要求就高了許多;控制溫度是把握質量的關鍵之一:燒製時的溫度過高就會瓷化,墨在硯上打滑,發墨功力差,不可取;若燒製時火候不夠,就會燒成陶質,硬度差,磨墨時泥磨俱下,更不可取。 所以,所以,燒工藝是製作澄泥硯最為複雜的一個環節,澄泥硯的顏色、硬度、瑩潤程度等都與此密切相關。 這一關鍵環節的研製上取得,燒製出了色彩絢麗、造型生動的鱔魚黃 、綠豆砂、玫瑰紫、 硃砂紅等各種品相的澄泥硯。
絳州澄泥硯的製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 首先,將採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古法制硯,是將一種特製的雙層絹袋吊掛於汾河中,河水中裹帶的泥沙流入絹袋中,經第一層絹袋過濾後,沉 入第二層絹袋的細泥即是澄泥。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濾出的極為細緻的泥土就是製硯的原料 ——澄泥。 澄泥硯之名也由此而來。 再將濾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時間,歷經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 澄泥?“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澄泥硯“取之於水而成之於火”。這使我們聯想到中國道教的煉丹術:水中取泥譬若生藥,火中成硯終似結丹。 在遵循古法的同時又獨出機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予以創新,在煉泥這個工序上,購置了機械設備,以電為動力替代了原來的手工操作;這樣做的結果是既加強硯的 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硯在燒製時不會產生任何氣泡和微小的裂紋。密度是決定硯質是否堅實、是否發墨的主要條件;一般澄泥硯的密度在1.4-1.6左右,絳 州澄泥硯運用現代工藝使它的密度提高到了2.0-2.2左右,已接近了花崗石的密度。 絳州澄泥硯研製所燒製的仿古石硯,不論在重量上、視覺上、手感上都與石質無異,達到幾可亂真的程度。
在造型藝術上,澄泥硯也別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圖案和造型, 雕刻形式多樣,色澤典雅秀麗,顯得極為古樸大方。現在澄泥硯已發展出近百種造型,種類繁多。
澄泥硯屬陶類,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硯 。可能古人受秦漢間磚、瓦當生產的啟示,結合陶硯再精工製作,遂步昇華為澄泥硯。澄泥硯的形成約在晉唐之間而略早於端、歙。
相關記載
唐宋之間,端、歙尚處初創階段,人們評價澄泥硯為“硯中第一”。宋代李之彥《硯譜》載:“虢州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今人罕用。”澄泥硯細膩堅實,形色俱佳,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比肩。
清代 《硯小史》雲:“澄泥之最上者為鱔魚黃、黃質黑章名鱔魚,黃者色若鱔魚之背,又稱鱔肚黃,較細膩發墨,用一匙之水,經旬不涸,一窿之墨,盛暑不干。”其次 是綠砂,又叫茶葉末,蟹殼青較硬。 又次為玫瑰紫。澄泥硯之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是因為燒製時不同溫度所致。關於澄泥硯的製作方法宋代的《賈氏談錄》和《文房四譜》中的說法,大致是取河床下 的泥,淘洗後,用絹袋盛之,口繫繩再拋入河中,繼續受水沖洗,如此二三年之後,絹袋中的泥越來越細,然後入窯燒成硯磚,再雕鑿成硯。 此前不久,絳州澄泥硯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的中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上摘取了最高獎項——首屆中國名師名硯精品大展金獎,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文房四寶行業的 最高榮譽。
產地
山西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