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包種茶的故事

文山包種茶的故事

「包種茶」是福建製茶的特殊技巧,茶葉採摘下來後就在該地焙製成團茶,進貢京師。因宋代皇帝皆嗜飲茶,徽宗更是品茶高手,因此對茶的品質要求甚高,亦帶動了製茶技術的競爭,閩浙一帶每年舉辦茶葉比賽,最盛時有二十二省六百餘縣參加,選出與賽中上好品種二十餘種,其中以武夷茶的香氣、滋味最佳。所謂「包種茶」是武夷「岩茶」的製造方法之一。

然而,有關台灣包種茶史可供參考的文獻不多,民國四十五年,林馥泉著「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對包種茶的歷史敘述較詳,茲摘錄如下。
茶展中心介紹木柵的茶園圖書館裡邊查詢邊找書
一、包種茶名的由來
據日人井上房邦氏之調查報告指出,包種茶是在距今一五0餘年前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王義程氏所創製,仿武夷岩茶的製法製造安溪茶,並由他倡導及傳授製法,當這種茶葉製成後,用方形福建毛邊紙兩張內外相襯,放入茶葉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包外蓋上茶名及行號印章,稱之為「包種」,然後運往福州加實香花出售,或經由廈門直接運銷南洋,這是包種茶製造的開始,也是包種茶名稱的由來。

二、台灣包種茶的起源
台灣由於氣候溫暖,空氣潮濕,雨量均勻,土壤富於有機質,適於茶樹之生長,自古就有野生茶樹,但真正有經濟價值的茶樹,一般相信是距今約二00餘年前,我國大陸移民到臺灣時,由福建移民柯朝氏所帶來的閩茶品種,首先種植在 魚坑(今臺北縣瑞芳地區),發育極佳,繼而石碇、深坑、拳山(文山)、大坪山、遠及新竹等地,也相繼植茶。但在光緒七年(西元一八八一年)以前,臺灣茶只有烏龍茶一種。

清同治十二年( 一八七三年 ),臺灣烏龍茶受世界茶業不景氣的影響,加上臺北專門出口烏龍茶的五家洋行認為臺灣烏龍茶價格昂貴,無利可圖,一致停止收購,使烏龍茶有行無市,陷於慘境。一般茶商迫不得已,就將臺灣烏龍茶大部份裝運福州,全部改製包種茶,當時在福州通稱為「花香茶」;這是烏龍茶改製包種茶的由來,也是臺灣從事包種茶製造的先聲。

三、文山包種茶的發展
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福建泉州府同安縣茶商吳福源氏(或稱吳福老),因感到在福建改製包種茶獲利不多,為圖厚利起見,遂帶著技術人員(茶師)渡臺,在臺北設立「源隆號」專門製造包種茶,就在這一年,臺灣包種茶首次輸出,運銷海外。不久,安溪縣茶商王安定氏及張古魁氏兩人合夥組設「建成號」經營包種茶,由淡水運往廈門,再分運南洋銷售。此後一般茶農競相仿製,包種茶產量逐漸增加。
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福建安溪又有王水錦氏及魏靜氏兩人相繼來臺,在七星區 南港大坑 悉心從事包種茶栽培及製造的研究改進工作,一方面改進栽培及製茶技術,另一方面也將技術傳授給同業。日本佔領臺灣(一八九五年)後,為改進臺灣茶業,也選擇該地為 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 ,自民國九年(一九二0年)起,每年春、秋兩季在當地招集全省茶業界子弟,舉行包種茶講習會,由王、魏兩氏擔任講師,熱心教導,臺北縣農會及新竹縣農會也相繼招集有關人員前往學習。王、魏兩氏對臺灣包種茶的貢獻很大。

由以上所述可知包種茶產製技術最早發達者,為臺北縣 七星區 (即今臺北市南港區), 文山區 次之,按製茶品質而論,則以文山區所產最優,所以習慣上稱為「文山包種茶」。目前所說的文山茶區,包括臺北縣坪林、石碇、深坑、新店、汐止等鄉鎮市,擁有茶園面積 2,300 公頃,種植青心烏龍等優良品種茶樹,茶芽幼嫩柔軟,所製之包種茶品質極佳,年產量約 130 萬公斤(一說 200 萬公斤),以文山包種茶聞名於世。

文山包種茶

包種茶
Spring pouchong tea leaves on plate.jpg
種類:青茶
別名:
原產地:臺北市文山區南港區
新北市深坑區石碇區坪林區新店區汐止區
簡介:台灣十大名茶之一
文山包種茶盛產於臺灣北部,其外觀似條索狀,色澤翠綠,水色蜜綠鮮豔帶黃金,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此類茶注重香氣,香氣越濃郁品質越高級。
目前臺灣所生產的包種茶以臺北文山地區所產製的品質最優、香氣最佳,所以習慣上稱之為「文山包種茶」。文山地區包括臺北市文山南港新北市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區。約有2300多公頃,茶園分佈於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區,環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區山明水秀,氣候終年溫潤涼爽,雪霧瀰漫,土壤肥沃,故所產之文山包種茶品質特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