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多遜 王欽若 李昉 宋琪

盧多遜

盧多遜(934年-985年),河南懷州(今河南沁陽)人。
博涉經史,聰明強記。五代後周顯德初年進士。北宋開寶元年冬,充翰林學士,奉敕與尚藥奉御劉翰等纂修《開寶本草》。太平興國初,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後任兵部尚書。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盧多遜告發趙普當初不想立宋太宗,宋太宗因此疏遠了趙普。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宰相趙普告發盧多遜與秦王趙廷美暗 通,圖謀不軌。初判死刑。後念其久事朝廷,下詔奪官,全家發配崖州(今海南島三亞崖城鎮)。詔書規定:「縱更大赦,不在量移之限。」即遇赦不赦。多遜至崖 州,謝恩表曰:「流星已遠,拱北極巳不由;海日懸空,望長安而不見。」常年住水南村(崖城鎮水南村),多賦詩譽水南村。雍熙二年(985年)卒於崖州水南 村寓所。


王欽若


2010-04-29 16:05:16    華夏經緯網
    
    王欽若(962-1025年) 北宋大臣。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餘)人。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為參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 大舉南下,圍瀛州(今河北河間),進逼貝(今河北清河西)、魏(今河北大名東)。他密請真宗往金陵(今江蘇南京),為寇準所阻。後出判天雄軍(今河北大名 東)。因與寇準不協,要求去職主修《冊府元龜》。他指責澶淵之盟為城下之盟,使寇準罷相。大中祥符年間,真宗夢見神人賜“天書”于泰山,他為迎合真宗,偽 造天書,爭獻符瑞,封禪泰山,號為大功業。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為樞密使,同平章事。次年上表領銜編纂的《冊府元龜》書成,功攬于己而咎歸於人。天 禧元年(1017年)為相。三年,出判杭州。宋仁宗即位後復為相。因他狀貌短小,頸有疣,時人稱為癭相。為人姦邪險偽,善迎合帝意。與丁謂、林特、陳彭 年、劉承珪交結,時人謂之五鬼。 。“姦邪險偽”鬼把戲王欽若的“姦邪險偽”表現在那裏?現主要根據《宋史.王欽若傳》舉幾個例子。
  一曰投機取巧,邀他人之功為已功。
  二曰迎合帝意,大搞荒誕無稽的迷信活動。
  三曰挑撥離間,讒語傷人打擊政敵。
  四曰金蟬脫殼,嫁禍於人; 有罰歸咎他人等。
  王欽若雖為“五鬼之一”,但也做過一些好事。他與楊億等主持修纂的《冊府元龜》大部頭類書,對宋前史籍的輯佚和校勘工作便很有價值。他中進士後 為亳州判官、監會亭倉時,一年天久雨,谷難幹,倉司以老百姓送來的谷不幹拒絕收納。好些人遠道送來因候收糧盤纏完了,真是發急。欽若了解到這情況,令倉司 全部收下。為使這筆谷不致霉爛變質,在另放一處的同時,又奏請凡來倉要糧者,不分先後,一列先支濕谷。真宗見疏大喜,說他有相才,改判三司。
  真宗欲以王欽若為相,王旦曰:“臣見祖宗朝未嘗有南人當國者。雖稱立賢無方,然需賢乃可。臣為宰相,不敢沮抑人,然此亦公論也。”真宗乃止。旦 沒後,王欽若始大用。語人曰:“為王公遲我十年作宰相”。可見王旦未稱其為賢,而以南北人說事。但王欽若生榮死哀,“國朝以來宰相榮恩,未有欽若比者”。
  縱觀王欽若的一生,他的所謂姦邪事跡不外乎就是勸趙恒去“封禪祭天”,除此之外,後面的大建宮殿,聖祖下凡等把戲,已經是趙恒本人的原創,還有丁謂等人的努力,王欽若早就不是主角了。其實就以封禪的事來說,錯的一方就只有王欽若嗎?
  “為尊者諱,為賢者隱”,這是古代作史,甚至作人的最高準則,於是就把趙恒的錯給諱去了。平心而論,王欽若是勸了,那麼你就一定聽?當初還有人勸劉邦尋找六國後代,繼續分封天下呢,劉邦為什麼不聽?這就是明君與昏君的分別。
  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姦邪,有的只有昏君。就像永遠別怪兒媳婦不乖,從來都是你兒子不爭氣!尤其是找藉口的,都是某某姦邪的錯……這更是無能的士大夫表現。
  何況就算上面完全是王欽若一人的錯,宋史也對他太苛刻了。試問“蓋棺定論”四字,講的就是要給人以最後贖罪的機會,而一但該罪人以實際行動改過自新了,就要還他以清白和公正。那麼回頭看王欽若在仁宗朝的表現,他還是個姦邪嗎?
  正好論證上面的話,你是昏君,他才是姦邪,你是明君,他就是能臣。王欽若這種人,才是一面鏡子,能照出皇帝的成色和本來面目。
  王欽若並不是什麼姦邪,他有大能力,也有大貢獻,就算在真宗朝最危難的澶淵之役,他都遠遠地頂在趙恒和寇準的前面,這些不應該被世人所忘記。尤 其是要明確一個概念,王欽若不論是好是壞,他都是以能力來侍逢國君。而不像那些君子們,就比如魯宗道、晏殊之流,只以所謂的誠實、魯直的態度來謀取上位。
  宋史對王欽若有失厚道,在宋朝三百餘年間璀璨瑰麗的文臣群落中,應該有他一席之地。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字明遠,深州饒陽人(今屬河北)。五代後漢乾祐年進士。

生平

李昉歷仕後漢後周,爲翰林學士,最後歸,加中書舍人。曾經三度入仕翰林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端拱元年(988年),罷爲右僕射[2]。淳化二年(991年),復拜平章事。
曾參與編撰《舊五代史》,並主編《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三部類書。其中《太平御覽》全書1000卷,《太平廣記》全書500卷,《文苑英華》全書1000卷,皆秩卷繁浩之作。參與編纂工作的徐鉉(916—991)撰有《稽神錄》一書,希望能收入《太平廣記》,託宋白諮詢李昉的意見。李昉說:「詎有徐率更言無稽者!」[3]意思是要「言之有稽」才能收入《太平廣記》。至道二年(996年)卒。文貞,後避宋仁宗御諱趙禎改諡文正。《宋史》卷二六五有傳。


 


宋琪(917年-996年),字俶寶,幽州薊人。
早年由於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宋琪成為契丹國的漢人,長於文學,好詼諧。[1]契丹學漢人舉行貢部,琪中進士,成為壽安王侍讀。天福六年(941年),幽州大帥趙延壽聘請宋琪為從事趙贊擔任河中節度使,聘為記室。周世宗征淮南時,隨趙贊出征,以功特加散大夫。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授太子洗馬,上疏給宋太宗征討幽薊的方略[2]。至道二年(996年),拜右僕射。是年卒。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羅姓與堂號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