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濂碎梨

 
鄭濂碎梨
拼音:Zhèng Lián suì lí (Zheng Lian Sui li)
 鄭濂碎梨
  鄭濂碎梨是中華傳統文化典故,於民國初期被湖州蔡振紳整理收錄於《德育課本·悌篇》,《明史》中也有文字記載。典故講述的是明朝時候鄭濂爲家庭和睦將明太祖賜予家中的梨弄碎後分飲的故事。
 
 
 

《明史》的記載

  記載章節:《明史》卷二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濂以賦長詣京師,太祖問治家長久之道。對曰:“謹守祖訓,不聽婦言。”帝稱善,賜之果,濂拜賜懷歸,剖分家人。帝聞嘉歎,欲官之,以老辭。

《德育課本》中的記載

  鄭濂碎梨,食者千餘。不聽婦語,七世同居。
鄭濂七世同堂被賜江南第一家
鄭濂七世同堂被明太祖賜“江南第一家”之譽

  明鄭濂,七世同居,門旌天下第一家。太祖召問曰,汝家人口若幹,對曰,千餘。因問治家之道,對曰“惟不聽婦人言耳”。上賜二梨,濂拜受歸,上命校尉瞯之。濂至家,召家人齊謝恩,置水二缸,碎梨入水,飲之,上大悦。

  張閏八世同居百餘口,陳昉十三世同居七百餘口,可謂繁矣。而鄭濂七世同居千餘口,宜郡守旌其門爲“天下第一家”也。問其治家之道,惟守家法,不聽婦言。嗚呼,婦人之言,家之斧斤也,可不慎歟。——《德育課本》

注釋

  1.  旌,表彰之意。

  2.  若幹:猶俗言“幾多”也。

  3.  校尉:即錦衣衛之士。
 
  4.  瞯:窺視

翻譯

  明朝時候,鄭濂的家里是七代同住的,他家里的大門上,旌表着“天下第一家”五個字。太祖皇帝召了鄭濂來問他,你家里究竟有多少人口呢。鄭濂回答道,大約有一千多人口。太祖皇帝就問鄭濂用怎麼樣治家的法則,鄭濂回對說,隻有不聽婦人家的言語罷了。

  太祖皇帝聽了很歡喜,就送他兩個梨子,鄭濂拜謝着。受了梨子回到家里去的時候,太祖皇帝叫校尉暗地里跟了他去,看他有什麼擧動。

  哪里曉得鄭濂一到了家里,就召集了合家的一千多人,一齊出來謝恩以後,便放下了兩大缸的清水,把兩個梨子弄碎了放在水里,大家分着喝了。太祖皇帝曉得了這一回事,非常高興。

相關人物

鄭濂

  詳見主詞條鄭濂
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
 
  生卒年不詳,元末明初浙江浦江人,字仲德,别號采苓子。其家累世同居,以孝義名重浙東。洪武初,以賦長至南京,受太祖嘉獎。不受官。後被告與胡惟庸黨交通,弟兄爭往受訟,以此宥赦,且擢其弟是爲左參議。洪武十九年(1386)坐事當逮,從弟代其受斬。增刪刊定祖傳《家範》一百六十八則,傳世。

明太祖

  詳見主詞條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中國明朝的開國皇帝,姓朱,名元璋(初名重八),字國瑞,生於盱眙,籍貫鳳陽明太祖是中國歷史上,繼漢高祖劉邦以來第二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俗稱洪武帝、朱洪武,廟號太祖,其統治時期被稱爲“洪武之治”。

相關景點

  在位於浙江浦江縣城東10多公里的鄭宅鎮鎮中心,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義門古建築群,人稱“江南第一家”。 870年前,居住在此的鄭氏家族,以孝義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葉,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處,曆宋、元、明三代,長達360多年,時稱義門鄭氏,故名“鄭 義門”。浦江鄭氏家族如此義居,屢受朝廷旌表。傳聞明太祖朱元璋見到鄭濂後,以賜梨試探,鄭濂碎梨分給家人,令太祖欣賞。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朱元璋賜封其爲“江南第一家 ”。

相關典故

  中華傳統文化中較爲知名的家庭多代同居而又能和睦相處的典故還有公藝百忍陳昉百犬張閏無私。此外鄭濂碎梨收錄於《德育課本》,爲二十四悌故事之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