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正式名稱是1P/Halley)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每隔75-76年就能從地球上看見[4],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週期彗星,人一生中可能經歷兩次他的來訪。其它能以裸眼觀察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可能要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

1P/Halley(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彩色影像,顯示平直的飛向左邊的天空。
發現
發現者史前時代;
愛德蒙·哈雷來命名(辨識出週期性
軌道參數
曆元 2449400.5
(1994年2月17日)
遠日點35.1 AU
(2023年12月9日)
近日點0.586 AU
上次通過近日點:1986年2月9日
下次通過近日點:2061年7月28日
半長軸17.8 AU
離心率0.967
軌道周期75.3 a
軌道傾角162.3°
物理特徵
大小15×8km,11 km(平均
質量2.2×1014 kg
平均密度0.6(估計的範圍在0.2至1.5g/cm3[1])
逃逸速度
~0.002
公里/秒
恆星自轉周期2.2 d(52.8 h,?)[2]
反照率0.04[3]
視星等28.2(2003年)
哈雷彗星(正式名稱是1P/Halley)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每隔75-76年就能從地球上看見[4],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週期彗星,人一生中可能經歷兩次他的來訪。其它能以裸眼觀察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可能要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
至少在前240,或許在更早的前466年,哈雷彗星返回內太陽系就已經被天文學家觀測和記錄到[5]。在中國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英國人愛德蒙·哈雷最先估算出他的週期,1758-1759年彗星再次來臨的時候,這顆彗星被命名為哈雷彗星,以紀念哈雷的工作。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6]
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時,人類第一次用太空船詳細觀察彗星,得到了第一手的彗核結構與彗髮彗尾形成機制的資料。這些觀測支持一些彗星結構的假設,如弗雷德·惠普的「髒雪球」模型比較正確地預測了哈雷彗星是揮發性冰——二氧化碳、和-和宇宙塵埃的混合物。資料使科學家建立了更準確的模型;例如,哈雷彗星的表面大部分是宇宙塵埃,沒有揮發性物質,並且只有一小部分是冰。

軌道計算[編輯]

哈雷是第一顆被確認的周期彗星。文藝復興之前,多數哲學家認定彗星的本質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擾動,如亞里斯多德所論述的。第谷在1577年推翻這種想法,他以視差的測量顯示彗星必須比月球更遠。許多人依然不認同彗星軌道是繞著太陽,並且假定它們在太陽系內的路徑是遵循直線行進的[7]
1687年,艾薩克·牛頓發表了它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介紹引力和運動的規律。雖然他懷疑在1680年和1681年相繼出現的兩顆彗星是掠過太陽之前和之後的彗星(1680年大彗星,後來發現他是正確的,),但因為他的工作還未完成[8],因此未將彗星放入他的模型中。牛頓的朋友愛德蒙·哈雷在1705年發表《天文學對彗星的簡介》,使用牛頓運動定律計算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對彗星軌道的影響[9]。他檢視歷史的紀錄後,發現1682年出現的這顆彗星與1531年阿皮昂(Petrus Apianus)、1607年克卜勒觀測的彗星的軌道要素幾乎相同[9]。因此哈雷推斷這三顆彗星是同一顆彗星,週期在75-76年之間。在粗略的估計行星引力對彗星的攝動之後,他預測這顆彗星在1758年將會再回來[10]
雖然直到1758年12月25日,這顆彗星才被德國的一位農夫和業餘天文學家約翰·帕利奇(Johann Georg Palitzsch)觀測到,哈雷的預測是正確的。它受到木星土星攝動延遲的影響618天,直到1759年3月13日才通過近日點[11]。三位法國數學家亞歷克西斯·克勞德·克萊羅拉朗德妮可-雷訥·勒波特組成的小組[12],認為這個效果使它提前了一個月回歸(與4月13日有一個月的誤差)[13]。哈雷於1742年逝世,未能活著看見這顆彗星的回歸[14]。彗星回歸的確認,首度證實了除了行星之外,還有其他的天體繞著太陽公轉。這也是牛頓天體物理學最早成功的預測。1759年,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以紀念愛德蒙·哈雷的工作。
一世紀的猶太天文學家可能已經認為哈雷彗星會週期性出現[15]。提出這理論是注意到在一篇猶太法典的短文中[16]提到:"有一顆星隔70年出現一次,會使船長發生錯誤" [17]

哈雷彗星的紀錄和聯想[編輯]


史記》「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十六日」
哈雷彗星的軌道,以藍色描繪,相對於以紅色描繪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
哈雷彗星的軌道(藍色)相對於外行星的軌道(紅色)
最先和最完備的哈雷彗星紀錄皆在中國;據朱文鑫考證:自始皇七年(前240年)至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
在歐洲,哈雷彗星的紀錄也十分詳盡,最早的紀錄在前11年,但哈雷彗星回歸與其他彗星一樣,被眾多迷信的居民聯想成稀罕的災星,與災禍聯繫在一起;1066年4月回歸時,英國剛好遇著諾曼第公爵王朝前的侵略戰爭,當時居民見到彗星高掛的恐懼情況被繪在貝葉掛毯上留傳後世。

古老記載[編輯]

1910年之回歸[編輯]

直至1910年回歸時,部分民眾仍對哈雷彗星充滿恐懼。當時經算出來的結果顯示:過近日點後的哈雷彗星彗尾將掃過地球,有報紙故意誇大其恐佈性,稱彗尾中有毒氣會滲入大氣層,並毒死地球上大部份人,正如科學家所預料的,這種情況並未發生。但當時有些偏僻村落的人感到異常恐慌,報導稱中歐和東歐甚至有人因此自殺。
這次回歸開始,哈雷彗星有了照片和光譜紀錄;是次回歸最早在1909年9月11日被發現,當時彗星光度16等;1910年5月中旬直至月底的彗核亮度達2-3等,5月17日彗尾長達100度,往後更發展至140度之長。由於天文學家已預計5月20日地球經過哈雷彗星的彗尾(兩者相距只有0.15 AU),這樣引起包括氣象學研究人員對環境的監測。這段時間拍下的彗頭照片顯示彗頭複雜動蕩的結構,並且有暈狀和鳥冠狀的光芒,5月24日彗核中心分為兩個,各被拋物線狀物包圍;當年8月時為9等星,翌年1月時變為13~14等,那次回歸最後觀測紀錄是1911年6月16日。

1986年之回歸[編輯]

哈雷彗星1986年的回歸是人類有史以來作對它所作的最詳盡的一次觀測,儘管這次回歸它遠遠沒有以往回歸時那樣的明亮。假如沒有現代的觀測與分析工具,這一次回歸可能不被人們發現。 1982年10月16日回歸途中的哈雷彗星率先被美國帕洛馬山天文台5米反射望遠鏡以CCD捕捉到,當時光度為24.2等,當時暫定名為1982I。
由於1910年觀測時沒有計畫,當時各天文台觀測方法和儀器上沒有互相連系,故沒有良好成果。為更有效協調全球觀測網路,世界各天文台和天文愛好者之間聯合觀測。以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為中心,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贊助,並經國際天文學聯會(IAU)贊同,由22位天文學家組成委員會於1982年8月16日在希臘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18次全體會議上正式成立「國際哈雷彗星觀測計畫」(International Halley Watch,IHW)。計畫有統一的觀測原則,出版規範觀測資料和方法,也考慮資料整理,因此使比較研究更容易。此計畫由1983年10月中旬開始直至1987年末,不間斷的對哈雷彗星觀測。
為了觀察哈雷彗星,當時參加這場國際哈雷彗星觀測計畫的國家所屬太空中心中,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前蘇聯太空局、歐洲太空總署以及日本宇宙空間研究所發射了七架宇宙探查器,其中由美國發射的ICE、歐洲發射的喬托號、日本發射的先驅號彗星號以及前蘇聯發射的維加一號和二號,在天文迷中普遍被稱作「哈雷艦隊」。
1991年2月,南歐天文台以1.54米丹麥望遠鏡觀測到哈雷彗星的亮度突然從25等增亮至21.5等,並冒出20角秒(約20萬公里)的彗髮,這估計是受到一顆小行星的撞擊或者太陽耀斑的激波激發所致。

21世紀的觀測[編輯]

在20世紀最後一次在拍攝中發現哈雷彗星為1994年1月10日,以智利的3.58米新技術望遠鏡(New Technology Telescope)觀測。2003年3月6日,天文學家以南歐天文台三座8.2米VLT望遠鏡在長蛇座頭部再次拍到它(81張照片,共計九小時曝光),距地球27.26 AU(40.8億公里),光度28.2等;天文學家相信:以現時觀測技術,即使它在2023年過遠日點(35.3 AU)還要暗2.5倍之下,也可拍到其影像。哈雷彗星下次過近日點為2061年7月28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