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賴 豐臣秀吉

豐臣秀賴
豐臣秀賴
豐臣秀賴
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前期
出生日期文祿2年8月3日(1593年8月29日)
改名拾丸(幼名)、秀賴
戒名歸寂山高陽寺殿秀山大居士
墓所京都市東山區養源院
京都市右京區清涼寺
朝廷官位從三位左近衛權中將從二位權中納言權大納言正二位內大臣右大臣
氏族豐臣氏羽柴氏
父母父:豊臣秀吉
母:淀殿淺井長政長女)
兄弟石松丸鶴松秀賴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豊臣 秀頼
假名とよとみ ひでより
平文式羅馬字Toyotomi Hideyori
豐臣秀賴(1593年8月29日-1615年6月4日),豐臣秀吉之子,側室淀殿(淀夫人)所生,幼名拾丸。娶德川秀忠之女千姬為妻,但和側室之間生有國松天秀尼,曾經官至從一位右大臣。在秀賴出生之前,尚有一兄鶴松,但很早就夭折了。原本秀吉以為自己年事已高,恐怕沒有孩子的命了。不料在五十七歲時,竟又得一子,使秀吉對原本收養的繼承人關白豐臣秀次開始冷淡,奪回賜給秀次的權力,使秀次自殺、其妻妾子女被處死。從此,秀吉便為秀賴的將來鋪路,制訂了五大老五奉行,讓他們輔佐秀賴。秀吉死後,五大老以德川家康最具影響力,使豐臣家內部勢力開始有派系分別。不久,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也過世,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開始與家康對立,互相攏絡勢力。最後東軍以德川家康為首,西軍以毛利輝元為首,於1600年兩軍對決,史稱關原之戰,後來德川方面贏得戰爭,而石田三成則被處死。1603年,德川家康即征夷大將軍之位,豐臣家從此日漸沒落。雖然德川與豐臣兩家不和,但仍尊照秀吉生前意願,讓秀賴與表妹千姬結婚。但是兩方婚姻不能阻礙家康的野心,家康一直意圖讓秀賴前去參見他,屢次被淀夫人阻止,後來兩方於1611年在二條城見面,暫時和睦。然而發生方廣寺鐘銘事件,兩方正式決裂,德川家開始進攻豐臣家。大坂冬之陣後,兩方進行協議,暫告停戰。豐臣秀賴與其母淀殿自刃之地1615年夏天,因豐臣家不能驅逐浪人,再度與德川家決裂,造成大坂夏之陣發生。大坂城被攻落之際,千姬逃回德川家,秀賴與淀夫人及身邊親信如大野治長大藏卿局等人一同躲在大坂城的米倉裡自殺,得年僅二十二歲。德川家康將豐臣家男丁不分老幼全部處死,秀賴兒子國松丸被搜出並斬首,在常高院的一再懇求之下千代姬免於一死但被迫出家為尼,豐臣家從此絶後。秀賴死後,法名歸寂山高陽寺殿秀山大居士,其墓一在京都養源院,一在京都清涼寺。關於秀賴,由於他從小受的是公家教育,目前流傳的筆跡有相當高的評價。家系[編輯]妻妾[編輯]
  • 側室:渡邊阿以茶之方(和期之方,渡邊五兵衛之女)
  • 側室:阿石之方(成田直助之女)
子女[編輯] 注釋[編輯]
豐臣秀賴
虛銜
前任:
豐臣秀吉
豐臣氏第二代當主
1598年-1615年
豐臣氏滅亡
官銜
空缺期
前一位相同頭銜:德川家康
內大臣
1603年6月1日-1605年5月29日
繼任:
德川秀忠
日本右大臣
1605年5月29日-1607年2月7日
繼任:
九條忠榮
統治者頭銜
新設立大坂藩第一代藩主
1600年-1615年
繼任:
松平忠明


豐臣秀吉[編輯]木下秀吉」重定向至此。關於其他同名人物,詳見「木下秀吉 (消歧義)」。
豐臣秀吉
日本關白、大名
豐臣秀吉
狩野光信所繪的豐臣秀吉畫像
高台寺藏,重要文化財
從一位太政大臣
國家 日本
時代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政權豐臣政權
主君松下之綱 → 織田信長 → 織田秀信
姓名豐臣秀吉
位階從一位關白太政大臣(追贈正一位
神號豐國大明神
氏族姓 :平氏(冒姓) → 藤原氏猶子) → 豐臣氏(賜姓)
苗字:木下氏 → 羽柴氏
出身地尾張國
初名木下藤吉郎 → 羽柴秀吉
幼名日吉丸
通稱(綽號)、木綿藤吉、豐太閣、藤吉郎
戒名國泰祐松院殿靈山俊龍大居士
出生1537年3月26日(天文六年二月初六[註 1]
日本尾張國愛知郡中村
逝世1598年9月18日(61歲)
慶長三年八月十八
日本伏見城
墳墓豐國神社
不動院
豐臣秀吉日語豊臣 秀吉豐臣 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 Toyotomi Hideyoshi;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後來因事奉其主織田信長,富有才幹而逐漸發跡,織田死後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阪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紀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統一。掌權期間通過太閣檢地、刀狩令等政策強化武士階層,穩固其統治基礎;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其與同時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為日本戰國時代「三英傑」。經歷[編輯]青年時期[編輯]豐臣秀吉誕辰地(中村公園豐臣秀吉於天文6年2月6日(1537年3月26日)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今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父親為一貧困農戶彌右衛門,母親是大政所。幼年時期取名為日吉丸(日語日吉丸ひよしまる Hiyoshi-maru),仕於織田信長成為武士之後改名木下藤吉郎日語木下 藤吉郎きのした とうきちろう Kinoshita Tōkichirō),《繪本太閤記》為了傳奇化成為「天下人」的秀吉,而記載秀吉的出生日期是1月1日。由於秀吉的出身並非顯貴,有關於他早期的文獻記載十分有限,僅大概知道他少年時曾在尾張三河駿河等地方活動,父親曾在尾張地方國人眾蜂須賀氏(蜂須賀正利)麾下當雇傭性質的雜兵,修理、鍛造兵器。秀吉七歲父親死亡,八歲母親改嫁,只好出家,入光明寺當小沙彌(被喚為禿鼠的原因),曾經在遠江國引馬城支城頭陀寺城成為松下之綱[註 2]的部下,《太閤記》記載秀吉元服時由松下之綱為烏帽子親並命名中村(的)秀吉,但離開原因不明。[註 3]後從遠房姨媽伊都父親清兵衛的鍛冶屋拿針販賣。信長家臣時期[編輯]姬路城1554年(天文23年)以小者的身分成為了織田信長的家僕,[註 4],被信長喚為猿或禿鼠(禿げ鼠[註 5],地位在足輕與「中間」之下,作為小者中的「草履取」[註 6]的等級,若隨信長上陣,「中間」可以持脅差或木刀,小者只能幫主公提武具或充當「人夫」。後來因幫信長拿草鞋時將草鞋放進懷裡暖鞋獲得信長的歡心。1555年陪同信長側室生駒吉乃回娘家小折城的生駒屋敷,經吉乃介紹認識生駒氏親戚蜂須賀正勝與川並衆。1561年與淺野長勝的養女(淺野長政的義妹)寧寧結婚,從妻姓,[註 7]更名為木下秀吉。[註 8]1570年信長準備進攻朝倉義景的中途,在金崎遭到盟友淺井長政攻擊背後,此戰秀吉為殿後軍一員,保護信長安全撤離(金崎之戰)。元龜元年(1570年)姉川之役後,秀吉擔任此役奪取的近江國橫山城城代,並以此領地可動員的兵力一千人及在地情報,天正元年(1573年)在小谷城之戰從防禦土壘最矮(約一米五)的中段京極丸,切斷淺井父子倆的防守區域,因此信長擊敗了淺井長政,長政自盡,淺井的舊屬歸織田家所有,以此功秀吉支配(領有一小部分600貫約2400石~3000石)北近江三郡十二萬石成為城主,將根據地移至近江國今濱城,利用小谷城的土石建材增建今濱城後易名為長濱城。後賜苗字「羽柴」(日語羽柴はしば Hashiba)。[註 9]他同時也招募家臣,在封為城主前他底下的家臣就是蜂須賀正勝(與力)、竹中重治(寄騎小姓)、前野長康(小六若黨),尚未元服的福島正則加藤清正,一門眾的淺野長政羽柴秀長。而大谷吉繼石田三成等家臣,皆是出身於近江地侍小姓,增田長盛則出身尾張國中島郡増田村,原為信長家臣後改寄騎羽柴秀吉。1576年支援北陸柴田勝家對抗上杉軍,秀吉因為和勝家戰略上意見不一而擅自撤離,結果勝家在手取川之戰中大敗,使勝家和信長有所不滿。在織田信忠的指揮下,秀吉參與攻擊松永久秀的戰鬥。1577年赤松則房別所長治小寺政職臣從信長之下,秀吉受命攻略中國地方,任播磨國國主,根據城為姬路城,受命後不久別所長治及荒木村重背叛織田信長,秀吉討伐,1579年使宇喜多氏完全臣服於織田氏,1580年別所長治和荒木村重戰敗,別所被捕,切腹自盡;荒木逃離,全家被信長誅殺。秀吉開始與毛利氏及山名氏交戰,攻下了鳥取城、三木城、高松城等重要據點,秀吉在此發揮了長時間包圍戰城池戰法——斷糧(干殺し),使敵軍提早開城投降。本能寺之變[編輯]主條目:本能寺之變1582年明智光秀於支援秀吉出兵毛利氏途中,發動背叛兵變,攻佔京都並夜襲投宿在本能寺織田信長,是為本能寺之變,信長於本能寺焚毀,屍骨無獲,其長子織田信忠於二條御所戰敗後切腹自盡。當時羽柴秀吉正親自率兵包圍備中國高松城。由於黑田官兵衛用計水攻高松城,而使光秀向毛利氏報信的信使隔天在被水包圍的城下被羽柴軍所抓,所以秀吉在事變隔天便得知消息。秀吉向毛利氏隱瞞信長身亡的消息,透過毛利家外交僧安國寺惠瓊與城主清水宗治斡旋。之後,在毛利氏大老小早川隆景主導下,他迅速與毛利氏議和,並率兵在五日內「強行軍」約200公里,並隨即與明智軍展開決戰,這次行軍史稱「中國大撤退中国大返し)」,行動之迅速大大震撼了京師的明智軍。回師之時,秀吉以信長之名為號召,成功收納流竄在各地的信長舊屬,於山崎之戰,大敗準備不及的明智光秀,最終明智光秀逃走時被獵殺落難武士的村民殺死,秀吉乘機控制京都一帶,不過無法阻止織田氏內部出現派系分裂。主要分裂為柴田勝家織田信雄織田信孝以及羽柴秀吉等派系。統一日本時期[編輯]清州城復原品秀吉在清洲城重臣在清洲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擁立尚在襁褓的信忠長男三法師元服後稱織田秀信)繼任家督。但為此得罪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導致其擁立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秀吉。隔年,雙方決裂,秀吉先迫使信孝投降,後來羽柴與柴田軍在賤岳決戰,最初勝家佔盡優勢,中川清秀遭到突擊陣亡,但是秀吉率兵衝上前線使形勢急變,最終秀吉取得勝利。隨著羽柴軍包圍北之庄城,勝家與妻子阿市自殺,此外織田家另一重臣瀧川一益則被迫蟄居,織田信孝不久被殺,丹羽長秀池田恆興歸服,大致上平定了織田家內反秀吉勢力。1583年,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坂城,當時到訪的大友宗麟將它稱為「戰國無雙的城」,但城堡在防禦上亦有缺點,在大坂冬之陣中,真田信繁進行了修築加強防禦。1584年,原先與秀吉合作的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反對秀吉,羽柴軍便與兩人展開史稱小牧·長久手之戰的戰事。此戰之初擁有兵力優勢的羽柴軍直撲德川領地,但途中卻遭到德川軍伏擊,有「鬼武藏」之稱的大將森長可池田恆興戰死,秀吉其後撤兵,改為攻擊美濃國織田信雄,信雄投降,迫使雙方談和,德川軍與羽柴軍達成和戰協議。1585年,秀吉派遣秀長小早川隆景等將領攻打剛統一四國長宗我部氏,利用兵力的差距迫使其歸降並減封至只剩土佐一國。此外秀吉派遣藤堂高虎為首的部隊,平定了雜賀眾,首領鈴木重意被斬首處死。此外,秀吉派重兵攻打越中國佐佐成政,開戰派大軍包圍,成政不戰而降。秀吉原本覬覦征夷大將軍一職,不過流浪的前將軍足利義昭拒絕以秀吉為猶子,不入源氏籍,便無法成為將軍。於是秀吉轉目標為關白(需入攝家),當任的關白二條昭實也拒絕了秀吉要求。1585年秀吉找上公家的前關白近衛前久幫忙,讓近衛前久認自己為猶子(以本家藤原氏為姓),迫二條昭實讓位,就任關白。1586年,為了攏絡德川家康使其成為自己的助力,秀吉將其妹旭姬(四十二歲)嫁與德川家康(四十三歲),並為家康正室,甚至將自己的母親大政所送回家康身邊成為人質,德川家康此後臣從秀吉。同年,受天皇賜姓豐臣並就任太政大臣(平民出身者第一人),確立了政權。1586年,九州大名大友宗麟向秀吉請求支援,1587年派遣秀長率領大軍攻擊島津氏的支城,使義久投降,戰後島津氏被分配到薩摩大隅日向三國。平定九州後遷入聚樂第,同年十月於北野天滿宮舉辦北野大茶會,邀請農民與公卿貴族,據說兒時玩伴石川五右衛門也有參加。1588年秀吉開始實行刀狩令,加強了兵農分離的政策。1587年,禁止基督教。1589年北條氏的家臣豬俁邦憲奪取了真田昌幸管轄下名胡桃城,導致秀吉下令全日本大名討伐北條氏,不服從者將會受到失去領土的處分。次年3月1日秀吉率20萬大軍向北條氏攻擊,攻陷北條各個支城下逐漸向小田原城包圍,7月北條氏政氏直父子開城投降。氏政、氏照兩兄弟切腹自盡,氏直被流放到高野山,戰後秀吉為各大名分封新的領土。1591年奧州大名「獨眼龍」伊達政宗自動來請降,日本三島(本州、四國、九州)到此統一。1591年,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閤[註 10]。1591年秀吉進行他人生中最後一場日本國內戰爭,派遣了蒲生氏鄉淺野長政及石田三成聯同東北地方大名平定九戶政實之亂。同年,秀吉命令茶人千利休切腹自盡,詳細原因不明。一說是利休於寺廟擺設自己的雕像激怒到秀吉;另有一說是由於利休過於向秀吉進諫(例如反對秀吉意欲向大明出兵)以致。侵略朝鮮及晚年[編輯]主條目:朝鮮之役豐臣秀吉的花押1592年豐臣秀吉率兵20萬侵略朝鮮,史稱文祿之役(朝鮮方面稱為壬辰倭亂)。兵員以西日本諸大名為主。戰爭初期,久經沙場的日軍攻勢猛烈、勢如破竹,以極快的速度先後攻佔朝鮮王京漢城與陪都平壤,並迅速攻佔朝鮮境內大量主要城市,直趨明朝邊境。朝鮮宣祖馬上向明朝求救。豐臣秀吉於5月攻佔漢城後便研議要遷都北京,將北京周圍10「國」之地獻為御用,賜公卿以俸祿,賜其部下以10倍於原有的領地,甚至命豐臣秀次為大唐(中國)關白,日本關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擔任,朝鮮則交給羽柴秀勝或宇喜多秀家統治。明神宗派遣遼東總兵李如松率兵入援朝鮮。在明軍(約5萬)和朝鮮三道水師提督李舜臣等的反擊下,日軍攻勢遇阻。終於在1593年日軍因遭逢損失,豐臣秀吉遂被迫與明朝和談。其實日方代表小西行長出身商人家庭,精於商業謀略,偽造秀吉降表與明朝議和,而明方使者沈惟敬本是市井無賴,就稱秀吉的目的是要求恢復雙邊貿易。雙方於是締結和約,日軍就此暫退釜山1595年,豐臣秀吉將豐臣秀次流放高野山,然後將秀次處死,其過程嚴酷出乎人們意料,秀次的一家連同侍女和孩子39人都被砍頭,之後屍首被拋荒不得埋葬。此外亦令秀次支持者切腹,包括前野長康等人。賜死的原因可能是當時輿論流傳著「殺生關白」(豐臣秀次的綽號)過去所發生的亂行,加上秀吉打算以年幼的次男秀賴作為家中的繼承人,因此秀次就成了眼中釘。文祿五年(1596年)九月,秀吉歡喜地迎接明朝使者,明、朝議和使來日,秀吉宴饗之。然宣讀國書,始知議和實為冊封,大明欲封秀吉為日本國王。秀吉方覺受騙,大怒道:「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且吾而為王,何以對天皇!」,並欲殺明朝使節,為旁人勸止,於是下令驅逐明朝使節。[1]慶長二年(1597年)正月,秀吉再次遣兵入侵朝鮮,史稱「慶長之役」(朝鮮方面稱為「丁酉再亂」)。日軍盤據釜山,再進逼漢陽。然而明朝援軍(約8萬)加入戰鬥行列後,日軍攻勢再度受阻,被迫死守於海岸各倭城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突然逝世,享年62歲。死前他亦已託付前田利家監視德川家康及輔佐豐臣秀賴。而入侵朝鮮半島的豐臣軍在接獲德川家康為首的五大老命令及以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向明朝隱瞞了秀吉的死訊,隨後與明朝議和並逐漸從朝鮮撤軍。可是這場戰役豐臣氏為首的軍隊損失巨大;大名元氣大傷,此役也埋下了德川家康日後成為征夷大將軍的一個重要伏因。而日本與朝鮮的關係,到1607年才恢復正常。豐臣秀吉法名為國泰祐松院殿靈山俊龍大居士,自他死後至今日本各地仍存在不同的豐國神社,包括在滋賀縣長濱市大阪府大阪市愛知縣名古屋市[註 11]政績[編輯]到達日本界港的南蠻船(十六世紀油畫)他的經貿政策多承傳自織田信長,發展南蠻貿易,以樂市朱印船貿易等振興商業;並利用控制都市及鑄造貨幣等辦法規範經濟;以太閤檢地刀狩、人掃令(身份統制令)等政策用來確立稅制,徹底地兵農分離,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穩定的基礎。軼事[編輯]
  • 相傳豐臣秀吉曾被人稱作「猿面冠者」,也就是說長得像猴子。傳教士弗洛伊斯記載秀吉「身材矮小,容貌醜陋,右手有六隻手指」。[2]朝鮮通信使黃允吉形容秀吉「容貌矮陋,面色皺黑,如猱玃狀;深目星眸,閃閃射人」。[3]秀吉也承認自己「相貌醜陋、五體貧弱」。[4]
  • 前田利家[5]弗洛伊斯的記載相關書籍,秀吉的右手有六隻手指,拇指有多一隻手指,但後來秀吉不欲醜聞發生,故意隱藏六隻手指的事情。
  • 秀吉的死因至今仍是個謎,官方對其死因保密。[6]此外亦有不同說法,比如腦梅毒痢病(赤痢、疫痢之類)、[7]尿毒症腳氣[8]等。秀吉在晚年因為衰老,曾出現無意識、失禁的狀況。[9]此外,也有秀吉被明朝使者沈惟敬謀害的傳聞,不過現已被駁斥。[註 12]
墳墓、靈廟、神社[編輯]死後葬在京都東山區阿彌陀峰山山頂(現在的豐國廟),被賜予神號豐國大明神後,修建豐國神社予以祭祀。豐臣家滅亡後,德川家康剝奪了大明神封號,但是並沒有拆毀神社。在秀吉正室高台院的懇求下,外苑部分被拆毀,然而保留內苑和本殿。部分建築物被片桐且元等人移往寶嚴寺都久夫須麻神社。德川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時候沒收了神社,神社本殿完全被毀壞,豐國神社成了荒地。明治時,在德川家康日光東照宮相殿祭祀秀吉,豐國神社被重新建造。祭祀秀吉的神社除京都豐國神社以外還有大阪豐國神社長濱豐國神社名古屋豐國神社等。大阪和長濱是秀吉的領地,名古屋是秀吉的故鄉。
  • 戒名國泰裕松院殿靈山俊龍大居士
辭世之句[編輯]
露と落ち 露と消えにし 我が身かな 浪速のことは 夢のまた夢(吾似朝露降人世,來去匆匆瞬即逝,巍巍大阪氣勢盛,亦如夢中虛幻姿。)

妻妾
  • 正室:高台院(有一段期間稱北政所,本名則有おねねね、寧、寧子等寫法)
  • 側室:安樂院(阿種之方,香之前,地侍女)
兄弟姊妹 兒子 養子 養女 猶子 甥侄 兒孫 家臣[編輯]早期家臣[編輯]黑田孝高(官兵衛、如水)、蜂須賀正勝(小六)、竹中重治(半兵衛)、神子田正治山內一豐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堀尾吉晴增田長盛大谷吉繼小西行長中村一氏賤岳七本槍[編輯]福島正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脇坂安治平野長泰糟屋武則片桐且元五奉行[編輯]石田三成淺野長政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三中老[編輯]中村一氏生駒親正堀尾吉晴五大老[編輯]前田利家(後其子前田利長接任)、德川家康小早川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接替)、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信長舊臣[編輯]前田利家堀秀政丹羽長秀蜂須賀正勝森長可黃母衣眾[編輯]青木一重伊木遠勝石尾治一伊東長実井上道勝井上賴次豬子一時織田信高小野木公鄉郡宗保仙石秀久津川親行津田信任戶田勝隆友松盛保中島氏種中西守之長原雲沢軒野野村吉安長谷川重成蜂須賀家政服部一忠速水守久尾藤知宣舞兵庫前野忠康)、神子田正治箕浦勘右衛門三好房一毛利吉成森可政山內一豐分部光嘉接受秀吉偏諱的人物[編輯]在古代日本,主君往往將自己名字中的一字授予家臣或從屬的大名,以示恩惠。這個字被稱為偏諱。豐臣秀吉也不例外。
  • 「秀」字
  • 「吉」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殘存亦末路 兵敗如山倒

郭姓與堂號

羅姓與堂號