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瓜,又稱蛇絲瓜、印度絲瓜

蛇瓜如何種植?食用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蛇瓜,又稱蛇絲瓜、印度絲瓜等,葫蘆科栝樓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有一種特殊的腥味,肉厚而柔嫩,纖維少,無臭味,刮去蠟質或削去薄層外表皮後,供炒食或與肉片清炒,清香滑口,別具風味,若做湯菜,味鮮美。蛇瓜原產印度和馬來西亞,廣泛分佈於東南亞各國和澳大利亞,我國各地有少量栽培。蛇瓜根係為直根系,主側根分明,主根入土較深,吸收能力強。莖蔓生細長,有5棱、錄色、密生短剌毛,分枝性強。葉掌狀,有5~7裂,邊緣有鋸齒。葉柄較長,葉面有細茸毛,互生,錄色。雌雄同株異花,腋生,雄花為總狀花序,花瓣末端絲裂​​和捲曲,白色,雌花單生,雌蕊棒狀。果實細長園柱形,末端扭曲或彎曲,形似蛇,故稱蛇瓜,果實二端稍尖,果柄短而不明顯,果皮光滑,有蠟質,灰白色,有深淺錄色相間的條斑,果肉錄白色,鬆軟,水分較少。

    
蛇瓜喜溫暖,耐熱不耐寒,生長適溫30~35℃,40℃以上或低於5℃生長受抑,對光照和土質要求不嚴。常追肥、保持土壤濕潤,可提高座果率和增加產量。由於葉上有毛、病蟲害發生較少。蛇瓜生長期較長,4月上旬​​播種育苗,5月中旬定植,與其他瓜類比,發芽慢且不整齊,可隨時將發芽種子挑出並播種。蛇瓜莖粗壯,葉片寬大,種植時株距約100㎝左右。定植後管理較簡單:肥足水多。定植成活後要及時追肥,座果後適當增加施肥量和水分,特別是在開花結果和高溫季節,需不斷補充水分。蛇瓜以側蔓結果為主,一般單株產量7~10千克。 7~10月採收,開花後約10天採摘嫩瓜食用,30天以上的果實有苦味不能食用,僅供觀賞或作飼料。





台南區農業專訊
09
農業新知與技術
文/圖 黃圓滿
富觀賞趣味之蛇瓜簡介
適栽環境
蛇瓜(
Trichosanthes anguina
L.
)又
稱「蛇豆、蛇絲瓜、大豆角、蛇王瓜、
毛烏瓜」,常用之英文名除snake gourd
之外,也用serpent gourd來表示。蛇瓜
為葫蘆科作物,原產於熱帶亞洲,被栽
培利用已超過2000年。蛇瓜喜愛溫暖氣
候,對土壤適應性強,耐瘠耐乾耐熱,
台灣地區除冬季(尤指中北部)之外,
其他季節極適於蛇瓜的栽培,尤其是夏
季高溫期(30~35°C)正是蛇瓜之適栽
溫度。
植株與葉片
植株莖蔓細長,分枝性強,全株有
特殊香味,莖葉上皆有細毛,莖蔓切面
為五角形。嫩葉之葉面絨毛細滑,葉片
互生,成熟葉片五角形或掌狀,生育初
期葉片淺裂或無缺裂,生育後期則缺裂
加深。
蛇瓜的花
常常日上三竿才起床的人是難以欣
賞到蛇瓜花朵盛開的全貌,蛇瓜的花用
「細緻」來形容並不為過,就顏色而言
雖然相當普通,但是花瓣邊緣細裂如髮
絲狀則是相當特別,而這特點也正是其
屬名
Trichosanthes
所代表的意義。花白
色,雌雄異花但外型相似,雌花單生,
子房下位,雄花為總狀花穗,雄花花梗
▲ 蛇瓜花盛開時花瓣邊緣別緻的細絲充分展
開,這可是在上午六點半前才拍得到的

台南區農業專訊
10
農業新知與技術
長。夜間至清晨開花,隨著太陽升起髮
絲狀之花瓣向內捲縮而逐漸萎凋,午後
謝花。
蛇瓜果實
蛇瓜果實宛如蟒蛇之皮色與質感
可真讓人嘖嘖稱奇,蛇瓜學名中第二字
(種名,
anguina
)為「蛇的」之意,也
充分表達出此物種之特性。蛇瓜盛行栽
培在印度及東南亞等地區,為普通之蔬
菜,取其開花後7~10天之幼嫩果實去皮
切片、切絲或炒或煮皆宜,滋味鮮美,
超過10天之嫩果則逐漸老化,肉質粗糙
或有苦味即不適於食用。若是作為經濟
栽培,需注意搭設至少2公尺高之棚架較
能使果實充分發育,方便採收。
蛇瓜病蟲害少,嫩果熱量極低,
富含水分、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可
為優良之夏季蔬菜來源。食用蛇瓜後可
感受到其天然之利尿效果,具有清熱消
腫、緩解口乾口臭等作用,如同絲瓜一
般頗適於盛夏季節食用。至於其他部位
(根、種子)則可入藥,可謂極健康多
用途之作物。
休閒觀賞之應用
雖然難以了解蛇瓜果實長的像蛇究
竟有何道理,但是此種多變化無疑地豐
富了自然景觀。現今農業正思轉型朝向
休閒、觀光等方向發展,蛇瓜可說是極
具潛力的作物之ㄧ。雖然老化果已失去
食用價值,卻可採下來作為花藝創作之
花材,或是留置蔓上作為觀賞用途。尤
其長形果品種可於幼果期即以繩索綑綁
出各式造型,待長成定型後更具觀賞趣
味。
以休閒趣味栽培或是景觀觀賞之角
度而言,即使選用之品種為長果型,棚
架之設計則不一定非得2公尺高,以配
合整體造景之設計為原則,即使是矮架
▲ 瞧小朋友們樂不可支的開心模樣,可見蛇
瓜多具吸引力
▲ 來不及引上棚架自然彎曲的蛇瓜,反而有
令人意外之觀賞效果

台南區農業專訊
11
農業新知與技術
▲ 新鮮洗淨的種子外覆一層膠狀薄膜,相當
詭異
▲ 抓來一條開膛剖肚,取出種子
棚,卻可讓部分果實因接觸地面,產生
了自然曲折無可仿替之效果。
採種技巧及種子調製
非一代雜交種之蛇瓜可自行留種
繁殖。以留種為目的之蛇瓜不宜自第一
雌花即留果,須待生長勢較佳時之第二
雌花(甚至是第三雌花)才開始授粉留
果,而且須挑選較強壯蔓上所著生之雌
花進行授粉,每一側蔓以留一採種果為
宜。授粉果自謝花30天之後,其內之種
子即已趨成熟,此時果尾略轉淡桔色,
可再留置於蔓上或採下後放陰涼處數
日,待果皮或尾端桔色加深,果皮明顯
軟化時再剖瓜,如此可獲得形色皆佳,
充實飽滿之種子。剖瓜時將蛇瓜之成熟
果縱剖,取出被紅色假種皮包覆的種
子,略以水漂洗除去紅色假種皮等渣滓
後,再使種子充分乾燥即可。乾燥完全
之種子以鋁箔袋密封,置於低溫環境下
貯存。
新鮮種子剛取出時其表皮有奇異花
紋,外層覆以微透明之膠狀物。此膠狀
物在無特別剔除之下,連同種子一起將
其乾燥後進行發芽率測試,其結果顯示
此膠狀物之存在並不影響發芽,因此無
須花費工夫於處理此膠狀物。種子乾燥
後則略似苦瓜種子,但外觀為土褐色。
重複調查充實飽滿之成熟種子,其百粒
重平均為26.9公克。
單果採種量可由人工授粉來增進。
以本場92年春作之觀察資料顯示,若是
放任其由媒介昆蟲來授粉,每果種子量
極不穩定,平均單果成熟之種子數僅16.6
粒,但是採用人工授粉卻可獲得平均值
為50.3粒的成熟種子,採種量明顯增加了
3倍。儘管以食用為栽培目的之單株可收
果數可超過30果,但以採種為目的之強
壯單株留果數則不宜超過10果。(以上
各數據為“蛟龍”品種之調查資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